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為安撫術後男童 麻醉醫師耍起了猴拳蛇拳(圖)

2020-12-03 人民網

猴拳 蛇拳

為安撫術後男童麻醉醫師拼了

同在寧波李惠利醫院的愛人說女兒都很久沒享受到這樣的待遇了

這兩天,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麻醉醫生胡禮宏一不小心成了網紅。

以前同事們對胡禮宏的暱稱是「胡哥」,現在大家見了他都親切地叫「猴哥」、「孫悟空」,他還笑嘻嘻地比劃幾下猴拳。

這是怎麼回事?昨天下午,記者到醫院探訪了這位新晉網紅。

3歲男孩復甦室醒來嚎啕大哭

麻醉醫生耍猴拳蛇拳安撫

下午3點,剛從手術室出來的「猴哥」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對於自己的意外走紅,37歲的胡禮宏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猴哥」告訴記者,12月5日中午,做完扁桃體切除手術的3歲男孩洋洋在復甦室醒來以後,一眼沒有見到爸爸媽媽,面對陌生的環境,頓時嚎啕大哭。

當時,男孩手背上還插著針在輸液,這樣大哭掙扎,極易造成傷害。為了讓洋洋的情緒穩定下來,作為麻醉師的胡醫生便上前安撫,叫他別怕,「你爸爸也在這裡呢。」

可是洋洋還是哭,怎麼哄也沒用。胡醫生急中生智,在孩子面前耍起猴拳,接著又耍了一套蛇拳。洋洋雖然沒有立即止住哭,但被胡醫生吸引,哭聲小了很多。

這兩套拳耍下來,他的同事倒被逗樂了。

後來,醫生把洋洋爸爸從外面叫進來。爸爸拿出手機,給孩子看動畫片《小豬佩奇》,洋洋總算停止了哭泣。待情緒穩定後,洋洋轉入普通病房。

同事把耍拳畫面傳到網上

「猴哥」成了網紅

記者通過病房裡的監控看到了胡醫生在洋洋面前耍拳的畫面。當時洋洋盤著腿坐在病床上大哭,「猴哥」一邊對著他耍拳,一邊拗出搞笑的造型。

當時,復甦室還有幾位麻醉醫生,也一起安慰洋洋。其中一位醫生用手機拍下了「猴哥」耍拳的畫面,並發到工作群裡。後來,這段視頻被傳到網上,胡醫生就此成了網紅。

「猴哥」胡禮宏的愛人徐霞在李惠利醫院興寧院區工作。她看到這段視頻後很開心,當天17點45分把視頻發到朋友圈,配文是:「我家爸爸大黑臉逗小娃娃,其實我家爸爸已經很久沒逗我家妞妞玩了。」還留下四個齜牙和兩個撇嘴的表情包。

第二天,胡醫生上班時,剛進電梯,就有同事笑嘻嘻地逗他,「猴哥,猴哥」。

記者採訪時,看出他很喜歡這個新外號。

「其實這算不上多大的事兒。」「猴哥」告訴記者,安撫手術病人,確保病人術時安全,是麻醉醫生每天都要做的事,是本職工作。

胡禮宏是重慶墊江縣人,2008年從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專業7年制畢業後,進入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工作。作為麻醉醫生,他不僅業務精湛,安撫病人也頗有一手。

「我女兒今年7歲,在她兩歲的時候,我就給她買了《西遊記》繪本,一邊陪她看,一邊給她表演孫悟空的動作。」「猴哥」說,他沒有刻意去練習這些動作,「相信每個成年人都會吧,像蛇拳,以前在香港武打片裡經常看到,洪金寶、成龍都打過。」

除了打拳,「猴哥」安撫孩子的招數還有很多。首先是陪他們聊天,鼓勵誇獎孩子——「你多大呀,真漂亮啊,眼睛好大。」

「你好勇敢!」

另外還可以陪他們玩手機遊戲,看動畫片。甚至,他還戴上病房裡的氧氣面罩,扮成消防員的樣子哄孩子,「嗚嗚嗚,我們去救火啦!」

總之,只要能想到的辦法,「猴哥」都用過,而且效果還不錯。

「以前只知道他是高材生,業務能力好,沒想到哄孩子還真有一套。」麻醉醫生何蓮蓮是胡禮宏的同事,她說,「猴哥」平時亦正亦邪,工作時嚴肅認真,能力很強,不過業餘跟同事們也經常開玩笑,說話幽默。

