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誘導年輕一代借貸消費?新聞網曝光的這內幕,令人憤怒!

2021-01-16 新浪財經

來源:莫開偉

作者童其君系中國知名時事評論員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26歲的小穎最終搞清楚了自己的所有債務:22萬元。「我是一名外企職員,月收入稅後8000多元,在外人看來,生活過得還是很不錯的。可是,沒人知道我負債22萬。」通過微信好友後,小穎給記者發來這段自我介紹。她匯總了將近20個平臺的貸款信息,大吃一驚:「我以為只欠了十來萬。」(1月8日中國新聞網)

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只有森林才能改變氣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溫度溼度適宜,樹木就迅速生長起來,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現,會使氣候變得更好。

這裡說的是一種自然現象,社會生活中的「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生活中越失落,消費上越失控?」的現象也有類似之處。是誰在誘導年輕一代借貸消費?一是「樹木」。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行動,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首先一個原因是區別於長輩的精打細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推崇「精緻窮」的消費理念。而這正如日本作家齋藤茂男的《飽食窮民》一書所言,「為什麼人們不顧自己的償還能力,也要從信貸公司借貸,或是用信用卡購物呢?這絕不僅僅是表面上的虛榮心在作怪,而是出於一種人們在苦悶中試圖證明自己的心理,證明自己能夠融入這個社會,證明自己沒有落後,證明自己不低人一等」。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則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新的消費群體主要在年輕人,而年輕一代多是獨生子女,缺乏獨立自主的品格,養成了對家庭的較大依賴,當缺乏資金時,很容易轉向短時內即可獲得的消費貸。

二是「森林」。什麼樣的時代造就什麼樣的青年。「90年代網際網路在中國興起,成為多數年輕人自幼共同成長的工具與娛樂生活方式。因此,年輕人對於各種形式的觸網行為接受度極高,同時具備了前衛、新潮、追求新鮮感的消費意識」。

三是「氣候」對於年輕人而言,無論在校求學、培訓還是畢業後求職、租房,不同消費場景交織成一張大網。不少商家或平臺主動設置借貸消費陷阱,稍有不慎就容易踩坑。過去幾年,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在快速變化,無論校園貸、租金貸、培訓貸、美容貸,抑或網上購物、遊戲充值、直播打賞,幾乎所有生活場景都衍生出相應的借貸消費模式。在這一惡劣「觸手可貸」的「氣候」條件下,所到之處,皆是命數,貸款人以貸養貸、惡意逃債,亂象叢生。箇中風險不只存在於金融機構,更逡巡於每個家庭周圍。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借貸方之所以誘導年輕一代借貸消費,無利不起早,無他,「利」字當頭也!事實勝於雄辯: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統計,2014年剛起步的中國整容手術業市場規模大約4000億元,到2019年擴大至達8000億元,成為世界第三大整容市場。高昂的整形費用下,美容貸於是應運而生。高峰時期,全國提供美容貸的平臺多達上千家。這說明美容貸的錢是多麼地好賺。

我聯想到2018年11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錢塘江論壇上發表的講話,過分誘導年輕一代提前消費、借貸消費。這個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金融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人口現象,這個可能會帶來重要的影響。

但誘導年輕一代借貸消費絕非好事!因為「出來借,遲早是要還的」,這對於那些沒有深刻體會到「借錢容易還錢難」的年輕人來說,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觸手可貸」的便捷,「滾雪球」式的貸款使得他們遲早有一天終將體會到這種暴力催收的夢魘。而且夢魘的大小,也會因多頭借貸的方便而走向窮途末路。

救救年輕人!只知「利潤」兩字搞什麼包藏禍心的誘導年輕一代借貸消費,不給它掰過來,真的是不行了!該出手時就出手,國家當重磅出手!畢竟,誘導年輕一代借貸消費的借貸機構不是法外之地,借貸機構發展受益於中國社會和整個時代,更應有境界擔當,主動為實體經濟服務,而這樣的誘導年輕一代借貸消費,無疑嚴重偏離了國家的初衷!對於有這種不良行為的金融機構,必須有更多的規矩來限制,並且堅決予以從重的打擊。

