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水圖書館共情課程來啦!​讓你懂得和孩子更好地溝通!

2021-01-10 澎湃新聞
裡水圖書館共情課程來啦!​讓你懂得和孩子更好地溝通!

2021-01-09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裡水圖書館共情課程來啦!

現場遊戲互動方式等你來

讓你懂得和孩子更好地溝通!

共情陪伴·你我同行

記得小時候的課本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小馬過河。故事講的是小馬要送東西去河對岸,它不知道水有多深,於是問牛伯伯和小松鼠。牛伯伯告訴它水很淺,小松鼠卻驚恐地說:「水特別深,它的同伴都被淹死了」。於是小馬猶豫了,他不知道應該怎麼辦?該聽哪個的意見?

但其實我們知道,河水的深淺,只需要小馬試一下就知道。

再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如果小馬可以換位思考,考慮到牛伯伯很高,所以它認為水淺;小松鼠很小,所以河水會把它同伴淹沒。那麼它可能就不會回去問媽媽是否可以過河了。

同樣,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也是一樣的,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父母的關懷,從小到大要經歷嬰兒期、幼兒期、少年期、青年期直至成年,那麼在這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其實家長不僅要做到陪伴,而且要設身處地的學會共情。

本次,裡水圖書館開啟《共情陪伴·你我同行》的現場讀書親子活動,講述共情陪伴的作用和防範,令我們的父母不僅僅是傾聽者,更是共情者,可以理解孩子,幫孩子梳理情緒,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活動詳情

活動目標:通過兩節共情培訓的課程,介紹共情陪伴的5個步驟,老師通過現場遊戲互動方式,讓大家學習如何共情,走進孩子心裡,與他們共同成長。

活動地點:裡水文化中心七樓裡水圖書館

活動時間:2021年1月10日 上午10:00

學生年齡段:4~12歲

報名人數:20組家庭

報名方式:

