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湖一山」的奶渣
「奶渣」是藏族人民非常喜歡的食品,酥油和奶渣就像親兄弟密不可分。然而,酥油已經借著酥油茶的名氣,早被很多漢族和其他民族兄弟所接受,而至今外省遊客對「奶渣」並不太了解,奶渣的食用價值只有藏族人民所熟知。其實,酥油和奶渣真的就像孿生兄弟一樣,有其營養價值。
在維西縣巴迪鄉九湖一山,由於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的原因,山上不僅長著種類繁多的名貴中藥材,那裡的水草也極富營養價值,把那裡放牧的牛群餵得膘肥健壯,因此在九湖一山放養的奶牛產奶量高,奶油豐富。每天,在日出的霞光沐浴草場的時候,九湖一山的牧人總要給每一頭奶牛擠奶,等牧人把擠過奶的奶牛趕到牧場後就要進行打酥油、制奶渣等農活。
奶渣的製作過程其實也不難,牧民首先把擠下的鮮牛奶用紗布過濾後,收集到一個較大的奶桶裡經過兩、三天發酵,等到奶水有了一定的數量,再把發酵後的奶水倒入一個特製奶桶裡攪拌三、四十分鐘(現在有的也用電動奶油分離機攪拌,更方便)。其間還要根據環境氣溫的冷暖,在奶水裡倒適量的熱水或涼水,等攪拌到一定時候,酥油就成顆粒狀漂浮在奶水上面,這時得用洗淨的木勺把酥油打撈到木桶裡,用勺背把酥油裡的奶水擠乾淨,壓成橢圓形,一餅新鮮的酥油就做成了。打撈完酥油後,再把奶水倒入一個大羅鍋裡用微火慢慢加熱,到奶水加熱到一定程度奶渣和清水就逐步分離開,這時奶渣就會慢慢沉底,把清水慢慢溢出,再把奶渣連水倒入紗布裡過濾,鮮奶渣就算大功告成。
鮮奶渣還可以根據各人的喜好和食用方法的差異做出各種花
「奶渣」是藏族人民非常喜歡的食品,酥油和奶渣就像親兄弟密不可分。然而,酥油已經借著酥油茶的名氣,早被很多漢族和其他民族兄弟所接受,而至今外省遊客對「奶渣」並不太了解,奶渣的食用價值只有藏族人民所熟知。其實,酥油和奶渣真的就像孿生兄弟一樣,有其營養價值。
在維西縣巴迪鄉九湖一山,由於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的原因,山上不僅長著種類繁多的名貴中藥材,那裡的水草也極富營養價值,把那裡放牧的牛群餵得膘肥健壯,因此在九湖一山放養的奶牛產奶量高,奶油豐富。每天,在日出的霞光沐浴草場的時候,九湖一山的牧人總要給每一頭奶牛擠奶,等牧人把擠過奶的奶牛趕到牧場後就要進行打酥油、制奶渣等農活。
奶渣的製作過程其實也不難,牧民首先把擠下的鮮牛奶用紗布過濾後,收集到一個較大的奶桶裡經過兩、三天發酵,等到奶水有了一定的數量,再把發酵後的奶水倒入一個特製奶桶裡攪拌三、四十分鐘(現在有的也用電動奶油分離機攪拌,更方便)。其間還要根據環境氣溫的冷暖,在奶水裡倒適量的熱水或涼水,等攪拌到一定時候,酥油就成顆粒狀漂浮在奶水上面,這時得用洗淨的木勺把酥油打撈到木桶裡,用勺背把酥油裡的奶水擠乾淨,壓成橢圓形,一餅新鮮的酥油就做成了。打撈完酥油後,再把奶水倒入一個大羅鍋裡用微火慢慢加熱,到奶水加熱到一定程度奶渣和清水就逐步分離開,這時奶渣就會慢慢沉底,把清水慢慢溢出,再把奶渣連水倒入紗布裡過濾,鮮奶渣就算大功告成。
鮮奶渣還可以根據各人的喜好和食用方法的差異做出各種花樣,有的牧民喜歡把鮮奶渣拿來直接食用,有的牧民常常把鮮奶渣盛入一個錐形的笊籬裡把水瀝乾,做成一個個圓錐形的奶渣,這樣的奶渣乳酸味較重,食用時可以加入白糖,酸甜酸甜的,也可以用酥油炒來吃,還可以做成奶渣丸子。在德欽和維西的一些藏族同胞喜歡直接把鮮奶渣散開、曬乾,等曬乾後再收起來,每天打酥油茶的時候,在茶碗裡放上幾塊奶渣,泡過奶渣的酥油茶有股乳酸的味道,非常好喝,泡過的奶渣也非常好吃,因為奶渣裡含有豐富的乳酸,有助於消化,常吃這種奶渣能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
要說奶渣做得最經典的還是九湖一山的牧民,他們在鮮奶渣裡加入適量的鹼,把它揉勻,使奶渣成麵團一樣形狀,再把它切成片曬乾,有些還用機器壓成粉絲一樣細的條,再做成各種形狀,還給它取上好聽的名字叫「奶花」。做好的奶花曬乾後就可以收起來了,食用時拿少許奶花在油鍋裡一炸,奶花就會像著魔似的泡起來,含在嘴裡香香脆脆地融化了,這種乳酸的感覺太妙了!
當然,奶渣的做法可能還有很多,無論哪種都具有它獨特的味道,奶渣還有思鄉的情節,喝過「九湖一山」奶渣泡茶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難以忘懷那股清香的味道,更難忘那九湖一山如詩如畫的、廣袤的草場。
雲南網
歡迎提供更多有價值資訊 歡迎向三江資訊投稿
免費發布 生活信息 房屋租售 二手買賣 供求信息
求職招聘宣傳圖片 公益廣告 公益推廣 項目宣傳
歡迎辦理 商標註冊 公司註冊 專利申報 項目可研
網站建設 微信平臺 汽車物流 檢車、落戶、過戶
加盟、投稿、業務諮詢電話:0887-8268883
微信號 sjzxwxh 或加 13988707171
投稿郵箱:396628718@qq.com我們將為您推送三江區域迪慶最新資訊消息
三江資訊打造三江區域權威資訊網絡門戶
部分文章以及網友的觀點不代表三江資訊觀點
部分文章為轉載文章且已註明作者和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