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二九」是啥意思?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1-26 騰訊網

引言

宋代詞人王詵在《人月圓·元夜》中寫道:「小桃枝上春來早,初試薄羅衣。」詞中描寫的是早春到來,桃花開了,美人換上了輕薄的羅衣,看起來頗為美好,不過對於農民來說,「春來早」可就不像詩人在詩中所寫的那麼美妙了。

從古到今,農業就是一個國家的生存基礎,以前傳統的小農經濟,農民基本是依靠土地為生,一年的收成直接決定了一家人的生存情況。即使現在的中國城市化進程日益加速,但是如果農業一旦出現問題,依然會讓國家傷筋動骨。

▲現代都市農業示範園

01

現代科學技術為農業的發展保駕護航,但是在古代,農民完全靠天吃飯。倘若一出現水澇旱災,便會對以種地為生的農民造成巨大衝擊。唐代詩人杜甫在《夏日嘆》中寫到過旱災的情況:「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黃埃。」

在現代社會,人工降雨、滴灌技術、無土栽培、作物改良、南水北調等等各種各樣的現代科技,保證了農業的順利發展,出現大問題的可能性已經很低。這樣一比較,是不是古代人就完全束手無策,只能坐以待斃了呢?其實也不是這樣的。雖然古代的人們不能解決由於氣候變化帶來的農業問題,但是祖祖輩輩對於氣候觀察積累下來的經驗,變成了一些極具智慧的鄉間俗語,其實能夠對降低風險起到很大幫助。

▲農村稻田

比如「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專家表示,其實讀懂了這句話,就能看出當年的收成了。這裡的二月指的是農曆二月,而「九」就是數九,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算起,第一個九天稱之為一九,第二個九天,就是二九,然後持續九次,到第八十一天,就預示著冬天結束,春天到來了。「數九寒天」這個詞裡的數九就是這個意思。而這句俗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這九九八十一天在農曆2月份之前就結束了的話,那麼今年的收成可能會遭遇到危機,在這種年頭,需要農人們對莊家特別關照,儘量降低減產甚至絕收的機率。

02

其實很多民間俗語都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這一句「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同樣可以找得到一些依據。一般來說,農民會在春天播種,因為在經歷過數九寒冬之後,春天天氣轉暖,正是播種的好時節。「二月沒九」這種情況,便是由於氣溫較早回暖,農地裡的很多昆蟲也會因此比較早開始活躍繁殖,而此時作物的幼苗還是很嫩弱,很容易便會遭到蟲害。能夠順利長大的幼苗會比往年變少,最終糧食就會減產,甚至顆粒無收。

▲蟲害照片

「春來早」這種情況還容易造成一種氣候——倒春寒。這種氣候現象會產生凍害,對農作物打擊很大。倒春寒一般是指在春天氣溫已經開始回升一段時間之後,由於氣候變化,氣溫突然降低。這種現象發生得很快,常常一夜之間氣溫就降低很多,並且持續時間會達到1~2周。

03

一旦出現了倒春寒,古代的人們常常來不及給作物加以保溫,如果重新播種的話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會延誤收成季節,所以倒春寒就會嚴重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這種氣溫變化對農作物帶來的損失,不要說是在古代,就是在現代社會也會非常嚴重。我國在1970年,由於氣候原因,廣西地區有1億斤以上的爛種,1976年,要是由於氣候原因,僅僅湘、贛、鄂三省損失的谷種就達到了七億斤。

▲「倒春寒」場景

倒春寒這種氣候現象對於人的生活也會有很大影響。由於氣溫驟降,如果人們疏於防範就特別容易患上流感。古代的人們缺醫少藥,就算現在看來很普通的流感,也能奪去很多人的性命。

所以這一句俗話——「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其實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數九如果在農曆二月份就結束了,那麼到了農曆三月就是真正的春天,氣溫穩步回升,非常適宜播種了。

