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58公斤!今年寧夏玉米單產最高紀錄誕生

2021-01-08 人民網寧夏頻道

原標題:

    10月1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與寧夏農林科學院組織對位於青銅峽市小壩鎮新林村的玉米高質高效示範點,進行玉米實收實測。結果顯示最高產量為每畝1252.58公斤,創我區今年玉米單產最高紀錄,比大田玉米平均畝產高252.58公斤,增產25.3%。

   伴隨著機器轟鳴聲,記者看到一個個玉米穗被其「吃」進「肚」裡的同時,玉米秸稈直接被機器粉碎後還田,玉米粒則如金色的瀑布般源源不斷地流淌到旁邊等候的運糧車內。摘穗、剝皮、脫粒、裝運,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一畝地約15至20分鐘便完成了籽粒直收。

   寧夏農科院研究員、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站長王永宏向記者介紹,寧夏由於光熱資源豐富,玉米單產水平較高。但長期以來,農民一直沿襲人工搬棒和機械化摘穗、果穗晾曬、脫粒、籽粒晾曬的秋收方法,中間環節多,人工成本高,如遇到陰雨天氣,黴變的概率大幅增加,造成高產不高效。針對此,銀川綜合試驗站在全區5個縣(市)開展了「玉米密植高產低水份籽粒直收」技術。

   「像收穫小麥一樣收穫玉米。」王永宏告訴記者,該技術利用玉米成熟後的一個月,通過站稈晾曬降低水分,延期機械收穫,實現籽粒直接收穫歸倉,不僅降低了成本,且秸稈還田培肥地力。「機收籽粒比機收穗每畝地節約成本150元,比人工搬棒每畝地節約成本300元。」

   「今年玉米收成好,畝均過千。」手捧金黃色的玉米粒,青銅峽市金土地農作物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史興安樂得合不攏嘴,「咱跟別人不一樣,收的不是玉米棒子,而是玉米粒。」

   史興安說,收玉米是農活中最繁重瑣碎的勞動之一,秋收時勞動力短缺,僱工價格上漲,玉米棒的運輸、脫粒和晾曬更是耗時、費工、增加成本,「往年我這200多畝地得收好幾天,現在一天就完工了,節省成本近3萬元,秸稈還田為來年種植提高地力,可節約肥料20%。」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楊發介紹,目前全區玉米種植面積500多萬畝,「玉米密植高產低水份籽粒直收」技術僅在引黃灌區和揚黃灌區示範引用,佔全區玉米種植面積的15%左右。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攜手在全區大面積推廣該技術,降低玉米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確保我區糧食生產安全。(記者 張瑛)

(責編:趙茉鈺、寬容)

