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成為套現工具?全球最昂貴的10件在世藝術家的作品

2021-01-10 騰訊網

一隻不鏽鋼兔子拍出6億多的天價,當代藝術越來越讓人難以置信。藝術品何以如此昂貴?是誰決定了藝術作品的價格?如何去衡量藝術作品的價值?這些問題值得深思。

當代藝術的發展仿佛陷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抱怨看不懂當代藝術;另一方面,一些當代藝術作品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屢屢拍出天價。這種現象的背後確實有很多問題值得深思。

佳士得拍賣現場

藝術品何以如此昂貴?是誰決定了藝術作品的價格?如何去衡量藝術作品的價值?究竟是藝術作品本身的美學因素還是藝術家的背景更重要?我們真的可以對藝術作品的價值進行判斷或比較嗎?

這些問題很難回答。在當今社會,藝術創作受到社會、經濟、政治等各種因素的制約。雖然藝術作品的價值不能與它的價格劃等號,然而資本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代藝術的整體面貌。

紐約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現場

著名藝術品的拍賣成為舉世矚目的公共事件。對於有意購買藝術品的藏家來說,每年有兩個主要的拍賣季:五月和十一月。全球藝術拍賣界的領銜機構是佳士得和蘇富比,偶爾也會出現飛利浦和邦瀚斯的身影。

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和她的作品

近年來,當代藝術逐漸成為拍賣市場上的明星,它們甚至會拍出遠遠高於古典藝術精品的天價。人們通常認為,藝術品的價值需要時間的檢驗。然而,一些存在爭議的當代藝術,卻能成功地獲得資本的青睞。

根據拍賣紀錄,本文列出了十件最昂貴的在世藝術家的作品,它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偏好和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這些天價的藝術品有哪些特點呢?

1、繪畫佔的比重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裝置或雕塑作品。在這十件作品中,繪畫佔了六件。值得注意的是,榜單上的繪畫作品都是上個世紀創作的,竟然沒有一幅是2000年以後創作的。這種現象似乎印證了繪畫在當代藝術中的尷尬處境。

美國著名藝術家Kaws和他的作品

2、一些天價藝術品具有較強的可複製性和衍生能力。這類藝術品常常以標誌性的圖像或創作手法為特點,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辨識度極高。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在不同的場合和地點被複製和再現。一些藝術家甚至與奢侈品牌合作,生產出以這些圖像為裝飾元素的衍生商品。

3、藝術家的明星效應。在十件最昂貴的在世藝術家作品榜單上,有兩位藝術家各包攬了其中的三件。榜單上的其他藝術家也曾有過數件高價拍出的作品,他們都在全球範圍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這種現象說明,藝術家的個人聲望正在成為影響藝術品價格的重要因素。

美國先鋒藝術家馬修·巴尼成為各大博物館的寵兒

以下按照拍賣價格由低到高,列出了十件最昂貴的在世藝術家作品榜單,並附有作品說明。

第十名:達米恩·赫斯特《搖籃曲之春》(1930萬美元)

達米恩·赫斯特,《搖籃曲之春》,裝置

這件作品是赫斯特在2002年完成的,它屬於「搖籃曲」裝置系列的一部分。整個系列由四個不鏽鋼藥櫃組成,象徵性地稱為四季。雖然每個柜子都有相同的形式結構,但每個柜子的區別在於藥片的種類和顏色,這些藥片沿著狹窄的架子一字排開。

在《搖籃曲之冬》中,藥片以灰白色為主,與嚴寒的冬季相呼應。但在《搖籃曲之春》中,赫斯特則使用了色彩鮮豔的藥片和膠囊,寓意著對新生的慶祝。2007年6月,這件作品在蘇富比拍賣行以193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

達米安·赫斯特,《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裝置

達米恩·赫斯特是20世紀90年代英國青年藝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他最著名的早期作品《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是一條用甲醛保存在玻璃櫃中的巨大虎鯊。在2004年的拍賣中,這件作品讓赫斯特聲名大噪,在當時作品價格最高的在世藝術家中排名第二。

