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來之,則安之:解放軍曾留用近萬日本人,還立下過汗馬功勞

2021-01-10 涼州七裡的歷史課堂

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並出兵中國東北之後,以林彪、彭真為首的八路軍、新四軍數部趕在國民政府有所反應之前進入東北,在配合蘇聯紅軍作戰、對日軍罪行進行清算的同時亦大量接收了東北地區日偽資產。除大量先進裝備和各種軍用民用設施之外,還大量吸收日本僑民加入,不少人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行列,參加解放戰爭並為新中國的建立貢獻了力量,堪稱神來之筆。

▲《亮劍》劇照:為李雲龍動手術的日籍醫生便是從東北過來的

醫務人員

最初進入東北地區的11萬部隊和2萬幹部堪稱衣衫襤褸、破破爛爛,更是幾乎不含醫務人員,因此一開始便大量留用日本醫務人員。尤其在1946年4月18日四平保衛戰開始後,大批傷員急需搶救治療,同時西滿地區暴發的鼠疫迅速蔓延也需要專業防治人員,這是留用日本醫務人員的客觀需要。

日籍醫務人員主要來自接管或徵用醫院,比如從瀋陽和齊齊哈爾接管了原日本陸軍醫院,以及部分鐵路醫院和市立醫院,東北軍區衛生部1948年8月12日在工作報告中指出:

「一九四五年秋冬,由關內開來部隊,除隨軍衛生機關外,並未帶後方醫院,到後即作戰,不得已只好利用日偽醫院的全部人員,頂多派一、二院長去甚至只派一個軍事代表去。」

▲錦河農場的日軍醫院遺址

除此之外,我軍還在待遣返的日本人中進行了選擇留用,當年東北局曾在哈爾濱成立遣送日本人辦事處,指示各地將日本人集中到哈爾濱統一遣送。後經批准,東北民主聯軍衛生部部長孫儀之派人到哈爾濱日本人集中點、居住區和車站檢查,查出是醫務人員的就將其留下,大量日本醫療專家、醫生、護士、藥劑師隨之被分配到我軍醫院工作。

▲電視劇《小姨多鶴》的歷史背景便是當時

當然,也有不少因生活所迫而主動投奔者, 據統計東北軍區衛生部門留用的日籍醫務人員總計約5000人,他們填補了我軍在衛生醫療上的空缺,挽救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在1948年東北全境解放後,有1400多名日本籍衛生人員又奉命入關,參加平津戰役和進軍中南的行動,直到解放海南島,幾乎參加了全程的解放戰爭。

軍工部門

▲黃崖洞兵工廠

看過《亮劍》的朋友都知道黃崖洞兵工廠,其歷史地位和重要性自不待言,為此還爆發過一次激烈的保衛戰,可惜其技術實力僅局限於「八一」式步槍和自產「擲彈筒」,顯然不足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解放戰爭。

作為舊中國主要工業基地的東北自然能夠很好地彌補這一缺失,成立於1945年10月的軍工部很快接管了瀋陽市大東區兵工廠、文官屯坦克修理廠和孤家子火藥廠,後因戰爭形勢不利,軍工部及機械設備退出瀋陽,先遷撫順, 繼至通化,後設在琿春,並確定在琿春、雞西、 佳木斯、哈爾濱等地建立軍工生產基地。其間分別在二道江、遼源和吉東等地吸納了約400名日本技術人員,擴充了技術實力。

到1946年8月之後,東北軍事工業在逐漸擴大生產的過程中再次吸收了不少日本籍技術工人和雜工,軍工廠一度出現了日籍工人比中國工人多的情況,尤以琿春機械廠和興山子彈廠兩大主力最為突出,前者有120個 日本人,80個朝鮮人和40個中國人;後者日本109人,朝鮮89人和中國人76個。

為加強軍工生產的統一領導,東北局於1947年10月下旬召開東北軍工會議,成立東北軍區軍工部並進入大規模軍工生產階段。到12月,琿春地區建立了子彈廠、 手榴彈廠、炮彈廠、裝藥廠、翻砂廠、木工廠等6個直屬工廠,擁有幹部、技術人員、工人1321 人,其中日籍工人佔三成以上,技術幹部比例更大。與此同時,第一個大型兵工聯合企業在東北建成,內部稱大連甘井子軍工基地,對外稱「建新公司」,共計有12個工廠,職工 6009人,其中日籍職員84人、工人116人。

