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啥意思?春節天氣是暖還是冷?

2021-01-13 365說三農

導讀:俗語「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啥意思?春節天氣是暖還是冷?

今天已經是陽曆年的1月3號了,算是跨入到陽曆2021年了。看看家裡的老黃曆,今天是在二九時節之內,具體來說是二九第五天,而農村老人常說「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這句話說的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我們圍繞這這句話展開說明,我們要說明的問題有:

1、數九怎麼數?二九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

2、二九刮南風意味著什麼?

3、春節的時候天氣是暖還是冷?

4、倒春寒天氣特點是什麼?對農業有什麼影響?

希望大家看過我這篇文章之後,對於以上四個問題能夠理解。

數九寒冬從哪一天開始?

我們常說的冬天有三九天,並且我們從小就會唱數九歌,歌曲我們會唱,那麼數九到底怎麼數,你可知道嗎?

對於數九,坊間有有冬至當天就開始數九的,並且這個方法得到大多人認可。具體來說是從冬至日這天開始數頭九。

2020年的冬至節氣是在12月21號的時候到來,也就是我們數就就從這天開始,數九是以九天為一個「九」,這樣依次從一九數到九九。這樣「一九」時間就是從12月21號到12月29號,而「二九」就從12月30號開始數,九天一個九,「二九」時間就是從12月30號到2021年1月7號。

俗話說「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這句話根據二九刮南風的天氣,來預測來年(陰曆年)春天的時候會有倒春寒天氣。

二九刮南風:二九是在小寒節氣前後,小寒節氣在1月5號,今天已經到1月3號了,二九時節刮南風,說明是小寒節氣前後在刮大南風。

二九時節是小寒節氣,應該是冬季最為寒冷的時候,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而這個時候的寒冷天氣是要從北方冷空氣南下才能帶來降溫呢,而如果二九的時候刮南風,而南風是暖空氣強盛的從南方吹過來的溼暖空氣,這樣刮南風實際上帶來的是氣溫升高,天氣溫暖的象徵。

二九是該冷的時候,卻吹來南風,說明這個冬天氣溫會很高,是暖冬,而冬季暖冬,會在春季的時候帶來冰雪天氣,這樣就是倒春寒天氣。

來年倒春寒:這裡說的來年實際上說的是陰曆年,而人們以過春節才算跨了一年,而這裡說的來年就是這個意思,到正月才算來年。而農民在過了正月才算是到了春耕的時候。而這個時候會因為冬季天氣溫暖,而到了春天的時候會出現遲來的雨雪霜凍天氣,這就是倒春寒天氣。

根據這句話的說法,如果二九時節刮南風,說明冬季是暖冬,春節的時候會是豔陽高照,天氣很溫暖的,春節時天氣是偏暖的。

當然,冬暖春寒,這就出現了春季寒冷天氣,倒春寒就這樣來了。而倒春寒天氣主要在春季天氣突然冷空氣南下,氣溫驟降,出現霜凍或者雨雪天氣,這樣溼冷的春季,這樣溼冷天氣不利於農作物春化生長的。時間長的倒春寒天氣會使農作物枝葉被凍住,這樣就出現枯黃,返青慢或者有需要重新播種的。