「我沒有孩子沒什麼經驗,平時哄小病人就知道抱一抱,陪她們看看手機之類。」何蓮蓮說,以後還真得跟「猴哥」好好學學。

唐旭鋒

相關焦點

  • 猴拳+蛇拳 為安撫術後男童麻醉醫師拼了
    猴拳+蛇拳為安撫術後男童麻醉醫師拼了同在寧波李惠利醫院的愛人說女兒都很久沒享受到這樣的待遇了以前同事們對胡禮宏的暱稱是「胡哥」,現在大家見了他都親切地叫「猴哥」、「孫悟空」,他還笑嘻嘻地比劃幾下猴拳。為了讓洋洋的情緒穩定下來,作為麻醉師的胡醫生便上前安撫,叫他別怕,「你爸爸也在這裡呢。」可是洋洋還是哭,怎麼哄也沒用。胡醫生急中生智,在孩子面前耍起猴拳,接著又耍了一套蛇拳。洋洋雖然沒有立即止住哭,但被胡醫生吸引,哭聲小了很多。這兩套拳耍下來,他的同事倒被逗樂了。
  • 麻醉醫師相關的神經系統檢查:評估麻醉誘導、維持和甦醒期間的覺醒...
    幾乎同時患者出現反應減弱、無力、呼吸暫停和眼球反射(或更準確地表述為前庭眼球反射)(圖1A)和角膜反射(圖1B)消失,瞳孔對光反射(圖1C)存在或不存在,這種無反應的狀態即被認為意識消失。 眼腦反射能夠通過將患者頭部由右向左轉動來評估,如眼睛的運動方向與頭部的運動方向相反,則表明眼腦反射存在。
  • 手術中生命的守護神,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麻醉醫生
    麻醉(anesthesia)一詞源於希臘文narkosis,顧名思義,麻為麻木麻痺,醉為酒醉昏迷。因此,麻醉的含義是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體或局部暫時失去感覺,以達到無痛的目的進行手術治療。麻醉學(anesthesiology)是運用有關麻醉的基礎理論、臨床知識和技術以消除患者手術疼痛,保證患者安全,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的一門科學。
  • 試管男童手術時因麻醉意外去世 醫院:或與體質有關 建議起訴
    一男童到鄂鋼醫院做疝氣手術,麻醉過程中死亡。媽媽熊女士稱,27日晚8點多進的手術室,兩小時後被告知出現意外。考慮到風險問題,家屬拒絕了轉院建議。次日上午,專家搶救後宣布孩子死亡。熊女士稱,她和丈夫辛苦5年多才有了這個試管嬰兒,以後還不知能否再有孩子。醫院回應,麻醉意外可能與孩子的體質有關,建議司法途徑解決。
  • 丙泊酚閉環麻醉的臨床應用
    1.2BIS BIS是指測定腦電圖線性成分(頻率和功率),分析成分波之間的非線性關係(位相和諧波),將能代表不同鎮靜水平的各種腦電信號挑選出來進行標準化和數位化處理,最後轉化為一種簡單的量化指標的技術。
  • 乾貨丨兒外科手術患者的麻醉前評估
    近年來,隨著麻醉設備的不斷進步、檢測手段的不斷完善、更安全精準的麻醉藥品的問世以及亞學科臨床實踐的開展,小兒麻醉學科也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給麻醉醫師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更多的風險和挑戰。加強小兒麻醉實施過程中頻繁出現的一些併發症的認知,對小兒麻醉的術前評估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 肛腸病人術後注意事項
    一、術後飲食 術後當天若採用腰部麻醉術後6小時可進流質飲食;若採取的是局部麻醉方式,可少量麵條之類的半流質飲食。不可吃肥厚油膩食物,不可吃水果等生冷食物,不可喝蜂蜜及飲料,以免胃腸脹氣及腹瀉。
  • 發酵 為救男童射殺瀕危大猩猩 引發爭議:誰該負責?
    這兩天,事件在當地持續發酵,網友們追問,究竟誰該為大猩猩的死負責。△央視新聞視頻男童掉進猩猩池 被猩猩推搡拖拉當地時間5月28日下午四點左右,一名三、四歲大的男童落入距離地面大約3米深的大猩猩池中,情況緊急。
  • 晉江首家麻醉門診開診 術前麻醉評估成醫患共識
    晉江市醫院開設麻醉門診,圖為麻醉師為患者提供術前麻醉評估  在晉江市醫院門診大樓一樓,該院麻醉科林建水副主任醫師正為患者提供術前麻醉諮詢服務。「您有沒有心臟病、高血壓、腦血管之類的疾病?有;有吸菸嗎?正是因為麻醉醫生對鎮痛工作的積極參與,無疼分娩無疼胃鏡等操作檢查才得以廣泛開展,無數病人在診療過程中的巨大痛苦才得以緩解。  資料顯示,相較於其他科室醫師,麻醉醫師被稱為「手術臺上的幕後英雄」,一臺成功的手術離不開麻醉醫護們的努力。
  • 馬來西亞蛇王被蛇咬死 兒子要繼續耍蛇(圖)