▲九九消寒圖

結語

關於數九,中國北方還有一項非常傳統的民俗,叫做九九消寒圖。雖然名為圖,其實是一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這九個字都是九劃,整幅字共八十一畫,人們從冬至開始,每天描寫一個筆畫,等這一幅字寫完之後,春天也就來了。除了這幅字以外,還有一些用圖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圖,例如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朵對應一天,這些也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民俗。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明年辛丑年,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無九?
    其實東北地區的人們進入臘月之後,更多的休閒活動就是嘮嘮家常,嘮嘮明年的收成會怎麼樣,畢竟我們當地基本都是靠種水稻和玉米為主,糧食收成就是我們一年的主要任務,而在我們當地,人們討論糧食的收成除了看天氣預報,一些農村俗語也是應用非常廣泛,就像今天這句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就很有意思,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下。「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啥意思?
  • 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導讀: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現在每天早上氣溫很低,晴天裡夢看到地上一層厚厚的白霜,有水的地方能看到厚厚的冰凌,水塘中間沒有結冰的地方還能看到霧氣騰騰,數九寒天裡,早晚溫度很低,人們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21年二月有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耕作、收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的二月有九嗎?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今天2月29日,算有九嗎?
    好了,不管那麼多了,反正今天是2月29日,不過,在農村曾聽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肉」,今天恰好是29日,那算有九嗎?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俗語,是流傳在農村比較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由於其通俗趣味性,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因而能夠傳承至今。生活在農村,對於老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倘若你問他今天幾號,他們可能不知道。倘若你問他今天初幾,他們肯定會明白。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何意?今年二月有九嗎?答案來了!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和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二月有九嗎?這句俗語有道理嗎?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意思是如果還沒到農曆二月數九就已經結束,那麼當年的收成便會很不好,家裡養的豬狗還會因為沒有食物而餓死。今年數九結束的日期為2020年的3月11日,是農曆的二月十一,所以今年的二月有數九,今年的收成會很好。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與農業生產有啥關係?
    那麼這句「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俗語,與數九寒天有什麼關係呢?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俗語是指農曆二月和數九寒天的時間差而產生的老說法。由於在傳統陰曆月份中是沒有四季變化,也就不能直接體現天氣冷暖變化,所以過去的人們主要是藉助一年之中的二十四節氣和當地的一些氣象農諺來預測未來天氣變化,既然這句俗語流傳至今,想必也有一定的道理所在。
  • 俗話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2021年二月沒有九,真能餓死豬狗?
    除此之外,人們還把冬季最寒冷的天氣劃分成九個九,也就是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九,數到「九九」也就春暖花開了。不過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民間有很多關於「九」的諺語,最常見的一句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農村諺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為何意?憑此可看一年收成
    ▲農村稻田比如「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專家表示,其實讀懂了這句話,就能看出當年的收成了。這裡的二月指的是農曆二月,而「九」就是數九,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算起,第一個九天稱之為一九,第二個九天,就是二九,然後持續九次,到第八十一天,就預示著冬天結束,春天到來了。「數九寒天」這個詞裡的數九就是這個意思。
  • 俗語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老祖宗太有智慧了,你怎麼看?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到底有什麼根據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惑一番。二月其實並非是指陽曆,而是指陰曆的二月,這便於中國傳統的節氣相對應。而所謂的「九」其實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數九。這個時間段包括從每年的冬至日開始,連續數九個九天,要是有一年的陽曆二月包括第9個九天,二月則就有「九」,如果不包括 ,那就是沒有「九」了。
  • 農村俗語「2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來年2月有木有九?
    引言:鄉下俗語「二無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二月份有九月份嗎?冬季到了,又正式進入了數九寒天。有九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的時候。至於何時開始數九,也是有很多說法的,一方面是認為冬至當天即開始數九,農村也有一句話叫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看字面意思,夏至三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
