專家學者積極為海南長臂猿生境之地
——海南熱帶雨林的保護與修復出謀劃策
雨林即吾鄉 護林即護猿
兩隻雌性長臂猿在樹上啼叫
茂密蔥鬱的雨林深處,一隻全身烏黑的長臂猿在林冠層進行「臂蕩式」飛躍,它在枝葉間從高處俯衝直下十多米而掀起的「風潮」,仿佛讓這幅畫面都從2D影像變成了3D實景。
海南島中部的熱帶雨林是海南長臂猿目前唯一的家。「保護海南長臂猿,必須保護好海南的熱帶雨林,保護好長臂猿的生境、棲息地。」在8月20日舉行的海南長臂猿保護國際研討會之「海南熱帶雨林保護與修復」主題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熱烈探討、積極為保護海南長臂猿生境之地——海南熱帶雨林出謀劃策。
保護重要生境
翻看海南長臂猿的「生活說明書」,不難發現其「夜晚喜歡在保溫效果好的高大喬木的樹冠中睡覺」「喜食多汁成熟漿果,輔以少量鮮嫩枝葉花蕊」等習性特性,這都與熱帶雨林有關。
「海南長臂猿高度依賴成熟原始熱帶雨林,選擇原真性和完整性較高的雨林作為棲息地。」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理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全球保護地委員會科學副主席、昆士蘭大學教授馬克·霍金斯表示,海南長臂猿物種恢復需要一個運轉良好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作為重要基礎。基於此,開展海南熱帶雨林保護與修復,必須了解當前熱帶雨林和長臂猿面臨的威脅因素,進行物種組成、種群大小等預值設定並酌情採取幹預,制定保護恢復計劃定期報告取得進展等。
「更具體一點,就是從為海南長臂猿提供一個適宜、良好生境的角度出發,考慮海南長臂猿的需求,結合『吃、住、行』三個維度為海南長臂猿種群增長提供生境方面的支持,這是在進行海南熱帶雨林保護與修復時需要特別考慮的。」中科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亞洲區域委員會主席、原中科院植物所所長馬克平說明道。
對此,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理事、海南大學林學院副院長龍文興表示認同,「保護棲息地的關鍵,在於搞清楚這個棲息地當前包括未來一段時間對長臂猿種群的承載力有多高,這是進行棲息地保護與修復的最基礎工作。在這之上,了解長臂猿在棲息地是否吃得飽、住得好,如果吃不飽、住不好,我們應該如何改善棲息地環境?」
在霸王嶺範圍內,儘量恢復海南長臂猿的棲息地,擴大其棲息地面積,固然可行。但龍文興更關注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修復,「因為這個生態系統給海南長臂猿提供的不僅是食物,還有乾淨的水源、清潔的空氣等,這些對於海南長臂猿的疫病抵抗能力、自然災害抵抗能力等,非常重要。」
照顧鄰居夥伴
佔全國國土面積的比例不足0.046%,卻擁有全國約20%的兩棲類、33%的爬行類、38.6%的鳥類、20%的獸類——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長臂猿與海南巨松鼠、椰子貓、鹰鵰等動物為鄰,共同構成熱帶雨林樹冠層動物多樣性群落。
對於這樣一片熱帶雨林,馬克平連連點讚:「從熱帶雨林本身來說,海南熱帶雨林的保護價值在中國是最高的。因此,對於它的保護和修復,還是要從生態系統整體角度考慮,特別要重視物種之間相互作用等方面。」
如何理解?「不僅要保護海南長臂猿,還要保護它的『鄰居』們。」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美國全委會主席、美國康奈爾大學植物園園長克里斯多福·鄧恩博士解釋道,保護修復熱帶雨林,不僅要滿足長臂猿的需求,同時也要滿足喬灌木、草、鳥、蟲等各方面的需要,因為這些物種之間「休戚與共」,這也是一個生機勃勃生態系統所需要的基本元素。
「直白一點講,和人類一樣,海南長臂猿並不獨居。」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理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員李意德進一步說明道,「在海南熱帶雨林這個『大社區』裡,我們希望長臂猿這個種群數量增多、生活更加舒適,不僅要考慮長臂猿想要住怎樣的『房子』,還要考慮每個鄰居在這個地方住什麼『房子』。」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與會專家學者認為需要從更大範圍、更多領域、更深層次去謀劃推進海南熱帶雨林保護與修復,要採取生態系統整體性思路去修復長臂猿棲息地,綜合考慮生態系統水氣土等各種要素,綜合考慮整個長臂猿生境區域的經濟社會等方面情況,進而制定推進海南熱帶雨林保護與修復計劃工作,通過恢復其植物多樣性和動物多樣性,全面提升生態系統功能。
進行全球合作
「天時地利人和」,是與會專家學者對海南著手開展熱帶雨林保護與修復工作的統一看法——「聯合國確定2021年至2030年為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計劃,旨在大規模恢復退化和破壞的生態系統,作為應對氣候危機、供水和糧食安全及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海南應積極利用國際合作,更好地推進熱帶雨林保護與修復。」
全球荒野基金會主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荒野專家組主席萬斯·馬丁認為,海南熱帶雨林和長臂猿不僅是中國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和全球生態環境保護息息相關。海南熱帶雨林保護與修復需要國際合作與協助,全球相關組織機構和人員力量也應該盡其所能參與其中。
「在進行國際合作、籌集資源力量的同時,需要動員公眾,尤其是年輕人成為未來的保護衛士。」克里斯多福·鄧恩說。馬克平表示贊同:「要通過吸引人才、開放辦國家公園等,推進海南熱帶雨林保護與修復。此外,要特別重視本土研究團隊的建設,並協調不同團隊在研究數據、設施設備、知識成果等方面實現共享,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提高研究工作效率。」
對於海南熱帶雨林保護與修復,與會專家學者還有一個共識:「如果這項工作推進順利有效,海南熱帶雨林保護與修復將成為全球生態系統保護工作的模範案例,可為更多的雨林保護修復項目提供經驗。」
來源:海南日報
記者:陳雪怡 傅人意 孫慧
原標題:《生態保護丨專家學者積極為海南熱帶雨林的保護與修復出謀劃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