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3.25公斤!中國玉米畝產創新紀錄

2021-01-17 北晚新視覺網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位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奇臺總場的玉米密植高產示範田,經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實收測產,結果顯示,最高畝產達到1663.25公斤,打破現有1517.11公斤的全國高產紀錄,實現146.14公斤的大幅提高。這是該團隊第7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團隊首席、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李少昆介紹,該片玉米高產核心示範區面積共200畝,參試品種共78個,由該團隊連續12年在此開展玉米產量潛力突破研究和全程機械化技術示範推廣。此次測產實收面積合計30畝,結果顯示,示範田內包括「MC670」「中單111」「中單8812」等11個品種單產均超過每畝1500公斤。高產主要由於畝穗數和單穗粒重均有提高,其中最高產田每畝穗數達到8600穗,每穗單穗粒重達192克。「該項技術經過長期研究已趨於成熟,可穩定實現畝產1500公斤水平」。

據介紹,玉米是我國面積最大、總產量最多的糧食作物,但當前玉米存在單產水平不高、高產不高效等問題。2019年,我國玉米平均單產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也僅為421公斤/畝。專家認為,此技術將我國玉米產量潛力每畝提升超過400公斤,展現了「藏糧於技」的潛力。

原標題:1663.25公斤!中國玉米畝產紀錄刷新

來源:綜合 科技日報 中國青年網

流程編輯:u004

相關焦點

  • 1347.3公斤!東北玉米畝產歷史最高紀錄在遼寧誕生
    「咱這可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豐項目的玉米超高產創建田,目標產量是1250公斤/畝。人工收鮮穗、稱重、選出20個標準穗計算出籽率,再去除標準含水率,結果出爐:平均產量1347.30公斤/畝!
  • 961.42公斤!河北省夏玉米最高單產紀錄誕生啦
    河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邯鄲試驗基地 誕生河北省夏玉米最高單產紀錄 ——961.42公斤 10月12日,河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邀請有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對邯鄲晚熟區夏玉米綜合試驗站在魏縣愛耕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設的夏玉米高產攻關田進行了產量測定
  • 1252.58公斤!今年寧夏玉米單產最高紀錄誕生
    原標題:     10月1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與寧夏農林科學院組織對位於青銅峽市小壩鎮新林村的玉米高質高效示範點,進行玉米實收實測。結果顯示最高產量為每畝1252.58公斤,創我區今年玉米單產最高紀錄,比大田玉米平均畝產高252.58公斤,增產25.3%。
  • 玉米起源與當前主要品種
    墨西哥人最先培育並推廣了彩色玉米,像深藍色、墨綠色、紫紅色,還有紅、黃、藍、白、綠各色間雜的五彩玉米。超市的貨架上,種類繁多的玉米食品足以讓人為之瞠目。玉米是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後,才傳到舊大陸各國的。 玉米怎樣傳入中國,西方的學者有不同的推測。
  • 新紀錄!雙季稻畝產超3000斤!豪言推廣一億畝
    晚稻現場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到了911.7公斤,加上此前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量619.06公斤,雙季稻畝產量達到了1530.76公斤,實現了袁隆平院士雙季「畝產3000斤」的目標,袁老及其團隊再次刷新了雜交稻的畝產紀錄。
  • 時代先鋒:記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登海(上)
    1979年,他用「掖107」作母本,在海南育出雜交玉米「掖單2號」,並給「掖單2號」取了個定語:緊湊型。當年秋天,在掖縣後鄧村的一片農田裡,「掖單2號」創下我國夏玉米畝產776.6公斤的最高紀錄。   那年,他年僅30歲。   向著世界之巔攀登   「種李登海的玉米,二畝地等於多養一頭豬。」從農民嘴裡說出的話,最有說服力。
  • 小麥畝產841.5公斤,不是吹的!