第九名:彼得·多伊格《沼澤》(2000萬美元)

彼得·多伊格,《沼澤》,油畫

彼得·多伊格這件畫作神秘而富有魅力,它將具象的描繪和夢幻般的氛圍結合在一起。在2015年5月的佳士得拍賣會上,這位出生於蘇格蘭的畫家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成功售出他的畫作《沼澤》。這件作品創作於1990年,呈現了月光下水面的迷人氣氛,一隻神秘的白色獨木舟位於畫面的中心。

藝術評論家喬納森·瓊斯對他做出了很高的評價:21世紀的藝術充斥著各種廢話、冒牌貨、誇誇其談和純粹的垃圾,而多伊格仿佛是一顆想像力豐富、態度真誠和謙遜創作的寶石。

第八名:傑夫·昆斯 《懸掛的心》(2360萬美元)

傑夫·昆斯 ,《懸掛的心》,裝置

這件作品由不鏽鋼製成,表層塗上了多層的粉紅色油漆。作品的高度達到2.7米,重逾一噸,卻又能像氣球一樣顯得毫無重量。美國藝術家傑夫·昆斯這件幽默又頗具爭議的作品一共做了5件,每件作品的顏色都不一樣。在2007年11月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以236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第七名:盧西恩·弗洛伊德《沉睡的福利監督員》(3360萬美元)

這是弗洛伊德在1995年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畫中一個肥胖的裸體女人躺在沙發上,她的體重約127公斤。這是公務員蘇·蒂爾利的真實畫像,畫家稱她為「大蘇」。這幅畫對人體毫不加修飾的真實再現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似乎突破了審美的底線(此處不便於展示作品圖片)。

呂西安·弗洛伊德是英國的著名畫家,也是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孫子。他早期的創作側重於肖像,受到德國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但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弗洛伊德描繪了一系列巨幅裸體肖像畫,上述畫作就屬於這種類型。2008年5月,《沉睡的福利監督員》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3360萬美元成交。

盧西恩·弗洛伊德,《沉睡的安娜貝爾》(並非文中描述的作品)

第六名:格哈德·裡希特《抽象圖像(809-4)》(3420萬美元)

格哈德·裡希特,《抽象圖像(809-4)》,油畫

這位在德勒斯登出生的德國藝術家的畫作佔據了榜單中的三席。

這幅繪畫是裡希特最具有代表性的抽象四部曲系列中的第二幅,創作於1994年。這幅著名的抽象繪畫最早在2001年的拍賣會上被搖滾傳奇人物埃裡克·克萊普頓拍得。11年後,它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342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這一系列作品標誌著裡希特在職業生涯中的高光時刻。

第五名:格哈德·裡希特《米蘭大教堂廣場》(3710萬美元)

格哈德·裡希特,《米蘭大教堂廣場》,油畫

裡希特的另一幅畫作展示了義大利米蘭的大教堂廣場。這是一幅巨大的畫作,尺寸為3米×3米,創作於1968年。

從20世紀60年代起,裡希特在繪畫中加入了攝影的元素,他在戰後的杜塞道夫藝術學院期間開始實踐這種技術。在繪畫已被宣稱「死亡」的時代,裡希特認為傳統的繪畫藝術只有變成照相藝術,同時也不放棄繪畫本身的性質,才能保持其意義。

這種藝術觀點和實踐引起了藝術界的巨大反響,這幅作品被看作是裡希特繪畫理念的典範之作。這幅畫在2013年5月在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以3710萬美元成交。

第四名:格哈德·裡希特《抽象圖像 (599)》(4450萬美元

格哈德·裡希特,《抽象圖像 (599)》,油畫

在這份榜單上,我們再一次看到裡希特抽象圖像系列的作品,這幅作品創作於1986年。憑藉其非凡的色彩力量和絢麗的光影效果,它在2015年2月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難以置信的4450萬美元成交。這是一幅令人嘆為觀止的布面油畫,作品圖錄中寫道:

