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慘敗:9000人登島作戰,接應失敗成孤軍,背水一戰全軍覆沒

2021-01-21 歷史局面

1949年7月上旬,解放大軍橫渡長江後,在華東三野代總司令粟裕大將的授意下,第十兵團司令葉飛上將,南下入閩,先後發起並取得福州、平潭島和漳州戰役大捷後,於10月15日,突然佯攻鼓浪嶼,造成敵軍判斷失誤,我軍兵分多路成功登島。

時任福建省政府主席的湯恩伯見事不可為,倉皇撤退,廈門順利解放,在粟裕的授意下,將繳獲的所有海船全部配發給第十兵團,由28軍副軍長蕭鋒負責統籌備戰,於10月24日晚,正式跨海,直取大金門,力求戰之能勝,將金門作為我軍解放寶島臺灣的一大跳板。

但讓人遺憾的是,因為戰前準備不充分,戰役開始的太過倉促,根本沒有考慮到海水漲潮和退潮的影響,導致戰場上出現了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情況,先頭部隊順利登陸金門,已經開始作戰後,後續負責接應的部隊,卻並沒有按照預定時間,準確地出現在作戰崗位。導致搶灘登陸到金門作戰的解放軍只有區區9000人,因為從來沒有登陸作戰的經驗,所以戰鬥一開始,就馬上陷入了膠著狀態。

當時,負責駐守金門的是從上海撤退下來的警備司令湯恩伯,金門戰役開始前,蔣介石曾發電嚴厲斥責:就地督陣,金門絕不可失,戰中絕對不能辭職易將,只要有所求,政府必應。意思很明確,金門在,湯恩伯就在,金門若失,湯恩伯的政治生命也就到頭了。

而湯恩伯又是個官迷,為了升官,連自己的師傅都能出賣,所以在收到電報後,立即就排兵布陣,誓死不退,戰陣陷入膠著狀態後,此消彼長之下,原本勢頭正勁的解放大軍就出現了士氣大減的情況,如果此時,負責接應的主力大軍能準時趕到,或許還能有僥倖取勝的機會,但因為忽略了海水退漲潮的因素影響,導致預定的戰略戰術未能及時奏效。

金門戰役打到最後,我軍上下瀰漫一種絕望氣息,孤軍深入,背水一戰,是十死無生的絕境,所以,至10月27日,戰役結束後,先頭登島的9000人部隊,一半陣亡,另一半被俘虜,幾近於全軍覆沒,或殲滅或被俘近萬人,上萬條槍鳴槍致哀。而這也是我軍自解放戰爭開始後,第一次出現如此慘敗,與我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戰績相比,反差實在太大,所以,當消息傳出後,在後方督戰的我軍將領紛紛表示無法接受。

尤其是那些承擔跨海登陸接應任務的後援大軍,當場就羞愧的低下頭,陷入深深的自責不可自拔,如果他們當初能考慮到海水漲潮和退潮的影響,也不至於接應失敗,落得個如此讓人崩潰的慘敗結局,而造成金門戰役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粟裕大將率部解放山東濟南,拉開戰略決戰的大幕以來,由林帥牽頭先期解放東北全境後,帶領東野80萬主力軍入關南下作戰,解放華北平津,粟裕大將適時跟進,與林帥南北雙線作戰,發起以徐州為中心,解放淮海的戰役戰鬥,三次戰役,大獲全勝,百萬雄師橫渡長江與敵決戰,我軍已經習慣了大勝仗。

所以,在金門戰役開始前,我軍大部分官兵已經有了輕敵之心,認為只要順利登上金門,就能取得戰鬥的勝利,根本沒人注意到海水潮汐的影響,最後使得先頭登島的9000人,成了一支孤立無援的孤軍,只能背水一戰,進而被湯恩伯抓住戰機,一戰全殲,這其中,或有我軍不熟悉海戰的客觀因素,但主觀上的輕敵大意情緒也顯而易見。

其次,金門隸屬於福建省,但福建因為長期被南京反動政府輻射統治,所以對我軍很陌生,也沒有老百姓肯主動站出來,為我軍提供幫助,歸納收集的船隻數量根本不夠,所以戰役發起的時間也一拖再拖,眼見馬上就要錯過最佳作戰時期,才倉促應戰,而且,這次戰役並沒有完整準確的情報送達,才最終導致了金門戰役全面失敗的結局。

