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長洞雙河洞躍居世界第五長洞 洞內發現大熊貓骨骸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亞洲第一長洞雙河洞躍居世界第五長洞 洞內發現大熊貓骨骸
2019-03-27 14:11: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新聞發布會現場圖。周燕玲 攝

  亞洲第一長洞雙河洞躍居世界第五長洞 洞內發現大熊貓骨骸

  中新網貴州綏陽3月27日電 (周燕玲)記者27日從「2019年雙河洞國際洞穴科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亞洲第一長洞——雙河洞「長長」18.9千米,成為世界第五長洞,並在洞內發現一具大熊貓骨骸。

  雙河洞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2018年雙河洞探測長度為238.48千米,成為亞洲第一長洞。2019年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國際洞穴旅遊科考節3月6日啟動,來自中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的30餘名頂尖洞穴探險專家在雙河洞開展第21次科考。

貴州雙河洞躍居世界第五長洞。周燕玲 攝

  「經過1250個小時的探險,最長的一次在洞內呆了16個小時。」法國洞穴管委會委員、雙河洞洞穴科考首席專家讓·波塔西說,新發現3個洞口,雙河洞洞口新增到59個,長度增加到257.4千米。

  近年來,雙河洞的長度一直在增加,但深度卻一直保持在550米左右。貴州省喀斯特(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貴州省洞穴協會理事長李坡告訴記者,2019年科考後雙河洞的深度增加到660多米,並在洞內發現了大熊貓和人類的骨骸,且兩具骨骸相距不到2米。

  李坡說,未來除了繼續探測雙河洞的長度外,還將研究洞內新發現的大熊貓骨骸以及大量的洞穴生物化石。

洞穴生物馬陸。周燕玲 攝

  新聞發布會上,華南農業大學昆蟲學教授田明義發布2009年以來在雙河洞的洞穴生物研究成果。田明義說,10年來在雙河洞共發現60多種生物,其中洞穴生物佔40多種,包括跳蟲、盲蛛、馬陸、盲步甲以及幽簾蟲。

  記者了解到,經過海內外專家30餘年的科考探險,在雙河洞發現了地下梯田、洞穴瀑布、捲曲石、石膏晶花等地質奇蹟和大量洞穴生物化石、洞穴活體生物,為洞穴地質、生物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極有價值的資料。

  雙河洞作為貴州省喀斯特地貌的一大亮點,不僅在亞洲洞穴類是一個裡程碑式的成果,也創新了貴州探險和體驗式旅遊的方式,在雙河洞所在的十二背後旅遊區,依託六百平方公裡得天獨厚的洞、林、山、水旅遊資源,進行生態組合、科學布局、保護開發。(完)