相關焦點

  • 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被銀保監會點名批評
    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於近日發布了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過度借貸存在風險隱患一邊是能快速獲取消費金融產品的便利,一邊則是悄然積聚的金融風險。近年來,網絡平臺的消費金融已嵌入客戶日常消費場景,形成無感化獲客,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 「土味」「奇葩」廣告被點名批評,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
    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於近日發布了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過度借貸存在風險隱患一邊是能快速獲取消費金融產品的便利,一邊則是悄然積聚的金融風險。
  • 銀保監會點名批評「土味」「奇葩」廣告 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
    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於近日發布了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過度借貸存在風險隱患一邊是能快速獲取消費金融產品的便利,一邊則是悄然積聚的金融風險。近年來,網絡平臺的消費金融已嵌入客戶日常消費場景,形成無感化獲客,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 兩萬億螞蟻上市的內幕,今天終於能說了!
    這3600億資產規模中,只有30億是螞蟻的本金,一旦出問題,貸款收不回,它最多賠光30億。 剩下的3570億誰來兜底? 有人說是銀行。 對不起,銀行沒有生產力,它的錢歸根結底還是儲戶的。
  • 「土味」借貸廣告 只是平臺跑馬圈地的套子
    「你的電話號碼價值15萬元」「你的信用價值20萬元」「我靠白條穿上流行」……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風險提示,劍指「土味」借貸廣告。時下,一些借貸廣告劇情一個比一個狗血、一個比一個低俗。相關法律昭昭,對不良借貸廣告進行甄別,對違法者依法嚴肅追究責任、令其行有所戒是當務之急。許多貸款廣告除了形式低俗,還處處是「套路」——「零利息」「零首付」「線上審核」「最快3分鐘到帳」等,一些借貸平臺把借錢說得要多輕鬆就有多輕鬆,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不借白不借。一些貸款平臺不僅絲毫沒盡到風險提醒的義務,還刻意讓人忽視借貸背後的風險和壓力。如此跑馬圈地,不是給公眾設套是什麼?
  • 網絡平臺誘導 讓人產生錯誤理解或認識
    今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的風險提示,一些網絡平臺為獲取海量客戶,通過各類網絡消費場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誘導過度消費。對此,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0年第六期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 《步步為營》定檔預告海報曝光 權錢內幕步步驚心
    《步步為營》定檔預告海報曝光 權錢內幕步步驚心  揭秘商戰內幕危機一觸即發 《步步為營》講述臨水市最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泰集團在上市之際,遭遇一宗不起眼的訴訟案件,一筆關鍵的銀行貸款被停止發放
  • 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生活中越失落,消費上越失控?
    過去幾年,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在快速變化,無論校園貸、租金貸、培訓貸、美容貸,抑或網上購物、遊戲充值、直播打賞,幾乎所有生活場景都衍生出相應的借貸消費模式。「藉助於新金融科技,消費信貸發展非常快,有一些是過分誘導年輕一代提前消費、借貸消費。這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金融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人口現象,可能會帶來重要的影響」。
  • 誘導消費、「殺豬盤」糾紛:珍愛網的是是非非
    但是,近年來,針對珍愛網「營銷騷擾」「誘導消費」「不開發票」「霸王條款」「殺豬盤」等問題的消費者投訴不斷增多。2019年4月,就有媒體披露,聚投訴平臺上關於珍愛網的消費者投訴總數量高達3172條。根據聚投訴發布的《2019-2020年營銷類騷擾投訴報告》數據,珍愛網排名投訴榜第5名,在婚戀行業內排名最高。
  • 節日消費還需擦亮眼睛