相關焦點

  • 961.42公斤!河北省夏玉米最高單產紀錄誕生啦
    河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邯鄲試驗基地 誕生河北省夏玉米最高單產紀錄 ——961.42公斤 10月12日,河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邀請有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對邯鄲晚熟區夏玉米綜合試驗站在魏縣愛耕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設的夏玉米高產攻關田進行了產量測定
  • 寧夏天地奔牛實業:多次創單產原煤全國最高紀錄
    原標題:寧夏天地奔牛實業:多次創單產原煤全國最高紀錄 深圳新聞網寧夏訊(記者 任玥)8月13日, 2015全國網絡媒體寧夏行記者一行對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採訪。「奔牛」系列產品榮獲國家火炬計劃證書、國家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國家科技進步獎項及國家級新產品證書,擁有國家專利百餘項,創新產品多次創單產原煤全國最高紀錄。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 1663.25公斤!中國玉米畝產創新紀錄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位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奇臺總場的玉米密植高產示範田,經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實收測產,結果顯示,最高畝產達到1663.25公斤,打破現有1517.11公斤的全國高產紀錄,實現146.14公斤的大幅提高。
  • 1347.3公斤!東北玉米畝產歷史最高紀錄在遼寧誕生
    10月15日,朝陽市建平縣黑水鎮東臺村,永才土地股份合作社的120多畝玉米高產創建田迎來今年「高光」時刻——國內及省內行業專家前來實收測產。
  • 855.2公斤!小麥單產紀錄又被打破
    6月5日,在河南省延津縣塔鋪街道辦事處通郭村「豐德存麥20號」千畝豐產方,我國冬小麥又創下平均畝產855.2公斤紀錄。此前的6月1日,河南剛在修武縣創下841.5公斤的小麥單產紀錄。時隔4天,即被打破。
  • 841.5公斤!河南小麥單產創歷史新高
    ◎ 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專家組在30畝高產創建示範方內,用聯合收割機隨機收穫1個樣點,實收面積1.135畝,共計收穫籽粒鮮重1002.5公斤。依據《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折合平均畝產841.5公斤。」
  • 最高莫西幹髮型世界紀錄誕生
    據西方媒體消息,最高莫希幹髮型有了一個新的世界紀錄,它會讓您對頭髮產生各種羨慕嫉妒恨。 金氏世界紀錄在其網站上說,明尼蘇達州大急流城的約瑟夫 格裡薩莫爾以42.5英寸高的莫西幹髮型(又稱莫霍克髮型)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史冊。
  • 李登海種玉米身家百億,煙臺2人孵小雞,靠「農業晶片」上富豪榜
    1、李登海:中國最富農民,只是初中生1979年秋,山東萊州後鄧村的一片農田,創下了中國夏玉米單產 776.9公斤的全國紀錄,一時轟動全國,這種玉米名為「掖單2號」。為什麼叫「掖單2號」?我猜測與地名有關,萊州古稱掖縣,1988年4月才撤掖縣建萊州市。創下這一紀錄的人,是李登海,他1968年初中畢業後即回到老家後鄧村種地。
  • 時代先鋒:記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登海(上)
    數據雖抽象,含義卻很豐富: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登海培育出的緊湊型雜交玉米高產品種,累計推廣面積約12億畝,為國家創造財富1200多億元。這背後,凝聚了李登海43年的心血:7次刷新我國夏玉米高產紀錄,2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先後獲得國家星火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等23項獎勵。
  • 今年我省大豆與玉米畝效益基本持平 大豆種植補貼達到每畝320元
    如今,伴隨我省2018年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的發放到位,類似的喜悅遍及龍江大地。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為提高優質大豆綜合生產能力,調動廣大農民種植積極性,今年春耕前我省就發布了大豆、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繼續實行差異化的政策,其中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在每畝100元以下,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在每畝200元以上。明確的政策信號有效刺激了農民的種豆積極性。
  • 小麥畝產841.5公斤,不是吹的!
    6月1日下午,在位於豫北的河南省修武縣王屯鄉東黃村小麥超高產攻關示範點,創下我國冬小麥841.5公斤最高單產記錄的消息,經科技日報及國內相關媒體發布後,受到部分網友質疑。到場早的專家,包括山東省農科院的專家看著還長的田裡的麥子,就笑稱今年看來高產要歸河南了。」據悉,去年全國小麥高產紀錄835.2公斤出自山東桓臺縣,品種為山東農業大學李斯深團隊育成的「山農29」。
  • 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隸屬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現有員工2553人,擁有總資產42億元,下設5個控股公司、3個分公司、5個參股公司、7個生產分廠,佔地面積90餘萬平方米。
  • 武威市政協副主席、古浪縣委書記李萬嶽一行赴寧夏考察奶牛牧場...
    、銀川市考察寧夏金宇集團奶牛牧場運營情況。目前已投產運營4座標準化牧場,自有牧草種植基地20000畝,奶牛總存欄約30000頭,平均單產35公斤,日產鮮奶總量300餘噸,生鮮乳質量指標均高於國家標準和行業水平。
  • 廣西多個奶牛場平均單產已突破9噸
    據悉,目前廣西的奶牛牧場中,廣西石埠乳業生態觀光牧場單項高產超過1萬公斤(10噸)。專家在審核評選的相關材料。何為「單項高產」?廣西奶業協會負責人解釋,這是單體牧場牛群中每頭成年母牛一年的平均產奶量。記者了解到,關於高產牧場獎,廣西奶業協會明確規定,以2019年度廣西奶協成員單位的單體牧場的成母牛單產水平為評審對象。
  • 玉米起源與當前主要品種
    墨西哥人最先培育並推廣了彩色玉米,像深藍色、墨綠色、紫紅色,還有紅、黃、藍、白、綠各色間雜的五彩玉米。超市的貨架上,種類繁多的玉米食品足以讓人為之瞠目。玉米是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後,才傳到舊大陸各國的。 玉米怎樣傳入中國,西方的學者有不同的推測。
  • 產量超出最高紀錄!辛巴威今年冬小麥種植比往年出色
    據辛巴威政府統計,今年以來,截至目前,辛巴威全國的小麥種植者已將190000噸的小麥交付給了該國穀物銷售委員會,預計本季度結束前,將總計交付250000噸的小麥。辛巴威政府土地、農業、水資源和農村重新安置部長安克希斯·馬蘇卡近日表示,今年的該國冬小麥種植情況與往年相比表現出色。馬蘇卡說,辛巴威自2000年實行土地改革計劃以來,最高的小麥年產量約為164000噸,去年達到了90000噸。由於今年以來,迄今為止已向穀物銷售委員會交付了190000噸,今年辛巴威已超出最高紀錄,並有望實現更高的產量。
  • 紀念蜘蛛俠誕生58周年!慶祝周活動正式開啟
    紀念蜘蛛俠誕生58周年!蜘蛛俠生日周視頻1905電影網訊 8月10日,蜘蛛俠慶祝周(8.10-8.16)活動正式在各大社交平臺開啟,以紀念這位人氣爆表的漫威超級英雄誕生58周年。巧合的是,2002年8月7日是首部《蜘蛛俠》在中國內地上映的日子,因此今年的8月7日也是蜘蛛俠這一超英在國內銀幕上的「18歲成人紀念日」。國內外粉絲共同慶祝,勢必掀起一波全球範圍內的蜘蛛俠熱潮。
  • 廣東湛江一條49公斤金錢猛魚賣出58萬天價(圖)
    中新網湛江4月3日電「湛江漁民捕獲49公斤重金錢猛魚,賣出58萬天價!」4月1日,這個消息就像一個重磅炸彈一樣轟炸著市民的神經,挑逗著市民的好奇心。當天中午12點左右,一湛江漁民在坡頭乾塘附近海域捕獲一條49公斤重金錢猛魚,最後該魚被某酒店以58萬天價買走,刷新3年前一條48公斤金錢猛魚賣22.5萬元紀錄。  記者獲悉,當天中午12點左右,湛江一漁民收網時,發現網中有一條金光閃閃的大魚,拿到岸上一看,剛開始還以為是黃花魚,後來有人認出該魚是罕見的金錢猛魚,估計約有1百斤。很快,該魚便被「識貨」之人以高價買走。
  • 玉米糧價刷新最高紀錄!但今年有1個壞消息,地租猛漲超1萬元!
    【芮大叔開篇重點提醒】玉米行情現在真是啥也不用說了,太給力了!到底有多給力,芮大叔給你好好說說!目前山東區域的最高玉米價格已經突破了2800元大關,這已經追平了6年前的最高價格,而東北區域最高玉米價格也達到了25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