綜上所述,二九刮南風其實不是一個好天氣,二九時節應該是北風才好,冬天冷春天才暖。

相關焦點

  • 「小寒大日頭,來年倒春寒」啥意思 小寒節氣還冷嗎?今年有倒春寒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寒大日頭,來年倒春寒啥意思 小寒節氣還冷嗎?今年有倒春寒嗎? 元旦小長假已過去,三天假期很多人外出旅遊,從全國的天氣情況來看,各地氣溫還是比較溫暖的,各地都在緩慢升溫,很多人感慨終於不冷了,外出也不需要穿上幾個羽絨服保暖。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的當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水就會比較多,或春節期間就比較寒冷;如果冬至節當天陰天,那麼在春節期間或就會以晴朗天氣為主。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
  • 今日二九,農諺「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因為天氣太冷的話,意味著冷空氣下來的時間太早,直接會把帶有大量水分的暖空氣早早的驅走,這樣一個冬天就會又冷又幹,沒有雪,田裡的莊稼都會受到凍害。於此相反的是如果天氣不冷的話,那麼天地裡面的病蟲害凍不死,而且雨水又多,這樣一來莊稼特別容易生病,收成也不會太好。
  • 正值三九期間,農村俗語「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啥意思呢?
    導讀:正值三九期間,農村俗語「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啥意思呢?隨著小寒節氣的到來,天氣愈發地感到一天比一天的冷,尤其是小寒期間大範圍的寒潮來襲,多地的氣溫降低到了全年最低點。在筆者這裡的河北南端,氣溫降至到了零下十七度七,創下了近三十年來的最低氣溫。
  • 大雪將至,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啥意思
    俗語「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寒」,其實都是關於氣候變化的,那麼接下來咱們就說說這句話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大雪不凍倒春寒」我們都知道過了大雪這個節氣,而且大雪這天下雪的機率也很大,到了大雪之後,天氣就越來越冷了,天氣一冷就會出現冰凍的現象。如果在大雪節氣來臨的時候,其溫度仍然讓人感受不到寒冷的話,也就意味著是暖冬的出現,這裡所說的「倒春寒」的意思就是指的「暖冬」。
  • 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導讀: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現在每天早上氣溫很低,晴天裡夢看到地上一層厚厚的白霜,有水的地方能看到厚厚的冰凌,水塘中間沒有結冰的地方還能看到霧氣騰騰,數九寒天裡,早晚溫度很低,人們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 農村人說「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人說「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陽叔敘說家鄉事」,了解更多農家事。你的一個點讚,一句評論留言都是我前進的動力!今年小寒節氣時間為2019年1月5日,由於小寒節氣是今年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一般過了小寒節氣,也就標誌著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到來了,因為今年小寒是二九的第六天,還有三天就進入了三九冰上走的日子,可謂是寒冷至極!那農村的「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是啥意思?
  •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啥意思?今年大寒冷不冷,春節天氣好嗎
    不過很多人擔心,年前不冷年後冷,民間有句俗語,「小寒不寒,清明泥潭」,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是不是冷天會在過完年出現呢?一、「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啥意思現在的年輕人對一些民俗、節氣都不是特別熟悉,所以關於這句俗語問年輕人是問不出答案的,還是要找年紀大的長輩問才行。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現在正值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隨著大寒的臨近,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節,大寒和臘八是在同一天,臘八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
  • 農諺「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啥意思?今年啥時最冷?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冬至又稱之為「冬節」、「亞歲」、「小年」,在古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民間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作為24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古人也發現了這天的天氣情況,還可以預測後面的天氣好壞。
  • 農村俗語:「冬至天不涼,來年賣瓦房」,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冬至天不涼,來年賣瓦房」。當我看到這句俗語後,著實是思索了良久,但不管怎麼思索,還是不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在網上向網友詢問,通過詢問,我才知道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這樣的: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左右。由於在周朝的時候冬至為新年元旦,因此,冬至又被稱為「冬節」。
  • 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寒指的是寒冷,小寒是指天氣已經變得寒冷,但是還沒有到達極點的意思。在農村中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最冷?這是因為冬至後雖然北半球光照時間會增加,但是太陽的直射點依然在南半球,所以北半球的熱量依然處於散失的狀態,所以小寒大寒成為全年最冷的兩個節氣。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的意思是,雖然小寒節氣時天氣已經很冷,但是還沒到全年最冷,全年最冷的時間段在三九天。
  • 農村俗語「春脖長,春臉短,少有倒春寒」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脖長,春臉短,少有倒春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數九到來,俗語:「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啥意思?
    如今天氣漸漸寒冷,而我國數九習俗已經到來。數九是人們記錄天氣變化的俗語,它是從冬至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九」,以此類推一直到「九九」。如今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二九階段的末尾,農村俗語:「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這是啥意思?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二九」是啥意思?聽聽專家怎麼說
    雖然古代的人們不能解決由於氣候變化帶來的農業問題,但是祖祖輩輩對於氣候觀察積累下來的經驗,變成了一些極具智慧的鄉間俗語,其實能夠對降低風險起到很大幫助。這句俗語。專家表示,其實讀懂了這句話,就能看出當年的收成了。這裡的二月指的是農曆二月,而「九」就是數九,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算起,第一個九天稱之為一九,第二個九天,就是二九,然後持續九次,到第八十一天,就預示著冬天結束,春天到來了。「數九寒天」這個詞裡的數九就是這個意思。
  • 俗語「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頭」啥意思?2021年立春是哪天
    導讀:俗語「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頭」啥意思?2021年立春是哪天?最近天氣是越來冷了,據說幾天之後跨年全國範圍量會有大面積降溫天氣,剛好是元旦假期,低溫天氣對假期出行還是有很大影響的。不過話說回來,如今已經是到數九寒冬時節了,天氣寒冷也是應該的。
  • 今日小寒,俗語「小寒寒,六畜安」,啥意思?六畜指哪些?
    導讀:今日小寒,俗語「小寒寒,六畜安」,啥意思?六畜指哪些? 我們說小寒體現在「小」,當然並不是說這個寒冷不冷,肯定比冬至節氣氣溫低,但如果與大寒比,那小寒不算冷的,可以這樣說吧,只是屬於寒冷的初級階段,這樣說法是有出處的,即《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對小寒的解讀是:「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屬於月初的寒冷,還是屬於尚小階段,但是已經開啟了一年最冷時節。
  • 「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俗語中小寒對春天影響有哪些?
    農村俗語中說的,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那麼小寒對明年的春天影響有哪些?各個節氣之間人們天氣變化,推演總結出了很多節氣對應的俗語。小寒、立春,驚蟄都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重要的節氣,每個節氣都會有不同的氣候特點,一般來說,小寒大寒是比較冷的日子,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連個節氣,而立春是新年中的第一個節氣,驚蟄是第三個節氣,驚蟄的意思就是說,春回大地,這個季節會下雨了,自然界會常常下雨打雷,驚動地下冬眠的植物。所以稱為驚蟄。
  • 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今天終於進臘月了,這一年也要快結束了,新春佳節也要快到了。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特別期待臘月,因為到了臘月,家裡就開始準備新年好吃的,還有就是可以買衣服,買新鞋子,新年穿新著實讓我的童年生活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