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斤魚缺氧死亡 入庫溝渠底部沙呈黑色

2020-11-26 中華網

養了一年的魚,再過幾天就可以捕撈上市,不料,最近接連幾天卻出現大量死亡,家住漳州漳浦縣舊鎮高林村的鄭淮陽一家有苦難言。

鄭淮陽認為,他在事發的水庫養了快20年的魚,突然之間出現這種情況,是跟水庫上遊去年才剛投入運營的廢渣處理廠所產生的汙水有關。

目前,漳浦縣環保局已對水庫及廢渣處理廠廢水的水樣進行取樣調查。

講述:養魚20年頭回大面積死亡

昨日上午,導報記者來到位於高林村的紅衛水庫。剛靠近,就聞到一股濃濃的腥臭味,鄭淮陽的父親正在一筐一筐地往岸上打撈死魚。而水面上還浮著許多死魚,部分未死的魚也浮出水面,有的已開始翻滾。

一輛鉤機正在水庫邊挖坑,用於掩埋死魚。而一旁約8立方米的坑內,已堆滿死魚,約5000斤重。「光是大坑就挖了3個,小坑也埋了好多個了。」鄭淮陽說。

據他介紹,這片水庫是他跟其舅舅王乾龍於1997年向村裡承包的,佔地約50畝。「部分魚出現異常,包括鯽魚、鯉魚、鰱魚、羅非魚等品種,大的近5斤,小的也有成人手掌大小。有些魚種本來過幾天就能捕撈上市,現在幾乎都死了。」鄭淮陽說,6月4日一上午就死了約9000斤。

截至昨晚10時許,死魚約有4萬斤。可是,死魚還在不斷浮出水面。

調查:入庫溝渠底部沙呈黑色

鄭淮陽稱,該水庫成長條狀,匯入水庫的水源約有5處,而這次的死魚集中在靠近廢渣處理廠這一側,這側有途經該廠的溝渠水匯入水庫。「我們在這裡養了快20年的魚,之前都沒有這種情況出現,我們猜測跟水庫上遊那個廢渣處理廠所產生的廢渣水有關。」

據了解,水庫上遊約百米處,有個垃圾焚燒發電廠。而緊挨著水庫的是該廠配套的廢渣處理廠,其地勢較高,距離水庫最近的是該廢渣廠的露天爐渣堆場。堆場四周圍著圍牆,但圍牆有明顯的裂縫,圍牆外圍有一條溝渠。靠近圍牆的水泥空地上,有一大片褐色的積水,而牆面處築著小壩。

