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伊始,中寵股份(002891,SZ)董事長郝忠禮似乎格外忙碌,除了處理公司常規工作,他還奔波全國多地,在各類寵物論壇上分享自己的從業觀點。
「郝忠禮式」忙碌是國內寵物市場紅利期到來的一個縮影。根據狗民網|鈴鐺寵物和亞寵展聯合發布的《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過去一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已達到1708億元,增速高達27%。2020年,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00億元。
面對這樣的行業規模和增速,掌管著一家上市公司的寵物行業「老兵」郝忠禮卻坦言:「最近幾年感受到了一定的危機感。」危機感來自那些不斷湧入寵物行業的新勢力,以及其帶來的新思想、新商業手段。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資本和新人的進入給寵物行業帶來很大衝擊,國內寵物市場正在進入重塑階段。近日,郝忠禮和多位寵物界風雲人物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老江湖」:從代工到重視國內市場
1988年,從國企辭職的郝忠禮開始在山東煙臺自主創業。憑藉著山東本地的雞肉原料優勢,彼時的郝忠禮將目光瞄向國外較為成熟的寵物食品市場,做起了寵物食品細分品類——寵物零食的外貿生意。
當時,國內寵物市場尚處在萌芽期,人們對於寵物飲食還停留在「飼料」概念階段,抑或是吃些「剩飯剩菜」,寵物零食更無從談起。
在這樣的背景下,以中寵股份為代表的國內第一批寵物食品企業,依靠為國外品牌代工慢慢起家。經過近20年的發展,2017年中寵股份正式登陸深交所,成為A股僅有的兩家寵物概念股之一,另一家是來自浙江、主營業務為寵物咬膠的佩蒂股份(300673,SZ)。
中寵股份等寵物食品、用品生產企業無疑為國內寵物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寵物食品外貿生意如火如荼時,國內寵物市場也逐漸成熟。2015年開始,中國寵物行業猶如一匹「黑馬」,異軍突起、引人關注。
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崛起成為當下寵物市場風口形成的重要原因。《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指出,當前狗、貓相關產品的消費人群中,80後、90後佔比逼近90%。寵物市場的新消費人群更加重視科學餵養和生病就醫,這也促成了國內寵物市場的發展壯大。
近年來,中寵股份和佩蒂股份多次提到對國內市場的重視。但當他們將目光轉回國內時,卻發現競爭者中多了許多「外行」。這些「外行」們來勢洶洶,用著不一樣的商業打法,很快就搶佔了部分市場。
新入局者「攪局」:切入細分市場
魔力貓盒的創始人居一是寵物行業創業群體的成員之一。2015年,國外留學歸來的居一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一番考察後,其將創業方向瞄準了寵物市場。
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有情感消費屬性的寵物經濟中蘊含著一定的「抗周期」基因。美國的調研數據顯示,在國家整體經濟走低的背景下,寵物消費並沒有下降,一大原因就在於寵物的飲食和醫療屬於剛需類消費,而且客單價並不高。
像居一這樣看好國內寵物市場發展前景的年輕創業者不在少數,他們的公司也很快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國內寵物行業中,億元以上融資規模的項目就有十個左右,如瘋狂小狗、依依股份、寵幸寵物等。其中,個性化的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和寵物醫療成為熱點,這些項目的公司創始人多為80後或90後。
與老牌寵物企業相比,重品牌、重設計、重營銷正成為新一代寵物行業入局者的創業思路。同時,尋找未開發的細分市場也是其切入的重要手段。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思路正是一些以代工起家的老牌寵物企業所欠缺的。
「我們公司產品的底層邏輯就是便宜獲客、做好流程。借力於寵物界網紅和熱點事件,通過微博、小紅書等新媒體營銷渠道增強產品的曝光度,降低獲客成本,同時降低客單價格。」居一說道。
另一位寵物行業的創業者馬文飛將發展重點放在了產品設計上,不久前,由其團隊開發出的一款名為「雪屋」的貓砂盆獲得了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雖售價不菲,但這款產品一度在年輕寵物消費群體中走紅。
從市場表現來看,各類創意寵物用品和個性化、定製化的寵物食品及用品吸引了眾多消費者買單。例如創立公司僅四年多的瘋狂小狗,依靠銷售自有品牌的狗糧,年營收已達6億元。而成立於2002年的上市公司佩蒂股份,2017年才突破6億元的營收規模。
上海寵愛商貿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郝波向記者表示,當下行業中讓他受到「刺激」的,並不是那些和他一起摸爬滾打了十年及以上的同行、前輩,恰恰就是一些新生力量。「在這個行業從業時間再長,即便發展的機會來了,但收割機會的也有可能不是你。年輕一代的創業者誕生在新時代背景下,他們可能更容易理解新的玩法和打法,或者說,這種玩法和打法就是他們創造的。」郝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