至1948年7月底,東北軍工部門總人數 20735人,工人中有日本人1346名,朝鮮人852 名,重要技術大部分掌握在日本人手中。在他們的幫助下,東北軍事工業從無到有,從搜集機器器材搬家建廠到逐步擴大規模、大力發展軍工生產,在保障供給東北人民軍隊之餘還支援了關內各戰場。

特殊兵種

熟悉軍史的朋友都知道號稱「「人民空軍搖籃」」的東北航空學校(東北老航校),而這與一個叫林彌一郎(後改名林保毅)的日本人有著莫大的關係。

▲林彌一郎

林彌一郎原是駐遼寧東部奉集堡、橋頭、 鳳凰城一帶關東軍第2航空軍團第4教練飛行隊隊長,1945年9月底他率300餘人歸降東北人民自治軍,時任參謀長的伍修權接見並歡迎他們參加創建航空學校。在林彌一郎的帶領下,約有280人加入了我軍並改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航空隊,協助人民空軍的創建工作。

▲1947年,伍修權(右)在軍工生產調研會上。

1945年11月中旬,東北局和自治軍總部成立以伍修權為主任委員的航空委員會,林保毅便是委員之一。其任務包括在東北各地搜集飛機器材和航空油料、組織航空隊中的日本技術人員趕修飛機,同時研究提出選調航空學員的條件和來源並迅速招生。

▲當年的東北老航校

到1946年1月1日,東北人民自治軍航空隊擴充為航空總隊,下設教導隊、民航隊、機務隊和修理廠等, 林保毅是3位副總隊長之一併兼任教導隊長。3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正式成立,林保毅任航空學校參議兼飛行主任教官。 以林保毅為首的這批原日本航空人員與中方教員一道,為培養人民空軍飛行教練員和飛行員作出了重要貢獻。

無獨有偶,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的也起步於搜集日偽時期的坦克、和器材,據時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司令部的幹部高克回憶,1945年11月在瀋陽某工廠發現幾輛日式坦克後,是他拉了2個日本人把兩輛坦克開出工廠的。此後他尋找器材,修配車輛,10多天便修好了2輛坦克、2輛裝甲車、 2輛牽引車和1輛汽車,臨時組成一個裝甲車隊。

▲東野高層

後來該裝甲車隊的大部分車輛在撤離瀋陽途中被破壞,僅存一輛坦克,它也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輛坦克,成為後來東北坦克大隊的基礎。同一時期,瀋陽的自治軍司令部找到並留用了一個坦克修配廠的10多個能開會修的工人,其中便有日本籍的。可以說,在人民解放軍裝 甲部隊的發展歷程中,留用的少量日籍技術人員發揮了積極作用。

▲隸屬東北坦克大隊的「功臣號」

炮兵部隊亦經歷了一輪「升級」。1945年9月,延安炮兵學校開往東北,準備接收日軍裝備和組建炮兵部隊,可當時一無兵員,二無裝備。在本溪湖宮原和橋頭機場等地,人民軍隊接收了日軍留在陣地上的4門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8門拉式機關炮、4門五七戰 防炮(即反坦克炮)和2門九零式野炮。後又接收了日軍在炮陣地附近的一個小型修炮(械)廠,並招用了該廠原來的技 師、工人,以及原操縱該炮的偽滿士兵5人和3名日本軍人,共計20多人。繼而以人民軍隊幹部為骨幹,利用日軍的兵器和修械廠,於1946年1月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 高射炮大隊。

當年10月,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成立炮兵司令部,炮兵學校正式和各野戰炮兵團和高炮大隊分立。在抓緊提高老教員自身素質的同時,還留用了原日偽軍中的一些炮兵技術人 員,保障了教學訓練的順利進行。

其他部門

除了上述之外,其他方面也留用了不少日籍技術人員。比如行軍作戰不可或缺的地圖 ,對於人生地不熟的人民軍隊尤為重要。早在1945年底,自治軍司令部便找來幾個日本人畫圖,但顯然只是杯水車薪,從蘇軍那裡要來的地圖也不夠用。後來我軍接收了鞍山一個日本人開辦的小型印刷廠, 迅速批量印圖方解決戰爭急需,而當時印刷製版技術還掌握在日本工人手裡。到1948年底東北解放後,又從印刷廠調出技術工人20餘人,隨第四野戰軍南下。

