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隼和獵隼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2021-01-13 生物谷

2011年12月16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艾恩市舉行的第二屆國際獵鷹節上,來自英國、中國和阿拉伯的研究人員聯合宣布遊隼和獵隼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該研究成果對遊隼和獵隼的起源、進化及其它生物學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對挽救和保護遊隼和獵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遊隼和獵隼都屬於猛禽,其中遊隼是中型猛禽,由於DDT等殺蟲劑大量使用,導致氯烴在遊隼體內大量積累,嚴重影響了其繁殖能力,加之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造成遊隼數量銳減,已被列入瀕危物種名單。獵隼是大型猛禽,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易於馴養,經馴養後是很好的狩獵工具。它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國鳥,在阿拉伯國家,馴養隼類已成為一種時尚、財富和身份的象徵。

據了解,遊隼和獵隼基因組項目主要由阿拉伯阿布達比環境部門(EAD)發起,英國卡迪夫大學、英國國際野生動物顧問機構、阿拉伯阿布達比皇家獵鷹醫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完成。阿拉伯阿布達比皇家獵鷹醫院主要負責提供遊隼和獵隼血液樣品;華大基因則主要通過新一代測序技術對樣品進行測序,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高質量的數據。對遊隼和獵隼基因組序列的信息分析工作由英國卡迪夫大學和華大基因的研究人員共同開展。

歐洲華大基因負責人李寧指出:"遊隼和獵隼全基因組測序的完成有助於科研人員從基因水平了解其在遷徙過程中能夠適應不同環境的遺傳學基礎,同時,也使人們對遊隼和獵隼的生活習性、繁殖行為有更為深入的認識。"

