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遺址,挖出約19米「龍的圖騰」,上古時期是否真有龍?

2020-12-05 程哥歷史觀

上古時期人們對於大自然中的各種現象無法解釋,通常也沒有辦法抵禦各種惡劣天氣的侵害,於是就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圖騰來作為部落的崇拜對象,這些圖騰可以是風雨雷電等神奇的自然現象,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各種強大的生物。五千多年前,華夏民族的先祖黃帝打敗各部實現了統一,於是就從當時的九個強大部落中分別取了部分的圖騰標誌,組成了「龍」的形象,從此以後這種神獸就被華夏子孫世代奉為神明,用來祈福消災。這就是關於「龍」的最早記載,但是這是否就是真相呢?

我國目前現存的各個朝代的資料實物遺蹟中,能夠見到很多和「龍」有關的文物,尤其是在封建社會時期,這種神獸更是被視為帝王的象徵,和其有關的東西也代表著當時統治階層中最為尊貴的部分。以至於很多盜墓者就算是發現了和「龍」有關的文物也不會輕易地觸碰,更不要說是走私了,因為沒有人相信這是你家祖傳的,暴露行蹤是早晚的事情。不管是上古時期封出來的「四靈」,還是沿用至今的十二生肖,裡面都少不了「龍」的身影,那麼在這之前它是否還有存在的遺蹟,能否找出其真實存在過的證據?或許真的可以。

在國內眾多古文明遺址中,位於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遺址可以說是距今最早的文明之一。在這裡,考古專家們曾發掘出來和「龍」有關的文物,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玉龍」、「玉豬龍」,就是用玉石雕刻出來的「龍」形象,雖然工藝製造相比於後世有些簡易,但是已經能夠看出來其和神話故事中「龍」的形象非常吻合。這意味著什麼呢?紅山遺址存在的時間在五六千年之間,龍形文物的出土說明當時社會已經存在了這種圖騰,至少不比黃帝時期晚。

隨後不久,考古專家們又有了一個更大的發現,在距離這片古遺址不遠的地方發現了另一片更加久遠的文明,這裡就是渣海遺址,種種跡象表明這裡的文明遺址已經存在了8000年之久,從地理位置上推斷應該是紅山文化的根源。這裡出土的玉器比紅山文明還要悠久珍貴,且其中還出現了一塊具有「龍」形態的玉器,上面的鱗片依稀可以看到,這就將華夏「龍」文化的時間再次往前推了3000年。

除了此物之外,另一件更有價值的文物同時被發現,這是一件長達19米的文物,是當時的人們用一種紅赭色的石頭拼出來的真龍造型,不管是傲立的頭部,還是彎曲的身體,以至於前後爪都呈現出一種正在騰飛的姿勢。此物的發現很顯然推翻了龍圖騰最早是由黃帝所創這一說法,或許早在8000年前或是更早以前,「龍」這種生物真的存在過。