另外,東北通信學校聘請了20名工程師,其中就有10名日本通信工程專家,連後來為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設計宮燈的就是華北軍區部隊中的兩個日本人——肖野和森茂,解放區各地方政府如煤礦、文化、鐵路等部門留用了不少日本人,只是過於分散而無從統計。當時留在東北的日本青年還報名參軍參戰,成為東北野戰軍的一員,僅第41軍中就有88名日本人,有的是機關槍手, 有的是抬擔架的隊員,立過大功、小功的達38名,其中還出現了1名日籍中共黨員。

綜上,東北人民解放軍留用的日籍人員多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尤其以軍工、衛生等部門中的技術人員數量較多,前文提及的大約7000人,考慮到當時漏報和資料缺失等因素, 估計實際要高於這個數字。

而時至今日,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已接近於埋沒。就事論事而已,這些日本技術人員隨侵略者而來,手中雖未沾染太多中國人民的鮮血,卻也有助紂為虐之嫌,甚至不乏冥頑不靈之輩。1946年1月21日的通化暴動中,我軍整建制收編的日軍一個醫院的100多名日籍人員在院長柴田大尉的煽動下背信棄義,殺害了我軍傷員100多人,後被聞訊趕來的朝鮮義勇軍第一支隊全數殲滅。

總體而言,我軍對收編留用的日軍人員生活上給予優待,人格上予以尊重,工作上嚴格要求,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技術專長。而這種寬宏大量也換來了日籍人士的全力以赴,他們填補了我軍在很多方面的空白,加速了解放戰爭的進程,為解放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周恩來在1956年6月 接見日本訪華代表團時指出:「我們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們在解放戰爭時期,作為醫生、護士、技術員參加了解放戰爭,這些更增強了我們與日本人民締結友好關係的信心。日本的軍國主義確實是殘酷的,但是協助我們的日本人民有很多。」

▲山田一郎,原名佐藤猛夫,一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日本軍人

絕大多數被留用的日本人員在解放戰爭過程中逐步了解了中國,見識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大多有較深厚的感情並視中國為第二故鄉。解放戰爭結束之後,這些人陸陸續續都回到日本,許多人還成為促進中日友好的積極分子。