相關焦點

  • 亞洲第一長洞中驚現異形生物 《怪獸2:史前異種》 定檔9月25日
    作為曾創造1006.89萬元分帳票房,從當時一眾「妖魔鬼怪」中跳脫出來的網大稀缺類型——科幻災難片《怪獸》的續作,這部全新的《怪獸2:史前異種》延續前作科幻災難感,並在此基礎上再度升級,不僅選取了真實的「亞洲第一長洞」作為取景地,更是在怪獸造型、攻擊方式、局部細節等方面進行全面升級,打造出精彩絕倫的怪獸對戰,為觀眾帶來一場刺激腎上腺素的視覺盛宴。
  • 天下第一洞中峰洞:十大歷史文化名人的夢中聖地
    蒼茫的大巴山深處,米倉古道之畔,就有這樣一個神奇的洞穴——中峰洞,洞內宏偉險峻、奇麗神秘。或阡陌縱橫、或曲折跌宕、或盤旋迂迴、或鱗次櫛比,洞內深邃莫測、變化萬千的景象堪稱神奇的大自然瑰寶。漢唐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和隱者學士慕名紛至,明清時期,遊者增多,名氣漸大,有史可考的旅遊史已有近千年。自古就有「桂林之山,西湖之水,中峰之洞」的美譽。
  • 毛鼻袋熊:它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善於挖掘深而長的洞居住!
    毛鼻袋熊:它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善於挖掘深而長的洞居住!毛鼻袋熊屬於有袋目、袋熊科,又名昆士蘭毛吻袋熊,是一種袋熊。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體重約25~28千克,體長95~105釐米,尾長可達5.5釐米,體型矮胖,四肢粗短,前肢的趾頭長,趾甲堅硬,常用以在地面挖洞築巢,頭有咖啡色毛絨被覆,體毛較長,呈捲毛狀,外耳也較長,耳尖有白色毛。分布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部地區約15.5平方千米的森林地帶。毛鼻袋熊善挖掘深而長的洞(有時達30米長)居住,洞末端鋪上乾草做巢。
  • 中國多地發現穿山甲出洞!長舌頭長在胸腔裡,能把食物直接送胃裡
    01從東到西,從中到南,中華穿山甲頻頻出洞一年來,中華穿山甲在廣東密集出洞,在深圳、惠州、肇慶、韶關、河源、潮州等6個地市的野外發現近10-15隻中華穿山甲出洞活動,專家分析,中華穿山甲在粵東、粵北種群具有一定規模。7月10日,在惠州,一隻中華穿山甲在白天出洞穴活動,前不久,還發現一隻中華穿山甲幼崽抱住媽媽的尾部在洞口活動。
  • 已經滅絕的史前巨獸:洞獅
    檔案:洞獅拉丁學名:Panthera leo spelaea,含義是「洞中的獅子」洞獅發現地:歐洲、亞洲生活環境:平原刺骨的寒風吹過西伯利亞的平原,儘管只是初秋,但是地面上已經落下一層雪花。稀疏的樹木間,一群猛獁象正在向前移動,一些體型小一點的食草動物跟在這些龐然大物後面。
  • 傳昆明嵩明挖出」恐龍骨骸「被否定
    期間發現兩具動物遺骨被傳疑似恐龍骨。22日上午,經現場考古專家鑑定,排除恐龍化石可能性。初步判斷一具是豬的骨骸,另一具可能是牛的骨骸。 據現場考古隊員介紹,此次考古活動已經開展近半個月,文物部門之前就對嵩明盆地「貝丘遺址」進行過前期摸底調查,兩具動物骨骸是在此次發掘過程中偶然發現的。至於網友在朋友圈傳疑似恐龍骨,考古隊員予以否定。
  • 從猛獁象骨骸祭壇到失落的瑪雅古城:2020年考古四大發現
    2020這一年來隨著疫情爆發,旅遊變成了奢侈品,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們還是克服阻礙,成功地將一起起令人驚嘆的發現展示給世人。英國媒體《太陽報》於12月20日發表文章介紹了2020年最為重要的幾大考古發現。
  • 科學家在中國最長洞穴裡發現這個動物,爆紅網絡!
    4月28日,貴州綏陽縣舉辦「中國第一長洞」雙河洞2016年中法聯合洞穴科考成果新聞發布會,科學家們在洞中發現的一個小動物爆紅網絡。
  • 除了不回家的通病,柴犬又被發現一大愛好:愛卡洞
    熟悉柴犬的應該都知道,柴犬有一個愛好,那就是「放風箏」,所謂的「放風箏」就是在主人牽它回家的時候,柴犬總是會固執的耍賴,不肯回家,跟主人拉扯著狗繩,即使狗繩已經拉扯的很長,主人走得很遠,柴犬也是穩如泰山,坐在原地一動不動。
  • 海口觀瀾湖18洞球場——全世界最大的公眾球場
    5號場476碼的3號洞,守衛雙層果嶺左右的沙坑給救球增加了不少難度  5號場 火山巖誘惑  5號場實際上與黑石球場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有不規則的球道草和粗獷的沙坑,都以火山巖為主要景觀,沒有太多的樹木覆蓋。作為錦標賽球場,它在設計上彼此相似,很多時候你進攻果嶺的那一桿要用長杆,球洞的長短搭配協調:既有150碼左右的三桿洞,又有超過200碼的三桿洞。
  • 洞天尋隱·洞霄紀|風水變局與深山棋會:棲真洞再發現手記
    宋代記載大滌洞常見白蝙蝠的身影,蘇軾《洞霄宮》雲,「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飛鼠白鴉翻,」《鹹淳臨安志》則記,「大滌洞中,有白鼠長可二尺,仙書名為玉芝」。明崇禎時人朱朝瑛《同姚有僕、何羲兆、孟長民遊棲真洞》所記亦是:「仙鼠翩翩掠,蝸牛曲曲旋。不知危石底,忽露一條天。」一千多年過去了,現在蝙蝠仍是棲真洞的原住民,地上黑黑的淤泥,其實都是夾雜著洞穴泥灰的蝙蝠糞。