  •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農村的老諺語有什麼道理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農村的老諺語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裡其實有很多的俗語都是關於節氣的,而且這些俗語也都是老一輩的人們,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還有勞作總結出來一些經驗還有教訓,雖然說現在的科技技術已經很發達了,大家也都可以通過來看天氣預報知道未來的天氣
  • 老諺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道理?19年2月有「九」嗎?
    農村的老諺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道理?19年2月有「九」嗎?「數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農村老家的時候總能聽到家裡的老人冬天一直念叨,當數完十個九以後,冬天也就結束了,春天就正式的來到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從冬至開始數起,數完了八十一天以後,就可以開始下地幹活了,人們也就開始了一年的農耕生活。「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就是人們結合數九而總結出來的俗語,如果一年在二月的時候,沒有九的話,那家裡的豬和狗就非常有可能會被餓死,形容來年的收成可能不太好。
  • 為什麼古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很有道理
    而壬又有九個,這裡所說的壬正是壬辰的寓意。冬天到了,現在已經到了,立春也不遠了。冬天到了,春天在寒冬中孕育。因此又稱冬至為春天之母。這是春天滋養的寓意。在全年中,數九寒天是最冷的季節。前面說的冷不過是開胃小菜,只有等到數九以後才是真正冷。特別是到了三九四九期間,更是滴水成冰、天寒地凍,九天雖固定,但出九天或早或晚,對來年的年景也有很大影響。
  •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懷中插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啥意思?
    隆冬季節的到來,想必這兩天大家都會有所感受,那個天氣冷的就像一首歌唱的『冷,這個死東北』,到處都變成東北了,天冷了,也沒地方去,農村不比城市,沒有暖和的空調房,又不能燒柴燒煤取暖,只能晚起早睡,碰上大晴天就曬太陽,可是越曬越冷,還是鑽進被窩暖和,農村有句諺語『一九二九懷中插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
  • 俗語「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啥意思?二月沒九年景好嗎?
    在眼下日曆已經翻頁到2021年的時候,與年齡相關的某些俗語也自然而然地被人們更多地提起。「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就是其中之一。 「九」在咱們國家古代先民的眼裡,不只是「至陽」之數,也是「至大」之數。在嚴冬裡,用數九的方式,讓「至陽之數」不斷積累,也就意味著陰氣一日一日地隨著數九日子的增加而日漸消減了。數九數到「九個九」,經過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數九也就數到頭了。此時如果咱們再看天,應該已經是寒去暖來,春意盎然的時候到了,咱們對陽和暖的渴望隨之也要實現了。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雞狗」, 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其實那時候的人們就已經根據前人的經驗總結來安排農業生產了,因此在農村就出現了很多的俗語、諺語了。不知道你們聽說過哪些相關的俗語呢?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一句「二月沒九,餓死雞狗」呢?也許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很多人都會猜測是不是在講二月二十九號呢?
  • 農村有句老話「二月沒九,餓死雞狗」,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可是剛想沒兩天,突然就感覺又回到了冬天。元旦已經過去了,春節就即將要到來了,這個時候田地裡的農活也早已忙完了,茶餘飯後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明年的打算了。一說到明年的打算,對於我們農民朋友來說,討論最多的還是明年種地的事兒。很多上了歲數的老人都會根據天氣來判斷明年收成的好壞,而且說得有理有據的。這兩天,小編就聽到了村子裡有老人說了一句「二月沒九,餓死雞狗」,那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俗語:二月數九,餓死雞狗是什麼意思,看老農對明年莊稼的預測
    中最為著名的是一位農民,說了一句農村的傳統的俗語,也就是我們標題中說的那個部分,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那種啊情況,也就意味著一些傳統的動物都沒有糧食吃了。這裡的九並不是二月的十九號,而是說一九,二九這個樣子的。那麼這句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如果說傳統的冬天就是原來一共有81天的那個,沒到農曆二月份就結束了的話,那麼也就是說明年的天氣就會暖和的比較早,溫度也會上升比較快。
  • 俗語「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啥意思?春節天氣是暖還是冷?
    導讀:俗語「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啥意思?春節天氣是暖還是冷?今天已經是陽曆年的1月3號了,算是跨入到陽曆2021年了。看看家裡的老黃曆,今天是在二九時節之內,具體來說是二九第五天,而農村老人常說「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這句話說的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我們圍繞這這句話展開說明,我們要說明的問題有:1、數九怎麼數?二九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2、二九刮南風意味著什麼?3、春節的時候天氣是暖還是冷?4、倒春寒天氣特點是什麼?對農業有什麼影響?
  • 生活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啥意思?背後有何深層寓意
    文/遐慕生活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啥意思?背後有何深層寓意隨著溫度的不斷降低,相信大多數北方的小夥伴們都感受到了這來自冬季得森森「惡意」。筆者小時候經常聽老人們說,這下雪好啊,而且老人們還會說好多好多關於雪與人們生活的例子來,那個時候筆者就像是聽故事一樣,聽著那些老人們說這些相關的俗語。在許多關於這雪的俗語中,有一句讓筆者的印象尤為得深刻,那就是: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