相關焦點

  • 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藍玉,明朝開國大將,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為明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在捕魚兒海一戰中,藍玉率領部隊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從而名動天下,建國後他被封為「涼國公」。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為由發動臭名昭著的「藍玉案」,命人將藍玉的整張人皮活剝下來,死狀不可謂不恐怖,受到牽連被殺者高達一萬五千多人,實乃「流血千裡」。
  • 魏惠王的弟弟公子卬,曾為秦國的強大立下汗馬功勞,很吃驚吧
    1戰國時期,魏國和秦國可以說是死敵,兩國為爭奪河西打過無數次血戰,秦獻公就是在少梁之戰中戰死的。但是,今天,《大秦帝國》告訴你,魏國國君魏惠王的弟弟公子卬曾為秦國的強大立下過汗馬功勞,你肯定不信,不過我告訴你,一切都皆有可能。公子卬,作為魏國的王族子弟,為什麼要幫助秦國呢?這裡面有一個很長的故事,容我慢慢來說。
  • 劉邦手下第一猛將樊噲:立下汗馬功勞,劉邦去世前為何想將其賜死
    在我國古代社會發展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動蕩的年代,而在這些年代當中,一些有志之士脫穎而出,並憑藉著優秀人才的幫助,一躍成為了國家的主人。對於這些人來說,如果沒有身邊人的幫助,或許他們也很難奪得最後的勝利。然而,在了解過一些開國大臣的故事之後我們也會發現,雖然他們曾經對君王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但後來的他們往往沒有很好的結局。
  • 為啥有人立下了汗馬功勞,最終卻沒能落個好?古人早已給出答案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有些人為上級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這樣的人最終不僅沒落個好,往往還混得很慘。古時候這樣的事情也不少,比如說當一個新的王朝建立之後,那些開國功臣可謂是拼死拼活立下了大功勞,可是往往這樣的人最後會不得善終。
  • Doinb淚潰回應假愛國,為LPL立下汗馬功勞!和老婆一起委屈痛哭
    Doinb淚潰回應假愛國,為LPL立下汗馬功勞!和老婆一起委屈痛哭在近日Doinb遇到了一個大節奏,甚至在直播的時候心態炸裂,被噴到宣布停播。起因是這樣的,因為打排位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對中國不友好的ID,當時Doinb沒發現,在彈幕的提醒下他關掉了遊戲中的ID顯示,並且在遊戲中的聊天欄裡遮擋了所有人的暱稱。但因為Doinb本人沒有在直播時發聲,表達自己的譴責的態度。導致一堆暴躁老哥狂噴Doinb假愛中國。但要知道當時遊戲正在進行中,而Doinb在結束之後第一時間進行了舉報,並且還使用了特殊渠道。
  • 為什麼商鞅為秦國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卻落個五馬分屍的下場?
    他一生兢兢業業致力於秦國的崛起,為秦國推出了「商鞅變法」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為秦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為什麼商鞅最後卻慘遭酷刑「五馬分屍」的下場?他究竟做錯了什麼?才讓秦惠文王贏駟對他施行如此殘酷的刑罰呢?
  • 既來之則安之不正是她的人生格言麼
    「這床……還真是古老。」孟歌微笑著下了床,這少年的打扮讓她有些懵,再看看四周,古樸的陳設映入眼帘。她現在不是應該在爬山的麼?為何躺在床上?她是個專注於一切冒險行動的女生,這次她和幾個驢友騎著單車上了附近一座山城的山頂,在那裡安營紮寨。「那個,我手機呢?」
  • 她是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曾多次帶兵出徵,立下汗馬功勞
    婦好還經常受武丁王的派遣帶兵出徵,去北方討伐土方族,到東南方去攻打夷國,還去西南打敗了巴軍,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了汗馬功勞,算得上是女中豪傑了。如此傑出的女子,當然稱得政治家和軍事家了。據說武丁王特別寵愛婦好,不但授予她獨立的領地,還經常在神面前祈願她健康長壽!人啊,總是這樣,越喜歡的就越想長久擁有。
  • 熊貓也曾上過戰場!解放軍的動物部隊還有猴子和獵隼
    (古代熊貓也曾上過戰場)從古代開始,古人就訓練各種飛禽、猛獸用於戰爭,甚至相傳5000年前黃帝還將現在的國寶熊貓馴化後投入戰場,當時的熊貓因咬合力強大被稱為「食鐵獸」。到了近代隨著火藥兵器、機械的出現,動物也逐漸消失在戰場,但是在一些特殊場合,軍隊中仍然有動物出現,比如二戰蘇德戰場上,蘇軍就曾訓練軍犬攜帶炸藥對德軍坦克進行自殺式襲擊。
  • 解放軍加農炮曾立赫赫戰功,為何後來被取締換上了榴彈炮?
    加農炮的使用始於拿破崙戰爭時期,自誕生之初就成為了戰場火力突擊的主力,尤其適用於攻堅戰,對敵軍的裝甲目標可實現毀滅性打擊,尤其在一戰和二戰時期曾取得過輝煌戰績。法國曾大量生產了施耐德M1897式75毫米野戰加農炮,隨後德國也開始仿製,後來美國還研製出一款有「最狠的加農炮」之稱的M107式175毫米自行加農炮,不僅將其用於了越南戰爭,還計劃對蘇聯使用,可見各國對於加農炮的重視。不僅如此,加農炮也曾幫助解放軍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