相關焦點

  • 善後河30萬斤魚突然死亡 「回流水」致魚群缺氧
    30萬斤魚突然死亡李興月家住海州區板浦鎮浦東村,由於村子緊靠善後河,20年前他就依靠善後河從事漁業養殖,每到出魚季節,他都會忙忙碌碌喜迎豐收,然而今年6月底,河中網箱裡的魚開始陸續死亡。「一開始只有部分網箱裡的魚出現死亡現象,很快就一片一片地死,到處都是白花花的死魚,看著讓人心疼!」
  • 池塘1萬斤魚全翻白肚 長安區村民欲哭無淚
    看著辛苦養了大半年的魚全部翻著白肚皮死在了池塘裡,何師傅欲哭無淚。  何師傅家住長安區王莽街辦劉秀村,在村裡承包魚塘養魚已有6年。8月21日凌晨3時許,他起床給魚塘開增氧機,發現水面上漂起了不少死魚。他以為是增氧機開的遲了,魚缺氧造成的。沒想到,死魚越來越多。
  • 如何分辨魚是缺氧還是中毒死的
    在漁業汙染事故時有發生,有的漁民朋友往往在發生了汙染事故時還以為是缺氧死魚,錯過了取證時機,為以後的索賠帶來了困難。這裡介紹一下缺氧死魚與化學物中毒死魚的區別。 死魚的時間不同 缺氧死魚一般發生在春末秋初和夏季雷陣雨過後氣壓較低時,通常是在零點過後至黎明這段時間內,一般太陽出來以後就很少死魚。而化學物中毒死魚發生時間和季節不確定的。  死魚的品種不同由於不同品種的耐氧程度不同,在缺氧時有些品種可能死亡,有些品種可能存活,特別是泥鰍等高耐氧的品種不容易死亡。而化學物中毒就沒有選擇性。
  • 誰說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就一定不會缺氧,它們也會缺氧甚至死亡
    圓筒養魚,還不如不養,這是最容易導致觀賞魚缺氧的容器首先我們談到的就是圓筒玻璃魚缸或者是圓柱形玻璃魚缸,由於這些容器開口較窄,深度太深,非常容易引起觀賞魚的缺氧現象的發生。所以說很多魚友一直在問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到底是多少,一個魚缸飼養多少魚才不會缺氧,大家看呢?這會與很多的因素都有關係。為什麼我們飼養的鬥魚經常會莫名其妙的爛鰭或者死亡?
  • 悶熱缺氧 安溪龍門村內水庫20萬斤魚一夜間死亡
    而現在7萬多尾魚一夜間死亡,光成本損失就上百萬元。專家稱,這些魚在短時間內大面積死亡為缺氧所致,多日的雷雨天氣為誘因,最主要還是養殖密度過高,水質富氧化,導致水庫含氧量過低。  走到山下的水庫邊,三四個網箱裡的水面填滿了密密麻麻的死魚,一輛挖掘機把死魚撈起倒到卡車上,旁邊其他網箱裡還有一些魚在遊動。  「這些死魚是從其他網箱轉移到一起的。死的都是大魚,最大的七八斤,小的也有三斤半。」47歲的顏士忠眉頭緊鎖地說。兩年前,他和姐夫、妹夫兩家從三明大田縣來到安溪,承包水庫養殖草魚。
  • 天氣突變,魚兒缺氧死亡,他的處理對麼?
    天氣突變,魚兒缺氧死亡,他的處理對麼?問題描述4月11日許老闆突然打電話給魚來魚旺技術經理張進,說一夜之間死了很多魚,希望能夠趕緊過魚塘幫忙看看。張工當天上午迅速趕到許老闆死魚塘口,發現已經有大量魚漂浮在下風口岸邊,且死亡的都是較大規格草魚和鰱(見圖1和2),不見小魚死亡。另外在離岸邊不遠處依然有魚漫遊。池塘中間開有2臺增氧機。
  • 一夜死亡80萬斤!廣東廉江龍營圍黃鰭鯛慘遭滅頂,罪魁禍首或是它!
    一夜死亡80萬斤!廣東廉江龍營圍黃鰭鯛慘遭滅頂,罪魁禍首或是它!2017-08-06 16:5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熱點        瀏覽量: 5168 次 我要評論 黃鰭鯛,又名黃鰭棘鯛、黃牆、黃腳立、赤翅、蠟魚等,營養豐富,適合海水和鹹淡水養殖,是我國南方沿海的一種重要經濟魚類。
  • 安溪一水庫悶熱缺氧 20萬斤魚一夜死光損失百萬
    而現在7萬多尾魚一夜間死亡,光成本損失就上百萬元。專家稱,這些魚在短時間內大面積死亡為缺氧所致,多日的雷雨天氣為誘因,最主要還是養殖密度過高,水質富氧化,導致水庫含氧量過低。  走到山下的水庫邊,三四個網箱裡的水面填滿了密密麻麻的死魚,一輛挖掘機把死魚撈起倒到卡車上,旁邊其他網箱裡還有一些魚在遊動。  「這些死魚是從其他網箱轉移到一起的。死的都是大魚,最大的七八斤,小的也有三斤半。」47歲的顏士忠眉頭緊鎖地說。兩年前,他和姐夫、妹夫兩家從三明大田縣來到安溪,承包水庫養殖草魚。
  • 停電死魚「20萬斤」 養殖戶索賠供電部門
    據養殖戶介紹,因停電共計20多萬斤魚因缺氧而死亡。7月7日上午,東方今報記者來到了位於虞城縣虞賈路與國道310交叉路口西200米路南的豫東花卉有限公司,養魚戶李士林正在魚塘邊撈死魚。據了解,像李士林一樣打撈死魚的,還有另外幾家養魚戶。據養殖戶李娟介紹,7月5日23時左右,整個漁場突然停電,11個魚塘內的供養機停止了工作,由於氣溫高,魚開始缺氧,陸續死去。
  • 黃巖李師傅養的2萬斤魚 一夜之間全翻了白肚 環保專家解釋可能是...
    「辛辛苦苦養的2萬斤魚,損失少說也有10萬元啊。」  一年的希望在臨近年末時,全都化為泡影。目前,黃巖警方、環保部門都已介入調查。不大可能是汙染也不大可能是投毒李志勇的魚塘大約有15畝。是他和同村另外兩個村民租來的,裡面養的全是花鰱魚。