裡希特的繪畫探索了意義與無意義的神秘交匯處。他的畫作將真實圍合和封存起來,因為這是無法言說也難以呈現的東西。

第三名:傑夫·昆斯《氣球狗》(橙色)(5840萬美元)

傑夫·昆斯,《氣球狗》(橙色),雕塑

傑夫·昆斯的橙色氣球狗是他的氣球狗系列中最早完成的一件作品。這個系列中的每件雕塑都是由鏡面拋光的不鏽鋼製成並塗上了半透明的塗層。這件作品被塗成了橙色。氣球狗的形象與藝術家的童年、生日派對、節日活動和休閒時刻的歡樂有關。2013年11月12日,昆斯的《氣球狗》在紐約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會上以584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高於估價。

第二名:大衛·霍克尼《一個藝術家的肖像(有兩個人物的遊泳池)》(9030萬美元)

大衛·霍克尼,《一個藝術家的肖像》,油畫

2018年11月15日,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僅僅用時9分鐘,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的波普藝術畫作《藝術家的肖像》就以9030萬美元的價格被一位匿名買家競得。

1964年,當霍克尼首次訪問加州時,他創作了第一幅有關的遊泳池畫作。後來,遊泳池成為他的藝術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之一。這幅作品完成於1972年,匯集了霍克尼在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兩個重要繪畫主題:遊泳池和雙人肖像。

在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在遊泳(藝術家本人),另一個人站在泳池邊上,正在看向遊泳者。這個站著的人是彼得·施萊辛格,他是霍克尼曾經的情人和靈感繆斯。儘管藝術家對於遊泳池題材的興趣源於他在美國加州的生活經歷,這幅畫實際呈現的背景卻是法國南部的聖特羅佩附近。

第一名:傑夫-昆斯《兔子》(9110萬美元)

傑夫·昆斯,《兔子》,雕塑

是的,你沒看錯!這件閃亮的兔子雕塑,竟然是在世藝術家賣出的最昂貴的作品。它是傑夫·昆斯在1986年製作的,材料是不鏽鋼。兔子的手中拿著一根細小而鋒利的胡蘿蔔,與圓潤的軀幹和頭部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2019年5月佳士得拍賣會上,這件作品以911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打破了拍賣紀錄,令人難以置信。很多藝術愛好者和評論家認為,《兔子》不過是庸俗藝術或者是為了營銷的玩具。然而,這件作品不僅被一些收藏界人士認為是昆斯作品中的「聖杯」,甚至還被奉為21世紀的文化偶像。