  • 讓小黃姜走出大山江淮大皮卡立汗馬功勞
    祖祖輩輩的背簍就沒停下過。小黃姜好吃,但也不好存放。走進現代社會,像沈老闆一樣的現代姜商,讓小黃姜的鮮度更高,「現在我們基本都是皮卡進山,一天幾個來回,保證當天挖姜當天下山,小黃姜越新鮮價錢也越好。」沈老闆多年的「姜山」社稷,他手裡的江淮皮卡可是立下的汗馬功勞。
  • 致敬40年,巾幗建新功(一) ▏走南闖北,為「鮀濱製藥」立汗馬功勞
    致敬40年,巾幗建新功(一) ▏走南闖北,為「鮀濱製藥」立汗馬功勞 2021-01-12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看不知道 原來有這麼多「日本狗」在臺灣
    他根據光復當初臺灣經濟敗落、人才不足等實際情況,決定留用一批日本技術人員,協助臺灣水利電力等重要產業的維持運作。由於日本本土遭受盟軍輪番空襲,經濟崩潰、一片廢墟,故有不少久居臺灣的日本僑民不願意返回日本。1947年「二二八事件」期間,一些日本僑民參加或捲入事件。「二二八事件」結束以後陳儀下令將日本僑民全部遣返,一個不留。1949年12月國民政府敗退臺灣,近200萬大陸軍民陸續來臺。
  • 一代明相為秦朝立下汗馬功勞,為什麼他要聽信趙高,讓胡亥繼位?
    原來秦始皇感覺時日無多的時候,下了一份詔書給扶蘇,命他從上黨趕回鹹陽,處理自己的後事。此時叫扶蘇回鹹陽,秦始皇已經表明了傳位給他的態度。但是這份詔書並沒有發出去,而是被趙高扣下了!此時的趙高擔任中車府令,同時兼掌符璽事務,秦始皇的詔書被送到趙高處蓋玉璽,趙高一看詔書的內容便扣下了,既沒有用印,更沒有發出去!
  • 嶽鍾琪,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卻因一個身份落個差點被處死的下場
    對於中華民族而言,他是有大功的,72萬平方公裡的青海全部隸屬清朝,123萬平方公裡的西藏納入大清版圖,這些都有嶽鍾琪的功勞在,且還是主要功勞。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準噶爾汗國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勾結沙俄,率兵侵佔西藏。康熙聞訊震怒,遂急忙派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趕赴青海視師督戰。彼時,嶽鍾琪作為四川永寧協副將,追隨胤禵入藏平亂。
  • 美國投下原子彈前曾空投6300萬張撤離傳單,為何日本人無動於衷?
    面對日本的行為,美國馬上宣布參戰,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軍,太平洋戰爭也就此爆發了。美國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本土並沒有受到過外敵的入侵,當時國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也是十分發達。在太平洋戰場上消滅了日本海軍的主力之後,面對負隅頑抗的日軍,美國選擇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逼迫日本無條件投降。在投下原子彈之前,美國曾撒下了6300萬張傳單要日本民眾撤離,為什麼居民卻無動於衷呢?
  • 汗血寶馬之汗馬功勞
    成語「汗馬功勞」,辭典上解釋為:將士騎的馬奔馳出汗,比喻徵戰勞苦。出處為《韓非子》: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 實際上「汗馬功勞」與「汗馬之勞」有一字之差,雖然後來意思相同,但在漢武帝時是指汗血寶馬的功勞。所以後來有了「汗馬功勞」一詞,兩者出處與原義均不同。
  • 麥克阿瑟被迫離開日本時,最想見的並不是20萬日本民眾,而是他
    二戰後的日本,滿目瘡痍,百廢待興,而對日本戰後重建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就是麥克阿瑟。這位曾經在二戰中戰功赫赫的將軍,為了日本的重建工作,整整待了七年時間。1951年4月16日,麥克阿瑟被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解除職務,從日本啟程回國,為了歡送這位「太上天皇」,東京的小學生放假一天,將近20萬日本民眾自發前往機場送別麥克阿瑟。但是,麥克阿瑟最想見到的人並沒有出現,這個人會是誰呢?七年前,在日本受降儀式上,麥克阿瑟曾說道:「我並不打算用仇恨和報復壓垮日本,我更希望用民主和自由來贏得人心。」
  • 張學良為蔣介石立下汗馬功勞,然而一場事件,兩人關係卻無法挽回
    張學良躲在父親的庇護下做他的「少帥」,終日流連於燈紅酒綠與胭脂粉香中。6月4日,皇姑屯火車站的爆炸聲響起,日本人炸死了東北王張作霖,張學良才猛然驚醒,知道他少帥的瀟灑日子到了頭。在張作霖的葬禮上,蔣介石託人送來一副輓聯:「噩耗傳來,幾使山河變色;興邦多難,應憐風雨同舟。」
  • 日本新「劇本」,一旦拜登上任,解放軍就「拿下」東沙島?
    在川普執政的這四年裡,蔡英文以各種方式討好美國,不僅向美國購買大金額的軍事裝備,還不惜以臺灣民眾健康為代價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豬肉。蔡英文各種「親美」行為已經使得兩岸關係極度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