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福音會以,加拉太書3.4章為自己的「救命稻草」 。
【加3:2】我只要問你們這一件:你們受了聖靈,是因行律法呢?是因聽信福音呢?
【加3:3】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
【加3:4】你們受苦如此之多,都是徒然的嗎?難道果真是徒然的嗎?
【加3:5】那賜給你們聖靈,又在你們中間行異能的,是因你們行律法呢?是因你們聽信福音呢?
【加3:6】正如「亞伯拉罕信 神,這就算為他的義」。
【加3:7】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加3:8】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 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
【加3:9】可見那以信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
【加3:10】凡以行律法為本的,都是被咒詛的,因為經上記著:「凡不常照律法書上所記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詛。」
【加3:11】沒有一個人靠著律法在 神面前稱義,這是明顯的,因為經上說:「義人必因信得生。」
【加3:12】律法原不本乎信,只說:「行這些事的,就必因此活著。」
【加4:8】但從前你們不認識 神的時候,是給那些本來不是神的作奴僕。
【加4:9】現在你們既然認識 神,更可說是被 神所認識的,怎麼還要歸回那懦弱無用的小學,情願再給他作奴僕呢?
【加4:10】你們謹守日子、月份、節期、年份,
【加4:11】我為你們害怕,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
恩典福音的自殺式,魔鬼解經:
1.我不犧牲,不用努力就能得救,我不用破碎,因為耶穌已經為我破碎.
2.為可以隨意犯罪,得救與行為無關.
他們不願意看的經文是:(當我做不到神的標準,改變的人永遠是人而不是,聖言.)
1.行為的重要。
【雅2:21】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
【雅2:22】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雅2:23】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 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 神的朋友。
【雅2:24】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
【雅2:25】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們從別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樣因行為稱義嗎?
【雅2:26】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2.如果你已經靠聖靈入門(已經受了聖靈的洗),那麼可以不肉體成全 .
參考:《天梯與翅膀》,《收割的鐮口中的劍.》.
【加3:3】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
3.對於不是「榮光層」的人來說,守節的重要。
【賽66:23】每逢月朔、安息日,凡有血氣的必來在我面前下拜。這是耶和華說的。
【亞14:18】埃及族若不上來,雨也不降在他們的地上;凡不上來守住棚節的列國人,耶和華也必用這災攻擊他們。
【亞14:19】這就是埃及的刑罰,和那不上來守住棚節之列國的刑罰。
4.根據史威登堡的解讀:教義的偏差是屬靈的淫亂。
所以:教義中的淫亂,非常容易導致肉體的淫亂.
(這個是可以被凝固的事實)
二.不誠實禱告的人是不是,以信為本的人?
在沒有「使徒」的情況下,不以心靈誠實禱告的人:能不能說是以信為本的人?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
在而加拉太書中保羅強調的信心都是,以信神,海量天天浸泡式的禱告,這樣的形式,建立起來的信心. 如果你有這樣的信心,好的沒問題,我們可以不遵守律法.
當我們的禱告上不去, 又不遵守律法,有沒有屬的好行為,這樣的三無人群,是來源於對真理的無知,也屬於恩典福音的國度,屬於「半泥半鐵」的國度.
神的國要砸在這樣的國度中把這樣的國度砸的稀爛。參經文:
【但2:34】你觀看,見有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在這像半鐵半泥的腳上,把腳砸碎...
我說,恩典福音是主所不認識的人, 是「半泥半鐵」的國度的人, 不是空穴來風,史威登堡靈性資料:http://swedenborgstudy.org/hyza4.html
請不要糊塗認為,我們的禱告,及時沒有感動也是有用的禱告, 神比我們的心大,自己的這一關都過不去,怎麼指望神的幫助呢?別說禱告沒感動的人,就算禱告有感動,誰也不能保證我們的禱告事項每次神都要給我們應驗.
所以我們是不是宗教的靈,我們的心是否責備我們我們就能知道.
【約壹3:20】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神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
三.信心的突破口是禱告.
比如有家人,想讓我帶他一起禱告,而我的感覺是,一旦帶著人一起禱告就會進入一種宗教式的禱告形式,就好像禱告就讓這個人聽一樣,錯誤的道路不要再撿起來了。
正確的禱告形式,一個人的禱告:
初信的時候,我自己禱告建立了我的信仰基礎.
就算成熟時期的,聖徒,他們獨自的禱告,奠定了成長的基礎.
不論是亞伯拉罕,摩西,基甸,但以理,以利沙,參孫的父親瑪挪亞,都是一個人的時候遇見神的.
所以耶穌教導我們說:
【太6:6】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所以獨自禱告這一步,是自己必須走的路誰也幫不上我們.
總結:所以若我們不是以「有效禱告」為本的人,請不要說自己是以信為本的人.
過往複習:禱告不是單純的禱告認罪,而是與主發生關係。
正確的主主發生關係:真正的謙卑,勝過罪惡,遠離罪惡.
錯誤的主主發生關係:不是真正的謙卑,所以無法勝過罪惡.
這兩種禱告詳細參考:《遵守預言》15節:《神聖的靜止》.
【林前14:38】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