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銀保監會向銀保監局,各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外資銀行,各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9〕194)(以下簡稱《通知》)。
據了解,本次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的重點是:以規範經營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目標,以《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81號)為依據,以相關法律法規為準繩,排查本機構、本單位、本地區存在的突出問題。
根據《通知》,保險業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包括產品方面、銷售方面、理賠方面等。其中,保險條款內容不明確、指代性不強,如航班延誤險中對航班取消和延誤、起飛時間和到達時間的概念界定不清,易使消費者混淆。
柒財經旗下柒聞網了解到,《通知》還特別提到了網際網路保險亂象。《通知》顯示,網際網路保險亂象包括:銷售對保險產品關鍵信息說明不充分、不明確,如宣傳銷售時,為吸引消費者購買,故意使用誤導性詞語組合,混淆和模糊保險責任,導致消費者不能正確理解產品功能和特點,購買不符合自身保障需求的產品。
同樣的,還有網際網路業務中重要信息披露、風險提示、客戶告知不夠標準、清晰,如銷售頁面所載條款或保險責任不全,重要內容未採取字體、顏色等特別提示,易使消費者忽視產品重要信息;將投保過程嵌入其他諸如網絡借款等業務流程,而對保額、保費、保險責任、保險產品的承保機構等投保信息告知不足,導致消費者對投保不知情。
其次,網際網路保險亂象中,還包括在網絡銷售中限制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如與第三方網絡借款平臺合作,強制消費者在借款過程中投保意外險、保證保險等,若不投保則無法辦理借款。
《通知》指出,網際網路業務中的保險公司、中介機構、第三方網絡平臺的角色定位邊界不清晰、第三方網絡平臺經營主體與披露合作的第三方網絡平臺主體不一致,存在違規經營的風險。
此外,線上理賠管理不到位,消費者線上申請保險理賠後無人回復且等待時間長,線上線下理賠服務銜接不到位;通過第三方網絡平臺銷售保險,發生爭議糾紛時,銷售平臺和保險公司相互推諉、處理時效冗長;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未完整保存網際網路保險銷售過程中投保人投保信息、操作軌跡、操作時間,以及保險公司接收投保申請時間等內容等也是《通知》點名的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