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冬種油菜18萬畝 農田綠色過冬

2020-12-07 衡陽廣電

「冬種一棵菜,春收萬粒籽。」油菜種植是我市農業的主要種植作物,眼下正值冬種時節,在衡山縣永和鄉寶米洲村,成片的油菜已經移栽完畢,讓農田綠色過冬。

衡山縣永和鄉寶米洲村近80%的村民都種植油菜,全村面積達700餘畝。作為村裡的油菜種植大戶,2015年,村民譚雄桃回鄉流轉了50餘畝土地,開始種植油菜,同時還購進了一臺旋耕機,成功實現了施肥、播種一體化。

【同期聲】衡山縣永和鄉寶米洲村種植戶 譚雄桃

  在現在農業生產當中,人工的使用,一個造成成本的增加,還有一個就是效率慢、低,所以說,機械化種植是我們大戶必須走的路。

村民介紹,衡山縣今年加大油菜種植支持力度,統一採購油菜種,相較之前產量更高,收成後每畝大約能產出160多斤菜油。

【同期聲】衡山永和鄉寶米洲村種植戶 譚雄桃

  菜油的話,現在我們這邊市場銷售價格也是有十四五塊錢一斤,一畝田也有差不多一兩千塊錢的收入,除去這些,也有千餘元的純利潤,我們就是有效地利用這個閒置的土地發揮它的更大價值。

為了讓農戶掌握更好的油菜種植技術,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衡山縣免費向農戶發放油菜種子和所需肥料,同時開展多形式的技術培訓指導,在關鍵生產季節開展蹲點服務,提供面對面的技術支持。2020年,該縣全年油菜秋冬種計劃面積18萬畝,目前已全部完成。