    記者 | 喬地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科技日報」(ID:kjrbwx),原文首發於2020年6月6日,原標題為《小麥畝產841.5公斤,不是吹的!》,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報喜不報憂使勁吹」「斤寫成公斤了吧?」
  • 赤峰地區玉米大豆輪作技術示範糧豆獲豐收
    赤峰大豆綜合試驗站開展的玉米大豆不同輪作和連作種植模式試驗示範面積100畝,示範田的玉米和大豆田間表現長勢良好。專家按照農業部玉米專家指導組、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委員會玉米學組「關於玉米高產、超高產田間測產驗收方法和標準」,對玉米試驗田進行了實地勘查。結果表明,玉米大豆輪作條件下的玉米產量明顯高於玉米連作產量。
  • 801.79公斤! 浙江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12月11日,記者從浙江農業之最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我省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 801.79公斤!浙江省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驗收組根據《浙江省水稻測產驗收辦法》,經現場查看後,隨機抽取三塊1畝以上田塊,採用收割機全田實割測產,並經實驗室溼谷抽樣,去雜、烘乾後稱重、測定水分,折成標準水分(14.5%)的淨谷平均畝產,測得連作晚稻百畝方平均畝產801.79公斤,打破800.91公斤的浙江農業之最紀錄。
  • 什麼玉米品種最好?
    什麼玉米品種最好?這個還真不好說!哪個制種單位都有這句廣告詞,相比××品種,抗逆性好產量高。和「誰不說俺家鄉好」道理一樣,都說自己的最好!要按資料理論上說,登海先鋒種業的「先玉」系列品種不錯。據說「先玉」系列產品,現在已創畝產3000斤以上,乖乖!
  • 855.2公斤!小麥單產紀錄又被打破
    6月5日,在河南省延津縣塔鋪街道辦事處通郭村「豐德存麥20號」千畝豐產方,我國冬小麥又創下平均畝產855.2公斤紀錄。此前的6月1日,河南剛在修武縣創下841.5公斤的小麥單產紀錄。時隔4天,即被打破。
  • 中國第八大沙漠種上了水稻:售價30元/公斤 畝產萬元
    袁隆平院士正在開發鹽鹼地種植海水稻的試驗,現在沙漠裡也能種植水稻了,畝產可達450公斤,按照每公斤30元計算,畝產價值1萬元以上。 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是中國第八大沙漠
  • 李登海種玉米身家百億,煙臺2人孵小雞,靠「農業晶片」上富豪榜
    1、李登海:中國最富農民,只是初中生1979年秋,山東萊州後鄧村的一片農田,創下了中國夏玉米單產 776.9公斤的全國紀錄,一時轟動全國,這種玉米名為「掖單2號」。為什麼叫「掖單2號」?我猜測與地名有關,萊州古稱掖縣,1988年4月才撤掖縣建萊州市。創下這一紀錄的人,是李登海,他1968年初中畢業後即回到老家後鄧村種地。
  • 舉重世錦賽男子賽果 呂小軍破2紀錄中國創新高
    在第三個比賽日中,男子69公斤級較量中,中國選手廖輝一人獨攬了該級別抓舉、挺舉和總成績的三枚金牌,他不僅是中國軍團在本屆世錦賽上首位一人獨攬三金的選手,同時也成為舉重第400個世界冠軍,他將接受國際舉聯的特別獎項。
  • 中國種業五十強企業 中國種業骨幹企業
    (國審)鄭單958  審定編號:國審玉20000009  公司主導品種,被國家和多省審定;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2007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年在新疆畝產達1360.1公斤,刷新了我國玉米單產最高記錄;全國種植面積最大品種,被農業部確定為重點推廣玉米品種;公司擁有該品種的開發經營權。
  • 841.5公斤!河南小麥單產創歷史新高
    ◎ 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專家組在30畝高產創建示範方內,用聯合收割機隨機收穫1個樣點,實收面積1.135畝,共計收穫籽粒鮮重1002.5公斤。依據《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折合平均畝產841.5公斤。」
  • 總重892公斤:臺灣客家菜包挑戰吉尼斯紀錄
    2014年9月2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桃園縣挑戰「世界最大菜包」吉尼斯紀錄,20日上午在龍潭客家文化館前秤重,以總重892公斤打破2年前彰化肉圓685公斤紀錄。 總重892公斤 臺灣桃園客家菜包挑戰吉尼斯紀錄 臺灣「中央社」圖桃園縣客家事務局長賴俊宏說,申請吉尼斯紀錄的是米食項目,後續會把結果送往總部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