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點名批評「土味」「奇葩」廣告——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近年來,網絡平臺的消費金融產品已嵌入客戶日常消費場景,形成無感化獲客,但也引發了金融信用錯配等問題。過度營銷帶來金融風險隱患,還導致過度消費、信用違約等社會問題。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一鍵就能貸款」「手機號就值20萬」「貸款秒變高富帥」……近來,一些網絡平臺上頻現「土味」營銷廣告,網貸等行業更是成了重災區。這些營銷廣告利用「土味」「奇葩」廣告詞吸引流量,套取客戶信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帶來了嚴重的金融風險隱患。

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於近日發布了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過度借貸存在風險隱患

一邊是能快速獲取消費金融產品的便利,一邊則是悄然積聚的金融風險。近年來,網絡平臺的消費金融已嵌入客戶日常消費場景,形成無感化獲客,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監管部門加大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監管力度,推動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審慎經營具有重要意義。例如,花唄、微眾銀行下調授信額度,有利於降低風險敞口,維護消費信貸市場的有序發展。

「從正面來看,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的客群下沉,有助於提升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程度,培育最廣大居民群體金融素養和信用意識,激發消費潛力。例如,在縣鄉區域,農民依靠純信用消費信貸,可以在耕種季節獲得流動性支持,調節消費與生產需求。」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王家強說。

然而,一些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在金融領域業務經驗有限,過度營銷極易引發金融信用錯配問題,帶來較大風險隱患。對此,王家強表示,從供給方看,我國信用體系仍未充分發展完善,針對個人客戶的徵信信息仍不夠全面,網際網路金融機構自身積累的數據亦存在數據造假、模型錯誤、數據無法反映未來變化趨勢等問題,風控水平難以支持其消費信貸的大規模擴張。從需求方看,消費信貸客群包含學生、農戶、就業初期的青年等相對弱勢群體,這些群體缺乏對金融風險的認知,消費觀尚未成熟。一味鼓勵增加信貸,超過其自身償還能力和可承受的消費水平,將導致過度消費、信用違約等社會問題。

「一些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產品往往缺乏足夠的貸款利率及風險提示,如多採用日利率等計算方式,不利於客戶了解真實利率及違約責任後果,消費者權益未得到切實保護。」王家強說。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分析師婁飛鵬表示,近年來一些網絡平臺通過過度營銷誘導用戶過度消費,對不具備還款能力的群體進行過度授信。在借款人無法還款時,採用暴力催收等方式,引發了不少社會矛盾。任其發展還存在帶來系統性風險的可能,需要加快進行整治。

多渠道加強規範整治

「首先,應按照持牌經營要求,對網際網路機構從事金融業務的實行牌照準入。其次,要按照對同類業務採用同一監管標準的原則,對網際網路金融進行監管,消除監管套利。」在婁飛鵬看來,要加快對網絡平臺的各類宣傳營銷進行規範,加大對網際網路金融廣告審查及執法力度,切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

進一步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是業內專家們的普遍共識。

「有些非銀行機構或網絡平臺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讓用戶覺得利息很便宜,借貸成本很低,誘導甚至誤導用戶多借錢,但當用戶還款時會發現,實際上成本比銀行貸款高很多。」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專家表示,要想進一步治理網絡平臺誘導過度消費,一方面要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在監管部門許可的金融業務範圍內開展營銷宣傳;另一方面要出臺規制網際網路金融類廣告內容的細則,明確網際網路金融廣告的製作、發布標準。例如,消費信貸廣告應清晰準確展示貸款年利率,不應以「日利率」「日還款」等方式宣傳。

此外,加強行業自律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王家強表示,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應服從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的會員自律公約、會員管理辦法等基本制度,密切與行業協會聯絡,及時上報重大經營變更或風險事件。「要審慎評估新業務、新科技帶來的風險,對依託網際網路平臺的消費金融授信模型進行充分測試,避免客群及信貸額度的大幅擴張,明確消費信貸的貸款利率、風險、還款期限及要求,避免虛假宣傳。」