相關焦點

  • 龍到底存不存在?考古不斷挖出史前「真龍」,或揭開了真相!
    近代以來,對於中國龍的起源,一直有兩個觀點,但每一個的前提都是:龍是上古先民虛構的形象,只存於神話傳說之中,不存在生物龍。上世紀40年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在《伏羲考》中,就探討了龍的原型,他的觀點和黃帝「合符」造龍觀點差不多,區別在於聞一多認為最初原型是蛇。
  • 河南發現遠古遺址,挖出1.7米的「真龍」文物,難道龍真的存在?
    國人常說自己是「龍的傳人」,事實上,這個說法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其實得從1985年的央視春晚說起,這一次晚會上最令人熱血沸騰的是一首名為《龍的傳人》之歌。這首歌被國人熟知後,自然而然有了「龍的傳人」這個說法。但這首歌只是一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中國歷代以來的文化都與「龍」離不開。
  • 龍到底有沒有,考古不斷挖出史前真龍,或許揭開了真相
    龍是否真的存在呢?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一方面古人認為龍是黃帝「合符」的產物,一方面古人又認為龍真實存在的。總之,千百年來,人們都不曾探究出這個問題,它就像是一個謎。有人認為龍是上古先民虛構的形象,只存於神話傳說之中,不存在生物龍。
  • 龍圖騰文化的千年變遷,文化歷程很複雜,大部分人不知道
    而中國的龍圖騰作為民族圖騰的重要代表,其存在,相比於其他文明圖騰更深刻的反映出了這個文化集體意向。中國龍的產生至少有6000年的歷史了,最常見的一學術說法是,在遠古時期以蛇圖騰或其他龍圖騰原型為圖騰的黃河流域華夏族先祖戰勝或兼併了其他氏族,在此時期幾大中原地區的原始圖騰發生了合併重組,在之後的歷史演變下形成最古老的龍圖騰崇拜。
  • 豬圖騰,龍的起源?
    距今約五六千年,出土於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C形玉雕龍,被稱為中華第一龍,它於1971年被發現,是今天中國最著名的早期龍形象。龍的吻部前伸,略略上翹,嘴緊閉,鼻端截平,有對稱的圓鼻孔——它的頭部與我們熟悉的龍差別很大,是否很像我們熟悉的某種動物?C型玉雕龍並非孤品,還有另外一個外形完好的黃玉刻件,被稱為中華黃玉龍,也出土於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與「中華第一龍」是同一時代的文物。
  • 中華文化數千年崇拜的圖騰——龍
    龍是如何形成的?古人為什麼要崇拜一種虛構出來的動物,並且數千年來以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關於龍的秘密,有著太多的撲朔迷離。在這裡,我們將會追尋龍的足跡,探尋龍的秘密。中華文化中龍的圖騰龍文化的出現,始於新石器時代,距今大概有八千年。那時候的古人類,已經不再茹毛飲血了,他們學會了用火,製作陶器,蓄養家畜,以及種植作物。在生產活動的過程中,人類對自然力量的崇拜,越來越強烈。
  • 古代豬圖騰是龍的起源嗎
    近代以來學者們提出各種假說,根據龍的外形和它的某些能力,認為其原型主要是蛇、鱷等爬行動物,也有認為它是遠古的恐龍,甚至認為它的原型是閃電。  但是,這些假說考古上都缺少完整閉合的證據鏈。比如,龍若由蛇逐漸演進而來,出土文物中應找得到由蛇圖形逐漸變成4條腿龍的完整證據鏈。反之,按初具龍形的出土文物演進線索上溯,能否找到龍的原型?
  • 民族「龍」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僅是一種圖騰那麼簡單
    圖騰說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山海經》燧人氏,生伏羲,人首蛇身。—《帝王世紀》古代典籍中出現的上古神靈曾經一度充當著龍這一圖騰的前身,在龍的形象被完全構建出來以後,它漸漸取代了那些遠古的神靈,成為了統一和綜合的圖騰並且一直沿用數千年。
  • 快來看看你的姓氏排在第幾,上古圖騰是什麼樣?
    快來看看你的姓氏排在第幾,上古圖騰是什麼樣?談論起中華姓氏,一定離不開百家姓這本書,而下面小編就會為大家介紹一下,當前我國當前姓氏排行比較靠前的姓氏,同時替大家分析一下我國的龍圖騰,到底是怎們形成的,上古圖騰又是什麼樣子的。而李姓與王姓則分別在百家姓氏排行榜之中佔據首席和次席,在當代可能有很多人對自己的名字不太重視。
  •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
    著名學者聞一多在 20 世紀 40 年代便探討了龍的原型,據其考證,龍圖騰的最初原型是蛇圖騰,在消滅了牛圖騰、鹿圖騰的氏族之後,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頭上,後來又加上了豬的頭或馬的頭,再加上了虎或鱷魚的腿、鷹的爪子、魚的鱗、花的尾巴,經過長期的發展,眾多圖騰的集合就形成了中華龍圖騰的形象。聞一多之後,不少學者也都認為龍的原型是蛇。
  • 龍到底存不存在?日本寺廟發現中國龍標本,專家:龍可能不是虛構
    龍,十二生肖之一,中華圖騰,炎黃子孫心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從上古時期,龍就已經成為部落圖騰,出現各種龍圖騰的形象。如今大家看到龍的形象,是來自宋朝羅願作在《爾雅翼》中的描述,「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
  • 專家:"龍崇拜源於熊圖騰說"證據不充分
