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數位化經濟的標杆之城,蘇州努力當好數位化全面發展的領頭羊。1月4日「開年第一會」,蘇州打出「永遠在線」的響亮目標,以三年行動計劃鋪展數位化藍圖。
1月8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蘇州峰會舉行,為「數位化」持續加碼。一個基於城市,卻又打破城際限制的「數位化改造計劃」,攜著決心與闖勁奔騰而來,並將為長三角城市一同邁進數字經濟「新賽道」提供指南。
構築安全堅實的「數據底座」
本次峰會上,蘇州市與騰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打造4個數字經濟中心,包括數字產業孵化中心、數字城市科創中心、人工智慧產業應用中心、新文旅產業發展中心,構建騰訊聯合創新基地,打造長三角數字城市標杆。同時,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正式揭牌。騰訊副總裁鍾翔平表示,這是長三角區域首個騰訊數字產業基地,騰訊將圍繞數字經濟、新基建、新技術等,為蘇州打造一個基於流量的數字經濟產業。
籤約現場,12家頭部企業入駐數字產業基地。峰會邀請500多家企業代表來到蘇州。鍾翔平說,這些企業,每家都有自身的「核心能力」,他們基於行業的數位化創新實踐,將推動創新要素流動,釋放出「乘數效應」,有助於蘇州形成數字經濟「生態圈」。
打造「數字之都」,為近悅遠來的中小企業塑造一個龐大堅實、安全可靠的「數據底座」,正是務實之舉。「未來,這裡就是一座可計算的城市,將人工智慧的分析納入城市規劃之中,城市每個單元的實時信息將串聯、碰撞,將為智慧管理提供決策。」鍾翔平表示,騰訊在與蘇州的合作中,將嘗試用動態的「數據底座」解決問題,以大數據、人工智慧賦能整座城市的基礎設施,並基於「可計算」的智能平臺,對城市管理、產業規劃等實施更科學、更精細化的「再調整」。
「百萬級」數據中心集群逐步落地
數字經濟產業全面開花,需建網絡、打基礎,實現更多端與端的「相遇」。近期,騰訊雲儀徵數據中心正式投產,這是騰訊在江蘇建設容納百萬臺伺服器數據中心集群規劃中首個投產的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計劃部署超過30萬臺伺服器,將上線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全系列雲計算產品服務。
實際上,「工業互聯」在江蘇早有實踐。去年5月,江蘇省政府與騰訊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省工信廳聯合騰訊公司啟動實施江蘇省工業網際網路加速器工程,重點圍繞建設和培育省級工業網際網路雲服務中心(雲基地)、工業網際網路服務骨幹企業、企業上雲上平臺示範等三個方向,進一步夯實江蘇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基礎。計劃到2022年底,江蘇將打造6家省級工業網際網路雲服務中心(雲基地)、60家工業網際網路服務骨幹企業、600家上雲上平臺示範企業。
逐浪數字經濟,每個企業都是不可或缺的「浪花」,開放共建才能聚起磅礴之力。騰訊副總裁道峰介紹,去年7月,張家港工業雲平臺正式上線,這是響應省工業網際網路加速器工程的首個平臺項目,也是騰訊WeMake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使用數位化能力加速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實踐案例。目前,平臺引入25家合作服務商、207家企業上雲,為69家企業提供「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解決方案,實施13家企業診斷,為137家中小企業提供輕量化SaaS工具。預計年底為當地企業和產業引入200個工業APP,服務500家企業上雲上平臺。
國家信息中心和騰訊雲還聯合發布現代化城市體徵評價體系,蘇惠通產業金融平臺正式啟動,平臺藉助騰訊雲億級企業知識圖譜,深入融合蘇州40萬企業徵信大數據,打造一站式線上企業金融服務門戶。
數字新生活,「一碼通行」觸手可及
「數字經濟」從蘇州出發,必將潮湧江蘇,湧動長三角,呈現更多數位化「新圖景」。「我們有信心在這裡率先開啟數位化試驗。」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施雪松提到一個細節,他在與蘇州交通部門交流時得知,當地實行「區域包幹制」,某區域車輛「貼罰單」數過多,反而會被扣分甚至被問責,管理部門認為該區域交通疏導、管理以及車位劃定不合理,為市民出行帶來不便。他認為,更高層次的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生活,就應如此——以人為本、以用戶體驗為中心。
未來,創造普惠化的數字生活體驗,將成為長三角一體化「新航向」。城市交通卡可以在長三角的公交、地鐵、單車等出行模式中「一碼通行」。不僅如此,基於「一碼、一圖、一雲、一ID」的願景,騰訊與江蘇也在加強合作,用戶將獲得更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務體驗。例如,通過乘車碼、超級ID等個性化服務,地圖、雲計算等基礎技術能力,幫助政府融合出行服務企業的多源信息,可連接城市內的公交、地鐵、單車、網約車等多種出行模式,也可以打通高鐵、飛機等跨區域的出行方式,實現出行供需的動態均衡和精準匹配,為公眾智能推薦最優線路規劃方案,提供全程實時出行信息引導,實現各種交通工具間的無縫接駁。
據悉,此次騰訊與G60科創走廊聯席辦達成合作夥伴關係,標誌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省際互聯互通邁入新階段。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國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表示,新一代智能技術,將打破城市物理空間,幫助城市在科學預警、及時診斷、智慧決策等方面實現更多層面的「一體化」。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王夢然 王 拓 陳雨薇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