最後,我軍的空軍和海軍力量才剛剛組建,並未發展壯大,所以並不能如敵軍一樣,輕鬆構築起海陸空三位攻防一體的火力防禦網,這也是導致金門登島戰役直接失敗的關鍵誘因,所以,導致金門戰役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已經是既定事實,但所幸我軍並未長時間的沉寂於失敗的自責和悔恨。而是積極吸取教訓,在在1950年3月初,由鄧華上將坐鎮指揮,旋風司令韓先楚上將,拋開一切名譽,甘冒生命危險率部乘坐木船出海,與敵戰區司令長官薛嶽血戰56天,創下殲敵3.3萬餘,並摧毀敵軍海陸空立體防禦,解放海南島的首次大規模跨海奪島的偉大戰例。

相關焦點

  • 金門戰役為何慘敗?戰前一小時曾收到絕密軍情,卻沒有組織悲劇
    ——金門戰役登島部隊步話機員。01金門戰役結束了,結束的方式很悲壯。解放軍9000左右的將士登陸,大部分犧牲。很多人認為,金門戰役的失利是因為渡船原因。其實如果是深入分析一下的話,你會發現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輕敵和情報判斷不準確。
  • 金門戰役:登陸部隊全軍覆沒,主席稱其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損失
    1949年10月17日,解放軍解放廈門,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開始著手準備解放金門的戰鬥,但是由於解放軍缺乏海戰經驗,缺少船隻,解放金門的戰役遲遲未能開展,在拖延了數日之後,1949年10月25日凌晨,解放軍共計三個團9000餘人開始登陸金門,開始了解放金門的戰鬥。
  • 金門之戰解放軍罕見慘敗內幕:三個團全軍覆沒
    10月24日,三野第十兵團以部分兵力乘木船渡海進攻金門島。由於對敵情、海情缺乏周密調查研究,船隻準備不足,先頭部隊三個團渡海登島後,因船隻全部擱淺並被敵軍炸毀而陷於孤立無援境地。登島部隊與大量增援的敵軍頑強作戰,終致失敗。金門島戰鬥失利,為人民解放軍如何充分作好必要準備進行解放海南島等渡海戰役提供了重要鑑戒。
  • 回首歷史,展望明天,回憶金門上世紀那些炮火連天的日子
    近期,金門因為送過去幾輛爺爺級坦克又上了熱搜,今天我們也來回憶一下上世紀,發生在金門的幾場戰鬥。 金門又稱金門島,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西南海域,距離廈門市約10公裡。金門島面積約132平方公裡,東西長南北窄。
  • 金門戰役失敗後,葉飛將軍在大二擔島攻島作戰中,再次遭遇慘敗
    此役解放軍攻島部隊被俘252人,犧牲300餘人,不願被俘跳海失蹤150餘人……這場殘酷的戰鬥發生在1950年7月26日:大膽島、二膽島原名大擔島、二擔島,此戰後蔣經國將「擔」改為「膽」。該島地處福建小金門西側,大小金門與青嶼、浯嶼之間,和廈門隔海相望,是金門島西側的天然屏障。
  • 金門戰役慘敗後,唯一一位從敵營逃回來的戰士,後來過得怎麼樣?
    10月,部隊向金門開拔,彼時國民黨軍如同潰散螻蟻,金門成為了他們最後垂死掙扎的地方。 在臺灣指揮的蔣介石下了死命令,他要求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金門。起初,金門總指揮乃是蔣繫心腹湯恩伯,在電話中,老蔣語氣強硬,態度懇切。後來,副將羅卓英向湯恩伯推薦了胡璉,最終四萬多國軍防守金門島,他們星夜趕工,構築了密集的碉堡,挖掘了大批壕溝,還增加了配合的支援部隊。
  • 金門戰役解放軍為何慘敗
    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十兵團以三個隸屬不同建制的團約9000多人的第一梯隊,分乘300餘艘大小各型機帆船,向金門駛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劉亞洲始終不明白蕭鋒怎麼排了個這麼古怪的陣容,「不像是啃骨頭,倒像是喝稀粥」。後來二十八軍一位老領導向他道出原委:蕭鋒也認為此戰必勝,勝利後必有繳獲。他的指導思想是「照顧本位,最後抓一把」,希望各部隊都能在最後的勝利中分攤點實惠。
  • 開國大典剛過23天,金門戰役打響,我軍卻不幸遭遇罕見嚴重失利
    總之戰役結果是,我軍不僅沒有拿下金門島,反而自身付出慘重代價,第一批登島的9086名官兵(含300餘名船工、民夫),除了約3000人被俘,其餘約6000人全部陣亡,無一人生還。這是解放戰爭史上的一次嚴重失利。戰鬥結束後,負責組織渡海作戰任務的第10兵團司令葉飛曾說:「指揮員尤其是我的輕敵,是金門失利最根本的原因。」
