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一年的魚,再過幾天就可以捕撈上市,不料,最近接連幾天卻出現大量死亡,家住漳州漳浦縣舊鎮高林村的鄭淮陽一家有苦難言。
鄭淮陽認為,他在事發的水庫養了快20年的魚,突然之間出現這種情況,是跟水庫上遊去年才剛投入運營的廢渣處理廠所產生的汙水有關。
目前,漳浦縣環保局已對水庫及廢渣處理廠廢水的水樣進行取樣調查。
講述:養魚20年頭回大面積死亡
昨日上午,導報記者來到位於高林村的紅衛水庫。剛靠近,就聞到一股濃濃的腥臭味,鄭淮陽的父親正在一筐一筐地往岸上打撈死魚。而水面上還浮著許多死魚,部分未死的魚也浮出水面,有的已開始翻滾。
一輛鉤機正在水庫邊挖坑,用於掩埋死魚。而一旁約8立方米的坑內,已堆滿死魚,約5000斤重。「光是大坑就挖了3個,小坑也埋了好多個了。」鄭淮陽說。
據他介紹,這片水庫是他跟其舅舅王乾龍於1997年向村裡承包的,佔地約50畝。「部分魚出現異常,包括鯽魚、鯉魚、鰱魚、羅非魚等品種,大的近5斤,小的也有成人手掌大小。有些魚種本來過幾天就能捕撈上市,現在幾乎都死了。」鄭淮陽說,6月4日一上午就死了約9000斤。
截至昨晚10時許,死魚約有4萬斤。可是,死魚還在不斷浮出水面。
調查:入庫溝渠底部沙呈黑色
鄭淮陽稱,該水庫成長條狀,匯入水庫的水源約有5處,而這次的死魚集中在靠近廢渣處理廠這一側,這側有途經該廠的溝渠水匯入水庫。「我們在這裡養了快20年的魚,之前都沒有這種情況出現,我們猜測跟水庫上遊那個廢渣處理廠所產生的廢渣水有關。」
據了解,水庫上遊約百米處,有個垃圾焚燒發電廠。而緊挨著水庫的是該廠配套的廢渣處理廠,其地勢較高,距離水庫最近的是該廢渣廠的露天爐渣堆場。堆場四周圍著圍牆,但圍牆有明顯的裂縫,圍牆外圍有一條溝渠。靠近圍牆的水泥空地上,有一大片褐色的積水,而牆面處築著小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