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後習近平首次赴新疆:喀什村民為習近平戴上維吾爾族花帽

2021-01-08 觀察者網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7日來到新疆,就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各項部署、推進新疆改革發展穩定進行考察和調研。這是黨的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第一次到新疆考察。喀什是新疆反恐維穩前沿陣地,近年來發生多起暴力恐怖襲擊事件,習近平此次調研的疏附縣曾在去年12月15日打掉一個暴恐團夥。4月28日,習近平在前往喀什疏附縣阿亞格曼幹村時,與當地村民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流。新疆喀什阿亞格曼幹村村民還為習近平戴上維吾爾族花帽。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自治區政府主席努爾·白克力等陪同考察。

喀什村民為習近平戴上維吾爾族花帽

習近平戴上維吾爾族花帽

【習近平來到新疆村莊】

總書記村委會裡聽「意見」

疏附縣阿亞格曼幹村黨員活動室裡,村民正給村「兩委」提意見。「都提了什麼意見?」總書記問大家。希望農產品銷路更廣,每戶能通天然氣,多點低息貸款……住村幹部一一報告,總書記也一一向村民了解詳細情況,叮囑地方幹部解決好群眾反映的問題,祝鄉親們生活越來越好。

習近平:政策要合民意、惠民生

總書記走進維吾爾族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察看起居室、庭院、廚房、羊圈、果園、農機具。主人激動地把右手放在胸前說,黨的惠民政策多得說不完。總書記說,政策要圍繞合民意、惠民生來制定,我來看你們,就是驗證黨的政策有沒有深入人心、發揮作用。

總書記祝願:最美還是我們新疆

總書記在肉孜家同部分幹部村民座談。說變化,道願望,鄉親們踴躍發言。一位民間藝人用新疆傳統樂器艾吉克演奏起《最美還是我們新疆》。習近平說,我們要增進民族團結,把新疆建設好!希望大家的生活像剛彈奏的樂曲一樣:最美還是我們新疆!

喀什村民為習近平戴上維吾爾族花帽(視頻)

【習近平來到疏附縣託克扎克鎮中心小學】

總書記新疆小學問「雙語」教學

習近平來到疏附縣託克扎克鎮中心小學六年級一班教室。2個孩子分別用漢語念了一段《做客喀什》課文。「家離學校遠嗎」「中午飯吃得好嗎」「雙語從幾年級開始學」……總書記關切詢問。他問學習委員再努然姆長大後做什麼,孩子說:「當一名教師。」總書記對此表示肯定。

總書記鼓勵漢語教師學好維吾爾語

習近平來到漢語教研室,同幾位漢語教師親切交流,「幾個人?」「哪個學校畢業的?」「學雙語家長都支持吧?」……老師覃利英回答:「都支持。」總書記問她:「會不會維吾爾語?」她說:「會一點,還在學。」總書記鼓勵她把維吾爾語學好,更好教孩子們學好漢語。

維吾爾族小學生同總書記依依不捨

課間時間到了,操場上孩子們踢毽子、跳繩、玩足球,總書記微笑著欣賞。同師生們合影時,一些孩子熱淚盈眶。「爺爺再見」「爺爺再見」「歡迎下次再來」……孩子們一邊揮著小手,一邊向總書記告別。習近平多次向孩子們揮手告別。

 

習近平:少數民族孩子學好漢語找工作方便

離開學校時,總書記詢問當地孩子初中畢業後升高中情況。他囑咐校長:「少數民族孩子雙語教育要抓好,學好漢語不僅將來找工作方便,更重要的是能為促進民族團結多作貢獻。」上車前,他同教師們一一握手,說:「你們使命光榮,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習近平同南疆五地州負責同志座談】

習近平:通過抓發展、惠民生讓群眾有事幹、有錢掙、有盼頭

28日下午,習近平在同南疆五地州負責同志座談時說,發展二三產業,建設重點工程,無論誰投資都要注重增加當地群眾就業,促進群眾增收。辦民生實事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說到做到,使民生工程成為民心工程。

 

習近平:南疆發展要因地制宜

礦產資源是否豐富?和田玉開採如何管理?羊毛毯和維藥現狀怎樣?習近平關心著南疆發展。他強調,南疆發展要因地制宜。糧棉、果業、牧草和畜牧業覆蓋絕大多數農戶,要教會農牧民先進生產技術和市場經營方式。一招鮮吃遍天,一村一業,一鄉一品,農民就會受益於此。

背景

新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6萬平方公裡,人口2264萬,有47個民族成份,少數民族人口約佔60%。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經濟快速發展,財政收入翻番,經濟總量增長一倍,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去年全區生產總值851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逾1128億元。