  • 被臺軍視為「精神象徵」的金門大擔島開放 將陸客拒之門外
    金門大擔島長期以來都被臺軍視為「精神象徵」(聯合報系資料照)【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金門大擔島(臺灣方面稱為「大膽島」)長期以來都被臺軍視為「戰勝共軍」的精神指標,在維持其「神秘面紗」超過60年之後,今天(26日)起正式對公眾部分開放,提供事先申請的團客登島參訪。
  • 郝柏村親歷的金門炮戰
    郝柏村指揮小金門和大擔、二擔等島嶼上的軍隊,一直到戰役結束。多年之後,郝柏村官拜「參謀總長」,後來,他又成為繼陳誠之後的第二位軍人出身的「行政院長」。郝柏村說,他之所以受到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賞識和重用,和金門炮戰有著一定的聯繫。金門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島)、烈嶼(小金門島)、大擔島、二擔島等十多個大小島嶼,總面積在149平方千米左右。
  • 金門戰役後,戰俘中橫渡大海歸來的,除一衛生員外,還有一船工!
    1949年10月底,在金門戰役中,由於寡不敵眾,解放軍9000多官兵在金門島非死即俘,全軍覆沒。活下來的戰俘中,有兩個人在八個月之後先後從金門島橫渡大海,遊了回來,創造了人間奇蹟。一個是本自媒體號不久前介紹的28軍84師251團2營6連衛生員胡清河。他靠著兩隻籃球,橫渡大海,逃回大陸。除胡清河外,還有一個人,他靠著一塊木板,從金門島泅回了大陸。
  • 金門戰役後,國民黨軍一直流傳著「共軍水鬼」的傳說,整整幾十年
    鼠嶼島是金門島的衛星島之一,距離國民黨軍控制的小金門島僅800米,在重機槍射程之內。鼠嶼島面積約0.007平方公裡,島上多為巖石,四周築有石質圍牆,明暗地堡、掩體和隱蔽火力點相映配置,構成堅固、險要的防衛工事。當時島上守敵系國民黨軍第六軍官戰鬥隊的1個15人組成的加強班,配有機關炮1門,輕、重機槍各1挺,衝鋒鎗3支,步槍6至8支,電話機2部及其它戰鬥物品。
  • 二戰橫掃太平洋戰場,卻被信天翁擊敗,美軍少數「登島」失敗戰例
    在太平洋的奪島作戰中,美軍不僅要面對負隅頑抗的日軍,還要面對一系列未知的危險。因為在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中,存在著諸多不同種類的野生動物,這給美軍在搶灘登陸帶來不利影響。其中在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中,日軍頭領山本五十六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美軍為了做好戰爭準備,計劃在中途島附近的一座島嶼搭建臨時機場與通信設施,為日後中途島戰役提供支援。
  • 觀鳥賽 鳥友金門會師圖
    冬候鳥是金門的觀光特色,金門縣本月20、21日舉辦為期兩天的「鳥友大會師」,歡迎賞鳥朋友組團到金門參加冬季最震撼、最特別的觀鳥比賽。 金門四面環海,島上保留了豐富的自然生態,目前已發現近300種的鳥類資源,尤其是冬候鳥的生態豐富,其中鸕鷀今年估計有9000多隻來金門過冬。
  • 日軍擅長叢林和海島作戰,為何在紐幾內亞島輸的一敗塗地
    如果不考慮火力和裝備因素,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可能世界第一。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在叢林和海島地形發揮的淋漓盡致,二戰中的日軍尤其擅長叢林和海島作戰,連火力強大的美軍都非常頭疼。不過雖然日軍擅長叢林和海島作戰,但在紐幾內亞島卻被美英聯軍打的抱頭鼠竄。那麼擅長叢林和海島作戰的日軍為何在紐幾內亞島輸的一敗塗地?第一,日本雖然擅長海島和叢林作戰,但紐幾內亞島的氣候讓日軍非常不適應。
  • 來到金門旅遊,推薦幾個知名景點,讓你不枉此行
    金城鎮:翟山坑道翟山坑道分為坑道及水道兩部份,坑道全長約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主體是由花崗巖石,坑道皆由人工一鑿一斧開鑿而成,工程雄偉媲美擎天廳;水道呈A字型,全長357公尺,寬約11.5公尺,高約8公尺,可容納42艘小艇停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