【同期聲】衡山縣永和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技組組長 羅樹雄

  (我們)基本上每個月從育苗期到成熟期,每個月有一次病蟲害情報發放,及時指導農戶的對油菜的種植以及各種病害的預防。

相關焦點

  • 黃平縣技術服務助力冬種
    本報訊 (通訊員 潘勝天 楊光進)冬種以來,黃平縣緊扣「八要素」,按照「人才配產業」思路,統籌人才資源,組織240多名農業技術人員到全縣142個村,圍繞施肥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零距離」進行服務,幫助村民開展田間管理,為明年夏糧豐收打好基礎。
  • 湖北糧食生產「穩」字當頭 力爭小麥播種面積穩定在1600萬畝
    湖北日報訊 (記者胡瓊瑤、通訊員羅昆)9月30日,全省秋冬農業開發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透露,今年全省糧食生產「穩」字當頭,力爭小麥播種面積穩定在1600萬畝,油菜面積較上年擴大80萬畝以上。
  • 保山市打造「綠色食品牌」 冬早蔬菜俏銷全國
    近年來,保山市持續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和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依託地理和氣候優勢,大力發展冬早蔬菜產業,走出一條基地規模化、栽培設施化、生產標準化、品種特色化、產品綠色化、經營產業化的特色農業發展路子,為推動鄉村振興奠定良好基礎。
  • 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創建——譜寫青海農牧業綠色發展精彩篇章
    由遜讓鄉13個村11個專業合作社2960戶農戶承擔的大通縣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示範區,示範面積4.22萬畝(每畝≈0.067公頃),其中油菜2萬畝、小麥1.7萬畝、馬鈴薯0.52萬畝,整體實施有機肥全替代化肥,輻射帶動周邊區域農戶減少化肥及化學農藥使用量分別達到40%及30%。
  • 油菜綠茵茵 村民心歡喜
    湖南日報11月29日訊(記者 周俊 通訊員曾德新)今天,新化縣洋溪鎮興農村農戶顏中全來到田間,對種下不久的500畝油菜進行維護,他滿心歡喜:「利用好冬季閒田,來年又是一筆好收成。」通過盤活冬季閒田,新化縣種上了39.5萬畝冬季作物。近年來,新化縣把推廣冬季作物種植作為增加農戶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因地制宜基礎上,按照「農旅融合」模式,在每個鄉鎮推廣500畝秋冬作物示範區,在每個糧食生產重點村推廣100畝高產示範區,並形成了興農、思禮溪、永勝等村為核心的油菜示範片,以錫溪、老莊等村為核心的綠肥示範片。
  • 2020年全國冬小麥播種3.32億畝
    摘要:在中央一號文件的指示下,2020年全國冬春蔬菜播種面積8400餘萬畝,較往年增長了2%左右,冬小麥播種面積達3.32億畝,預計今年雜交玉米可供種16.4億公斤,雜交水稻可供種4億公斤。
  • 夫妻18年在沙漠種下4000多畝梭梭,騎壞20多輛摩託
    圖布巴圖,家住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邊的小村莊,退休後和老伴開始在沙漠種梭梭。1棵梭梭要澆2桶水,1桶水約9斤重。起初,二人要一瓢瓢舀水,為運水騎壞了20多輛摩託;後來好心人幫修了水井,緩解了取水困難問題。圖布巴圖的夢想是種1萬畝梭梭,「寧要做梭梭」,倒下也擋沙!
  • 東方快評丨上海讓綠色「聽」得見
    據報導,媒體記者獲悉,上海新近陸續發現了多種從未到訪過的鳥類身影,目前本市記錄「在冊」的野鳥種類已達501種。最近一個統計周期,本市記錄到的水鳥主要包括遷徙鳥和冬候鳥,遷徙鳥以鴴鷸為主,冬候鳥以雁鴨和鴴鷸為主,共計120餘種,近50萬隻次;記錄到的綠林地鳥類主要為留鳥,50餘種,近10萬隻次。(4月11日新民晚報)  有人說,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到野外觀鳥,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人類的終身門票。但遺憾的是,在很多城市,由於森林綠化的減少,越來越多的鳥類正在人們的視野中消逝。
  • 漫畫油菜田中種出機器貓大白刷爆朋友圈
    坐標3  崇州市白頭鎮甘泉村  「愛情迷宮」十天進帳過萬  只要花5塊2,就可以鑽入20畝的油菜花迷宮尋覓愛情。今年春天,崇州市白頭鎮甘泉村一片油菜花地裡的「愛情迷宮」大出風頭。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創意竟然來自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外省年輕小夥。  據白頭鎮副鎮長秦婧介紹,「愛情迷宮」誕生得很倉促。
  • 走進綠色秦嶺
    依託好生態,佛坪大力發展綠色種養生態產業:2019年,生產食用菌610萬袋,種植魔芋6500畝,發展山茱萸、天麻、豬苓、靈芝等適生中藥材10.2萬畝……蓬勃的生態產業,成為百姓增收的「搖錢樹」。石泉:興桑養蠶綠了村莊許兵一場春雨過後,秦嶺山間雲霧繚繞。走進石泉縣饒峰鎮新華村,村民邱洪軍夫婦在桑園裡翻土施肥。
  • 柳江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正酣~
    在座談會上,朱富庭對柳江區農田水利和高標農田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柳江啟動早,宣傳積極,工作力度大,效果明顯。他表示,農田水利及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最基礎的設施,是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基本物質保障,是關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大事。
  • 大學生村官油菜田中種出機器貓大白刷爆朋友圈
    去年,李嘉佳就在自己的田裡種出了三星堆太陽圖案、雙喜迷宮和三星堆臉譜,今年,在「軍師」萌妹子老婆牟昕瑜的指點下,畫風立變,油菜田裡全變成了「萌萌噠」的動漫世界。   種出這些圖案,對於學電子商務的李嘉佳來說,難度不小。「我先畫出圖案再栽油菜。」李嘉佳說,由圖紙到落地田間,他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沒有方向感。
  • 羅定辣椒冬種冬收忙
    記者近日在羅定市採訪了解到,目前辣椒市場價格走高,羅定辣椒冬種冬收熱情高漲,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現在這種指天椒已經賣到20多塊錢一斤,市場前景好,儘管這幾天天氣冷,大家冬種冬收的熱情十分高漲。」羅定辣椒種植「大戶」——羅定市綠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潔玲說。
  • 湖北130畝農田被拋荒3年 農工曾開墾搶種被阻止
    然而,潛江市總口管理區(原總口農場)江灣辦事處的130畝地卻冷寂無聲。迄今為止,這塊地整整荒了3個年頭。  3月11日,接到報料的記者來到這處拋荒的農田。看到記者來了,農工們一擁而上,七嘴八舌地講述著讓他們費解的事情:「荒了也不讓租種。」
  • 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
    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結隊的過冬候鳥,不時傳來陣陣鳴叫聲。溱湖溼地公園野保宣教員夏惠告訴記者,10月中旬,溱湖湖面出現了第一批冬候鳥——三隻白骨頂。白骨頂每年10月中下旬,遷離北方繁殖地到南方越冬。除繁殖期外,它們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出現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偶爾可見單只和小群活動,這三隻白骨頂可能是「打前陣」來了。
  • 遷徙驛站 23種冬候鳥棲息南充過冬
    記者從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獲悉,最新調查顯示,嘉陵江南充段有記錄的水鳥共有92種,隸屬於7目16科,其中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6種,省級重點保護鳥類16種,水鳥種類非常豐富。「與四川盆地內其他地區相比較,嘉陵江南充段因有豐富的水鳥種類,因此具有重要的溼地保護價值。」
  • 種油菜就像水稻插秧 蘇州採用種植新技術突破傳統移栽難題
    油菜毯狀苗機械高效移栽技術>>>農戶將油菜籽提前播種在秧盤中育秧,就能得到一塊塊像草毯子一樣的油菜苗,然後把它們放到特製的設備上,使得油菜種植像水稻插秧一樣方便快捷,在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大幅降低了勞動強度和作業成本,實現稻、油兩種作物無縫銜接、產量效益共同提升。
  • 農業農村部: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在重點工作中,就包括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資料圖:航拍廣西柳州市柳北區沙塘鎮耕地,五彩繽紛。 黃威銘 攝「這些年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城鄉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增加了,更呈現一種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適應這一新變化,農業生產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更要保質量。」
  • 南嶽衡山:科學救護珍稀野生動物過寒冬
    為幫助珍稀野生動物順利過冬,保護豐富南嶽的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每年對珍稀野生動物均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不顧天寒地滑,步行到達放歸投食地並細心撒下穀物。紅網時刻衡陽12月17日訊(通訊員 匡代勇 記者 石珊)近日,為幫助白鷳順利採食度過嚴冬,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不顧天寒地滑,步行到達放歸投食地並細心撒下穀物。由於近期南嶽雨雪冰凍天氣頻現,位於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拔600餘米的白鷳放歸點已經白雪皚皚,部分地面已經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