    馬來西亞蛇王被蛇咬死 兒子要繼續耍蛇(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3日 05:22 來源:   現代快報訊 現年48歲的阿里·汗·薩姆蘇丁號稱馬來西亞「蛇王」,他一輩子都和毒蛇打交道。
  • 「高人」植物園裡習武 樹每天要挨1200拳(圖)
    左勾拳、右勾拳、直拳……一位硬漢手法嫻熟地朝著「對手」切磋。三年來,他每天都要對著植物園內的一棵木棉樹至少擊打1200拳。漸漸地,樹幹被打出三個深深的坑來了!昨日下午5點多,記者在萬石植物園見到了練武狂人駱建財。
  • 印度2歲男孩街頭耍蛇賣藝 把眼鏡蛇當玩具(圖)
    2歲的印度男孩蘇米特小小年紀就跟著家人在街頭耍蛇賣藝。  中新網3月31日電  據外媒30日報導,印度法裡達巴德市的一名2歲男孩蘇米特小小年紀就跟著家人在街頭耍蛇賣藝。他在祖父的訓練下,把眼鏡蛇當成玩具一樣玩弄。
  • 男子「吞蛇」表演失手 活蛇強行鑽入其食道(圖)
    醫生建議實施手術,將蛇從胃裡取出,但小夥的師傅不贊同,用剪刀將蛇剪成兩段,讓小夥就著礦泉水吞下。目前小夥尚無生命危險。  「吞蛇」表演失手 活蛇強行鑽入男子食道  5月2日晚11時許,綿陽高水一酒店演藝場所出現駭人一幕:一男子表演生吞活蛇時,不慎失手,蛇鑽進食道怎麼也拔不出來。
  • 病人全身麻醉後啥感覺? 年輕麻醉醫生親身體驗並記錄
    原標題:病人全身麻醉後啥感覺?年輕麻醉醫生親身體驗並記錄 對話麻醉師 書本上學再多病人心理學 也不如「全麻」一次感同身受 更懂患者的託付: 「我的命交給你了」 在體驗的同時,他想到了自己為那些打過麻醉的人,特別是有的患者麻醉臨睡過去的眼神告訴醫生:「我的命託付給你了」。
  • 美科學家實驗證實"死拳"一拳致命是真是假(圖)
    第1頁:傳說中的「死拳」是否真有其事?第2頁:速度之最:功夫高手的出拳速度竟是蛇出擊時的4倍第3頁:「死拳」一拳致命是真是假?  圖為少林功夫中的鐵頸輕功(上吊功),據說,他們可吊數十分鐘而無事    功夫高手出拳的速度竟是蛇出擊時的4倍  傳說中的「死拳」是否真有其事?出招的速度連眼鏡蛇都甘拜下風?
  • 圍麻醉期突發顱內積氣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然而,在圍麻醉期確確實實就有這樣的風險存在。相關研究表明,在後顱窩開顱術採取頭高位時,由於手術有可能使空氣殘留顱內,因此最常發生顱內積氣。另外,在一書中,也提醒大家:側臥位神 經外科手術及笑氣麻醉的患者也可以發生顱內積氣。需要指出的是,顱內積氣可能沒有特徵性表現,僅有噁心、嘔吐及頭痛等不易與手術因素相鑑別,並且少量積氣會在術後慢慢吸收。
  • 全身麻醉風險高!看到這種同意書千萬別籤
    許多人都有全身麻醉的經驗,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全身麻醉風險高,可能造成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嚴重的話甚至恐導致中風與心肌梗塞等,不可貿然施行。有民眾指出,做無痛腸胃鏡檢查前收到院方寄來的空白麻醉同意書,質疑這程序是否合理?
  • 金東蛇拳第五代傳承人傅國鋼:希望更多的人學習蛇拳
    在金東,有一位蛇拳大師,他是市武協蛇拳研究會會長、市級非遺蛇拳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多次在國內外武術比賽中奪金,他就是傅村鎮溪口村的傅國鋼。傅國鋼,今年47歲,見到他時,他正在工作室裡練功,他身形矯健,外貌神採飛揚,看上去不過30出頭的年紀。見我們到來,便向我們展示了蛇拳裡的幾套拳法,只見他手作蛇狀,變化無窮,起跟於腳,行於手指,力從脊出,攻擊速度非常之快,看著非常過癮。
  • 奧尼爾參觀少林寺眼淚激動打轉 寺裡耍蛇拳(圖)
    【觀摩】  奧尼爾方丈前耍蛇拳  方丈問禪之後,便是觀看武僧精彩的表演。奧尼爾來到武僧的練功房,饒有興致地觀看了少林18般武藝的精彩表演。小羅漢拳、羅漢十八手、二指禪、少林童子功等,精湛的武藝讓奧尼爾瞪圓了眼睛,不時掏出攝像機拍攝了練武的視頻。
  • 男童打麻藥一個半小時手術還沒做,家屬砸門進去一看心都碎了
    近日,在湖北鄂州,一名一歲半的男童到醫院做手術,結果打完麻藥約一個半小時後手術還沒做,家屬砸門而入,目睹手術臺上那一幕後心全都碎了。原來,這名男童在醫院做手術時,手術還沒做,就在麻醉的過程中意外死亡了,死亡原因推測為藥物過敏、麻醉意外和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