消費者要保護好信用名片

除了對平臺的規範整治,金融消費者自身也應培養理性消費的習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信用都是經濟身份證,是一張沒有期限的名片。對老百姓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要維護好個人信用記錄。一個良好的信用記錄,可以提高個人獲得金融服務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價格上還能有優惠。」董希淼說。

「樹立文明科學的消費觀,只為必要的事負債,對於那些可有可無的消費負債,應該認真思考,量力而行。過度消費、過度負債很有可能產生巨大財務壓力,進而影響個人情緒和身體健康。」馬上消費金融公司相關負責人提醒,如果個人消費貸、信用卡出現逾期,可能影響個人徵信。因此,金融消費者應學會判斷個人是否過度負債:一是看能否一次性還清所有債務;二是看個人信用卡和網貸大額消費數量。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專家建議,消費者應充分了解網絡平臺貸款、類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貸產品,知悉借貸息費價格、期限、還款方式等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機構或平臺所謂「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傳。同時,合理髮揮借貸產品作用,樹立負責任的借貸意識,不要過度依賴借貸消費,更不要「以貸養貸」「多頭借貸」。

同時,銀保監會也提醒,金融消費者一定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借貸。注意查驗相關機構是否具備經營資質,防範非法金融活動侵害。對不明的電話、連結、郵件推銷行為保持警惕,不隨意點擊不明連結,不在可疑網站提供個人重要信息,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降低被詐騙風險和個人信息洩露風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錢箐旎)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點名批評「土味」「奇葩」廣告 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
    來源:經濟日報近年來,網絡平臺的消費金融產品已嵌入客戶日常消費場景,形成無感化獲客,但也引發了金融信用錯配等問題。過度營銷帶來金融風險隱患,還導致過度消費、信用違約等社會問題。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 「土味」「奇葩」廣告被點名批評,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
    近年來,網絡平臺的消費金融產品已嵌入客戶日常消費場景,形成無感化獲客,但也引發了金融信用錯配等問題。過度營銷帶來金融風險隱患,還導致過度消費、信用違約等社會問題。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 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被銀保監會點名批評
    程碩作(新華社發)近年來,網絡平臺的消費金融產品已嵌入客戶日常消費場景,形成無感化獲客,但也引發了金融信用錯配等問題。過度營銷帶來金融風險隱患,還導致過度消費、信用違約等社會問題。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 網絡平臺誘導 讓人產生錯誤理解或認識
    今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的風險提示,一些網絡平臺為獲取海量客戶,通過各類網絡消費場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誘導過度消費。對此,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0年第六期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 「土味」借貸廣告 只是平臺跑馬圈地的套子
    「你的電話號碼價值15萬元」「你的信用價值20萬元」「我靠白條穿上流行」……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風險提示,劍指「土味」借貸廣告。時下,一些借貸廣告劇情一個比一個狗血、一個比一個低俗。我國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違背社會良好風尚,不得含有淫穢、色情內容。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相關法律昭昭,對不良借貸廣告進行甄別,對違法者依法嚴肅追究責任、令其行有所戒是當務之急。
  • 央視點名批評虎牙鬥魚等直播平臺充斥遊戲廣告,網友:必須嚴懲!
    新冠疫情期間,居家上課成了每日日常,各種直播軟體輪番上陣,不料虎牙直播卻在直播大軍中翻車了,被央視點名批評了。雷鋒網 6 月 8 日消息,今天,虎牙直播平臺因借免費網課向學生推廣網路遊戲被央視點名,此外,央視表示,鬥魚等網絡平臺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 銀保監會揭秘「代理退保」騙局,這三大風險要小心!
    新快報訊 記者劉威魁報導4 月 9 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近期監管部門收到反映,一些個人或社會團體以牟利為目的,通過網絡平臺、簡訊等方式發布 " 可辦理全額退保 " 信息,以慫恿、誘導等手段讓消費者委託其代理 " 全額退保 " 事宜,並以此收取消費者高額手續費,主要涉及傳統壽險、健康險等人身保險產品
  • 銀保監會:建議所有網際網路平臺對照四部委約談螞蟻集團的突出問題和...
    12月31日,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議所有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都應對照中央金融管理四部委約談螞蟻集團的突出問題和整改要求,對照自查,及早整改。同時,銀保監會表示將支持商業銀行在審慎經營、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發展線上存款業務,並透露監管正在制定網際網路存款的規範性文件。