關注「文化裡水」微信公眾號,發送內容「報名+1月10日+共情陪伴·你我同行+姓名+年齡+聯繫電話」到公眾號後臺,額滿即止。報名成功後會有專人進行電話聯繫。

夢裡水鄉編輯部

來源:裏水鎮文化發展中心

原標題:《裡水圖書館共情課程來啦!​讓你懂得和孩子更好地溝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餐廳》王俊凱實力圈粉:懂得共情的孩子多可愛
    這不禁讓觀眾大呼:王俊凱的共情能力實在太強了!也正是因為他在節目中表現出自然的共情能力,再次圈粉無數。因為,有共情能力的孩子,走到哪裡遇到誰,都會深受歡迎。但是,不是每個人天生就具備共情能力的,這就像一門技能,需要父母的引導和培養。1. 父母首先要明白共情的力量四歲的小山在逛超市時,不小心碰到了在超市中間的展示樣品。
  • 《小豬,別哭了》:如何和孩子共情,理解接納和包容的意義
    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能做到如大樹一樣,在安撫小豬,懂得「共情」上做的這麼好。比如孩子喜歡哭鬧,家長會發現自己怎麼哄孩子都停不住哭泣,這就是因為家長的共情做的不到位。什麼是共情共情重要的是感情的共鳴,但一些家長過於刻意地講究共情「技巧」,以至於孩子不能真切的感受到這份感情,對於家長來說真正和孩子達成共情,在日常安撫中尤為重要。
  • ...如何更好地給孩子進行拍攝?——《小腦袋裡的大問題》專家課程...
    小朋友們,嘟嘟蛙來啦!本周我們繼續聽資深紀錄片導演朱春光老師為大家解答一些手機攝影中遇到的疑問和困難。看看今天是哪位大朋友帶來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幫助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引發孩子哲學思考,就共同的問題進行認知、思考、反思,建立更加豐富的親子精神生活,《小腦袋裡的大問題》兒童哲學課程欄目將邀請四位課程領銜專家答疑解惑,分別就課程、繪畫、電影板塊進行線上專題講座指導,為家長們提供專業化的輔導和引領。
  • 汶川縣圖書館開設蒲公英讀書屋親子繪本閱讀課程
    (汶川縣融媒體中心 邵理燕)「猜猜我有多愛你……」每到周六,汶川縣圖書館親子繪本閱覽室裡總會按時響起一陣陣稚嫩的讀書聲。前來參加蒲公英故事書屋親子繪本課程的小朋友和家長們擠滿了整個閱覽室。在繪本課程裡老師充分調動小朋友和家長們的積極性,讓小朋友和家長們自己說故事、演故事、編故事。
  • 懂得分享的孩子 未來才能更好融入社會
    「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  這就是「分享」的力量,分享給他人的越多,自己收穫的也就越多。我們的生活中時刻都存在著「分享」行為,可以是物質上的,或精神上的,懂得分享的人往往能從社會交往中收穫更多。相反的,不懂分享的人將很難融入社會。
  • 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讓父母懂得孩子,同時也讓孩子懂得父母!
    生活充滿各種挑戰和未知,伴侶和子女與我們在一起時間最長,值得我們好好溝通!為什麼不學習一門心理學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過的更舒服一些?讓愛孩子有更好的路徑?對比嚴肅的心理學,九型人格會更適合親子教育。因為目前眾多心理學親子課,只是單方面讓父母改變,經由父母的改變影響孩子。學習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父母立即改變,孩子也當下改變。
  • 不懂得共情的人,婚姻很容易出問題:會有人主動來替你理解愛人的
    來了新領導後,張元就一直得不到賞識,他覺得自己一身才華都無處施展,內心非常苦悶。張元很想和自己的老婆說說自己的苦衷,但是,當他像老婆訴說在公司遇到的不公平待遇時,老婆說,「有什麼好抱怨的?你真的有本事,領導會不重用你嗎?事你自己沒本事,就不要怨別人。」聽到這種話,不管是誰,肯定再也不和老婆說這種話了吧。不管張元有沒有本事,老婆的這番話肯定讓他更難受。
  • ​常德漢壽野生動物園最新建設進展來啦...
    ​常德漢壽野生動物園最新建設進展來啦...>常德馬上就要有大型野生動物園啦!>記者 劉頌 攝投資方目前已引進動物80多種、1200隻(羽)該項目以大規模野生動物生態散養、自駕車觀賞和國際馬戲演藝為特色建成後將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集動物展示保護、科普教育和文化演藝
  • 吳興區青少年宮爵士鼓課程來嘍!
    吳興區青少年宮   爵 士 鼓 新 課 程 來 啦!   架子鼓即爵士鼓,是爵士樂隊中十分重要的一種打擊樂器,它通常由一個腳踏的低音大鼓(又稱底鼓),一個軍鼓,二個或以上嗵嗵鼓,一個或兩個吊鑔,一個節奏鑔和一個帶踏板的踩鑔等部分組成。
  • 這些繪本,讓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圖書館的美妙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說:「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今天,我們挑選出四本關於圖書館的繪本,希望孩子能在故事中認識如天堂般美好的圖書館。《噓!圖書館裡有怪物》:圖書館裡的神奇歷險,讓孩子心生嚮往每個周六是奧斯卡和西奧多最愛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兩人可以去圖書館裡待上一整天,看許多自己喜歡的書。