英國國際野生動物顧問機構研究部主管Andrew Dixon博士說:"遊隼和獵隼基因組研究第一次打開深入了解遊隼和獵隼生物學的大門,這將對以後野生隼類的管理和保護具有很大的幫助。"(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老廣喜歡的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記者黎旭陽攝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記者黃茜 通訊員王麗霞)「老廣」喜歡吃的石斑魚,藏著怎樣的生命奧秘?昨日,中山大學和華大基因在中大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石斑魚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這是我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 遊隼和獵隼基因組測序完成
    來自英國卡迪夫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近日完成了對遊隼和獵隼的基因組測序,提供了關於捕食生物生活方式演變的一些新認識,相關論文「Peregrine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完成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完成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2014-09-23 12:2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        瀏覽量: 1201 次 我要評論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組建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完成了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成為國際上首個完成全面解析的異源四倍體硬骨魚類基因組圖譜,標誌著鯉科魚類重要經濟性狀的遺傳解析和遺傳選育研究全面進入基因組時代
  • 中國發布首個海洋生物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首張貝類
    新華網青島7月31日電(記者張旭東徐冰)中國科學家31日在青島宣布,他們繪製完成了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這是中國首次發布海洋生物的全基因組序列,也是世界上首張貝類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項目首席科學家張國範介紹說,根據繪製成功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發現牡蠣基因組由8億個鹼基對組成,大約包含2萬個基因,基因組數據支持了海洋低等生物具有高度遺傳多樣性的結論。據張國範介紹,牡蠣全基因組序列的完成對牡蠣養殖和減少牡蠣所帶來的海洋生物汙損具有重要應用價值,而且也標誌著基於短序列的高雜合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 遊隼和獵隼基因組研究成果發布 助力挽救瀕危猛禽
    中國經濟網深圳3月26日訊(記者楊陽騰 李小芳)中國經濟網記者今日從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獲悉,由英國卡迪夫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聯合完成的遊隼、獵隼基因組研究成果25日在著名的《自然·遺傳學》雜誌在線發表。華大基因表示,這是世界上首次報導猛禽基因組成果被發表,對於後續研究猛禽的進化適應性以及對瀕危猛禽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39:49 德國哥廷根大學Nils Stein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 科學家繪製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
    科學家繪製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 2020-12-03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內首個魚類全基因組精細圖譜破譯
    國內首個魚類全基因組精細圖譜破譯2014-02-13 10: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青島日報        瀏覽量: 1874 次 我要評論   國內首個完成的魚類全基因組精細圖譜,也是國際首個比目魚基因組——半滑舌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日前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自然·遺傳》發表。這也是我國漁業領域在此雜誌上發表的首篇論文。
  • 金魚草全基因組精細圖譜公布
    金魚草不挑生長環境,只要給它一點溫暖和陽光,它就能快速成長,7天可發芽,60-70天便開花,4個月內完成從種子再到種子的完整生命歷程。 「金魚草是研究植物遺傳學和發育遺傳學的重要模式植物,可以揭示很多關鍵的生物學問題,而其他生物難以做到。」薛勇彪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 世界首個染色體水平的高原特有典型四倍體魚類的基因組圖譜誕生
    他們繪製完成了世界上首個染色體水平的高原特有典型四倍體魚類——異齒裂腹魚的基因組圖譜,為其他高原魚類進化、基因組多倍化和極端環境適應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參考。牟振波告訴《中國科學報》,過去5000萬年間,青藏高原一直處於隆升過程,並伴隨著極端地質運動和氣候變化。這使得青藏高原成為了研究高原環境下動物進化和適應機制的「天然實驗室」,也是全世界生物學家關注的熱點區域。
  • 昆明植物所完成六種木本竹子葉綠體基因組全序列的測定
    隨著新一代測序技術的興起,系統發育基因組學為解決這類困難類群的系統發育關係帶來了曙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銖研究組對木本竹子的研究有較好的研究基礎。最近,該研究組選取1種熱帶竹子和5種溫帶竹子,利用新一代測序技術Illumina測定了這些種的葉綠體基因組全序列。
  • 【論文故事】用基因組圖譜揭開蛛絲與毒液奧秘
    它們中的許多種類不僅能夠製造長而堅韌的蛛絲供捕獵和攀爬,還能夠分泌複雜的毒素用於覓食和自衛。近日,來自丹麥奧胡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蛋白質組和轉錄組的方法對兩類具有代表性的蜘蛛——隆頭蛛和捕鳥蛛的基因組進行了分析。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 華大海洋聯合發表匙吻鱘基因組染色體圖譜
    近日,華大海洋聯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次成功破譯了鱘形目、匙吻鱘科、現存唯一物種匙吻鱘(Polyodon spathula)的全基因組序列,構建了首個匙吻鱘高質量染色體圖譜,揭示了鱘魚特有的全基因組複製事件、早期脊椎動物的染色體進化和骨骼礦化機制
  • 史上最全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問世
    史上最全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問世 將為育種開闢新途徑科技日報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導,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在一項對全球小麥生產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10+基因組計劃中,
  • 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
    100多年來,科學家們對現生鳥類物種的分化過程和物種關係樹提出了眾多猜想,然而答案仍莫衷一是。近十年前,隨著一項覆蓋現生約10500種鳥類的萬種鳥基因組學計劃啟動和研究的深入,科學家有望構建起所有鳥類的基因組圖譜,解析鳥類演化的歷程。11月12日,《自然》雜誌以封面論文形式,同期發表了兩篇文章,報導了該計劃第二階段的研究結果,為深入了解基因組多樣性演化奧秘提供了契機。
  • 小鬚鯨全基因組圖譜獲破譯
    11月25日,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宣布成功破譯了小鬚鯨全基因組圖譜,並對鯨類獨特生理習性的遺傳學機制進行了分析。
  • 基因組圖譜全面揭秘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新聞—科學網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國家基因庫副主管張國捷研究員、美國杜克大學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神經生物學家埃裡希·D·賈維斯、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託馬斯·吉爾伯特領導的國際鳥類基因組聯盟,完成了48個鳥類物種的基因組測序、組裝和全基因組比較分析,包括烏鴉、鴨、隼、鸚鵡、企鵝、朱䴉、啄木鳥、鷹等,囊括了現代鳥類的主要分支。
  • 【論文故事】用基因組圖譜揭開蛛絲與毒液奧秘| 果殼 科技有意思
    它們中的許多種類不僅能夠製造長而堅韌的蛛絲供捕獵和攀爬,還能夠分泌複雜的毒素用於覓食和自衛。近日,來自丹麥奧胡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蛋白質組和轉錄組的方法對兩類具有代表性的蜘蛛——隆頭蛛和捕鳥蛛的基因組進行了分析。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 四川解密美洲大蠊基因組圖譜
    近日,四川大學和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共同發布藥用美洲大蠊全基因組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首次揭示了這一藥用昆蟲的基因組圖譜。  2月9日,該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沈詠梅告訴記者,她最近填寫了幾個國家的申請,希望讓與美洲大蠊相關的中藥更好走出國門。「以前嘗試過多次,因為標準不一還沒成功過。美洲大蠊基因組圖譜研究,將增大中醫藥走出國門的可能性。」沈詠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