  • 銀保監會摸排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網際網路保險線上理賠管理不到位
    10月10日,銀保監會向銀保監局,各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外資銀行,各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9〕194)(以下簡稱《通知》)。
  • 超愛財:P2P網貸納入銀保監會「編制」
    P2P從網際網路+金融模式開始,野路子出身,發展至今已經十來年了,但行業的發展可謂是充滿了波折,從業者、出借人一起見證了很多平臺的興衰,而且行業之前也因為缺乏監管,亂象叢生,但是近期,P2P終於有了名分!
  • 銀保監會通報多起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
    記者今天從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了解到,銀保監會日前對安心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開展了專項檢查,並根據檢查線索,對廣東輕鬆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原名廣東宏廣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天津津投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保多多保險經紀有限公司開展了延伸檢查。
  • 螞蟻集團IPO暫緩背後:網絡小貸管理辦法2019年已進銀保監會立法計劃
    《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進中國銀保監會2019年規章立法工作計劃 對,您沒看錯,《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絕不是監管部門11月2日為螞蟻集團臨時「定製」的,早在2019年4月30日,銀保監會法規部就公布了「中國銀保監會2019年規章立法工作計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 相互寶被點名,是時候提桶跑路了?
    而前些天(9月3日),銀保監會點名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屬於非持牌經營:■來自銀保監會《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微博、朋友圈裡那些保險銷售瞬間高潮:■來自某朋友圈代理人把銀保監會的提醒說成違法,看他們這個自信的樣子,我這種要臉的人表示十分羨慕.
  • 銀保監會:建立網際網路人身險分級分類監管制度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銀保監會:建立網際網路人身險分級分類監管制度,防範創新風險銀保監會再提探索建立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分級分類監管制度。2019年2月,銀保監會曾向人身險公司下發通知,開展網際網路業務專項調研。根據通知,銀保監會擬通過專題調研,全面了解近年來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的發展情況。其中,重點關注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的結構變化、存在的主要風險和問題等。在此次調研中,銀保監會便提及「網際網路業務分級分類監管」。
  • 借免費網課推廣遊戲 虎牙鬥魚等直播平臺被點名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鄭蕊北京商報訊 (記者 鄭蕊 實習記者 耿文婧)6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在報導中點名批評虎牙、鬥魚等直播平臺,因為後者在免費網課渠道中推廣網路遊戲。此前2月,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鬥魚、虎牙等直播平臺紛紛上線了免費網課功能。
  • 網貸機構正式加入國家「編制」,納入銀保監會管理
    這意味著,網貸行業(P2P)正式進入國家「編制」,和銀行一起受銀保監會管理,分屬普惠金融部和銀行監管部,網貸成為金融行業正規軍。據公告顯示,該「三定」方案自2018年8月14日起施行,並於8月22日進入銀保監會內部發布流程。根據「三定」方案,銀保監會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對銀行業和保險業的監管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普惠金融部重點負責小微、三農等金融服務,也是當前國家非常重視的領域。
  • E都市錢包:銀保監會「三定」方案公布 網貸正式納入國家「編制」
    11月13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下稱「三定」方案)公告,提出制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的監管制度將作為銀保監會的主要職責之一,並明確了網貸行業的監管歸屬,網貸機構成為金融行業的「正規軍」,網貸監管新格局逐漸形成。
  • 《奇葩說》邱晨疑支持港獨,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最近被人民日報公開點名批評的這位名叫「邱晨」的辯手,就是因為曾因參與「佔中」的活動海報設計一事被曝光,引起了網絡熱議。對於這些的人,相信大家和人民日報一個態度:國家大義不得槍舌如簧,即使邱晨發了聲明來為自己洗白,但是她作為一個成年人,在當時的舉動下就沒想到過會給國家造成的不良影響嗎?當網友扒出她的事情後,她依然不知悔改,還試圖用截圖「斷章取義」來為自己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