  • 清華大學圖書館總館恢復開館啦!
    清華大學圖書館總館恢復開館啦!恢復開館啦為落實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確保圖書館到館服務逐步有序開展圖書館決定於2020年5月18日起面向本校師生恢復總館到館服務1.
  • 這本繪本裡有一隻圖書館貓,沒有哪個孩子不愛它
    圖書館本來就是非常奇妙的地方,孩子在這裡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物。有時候,可能是突然出現的「怪物」;有時候,可能是神奇的魔法。翻開繪本《小貓杜威:圖書館裡有隻貓》,孩子會在這座圖書館裡遇到一隻可愛溫暖的圖書館貓。讀過故事後,沒有哪個孩子會不愛它。
  • 如何對待孩子的戀物行為?《阿文的小毯子》:善用共情思維來幫助
    如果家長可以認真觀察會發現孩子都會有一個自己非常喜歡和依戀的東西。比如說毛絨玩具,比如說小毯子等等。對於孩子依戀非生命體的行為會有不少的寶媽陷入到焦慮情緒當中,害怕孩子因為對於某件物品的過度依賴而忽視了正常親密關係的建立。但其實這個非生命體對於孩子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 《共情提問》:6大技巧、5大提問力,讓你秒變情商高手
    當你在溝通的時候,或者是和別人探討一件事情的時候,或者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說出的話,對方很難聽從你,或者說對方不太認同你的想法,從而會導致你們溝通失敗,甚至是導致你們雙方陷入生氣、不知所措的地步。我想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存在溝通方面的問題,但卻始終找不到原因和解決的方法。遇到問題就要去解決問題,當我看到了《共情提問》這本書後,才恍然大悟。
  • KET/PET/FCE在線課程,0元試聽,讓孩子愛上英語
    備考君又來送福利啦!那些嫌棄我們福利不夠的各位家長看過來!除了免費評測英語水平+0元試課備考君又為大家爭取了一個大福利現在報名KET/PET/FCE線上課程即送價值2000元大禮包受疫情影響,現在全部網上授課聽課,為此,我們的學習禮包裡也為孩子準備了最需要最實用的禮品:筆記本電腦:根據教育廳要求,所有中小學的學習改為網課,那麼一臺好的電腦就必不可少了,為了更好優化孩子的線上學習體驗,我們特地挑選了大尺寸屏幕
  • 《阿文的小毯子》:正確對待孩子戀物行為,應用共情思維給予尊重
    記得有一次他媽媽想要改掉他隨時帶布偶小豬的習慣,就把布偶小豬藏了起來,結果那一天孩子一直撕心裂肺地哭,整棟樓都是他的哭聲。其實孩子對布偶小豬的依賴,與《阿文的小毯子》這個故事裡的阿文一樣,是一種戀物行為。關於《阿文的小毯子》《阿文的小毯子》故事很簡單:一隻小老鼠——阿文,無論去哪裡都要帶著他的小毯子。
  • 《劍來·第347章》:小夫子言談舉止間,教我懂得了尊重孩子
    於是,陳平安轉頭對小姑娘說道:「裴錢,我讓你反覆讀的那本書,你應該已經背熟了,不然就送給水神娘娘吧?」水神娘娘愣了愣,竟然是詢問的口氣?接下來的一幕更為有趣!裴錢咬緊嘴唇,死活就是不開口,更不願意點頭。水神娘娘一咬牙,又表示,只要願意送出這本書,還會送一件鎮宅之寶,另外還會送給裴錢一件一等一的罕見寶貝。可是,裴錢只是站在原地,不說話不點頭,兩隻小手死死地攥緊衣角。
  • 《高情商溝通力》培訓課程大綱
    研究表明,管理者會把70%的時間用在溝通上,一個團隊70%以上的誤會都來自於溝通的問題,隨著現代化社會職業分工專業化和精細化程度的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只有不斷提高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我們才能更好地進行自己的工作。高效溝通,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已經成為各類機構的管理者和員工最為關心的問題。
  • 我見過的最聰明的溝通方式:共情溝通丨21讀書
    知名管理專家南勇在他的《共情溝通》裡說,越懂共情,越善於突破距離感。實際上打破溝通的困境是要培養我們的共情能力。共情這一概念是由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提出。可以理解成同感、同理心。時下張藝興和楊天真解約的熱搜中,楊天真把「共情」這一詞用在了張藝興身上。雙方禮貌分開,這不也是共情能力的體現嗎?羅振宇在《奇葩說》裡提到:職場,或者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
  • 父母和孩子溝通無效,都怪孩子不聽話?你真的在和孩子溝通嗎?
    我給你買來了你又不吃!"父母和孩子溝通無效,都怪孩子不聽話?上面說的這個場景,就是父母和孩子溝通無效最典型的一種情況。故事中的媽媽覺得,我都已經給孩子買雪糕了,孩子還鬧個不停就是不聽話,不聽話的孩子就該罵;但如果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或許就知道為什麼了。孩子想吃什麼?草莓味的雪糕;媽媽買了什麼?巧克力味的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