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繪製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

2020-12-05 澎湃新聞

科學家繪製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

2020-12-03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的研究團隊對小麥進行基因組測序,繪製了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

圖片來源:Rebecca Leber, UZH

據 25 日發表在《自然》(Nature)上的最新研究,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簡稱 USak)主導的「10+ 基因組計劃」(10+ Genome Project)國際團隊對小麥進行基因組測序,繪製了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

而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 15 個小麥品種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將小麥基因組解碼序列的數量增加了 10 倍以上,從而使對比出不同小麥品種的遺傳差異成為可能。該項目負責人、USak 農作物研發中心主任 Curtis Pozniak表示,這項研究將有利於「更精確地控制育種以提高小麥改良的速度」,從而提高小麥的產量、抗蟲性和其他重要性狀。(Nature,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全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問世
    史上最全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問世 將為育種開闢新途徑科技日報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導,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在一項對全球小麥生產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10+基因組計劃中,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完成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完成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2014-09-23 12:2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        瀏覽量: 1201 次 我要評論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組建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完成了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成為國際上首個完成全面解析的異源四倍體硬骨魚類基因組圖譜,標誌著鯉科魚類重要經濟性狀的遺傳解析和遺傳選育研究全面進入基因組時代
  • 老廣喜歡的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記者黎旭陽攝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記者黃茜 通訊員王麗霞)「老廣」喜歡吃的石斑魚,藏著怎樣的生命奧秘?昨日,中山大學和華大基因在中大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石斑魚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這是我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39:49 德國哥廷根大學Nils Stein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 遊隼和獵隼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2011年12月16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艾恩市舉行的第二屆國際獵鷹節上,來自英國、中國和阿拉伯的研究人員聯合宣布遊隼和獵隼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該研究成果對遊隼和獵隼的起源、進化及其它生物學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對挽救和保護遊隼和獵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海膽基因組序列與人類基因組有極高的相似程度
    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9日報告說,他們繪製出了海膽的基因組序列草圖。基因分析顯示,這一無脊椎動物的基因組與人類基因組的相似程度高得出乎意料。  由美國貝勒大學醫學院領導的「海膽基因組測序項目」小組的科學家們報告說,他們的基因測序對象是一種雄性加利福尼亞紫海膽。研究顯示,這種紫海膽含有超過8.14億個鹼基對,科學家總共辨認出了它的2.33萬個基因,其中有7077個基因與人類「共享」。海膽作為一種無脊椎動物,外貌與人類相去甚遠,基因組卻與人類如此相似,令科學家們驚詫不已。
  • 中國發布首個海洋生物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首張貝類
    新華網青島7月31日電(記者張旭東徐冰)中國科學家31日在青島宣布,他們繪製完成了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這是中國首次發布海洋生物的全基因組序列,也是世界上首張貝類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項目首席科學家張國範介紹說,根據繪製成功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發現牡蠣基因組由8億個鹼基對組成,大約包含2萬個基因,基因組數據支持了海洋低等生物具有高度遺傳多樣性的結論。據張國範介紹,牡蠣全基因組序列的完成對牡蠣養殖和減少牡蠣所帶來的海洋生物汙損具有重要應用價值,而且也標誌著基於短序列的高雜合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 科學家首次繪製大白鯊基因組