  • 雲南百噸魚死亡 缺氧還是汙染原因待解【圖】
    雲南百噸魚死亡 缺氧還是汙染原因待解【圖】 字號:小大 2013-06-25 16:39,雲南南盤江雷打灘庫區已經歷了4次大規模死魚事件,養殖戶稱,相關部門一直沒有通報魚死亡的原因。
  • 長沙一河邊大量魚或因缺氧死亡 民工就地搭鍋燉魚
    圖/記者辜鵬博  魚熱死了?   6月25日上午,(長沙)西二環線高架橋附近,幾位民工在岸邊搭起鍋煮水燉魚。民工胡月明說,清晨5點多鐘就發現水面上漂著很多魚,吸引周圍20多位市民過來撈魚。「水很淺,魚都不怎麼遊動,空手就能撈起來。」  對於為什麼魚會出現這種狀況,眾人並不清楚。因此撈上來的魚,許多人想吃又怕有毒。
  • 致富經:一分地養出5萬斤魚
    一個3分大的魚池養了15萬斤的魚!一分地就是養5萬斤,在何永利的5個大棚裡面,養了24萬斤魚,價值70多萬元。  記者:「這樣反覆折騰了幾次,這魚不會受傷嗎?死亡嗎?」  村民:「這個魚相比之下是不會受傷的,因為這個魚皮厚,非常結實,即使把它放在幹地上,也需要一星期才能死亡。」
  • 湛江流沙港再度受創:軍曹魚紅魚鮸魚大面積死亡,金鯧魚籃子魚危在...
    湛江流沙港再度受創:軍曹魚紅魚鮸魚大面積死亡,金鯧魚籃子魚危在旦夕2016-10-10 20: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熱點        瀏覽量: 3483 次 我要評論
  • 安溪龍門村內水庫過密養殖 20萬斤魚一夜間死亡(圖)
    20多萬斤草魚打水漂事發安溪龍門村內水庫 因養殖密度過大缺氧所致 初步估計損失上百萬元而現在7萬多尾魚一夜間死亡,光成本損失就上百萬元。專家稱,這些魚在短時間內大面積死亡為缺氧所致,多日的雷雨天氣為誘因,最主要還是養殖密度過高,水質富氧化,導致水庫含氧量過低。
  • 南寧心圩江一天撈出上萬斤死魚
    南寧心圩江一天撈出上萬斤死魚下遊幾公裡就是自來水廠,市民不禁有些擔心水質問題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 據廣西電視臺廣西新聞頻道新媒體昨日報導,這兩天,有不少南寧市民都向記者反映了一個情況工作人員說,現在有三艘船正同時作業,一天能撈出上萬斤死魚。至於為什麼死了這麼多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魚太多缺氧導致的。隨後記者電話聯繫了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明月湖管理處。
  • 荊州一魚塘6萬斤魚一夜死光 打撈出藥袋子已送檢
    在冬季,正是起魚的好時節,尤其再過一段時間就要過年了,魚價行情也被看好,對於養殖戶來說,本應該是個高興的時候。可是紀南文旅區高坪村8組的一位漁民,看著自家的魚卻欲哭無淚。記者在現場看到,鄉親們正在將一筐筐魚打撈上來,但這撈上來的魚,卻是死的,岸邊都鋪著一層又一層的死魚,泛白的鱗片在陽光的照射下,看著觸目驚心。黃於國是村裡的黨支部書記,同時也是出事的魚塘主人,水面按千平方算有七畝,上半年他投了一萬多斤各種魚苗,前不久,又有另外三名養殖戶將三萬多斤魚轉到這個魚塘中,共計約6萬斤。
  • 鋪設有底沙的觀賞魚缸,底部的雜物該如何清理?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隨著草缸的大量普及,很多飼養觀賞魚的魚友,都會在自己的魚缸中鋪設底沙、陶粒或者水草泥等,適當栽種些水草來予以造景,我們如果是以養殖觀賞魚為主,這樣子的魚缸也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草缸,那麼對於這種魚缸底部的雜質,我們到底該如何去除呢
  • 哪些觀賞魚屬於高氧魚,如果魚缸裡開始缺氧,什麼魚會率先死亡?
    不是的,因為羅漢魚、龍魚,它們大多數都是採取單缸飼養的,一米五的大魚缸裡只養一條龍魚,一米的魚缸只養一條羅漢魚,只要是我們勤換水、注意水質,有點過濾系統在那裡轉著,它們就不會缺氧的,怎麼可能會缺氧呢?除非是水溫過高、氣壓過低、天氣悶熱。那麼,什麼觀賞魚都有可能缺氧。
  • 黑色的觀賞魚變成紅色很常見,紅色的觀賞魚變成了黑色正常嗎?
    即使是看起來顏色比較純正的黑色系金魚,也極有可能在飼養了一兩年之後,逐漸的演變成紅色,但凡飼養過金魚的魚友,對於這個現象是司空見慣了,這也是為什麼純正的黑色系金魚,價格較貴的原因。但是如果是紅色系的觀賞魚突然之間變成了黑色,這個大多數情況下一定是疾病的前兆,至少證明我們在以下方面還是出現了問題:一、觀賞魚長期性缺氧,但是並不嚴重1、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觀賞魚都會出現類似於黑體的症狀,特別是金魚之類的頭茸或者鰓蓋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