傑夫·昆斯,《兔子》,雕塑

相關焦點

  • 當代藝術市場裡的非洲藝術家
    這批作品的價格很低(不超過18000美元),但幾乎所有的都售出了(88%)。 20年後,蘇富比的非洲藝術品銷售額增長了10倍,2019年4月,蘇富比的現代和當代非洲藝術品銷售額也從類似數量的標的中獲得了總計300萬美元的收入,這意味著價格的大幅上漲。 收藏家們花了大約20年的時間才習慣購買非洲藝術家的作品。
  • 全球當代藝術「黑皮書」《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
    對公眾而言,當代藝術的魅力究竟是什麼?不是拍場上的金錢遊戲,不是聳人聽聞的事件風波,而是讓公眾一次次更新理解自身、時代局限的動力引擎。在移動世界和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的今天,有什麼幫助公眾解決這一「需求」?  不妨來看看這本全球當代藝術的「黑皮書」——《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
  • 畫壇大佬: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十大畫家
    因此在書畫收藏投資中,一定要明確當代最具收藏潛力畫家,找準目標在收藏!那麼當代哪類畫家最具有收藏潛力呢?近年來,73歲的崔如琢連續三年蟬聯胡潤藝術榜榜首,成交額比去年增長5%,再創新高,達到8.2億元。崔如琢2013年作《飛雪伴春 鏡心》是去年在世藝術家成交額最高的作品,由保利香港以2.6億元的高價拍出。前十名價格最貴的在世藝術家作品中,有一半是崔如琢的作品。
  • 在「南來北往」中對話當代藝術
    冬日的暖陽下,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硬核科技」中心,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帶來了不一樣的城市韻味。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40餘位雕塑藝術家所創作的60餘件雕塑作品正在壹美美術館展出。這是南北雕塑藝術風格文化的一次碰撞與交流,更是文化藝術界的一場盛會。
  • 抽象藝術領跑全球最貴名畫 延續資本神話
    原標題:抽象藝術領跑全球最貴名畫 延續資本神話   藝術市場上從不缺神作,而天價抽象神作更是令人驚嘆。當藝術品賣出上億美元的天價時,人們不禁要問:是什麼樣的畫如此價值連城?天價拍品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最起碼是不少中國人無法參透的。
  • 「中為西用--塔斯馬尼亞當代藝術家作品展」在雪梨開幕
    新華網雪梨5月21日電(王梓喬)「中為西用--塔斯馬尼亞當代藝術家作品展」近日晚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開幕,中澳兩國100餘名文化界人士出席了開幕式。  本次展覽由雪梨中國文化中心和塔斯馬尼亞中國當代藝術協會聯合主辦,旨在向澳大利亞民眾展示塔州藝術家在當代國際化趨勢中對中國文化的借鑑、解讀和當代詮釋,並為中澳藝術家提供中西文化融合的新思路,不斷推動中澳文明對話。  此次展覽共展出了11位塔斯馬尼亞藝術家的30件優秀作品,包括油畫、中國畫、書法、刺繡、攝影、影像等多種當代藝術表現形式。
  • 2013年十件最貴藝術品
    原標題:2013年十件最貴藝術品   大河無水小河幹,小河有水大河滿。藝術品行業似乎是經濟大環境最敏感的指示標,經濟大環境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其有著很大的影響。在我們盤點2013年全球最貴的藝術品時不難發現,隨著美國經濟的復甦,紐約成了醞釀最貴藝術品的誕生地。價格形成方式不光是拍賣,還有私人轉讓,且私人轉讓的價格更是不菲。
  • 連續記錄21年,著名藝術家丁正耕大型文獻《中國當代藝術2020》出版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詩人、中國著名藝術家、著名當代藝術批評家丁正耕新著大型年度性文獻《中國當代藝術2020》正式出版,1月10日下午,新聞發布會暨中國當代藝術二十年慶祝活動在深圳市名人俱樂部舉行。
  • 「東張西望三十年: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歲末拉開帷幕
    今天開幕的收藏展將為公眾呈現程昕東先生當代藝術收藏中極具代表性的百餘件作品,這些作品出自中國、法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古巴等十餘個國家的藝術家之手,涵蓋繪畫、攝影、雕塑、裝置、影像等眾多門類,梳理出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一條特殊路徑。
  • 「動想」當代互動裝置展開幕:讓藝術動起來!
    動想——當代互動裝置藝術展,特別邀請國內外19位當代藝術家26件動態互動裝置作品及2個現場互動藝術項目在溫州年代美術館參加展覽,展覽正值溫州大中小學校放暑假,也是年代美術館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希望在這樣一個並非「北上廣」的三線城市,有更多一線城市才可以看到的新藝術形態,能讓學生和家長在家門口走進來,參與到「有趣而有內涵」的裝置藝術互動中來,感知不一樣的藝術收穫。