新疆自漢朝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西域正式歸屬於漢朝版圖。1884年中央政府在新疆設立了行省,並取故土新歸之意,「新疆」正式替代了「西域」這個古老的名字。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

絲綢之路明珠——喀什

喀什全稱「喀什噶爾」,意為玉石集中的地方,自古享有「絲綢之路明珠」美譽。喀什地區面積16.2萬平方公裡,轄1市11縣,總人口422.8萬,有47個民族成份,其中維吾爾族佔91.62%。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99.4億元,同比增長15.6%。

相關焦點

  • 新疆喀什村民為習近平戴上維吾爾族花帽(圖)
    村民為習近平戴上維吾爾族花帽。來源央視習近平戴上花帽後滿臉笑容。來源央視  據央視新聞官方微博報導:4月28日,新疆喀什阿亞格曼幹村村民為習近平戴上維吾爾族花帽。  新聞回顧:一晃五年,習近平上次赴新疆考察為2009年  (2009年)6月17日至21日,習近平在時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的陪同下,先後來到巴音郭楞、喀什、克拉瑪依、石河子、烏魯木齊等地,深入民族鄉村、田間地頭、街道社區、企業學校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慰問基層幹部群眾和公安幹警,圍繞促進新疆改革發展穩定和加強黨的建設進行調研。
  • 習近平考察新疆獲贈維族花帽
    [導讀]觀看喀什基層派出所反恐防暴演練,用戚家軍鼓勵民警。視頻:實拍維吾爾族村民給習近平戴花帽,時長約30秒這是黨的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第一次到新疆考察。習近平勉勵武警特勤官兵:為祖國和人民再立新功4月27日下午,習近平在喀什看望了武警新疆總隊某部特勤中隊官兵。在參觀榮譽室後,習近平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越是複雜嚴峻的環境,越能磨礪意志本領,希望大家牢記職責、再接再厲,為祖國和人民再立新功。
  • 新疆花帽叫朵帕(圖)
    新疆花帽,產於新疆,維吾爾語稱「朵帕」。是維吾爾族人民精心製作的民間工藝品,也是新疆少數民族喜愛佩戴的一種裝飾物品。  維吾爾族佩戴花帽的傳統已有幾百年歷史。
  • 魅力喀什|香妃園傳統手工藝系列之——花帽
    來過新疆的朋友,都知道花帽吧?不論天山南北,不論男女老幼,也不分春夏秋冬,花帽都是維吾爾族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服飾。 來過喀什的朋友一定不會錯過香妃園,在香妃園不僅可以感受喀什的獨特魅力和愜意生活,還可以滿足您的購物需求,在這裡您可以駐足小憩,細細感受文化底蘊,而園裡的花帽店是遊客必去的店鋪,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去看看。
  • 新疆花帽知多少
    維吾爾族花帽是維吾爾族人民精心製作的民間工藝品,也是新疆少數民族喜愛佩戴的一種裝飾物品
  • 新疆八大怪:男人愛把花帽戴,風吹石頭砸腦袋
    「達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達坂城的姑娘辮子長啊,兩個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帶著你的嫁妝,帶著你的妹妹,坐著那馬車來。」只要提到新疆,我們總會想起這首熱情奔放的歌曲《達坂城的姑娘》。新疆,是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
  • 維吾爾花帽文化節的來歷
    新疆精神舉辦第二屆「維吾爾國際花帽節大賽」,每位獲獎者可以獲得由新疆精神提供的手機,充電寶和民族服裝。參與方法:關注新疆精神(微信號:XJUGman),直接回復照片即可,也可加上微信號。熱烈祝賀首屆國際維吾爾花帽文化節!
  • 新疆各民族花帽,你還傻傻分不清嗎?
    有世界上最小的帽子和田地區于田縣的「太力拜克」帽有插羽毛的哈薩克族的習俗,未婚少女的帽子上要插上一撮漂亮的貓頭鷹羽毛有色彩豐富,四個角的維吾爾族的女性花帽就連男性也喜歡戴花帽維吾爾族的男性花帽還有毛絨絨的男子戴的皮帽——阿圖什吐馬克還有造型像氈房的
  • 花帽文化節7日星光上演 維族小夥帶來新疆音樂
    新疆自古就稱歌舞之鄉,維吾爾族的音樂歌舞也早名揚中外。即將在5月7日星光現場上演的維吾爾(朵帕)花帽文化節,邀請到Panjir, Eliyar, 克爾曼,Ekber Turdi等眾多優秀的維族樂隊和音樂人加盟演出,讓你體會到一場融合了世界音樂、弗拉門戈,新疆風味搖滾的音樂盛宴,其中包括「北京最受歡迎的WORLD MUSIC樂隊」——Panjir;「中國首席青年弗拉門戈吉他演奏家」克爾曼;還有一位通曉維吾爾語、漢語、義大利語三種語言,曾經在米蘭一邊做模特一邊做音樂的神奇維族帥哥
  • 維吾爾族花帽 多彩「朵帕」[組圖]
