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摸排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網際網路保險線上理賠管理不到位

2021-01-11 柒財經

10月10日,銀保監會向銀保監局,各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外資銀行,各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9〕194)(以下簡稱《通知》)。

據了解,本次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的重點是:以規範經營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目標,以《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81號)為依據,以相關法律法規為準繩,排查本機構、本單位、本地區存在的突出問題。

根據《通知》,保險業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包括產品方面、銷售方面、理賠方面等。其中,保險條款內容不明確、指代性不強,如航班延誤險中對航班取消和延誤、起飛時間和到達時間的概念界定不清,易使消費者混淆。

柒財經旗下柒聞網了解到,《通知》還特別提到了網際網路保險亂象。《通知》顯示,網際網路保險亂象包括:銷售對保險產品關鍵信息說明不充分、不明確,如宣傳銷售時,為吸引消費者購買,故意使用誤導性詞語組合,混淆和模糊保險責任,導致消費者不能正確理解產品功能和特點,購買不符合自身保障需求的產品。

同樣的,還有網際網路業務中重要信息披露、風險提示、客戶告知不夠標準、清晰,如銷售頁面所載條款或保險責任不全,重要內容未採取字體、顏色等特別提示,易使消費者忽視產品重要信息;將投保過程嵌入其他諸如網絡借款等業務流程,而對保額、保費、保險責任、保險產品的承保機構等投保信息告知不足,導致消費者對投保不知情。

其次,網際網路保險亂象中,還包括在網絡銷售中限制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如與第三方網絡借款平臺合作,強制消費者在借款過程中投保意外險、保證保險等,若不投保則無法辦理借款。

《通知》指出,網際網路業務中的保險公司、中介機構、第三方網絡平臺的角色定位邊界不清晰、第三方網絡平臺經營主體與披露合作的第三方網絡平臺主體不一致,存在違規經營的風險。