  • 星光68廣場掀時尚藝術狂歡村上隆全球限量版畫作品藏品展驚豔亮相
    (「村上隆全球限量版畫作品藏品展」驚豔亮相星光68廣場)作為全球最具辨識度的當代藝術家,村上隆以「Superflat」(超扁平風格)在世界藝術界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他被西方評論界評為日本新波普藝術的領軍人物,成為美國2008年《時代》周刊所選出的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中唯一的一位視覺藝術家。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中國當代藝術
    邂逅藝術的心動中國當代藝術起步比西方稍晚一點,中國當代藝術來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成熟於90年代,在發展過程中遇到過極大的阻礙和挑戰。八九十年代藝術家們在面對社會的不理解和經濟拮据困境時,仍舊堅持內心的崇高理想。在這段時間中,中國當代藝術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慢慢融入到了觀眾的日常生活中。
  • 當代藝術遇上AR技術:打開另一個「平行世界」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張漫子)藉助一部手機的操作,6位中外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漂浮」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空間,為觀眾打開另一個奇妙的「平行世界」。  這是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8日開幕的AR(增強現實)藝術特展「幻景:當代藝術與增強現實」現場,讓藝術品「漂浮」呈現於另一平行空間的技術是AR(增強現實)技術。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丹尼爾·伯恩鮑姆介紹:「AR等技術的應用,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嶄新時代。技術與藝術的對話日漸密切,新技術的應用為藝術帶來了新的生命。
  • 傑夫·昆斯《氣球花》12月紐約佳士得見證當代藝術興衰
    傑夫·昆斯作品Balloon Flower (Blue), 1995- 2000紐約報導,2010年12月紐約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夜拍專場將有傑夫·昆斯著名Celebration 系列作品Balloon Flower(氣球花)亮相拍場,該藝術作品是昆斯最廣為人知的戶外雕塑品,這件鉻不鏽鋼,高拋光鏡面藍色花朵形狀作品
  • 組圖:細數世上最貴10幅油畫 梵谷兩作品入圍
    油畫這種當代藝術作品,吸引了世界上每個藝術愛好者或任何有激情的人的目光。是什麼讓這些作品聞名世界?僅僅是畫家筆下傳達的抽象信息還是筆調?這個世界有幸被賜予許多大師的傑作。為了滿足藝術收藏家和鑑賞家與生俱來的激情,拍賣被用來證明這些大師們的真實價值。
  • 去廣州賽蘇美術館看當代水彩名家作品展(9.13-10.7)
    展覽現場去廣州賽蘇美術館看當代水彩名家作品展(9.13-10.7)  9月13日晚,「文採——廣東省當代水彩名家作品展」在廣州賽蘇美術館開幕,24位廣東省當代水彩畫家的近40件作品獲得展示,是對廣東省當代水彩創作面貌的一次較為完整的呈現。展期將跨越中秋與國慶節,於10月7日結束。
  • 「圈圈叉叉」大師當代藝術隱士
    2010年,託姆布雷成為第三位在羅浮宮安置永久性作品的當代藝術家,他為青銅廳畫天花板,在上面題寫著名古希臘雕塑家的名字。在羅浮宮簡約的「藍色之穹」的圖案下,託姆布雷坦言:「我在這樣大的歲數又找到了新的感覺。」
  • 送票福利 | 打卡波普與街頭藝術碰撞的當代藝術體驗大展...
    特雷弗·安德魯的《大開眼界》是藝術家對自己傳奇人生的階段性回顧,以其標誌性的創作元素揭示其創作背後的精神內核。  兩位藝術家的空間彼此交錯,以天馬行空的巨型裝置和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性藝術語言強化現實場景,在藝倉美術館展開一場波普與街頭藝術的深入對話,開啟當代藝術的「新黃金時代」。
  • 「俄羅斯著名藝術家作品展」開展 促中俄藝術文化合作發展
    > 「親密的夥伴光輝的歷程——俄羅斯著名藝術家作品展劉錫菊 攝 中新網哈爾濱12月1日電 (王慶剛 記者 劉錫菊)1日,「親密的夥伴光輝的歷程——俄羅斯著名藝術家作品展」在哈爾濱美術館舉行。此次展覽展出了俄羅斯當代藝術家創作的120餘幅油畫作品。 俄羅斯與中國北疆省份黑龍江毗鄰,有著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
  • 專訪當代藝術家嚴培明 為蒙娜麗莎舉辦葬禮的人
    專訪當代藝術家嚴培明 -- 為蒙娜麗莎舉辦葬禮的人    他是第一個打開西方藝術圈和藝術市場的中國藝術家;是第一個活著在羅浮宮舉辦個展的藝術家;是繼趙無極、陳箴之後,第三位作品被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作品的華裔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