    維吾爾族花帽,是維吾爾族服飾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維吾爾語稱"朵帕"。不論天山南北,不論男女老幼,也不分春夏秋冬,維吾爾族人都喜歡戴一頂繡制精美的四稜小花帽。中國網圖片庫 孫繼虎/攝    維吾爾族花帽,在維吾爾語中叫「朵帕」,是維吾爾族服飾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花帽如同維吾爾族歌舞一樣著名,帶有濃鬱的民族風情,堪稱維吾爾族的象徵。這種現代人看起來屬於純審美的帽飾,其實宗教文化性十分鮮明。它既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服飾,更是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工藝品。
  • 習近平重訪蘭考吃大盆菜燴麵 參觀焦裕祿紀念館
    2009年4月,習近平曾來蘭考參觀焦裕祿事跡展,並種下一棵泡桐。【上午】 紀念館午餐每桌大盆四菜一湯參觀焦裕祿同志紀念館的過程中,習近平認真聽取講解。在焦裕祿半身銅像、「十條工作方法」電子屏、「幹部十不準」圖示、辦公桌和舊藤椅等展品前,他仔細察看。
  • 習近平眼裡的好幹部:政治上靠得住 工作上有本事
    人民網北京10月1日電近日出版的《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收錄了2013年6月28日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這也是該文首次全文公開發表。習近平在這篇講話中回答了三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怎樣才是好幹部?怎樣成長為好幹部?怎樣把好幹部用起來?
  • 習近平的青年志:中國夢屬於青年一代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習近平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視察時曾這樣勉勵青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多個場合、用多種形式表達了對青年的高度重視和熱切關心。中國青年網記者發現,習近平多次出席青年活動,與青年談心,給青年回信,為新形勢下黨的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
  • 新疆喀什火車站客運室副主任阿依加瑪麗·阿吾提——
    「車站配備了手推車、輪椅,供有需要的人使用」…… 在新疆喀什火車站,阿依加瑪麗·阿吾提是位名人,常出行的旅客幾乎都認識她,得到過她的幫助。6月5日,《經濟日報》記者看到,這位和藹、幹練的維吾爾族鐵路職工,臉上始終掛著微笑,時而說漢語,時而說維吾爾語,為旅客提供熱心、周到的服務。 阿依加瑪麗·阿吾提是烏魯木齊鐵路局喀什火車站客運室副主任,從事鐵路客運服務工作已20年。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維吾爾族服飾
    維吾爾族是一個愛花的民族,在他們的庭院裡,葡萄藤爬滿院牆,色彩豔麗的各種花卉開滿庭院,主要有牡丹、玫瑰芍藥、百合等。這些美麗的花朵反映在服飾上,就是繡在領口、胸前、肩、褲腳等處的花團錦簇了。過去,刺繡是維吾爾族女孩必學的功課。
  • 維吾爾族大花帽亮相烏魯木齊
    維吾爾族大花帽亮相烏魯木齊 (5/5) "← →"翻頁
  • 《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
    陳錫喜 主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   本書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語言風格入手,輯錄了中共十八大以來至2014 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富有特色的引文引言,共70 個詞條,對其語源、語義、理論價值以及社會反響等,進行簡明扼要的闡釋,以期為廣大幹部群眾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提供一個新穎的、可讀性強的、「接地氣」的讀本。
  • 習近平登上「雪龍」號科考船(組圖)
    展出的一張照片是1985年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我國首次南極考察立功受獎人員時的合影。當時獲獎的汪海浪如今是「雪龍」號副領隊,吳林是水手長。習近平同他們親切交談,勉勵他們再立新功。   習近平離開「雪龍」號時,船員和科考人員列隊歡送。習近平祝他們勝利凱旋。
  • 習近平獲得的8個國際榮譽
    「習式魅力」之所以風靡世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中國願意與更多國家交朋友、做夥伴,願意為「世界夢」的實現貢獻力量。觀察習近平,就是觀察中國。這些頒發給習近平的榮譽,既是對中國在國際事務上傑出貢獻的肯定,也體現了中國在世界上不斷提升的形象和影響力。
  • 習近平為國寶慶賀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和王后馬克西瑪就此互致賀信。  共賀友誼結晶。習近平和彭麗媛在賀信中表示:「熊貓幼崽是中荷友誼的美好結晶,是雙方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的重要成果,值得慶賀。」大熊貓「武雯」和「星雅」是在中荷建交45周年之際前往荷蘭。據了解,從2000年開始,歐維漢茲動物園就開始運作中國大熊貓旅居荷蘭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