    「掃碼支付謹防信息被盜」「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理性對待促銷活動」……近來,多地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過節「買買買」時要擦亮雙眼。元旦過後、春節在即,消費市場熱度開始攀升:搶購車票、置辦年貨、挑選禮品、計劃出遊……然而,在消費者打開手機支付躍躍欲試之際,一些不良商家和平臺也在悄悄「下套埋雷」。例如,為了刺激消費,有不少商家推出了「分期付款」「0息購物」等銷售活動,把價格高昂的商品包裝成月付「低廉」的促銷好物。
  • 銀保監會點名批評「土味」「奇葩」廣告——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
    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於近日發布了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過度借貸存在風險隱患一邊是能快速獲取消費金融產品的便利,一邊則是悄然積聚的金融風險。近年來,網絡平臺的消費金融已嵌入客戶日常消費場景,形成無感化獲客,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 花唄很好用,但慫恿年輕人借錢消費,就是馬雲的不對了
    題:花唄很好用,但慫恿年輕人借錢消費,就是馬雲的不對了文/姜子說書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支付寶了,每個月的收入,在餘額寶裡存著;每個月的消費支出,用花唄支付,次月再從餘額寶還款,這成了無數年輕人的選擇。
  • 膨脹的消費貸市場
    對此,螞蟻集團回復稱:「花唄近期正在調整部分年輕用戶的額度,倡導更理性的消費習慣。」有市場人士分析,螞蟻集團下調年輕用戶額度主要是出於近期的監管壓力,以及控制風險目的。網際網路貸款涉及群體廣泛,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覆蓋面大、普惠性強,但如果監管措施跟不上的話,風險會被放大。
  • 上海野生動物園熊吃人慘劇,內部員工曝光驚人內幕!
    前兩天,上海野生動物園發生了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一名飼養員在猛獸區遭群熊突襲身亡。據知情人稱飼養員非常年輕,今年才27歲,未婚。這位飼養員的身亡可以說是替人受過,事情起因是一輛挖掘機作業時發生故障,司機擅自下車查看,經提醒仍未返回挖掘機駕駛室。好心的飼養員想讓他趕緊回到車上,見周圍沒有熊就下了車。
  • 90後父母喜獲消費主力軍,年輕一代育兒有新趨勢,拼多多成關鍵詞
    這屆曾經被貼著「任性」、「潮流」標籤的一代人終於也難逃宿命,加入了養娃大軍。據消費大數據顯示,目前85後、90後父母還是線上母嬰品類的消費主力軍,但85後消費人數佔比逐年下降,而90後父母卻隨之崛起,線上消費人數逐年增多,她們消費潛力巨大,迅速成為母嬰消費主力軍。
  • 正規的借貸平臺有哪些?這些網貸app比較靠譜
    人們不斷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追求的同時支出比收入多,這時人們就會想借錢周轉,網貸成了大家的首選,可是面對網上無數的借貸平臺無從下手,那麼,正規的借貸平臺有哪些呢?正規的網貸app還是有不少存在的,只要個人信用良好,申請通過的機會也高。
  • 貓九醬曝光直播圈內幕Sol疑被綠 ol王貓九醬1w8怎麼回事
    貓九醬曝光直播圈內幕Sol疑被綠 ol王貓九醬1w8怎麼回事 【熊貓TV王思聰旗下二次元界貓九醬綠了爐石傳說SOL君,爆圈子內幕】熊貓TV二次元主播貓九醬, 因與爐石主播Sol君個人情感問題曝光直播圈內幕,驚動校長王思聰,主播Sol疑似被綠,但是看起來很嚴重
  • 聚焦年輕一代 捕夢口袋手機配件開啟KOC營銷發展之路
    要說當代國貨、新潮事物、智能電子產品的消費主力軍,Z世代的年輕人絕對名列前茅。作為在信息大爆炸時代誕生、成長的一代,他們更習慣在網絡上尋找心儀產品,而誰能掌握他們的喜好,誰就掌握了現在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可以說是「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 動物經濟學:吸血蝙蝠的借貸
    吸血蝙蝠不吃昆蟲或果實,而專愛吸食哺乳動物和鳥類的血,這也難怪神秘的傳說和吸血鬼電影,都有它的身影,使得它成為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吸血蝙蝠通常吸食家畜的新鮮血液,但有時也吸人血,且只有天黑之後才出去覓食,加上它長的實在是醜,確實挺恐怖的。
  • 北京某咖啡廳強制消費,被網友怒曝光
    每當逛街累了的時候,我們都會找個冷飲廳或者咖啡廳休息,有時候會點一杯咖啡和冷飲慢慢的恢復精力,按理說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都應該是自願的,但近日在北京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北京某咖啡廳強制消費被網友憤怒曝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