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宣布成功破譯了小鬚鯨全基因組圖譜,並對鯨類獨特生理習性的遺傳學機制進行了分析。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遺傳學》雜誌。 人們一直痴迷於海洋生物是如何演化為陸生生物的。鯨類的進化卻反其道而行之,由陸生向水生演化,和陸生偶蹄動物如牛、豬等擁有共同祖先——一種已滅絕的類似鹿的半水生哺乳動物Indohyus。約5400萬年前,Indohyus進化為兩個分支:一支漸漸習慣水生生活,進化成今天的鯨;另一支堅持陸地生活,成為陸生偶蹄動物。
研究人員對從一隻雄性小鬚鯨肌肉中提取的DNA進行高深度全基因組從頭測序,並對三隻小鬚鯨、一隻長鬚鯨、一隻寬吻海豚和一隻江豚進行了重測序研究。研究發現,小鬚鯨、寬吻海豚、豬和牛共有9848個直系同源基因家族,其中小鬚鯨的特異基因家族數為494。與非鯨哺乳動物相比,鯨類中有特異突變位點胺基酸的基因總數為4773,其中695個基因上發現了功能性的胺基酸突變,小鬚鯨中有特異突變胺基酸的基因數為574。據悉,這是目前測序深度最高的海洋哺乳動物基因組圖譜。(來源:中國科學報 黃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