    ,龍的身上體現出熊的特徵,用熊圖騰一說可以解釋龍的起源。他反駁,如果真要還原說我們具有熊圖騰,那上千年來,龍這一意象在中國悠久文化裡又意味著什麼,熊的意象究竟是如何轉變成龍的意象呢?    葉舒憲認為,紅山文化墓葬中出現的熊狀玉器具有神器性質,史前熊作為神廟之中的尊神而受到紅山先民的特殊禮遇。  紅山文化引出熊圖騰    葉舒憲的觀點根源於東北紅山文化的考古發掘。
  • 中華民族龍圖騰是怎樣產生的
    軒轅黃帝雕塑據《新書.制不定》記載:「炎帝者,黃帝同父母第也,各有天下之半。」可見炎.黃部落勢力很大。非常罕見的戰國龍為了給炎帝報仇,炎帝的後代與黃帝之孫顓頊(zhuān xū)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但最後以失敗告終,被統一到黃帝後裔的部落聯盟中。雖然諸多聯盟都被黃帝和他的後裔統一,但各自都有自己的圖騰,不便於管理。
  • 史書中稱黃帝為「有熊氏」,黃帝到底是龍圖騰還是熊圖騰
    黃帝以龍作為部落族群的圖騰,所以中化兒女也稱自己為龍的傳人,為了紀念黃帝,後人又將黃帝稱為軒轅氏,但是在如今的傳承下來的史書止中,稱黃帝為有熊氏,熊與皇帝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有熊是一個地名在一些史書中,黃帝生活在一個名為「有熊」的地方,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新鄭地區,所以被稱為有熊氏,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述:「或言新鄭縣,故有熊之墟,黃帝之所都也」。
  • 少年國學院線上課堂 | 燦爛的龍文化——說龍
    龍文化總序中國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文化的象徵。在幾千年浩瀚的歷史進程中,龍成了一種文化。它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蘊。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
  • 玉器上的龍圖騰: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薰香的習俗來源於宗教信仰,上古時期人們因對各種神秘自然現象無法解釋,希望藉助祖先或神明的力量驅邪避疫。豐衣足食。相傳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兩次率軍徵戰匈奴時,漢武帝曾特賜薰香爐以用戰士們驅邪避疫所用。此款玉質鏤空香爐,器形較大,雕工精美,應為皇家御用之物。香爐的靈性賦予人們更多的領悟,它穿越時光隧道,帶著我們去追逐並領略這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
  • 龍圖騰之前還有熊圖騰?鳳凰崇拜源自鴞圖騰?
    龍與鳳是中華文化中印刻最深的圖騰崇拜,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神話學會會長葉舒憲卻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觀點,即龍崇拜源自熊圖騰,鳳凰神話源自鴞崇拜,用一句順口溜歸納,就是「鴞熊變鳳龍」。一是民族神聖的崇拜對象,二與族群的血緣有關係。中華民族一直自喻為「龍的傳人」,葉舒憲利用文獻、出土文字、口傳與非遺、文物和圖像這「四重證據法」提出,龍圖騰之前,曾有一種失落已久的神熊祖先崇拜。 文化傳統有大小傳統兩個層面,小傳統等於文字書寫,指甲骨文、金文以來有漢字記錄的傳統;大傳統則指神話、文物等先於文獻而存在的歷史。
  • 龍圖騰在中國文化的演變,最開始竟然是條蛇
    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龍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關於龍的起源上世紀40年代聞一多給出了解釋,在他看來原始人崇尚圖騰,龍顯示中確實沒有這種動物,而是一種組合體。龍傳說漢族人祖先崇拜的圖騰是蛇,漢族人祖先在發展的過程中先後打敗了不同的部落,這些部落分別是鷹、牛、魚、狼等。漢族的原始部落把其他部落打敗,將這些部落圖騰的一部分加到了蛇的圖騰上,從而形成了現在的龍。龍那麼聞一多的說法是否正確呢?目前學界並沒有明確的定論,但是通過實物或許能夠加深人們對於中國龍的了解。
  • 民族文化:中國人為何被稱為「龍的傳人」?從神話、圖騰、皇權看
    相傳在上古時期,黃帝統一中原之前,一直是以「熊」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的,在戰勝蚩尤、統一中原之後,為了安撫歸順的部落,便使用了新的圖騰,即「龍」圖騰來作為自己部落的標識。「龍」圖騰是吸收其他圖騰的特點而組合形成的, 「龍」圖騰的形成充分體現了部落間相互融合的歷史趨勢。
  • 歷史上真的有龍和鳳嗎?如果有,為什麼現在看不到?
    那麼,這個疑問就是「歷史上真的存在龍和鳳嗎?」這兩種生物是古人想像出來的嗎?為什麼現在人看不到了呢?今天閣主就把自己的一些觀點寫出來跟大家分享,探討一番。龍和鳳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先說從考古界那邊考察最早有龍的現象出現,甘肅馬家窯龍圖案彩陶的發現表明中華民族從史前便產生了對於龍的崇拜,這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龍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