  • 考古新發現|貴州招果洞遺址——看四萬年前人類「洞穴家園」
    在發掘區可發現有兩處落水洞,兩處落水洞底部相連,整體走向與洞道一致,因流水下滲,掏空底部部分洞穴堆積物導致上部地層整體塌陷。根據地層判斷,洞穴整體塌陷時間應在全新世時期,塌陷區地層總體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黃色黏土地層含有較多洞頂崩塌礫石,土壤屬性偏脆性,塌陷狀態表現為整體向洞內傾斜,呈脆性拉伸斷裂狀態。
  • 考古學家挖到4萬年前「骨塊」,說是洞獅雕刻,網友表示根本不像
    最近,他們又有了新發現,發掘人員在洞穴中找到了一件「遠古藝術品」。3個月前,新西伯利亞考古學和人種學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在清理洞穴時,在南側的堆積時發現了它,這個小小的雕塑表面光滑,利用猛獁象牙雕刻而成,其上有對稱的刻劃痕跡,整個雕塑長約4.2釐米,厚約0.8釐米,高約1.1釐米,人們很難辨認出它的模樣。
  • 小鳥老鷹一桿進洞都可拿錢!小麥抗疫慈善賽分錢計劃出爐
    高爾夫球星——世界第一小麥、世界第五DJ組隊,對陣球星裡奇-福勒與新秀馬修-沃爾夫的組合。賽事的細節公布,所有的錢都將捐給慈善機構,兩支球隊都將有50萬美元的初始啟動資金。比賽開始,洞值將隨著比賽的繼續而增加:第1-6洞價值5萬美元,第7-16洞價值10萬美元。第17洞價值20萬美元,而第18洞價值50萬美元。在平局的情況下,該洞的價值將延續到下一個洞。
  • 江蘇一市,古稱陽羨,是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綠洲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陽羨縣,孫權在這裡做過陽羨長。晉永嘉四年(310年)因陽羨人周處之子周己三興義兵有功,將陽羨改為義興,公元976年,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為宜興縣,一直沿用至今。宜興多山多水,山水相依,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南部山區層戀疊翠,疊嶂如雲,山巒林立。
  • 世界最大洞穴在越南:此洞穴可容納72億人口,洞內有湖泊和森林!
    不過世界之大,我們總是會想出去走一走的,畢竟世界上還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以及美景趣事,是我們還沒有欣賞並且發現過的,同時也有很多事情以及地方都是在等著我們去探索的,每當一些美景出現之時,我們就會讚嘆大自然的奇妙,實在是讓人無法預測,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更應該邁開我們的雙腿,走出國門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美好,今天我們就要來和大家聊一聊,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的一個洞穴,不知道各位是否知道這個洞穴是在哪個國家呢
  • 壽山石古礦洞
    景區內空氣清新,含有豐富的天然負氧離子,是健康養生的寶地,長居於此,可延年益壽。  壽山石是由億萬年前的火山運動所造成的,古礦洞是古代人挖掘壽山石所留下的礦洞,宋代開挖,歷史悠久。礦洞坑長達1000多米,左右縱橫,上下交叉,相互通連,酷似地下迷宮,洞內的壽山美石瑰麗奇異,加上華麗的燈光設計,美不勝收;古礦洞是夏天的避暑勝地,洞內常年恆溫15到20度,因壽山石特殊的成分構造,比國內的很多溶洞更加涼快。洞內標誌性景觀有「銀包金」的元和洞、「山坑石之王」琪源洞、滴水洞、牛頭車、芽虹大廳、黃金地、香港地、時來運轉石等。
  • 齲洞是什麼 齲洞是怎麼形成的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齲洞是什麼、產生齲齒的原因有哪些以及保護牙齒的方法。齲洞是什麼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齲齒是什麼,它是一種牙齒硬組織逐漸被破壞的疾病。齲齒的發病始於牙冠,如果我們不及時發現並治療的話呢,那麼牙齒的病變將持續發展,慢慢的就會形成齲洞,最後的結果就是牙冠完全破壞消失。而沒有經過治療的齲洞是不會自行癒合的,那麼最終其發展的結果是牙齒喪失!
  • 廣西崇左木欖山智人洞現早期現代人下頜骨(圖)
    人民網崇左10月27日電(記者龐革平)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委、市政府在崇左生態公園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鄭重宣布:崇左市江州區木欖山智人洞發現早期現代人下頜骨。
  • 泰山現晉朝道士張忠隱居地 洞內驚現六隻白色蝙蝠
    齊魯網11月28日泰安臺訊 (通訊員 李贊) 大家都知道,五嶽獨尊的泰山非常有名也非常的有靈氣,是很多神仙聚居的地方,也是修煉之人理想的世外桃源,一些修仙證道的事跡不勝枚舉,最近泰山學者就發現了晉朝時著名道士張忠在泰山的隱居地——隱仙洞,洞內驚現六隻白色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