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yiduiread)
作者:也愛救貓的壹讀君 彤 子
正在熱映的《拆彈專家2》中,主角劉德華飾演的角色在一開始就被炸斷了一條腿,原因只是為了救一隻小貓咪。
託貓咪的福,劉德華成了「唯一一個最有型的殘障拆彈專家」。之後故事由此展開,影片裡的華仔開始了性格黑化的過程。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不少電影中的英雄都救過貓咪。
為什麼一定要救貓咪呢?難道「救貓咪」在編劇眼裡是件與眾不同的事?
還真是。
是英雄就要救貓咪
電影《機械公敵I, Robot》中,黑人小哥威爾·史密斯就救過貓咪。在調查被殺博士住所的時候,史密斯遇到了博士養的貓咪,面對貓咪,他表示:「我們之間是不可能的,你是只貓咪,而我是黑人。」
但當巨型機器人強行拆除樓房時,史密斯抱起貓咪就跑。
嘴上說得那麼絕情,身體卻很誠實
眾所周知,貓咪是人類的「主子」。在拼死救自己的「奴才」史密斯摔倒時,貓咪頭也不回的自己跑了。
即便如此,「忠心護主」的史密斯仍然奮起直追,再次抱起貓咪主子,用自己強壯的身軀撞破牆壁,成功救駕。
法國電影《黑暗吞噬世界》中每天被殭屍們追 殺 吃的主人公小哥也救過貓咪。
在人類幾乎都變成吃人殭屍的環境下,倖存的主人公需要冒著生命危險,外出補給食物、藥品、武器等物資。平時則要藏匿在安全的家中,躲避殭屍的攻擊,過著艱難又危險的生活。然而有一天,他忽然看到樓下有一隻貓咪。
激動的男主衝下樓,獻出自己冒著生命危險搜尋來的罐頭,向貓咪示好。原本要來用餐的貓咪卻被附近的殭屍嚇跑了,於是男主衝出家門去尋找貓咪。
衝出家門的男主馬上成為附近殭屍的目標,經過一番殊死搏鬥,男主狼狽的逃回家中,卻依舊掛念著貓咪的安危。
《一拳超人》中主角埼玉也曾為救貓衝上馬路。
不過他眼神不好,誤把塑膠袋看成了小貓咪,不僅把周邊群眾嚇一跳,還「犧牲」了好不容易買到的肉。
無論成功救出貓咪,營救貓咪未遂,還是判斷失誤導致的把塑膠袋當貓咪「救」,都會給這些英雄的光輝中增添幾分人性色彩。
但其實,「救貓咪」的作用遠不止於此。它不止是一段情節,還是一個理論。
英雄救貓咪的收益
美國好萊塢著名編劇布萊克‧史奈德(BlakeSnyder)在《救貓咪》一書中提出了「救貓咪」的影視創作理論。
「救貓咪」理論的作用,是在觀眾見到主角時,讓主角做點讓觀眾們認可並喜歡他的事情,並徹底站在他的立場之上。
在很多英雄題材的影視作品中,主角都被塑造成高大、壯碩、勇敢、堅強甚至擁有超能力的角色,使他們富有魅力。但這些品質反派也可以具備,不足以使觀眾真正喜歡他們,而「救貓咪」能夠體現反派不具備的東西——美德。
但問題又來了,為什麼是「救貓咪」,而不是救人?
從情節設置上,「救貓咪」會使故事情節變得跌宕起伏。
英雄救人是本分、義務,且不可以出差錯。就像《拆彈專家2》中,假如華仔在救人時就被炸斷腿,就會顯得情節過於簡單,且可能因被救者的死亡失去主角光環。但當華仔完成救人的英雄義務之後,再去救貓咪,並為之付出一條腿的代價,故事就有懸念和衝突性。
從角色塑造上,「救貓咪」還能增加主角的人性光輝。
對於角色而言,拆彈專家救人是分內工作,救貓則是個人選擇。願意救貓咪的拆彈專家,比只救人的拆彈專家顯得更有愛心。另外,救人會受表彰、嘉獎、感謝,救貓什麼都沒有,外加貓咪這種動物大多沒有報恩的習慣,所以救貓顯得華仔更無私。華仔因為救貓咪使人物形象更豐滿,也更受觀眾的認可、喜愛。
從觀眾心理上,觀眾永遠無法批判「救貓咪」的英雄。
觀眾們看到英雄為救人而做出犧牲時,一方面會覺得這是英雄的義務,一方面又會對被救者產生不滿情緒。但觀眾們看到英雄為救貓咪而做出犧牲時,則會陷入替英雄感到不值,卻又無法對貓咪橫加指責的複雜情緒中,只會更加認可、同情英雄,並徹底站在他的立場上。
另外,救貓咪是廣大「兩腳獸」喜聞樂見的日常活動。
全世界都愛救貓咪
生活中,救貓咪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畢竟貓咪圓臉大眼,又擁有與人類嬰兒相近的體重和size,顏值簡直長在人類的萌點上,讓所有性別的人類都忍不住「母愛泛濫」。加上時而高冷時而粘人的原生PUA技術,讓人類對它們欲罷不能。
磨人的小妖精↑↑↑
所以,並非人類馴化了貓咪,而是貓咪馴服了人類!當貓咪出現在一些危險的地方時,人類就會擔心並忍不住伸出援手。
但現實世界的普通人救起貓咪來,總被殘酷的能力差距啪啪打臉。
國外某熱心小哥發現空井中有一隻「受困」的小貓咪,就搬來梯子下井救援。誰知小貓咪忽然施展輕功,飛簷走壁一秒出坑,留下小哥獨自在井中凌亂......
下井小哥不是最慘的,他至少可以自己上來。河北廊坊一位小哥為了「救」自家貓咪,上樹被困,被12位消防員出手救下。而後傲嬌的貓咪才慢慢悠悠自己下樹了......
註:「我也害怕」是被困男子的聲音
貓咪狠起來,消防員都扛不住。有隻貓咪在高層建築外牆的邊沿上「被困」,令試圖營救的消防員左右為難,雙方僵持許久,貓咪終於開始行動,人家穩穩的走過狹窄的邊沿,輕巧的跳上臺子。
貓咪:「莫挨老子!莫挨老子!」
同為陸地動物,貓咪的平衡感、爆發力、靈活度甩出人類幾條街,但在水中貓咪會不會接受人類的幫助呢?
有名男子試圖營救一隻困在積水中的貓咪,怕被貓咪嫌棄,男子特意用一個大盆供貓咪「乘坐」。然後,貓咪自己遊走了......
貓咪:「朕討厭水,但遊泳這麼簡單也可以現學。」
(請勿將貓咪丟入水中,避免被貓咪抓傷或被路人打死。)
由此可見,人類救貓咪有多難!但世上也有救貓「成功」的故事。
有位父親帶著兒子、女兒、貓咪一起放煙花,點火之後眾人四散奔逃,只有下貓咪原地「賞花」。危機時刻兒子衝回來抱起了原地不動的貓咪,雖然煙花沒有爆炸,這個小男孩卻成了現實生活中的英雄。
貓咪:「跑啥?這個根本不會炸,要仔細看。」
鑑於「救貓咪」的難度係數過高,在實際影視作品拍攝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弱小事物代替貓咪發揮作用,不然可能影響拍攝進度。
也希望現實生活中,真正有能力救貓咪的英雄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