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正月初七,五九的第五天,馬上就要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春天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數九和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二月有九嗎?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意思是如果還沒到農曆二月數九就已經結束,那麼當年的收成便會很不好,家裡養的豬狗還會因為沒有食物而餓死。今年數九結束的日期為2020年的3月11日,是農曆的二月十一,所以今年的二月有數九,今年的收成會很好。
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九天為一個單位,一直到九九結束。雖然開始數九的時間很固定,冬至節氣在每年公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間,但是俗語中「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中的二月指的是農曆二月,因為公曆的計算方法和農曆大不相同,所以才會在有些年份中會出現二月沒九的情況。
聽農村的老人說,之所以會有「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說法,是因為數九的結束,代表著春天的開始,如果數九還沒到農曆二月就結束的話,那麼便代表著這個冬天是個暖冬。暖冬意味著冬天的氣溫高,降雪也很少,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和病菌便不會凍死,反而還有利於害蟲和病菌的生長和繁育,所以暖冬後,農作物出現病蟲害的機率會很大,大大影響莊稼的生長,收成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才會有「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說法。
雖然立春節氣代表著春天的開始,但是農民真正開始耕作並不是從立春節氣開始,而是要再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才可以,也就是說人們開始耕作的時間一般在農曆二月上中旬。如果還沒等到農曆二月,數九就已經結束,那麼農民耕作的時間也會有所提前,春季雖然氣溫升溫的很快,但是冷氣流活躍也很頻繁,所以種植農作物太早的話,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影響,並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在以前並沒有預測天氣的設備,老農們便從勞作和生活中總結出了很多關於耕作的俗語,因為這些俗語都是在老農時間地基礎之上總結出來的,即便是現在預測天氣的設備如此發達,農民依然會根據俗語來安排耕作。你們那裡有「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說法嗎?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