    科學家首次繪製大白鯊基因組  黃琨 • 2019-02-20 08:25:25 來源:前瞻網 E1393不過科學家一直沒放棄,畢竟大白鯊身上有太多特性讓人類垂涎。如今,終於有一組科學家獲得了成果。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美國科學家展示了人類繪製的第1個大白鯊基因組。對於生物學家群體來說,這一成就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因為幾乎所有鯊魚種群都在急劇減少,取得科學突破機會已經所剩無幾。
  • 螞蟻基因組序列被破譯 有助探究人類衰老根源
    美國科學家8月30日表示,他們首次繪製出了兩種螞蟻的全基因組序列圖。此舉可為科學家更好地了解人類衰老以及行為表現提供幫助。
  • 小龍蝦基因組序列出爐揭秘緣由
    原標題:小龍蝦基因組序列出爐揭秘緣由   一個新物種如何在短時間內崛起,基因組測序可以提供線索。英國《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報告了美洲龍紋螯蝦的基因組序列,有助於揭示這種單性繁殖的動物,如何在短短20年間就從德國寵物貿易的寵兒,變為馬達加斯加的強大入侵生物。   美洲龍紋螯蝦在上世紀90年代首次被發現。據資料稱,幾隻生活在德國水族館的北美龍紋螯蝦獲得第三組完整的染色體時,美洲龍紋螯蝦便誕生了。
  • 基因組圖譜全面揭秘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新聞—科學網
    一項歷時四年之久、雄心勃勃的國際合作研究,通過全面解析現代鳥類基因組圖譜,使約6600萬年前地球上龐大動物類群恐龍覆滅之後出現的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浮出水面,並深入解答了很多疑問。其中發表在《科學》雜誌的兩篇綜合性文章稱,研究人員基於全基因組數據構建了有史以來最高可信度的鳥類分子演化樹,前所未有地解決了關於早期鳥類演化關係的歷史爭論;描述了鳥類基因組演化的歷程,從基因組角度闡述了鳥類宏觀演化的重要特徵。
  • Nature:最早馬的基因組序列被確定
    一個低覆蓋率的基因組序列草圖已從在加拿大育空地區一處永久凍土地點挖掘出的一件馬骨獲得,時間在距今大約560,000 至780,000年前。這是迄今所確定的最早的基因組序列。研究人員將這些數據與一匹「晚更新世」馬的基因組序列草圖、五個現代家馬品種的基因組序列草圖、一匹Przewalski馬和一頭驢的基因組序列草圖進行了對比。
  • 科學家繪製口腔頭頸黏膜惡性黑色素瘤基因組圖譜—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繪製口腔頭頸黏膜惡性黑色素瘤基因組圖譜 「依託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我們已經開始了針對分子分型的MM患者進行Palbociclib藥效評估的相關臨床試驗設計和申請工作。」張志願表示,可將該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指南,為口腔-頭頸黏膜惡黑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據悉,張志願的博士研究生周榕、石超吉、韓永、陶文杰和口腔病理科主任李江教授為相關研究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孫樹洋研究員為共同通信作者。
  • 我科學家破譯黃種人生命密碼(圖)
    有了黃種人自己獨特的基因序列,意味著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安全地享受最先進的基因治療。  百米高基因圖揭示生命秘密  第九屆高交會一號展館,「炎黃一號」的黃種人基因組序列圖譜以一系列神秘的符號展現出來。這些神秘的符號揭示了某個人的遺傳密碼,他的祖傳命運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病變。
  • 史上最大生物學研究項目公布:10年內,測定150萬種真核生物基因組序列
    這標誌著這項史上規模最大、最具雄心的生命科學項目即將拉開帷幕。該項目計劃耗資47億美元,在接下來的十年間,測出所有已知的150萬種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並為我們找到尚未發現的全新物種。1990年,上一項全球性基因組測序工程——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科學家的共同推動下,截至2003年項目結束,我們首次成功解開人類的基因密碼、繪製出人類基因組圖譜。
  • 【新華社】科學家破譯首個「現代蛙類」——高山倭蛙基因組
    【新華社】科學家破譯首個「現代蛙類」——高山倭蛙基因組 2015-03-04 新華社 吳晶晶 【字體:大 中 小】
  • 《自然》雜誌發表腸道沙門氏菌兩種變體基因組序列
    本期《自然》雜誌發表了腸道沙門氏菌兩種變體的完整基因組序列。Servovar Typhi(或S. typhi)是傷寒的致病原因,serovar Typhimurium LT2 (S. typhimurium)可讓人患腸胃炎。
  • 科學家成功破譯草莓箭毒蛙基因組
    新華社昆明2月6日電(記者 嶽冉冉)中、美、丹科學家成功破譯了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組,並揭示其基因組演化特徵。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  中國、美國、丹麥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對草莓箭毒蛙進行了基因組測序和組裝分析,發現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組大小為67.6億-90億鹼基對,比四足動物要大很多;其基因組大部分區域也是由高度重複的序列組成。
  • 科學家們解析紐西蘭大蜥蜴的基因組,幫助我們深入了解脊椎動物
    近日,來自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和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科學家們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深度解析了紐西蘭的原生爬行動物——大蜥蜴的基因組結構,並發現了有助於解釋所有脊椎動物基因組如何形成的模式該研究的合著者、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生態學、進化和生物學教授Nicole Valenzuela說:「對大蜥蜴基因組的深入研究為解析包括人類在內的眾多物種的基因組結構提供了線索。Valenzuela說:「通過研究大蜥蜴的族譜,我們弄清楚了它在進化樹中的位置:它在2.5億年前從蛇和蜥蜴中分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