此外,線上理賠管理不到位,消費者線上申請保險理賠後無人回復且等待時間長,線上線下理賠服務銜接不到位;通過第三方網絡平臺銷售保險,發生爭議糾紛時,銷售平臺和保險公司相互推諉、處理時效冗長;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未完整保存網際網路保險銷售過程中投保人投保信息、操作軌跡、操作時間,以及保險公司接收投保申請時間等內容等也是《通知》點名的亂象。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通報多起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
    記者今天從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了解到,銀保監會日前對安心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開展了專項檢查,並根據檢查線索,對廣東輕鬆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原名廣東宏廣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天津津投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保多多保險經紀有限公司開展了延伸檢查。
  • 銀保監會:建立網際網路人身險分級分類監管制度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銀保監會:建立網際網路人身險分級分類監管制度,防範創新風險銀保監會再提探索建立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分級分類監管制度。9月29日,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9年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展示了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的最新數據成果,總結了中央部門、地方政府、各類市場主體在增加對普惠金融重點領域服務供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技術和產品、發揮資本市場功能、加強信用信息和擔保增信體系建設、完善差異化監管機制、強化貨幣財稅政策激勵、彌補制度短板、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開展的各項舉措。
  • 銀保監會:建議所有網際網路平臺對照四部委約談螞蟻集團的突出問題和...
    12月31日,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議所有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都應對照中央金融管理四部委約談螞蟻集團的突出問題和整改要求,對照自查,及早整改。同時,銀保監會表示將支持商業銀行在審慎經營、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發展線上存款業務,並透露監管正在制定網際網路存款的規範性文件。
  • 網際網路保險發展駛入快車道:回溯管理,完善線上銷售環節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讓「雲」上投保更安心(財經觀)作者:屈信明規範和加強網際網路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將使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在陽光下明明白白進行,發生糾紛時消費者「說不清」、保險機構「辯不清」、監管部門「查不清」的情況將會減少日前,銀保監會印發
  • 網貸機構正式加入國家「編制」,納入銀保監會管理
    這意味著,網貸行業(P2P)正式進入國家「編制」,和銀行一起受銀保監會管理,分屬普惠金融部和銀行監管部,網貸成為金融行業正規軍。「三定」方案第三條明確規定,銀保監會主要職責包括:(三)依據審慎監管和金融消費者保護基本制度,制定銀行業和保險業審慎監管與行為監管規則。制定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其他類型機構的經營規則和監管規則。制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的監管制度。
  • 交強險改革為啥不聽證?律師質疑車險綜合改革: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
    、費率是否合理均與銀保監會無直接關係。>強迫消費者必須進行交易侵犯消費者法定權利的行為以車輛損失險為例,改革後保險示範產品在現有保險責任基礎上,增加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指定修理廠、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7個保險責任,保費不變、保險增加。
  • 銀保監會: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嚴禁捆綁強制搭售
    銀保監會官網1月11日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防範金融風險,推動人身保險高質量發展,規範各保險公司短期健康保險業務經營管理行為,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
  • 零壹日報: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銀保監會通報安心財險等侵害...
    (央視新聞)  銀保監會通報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等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  12月18日訊,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18日通報稱,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津投經紀、保多多經紀等保險機構在宣傳銷售短期健康險產品中,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實際是將首月保費均攤至後期保費),或首月多收保費等問題。
  • 超愛財:P2P網貸納入銀保監會「編制」
    P2P從網際網路+金融模式開始,野路子出身,發展至今已經十來年了,但行業的發展可謂是充滿了波折,從業者、出借人一起見證了很多平臺的興衰,而且行業之前也因為缺乏監管,亂象叢生,但是近期,P2P終於有了名分!
  • 銀保監會揭秘「代理退保」騙局,這三大風險要小心!
    新快報訊 記者劉威魁報導4 月 9 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近期監管部門收到反映,一些個人或社會團體以牟利為目的,通過網絡平臺、簡訊等方式發布 " 可辦理全額退保 " 信息,以慫恿、誘導等手段讓消費者委託其代理 " 全額退保 " 事宜,並以此收取消費者高額手續費,主要涉及傳統壽險、健康險等人身保險產品
  • 銀保監會首次曝光38家「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哪家險企受牽連?
    銀保監會表示,高度重視股東股權監管工作,持續開展股東股權亂象整治取得明顯成效。不過,仍有少數銀行保險機構的股東入股不合規、違規開展關聯交易、謀取不當利益,甚至採取違法違規手段套取或挪用銀行保險機構資金。就在6月24日,銀保監會公開了《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回頭看」是全方位、全領域。
  • 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被銀保監會點名批評
    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一鍵就能貸款」「手機號就值20萬」「貸款秒變高富帥」……近來,一些網絡平臺上頻現「土味」營銷廣告,網貸等行業更是成了重災區。這些營銷廣告利用「土味」「奇葩」廣告詞吸引流量,套取客戶信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帶來了嚴重的金融風險隱患。
  • 銀保監會連開6場座談會 糾正車險市場亂象
    車險綜合改革運行3個月有餘,其間銀保監會連開6場座談會——抓住老問題,緊盯新動向,強力糾正車險市場亂象。上海證券報昨日獲悉,在最近召開的兩場座談會上,與會各方在肯定前期座談會成效之餘,也提出了車險市場多個仍需重點關注的新問題。監管人士表示,一定要遏制住當前違法違規行為的苗頭,決不讓市場秩序的攪局者破壞改革的順利實施。
  • 銀保監會點名批評「土味」「奇葩」廣告——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
    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一鍵就能貸款」「手機號就值20萬」「貸款秒變高富帥」……近來,一些網絡平臺上頻現「土味」營銷廣告,網貸等行業更是成了重災區。這些營銷廣告利用「土味」「奇葩」廣告詞吸引流量,套取客戶信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帶來了嚴重的金融風險隱患。
  • 銀保監會點名批評「土味」「奇葩」廣告 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
    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一鍵就能貸款」「手機號就值20萬」「貸款秒變高富帥」……近來,一些網絡平臺上頻現「土味」營銷廣告,網貸等行業更是成了重災區。這些營銷廣告利用「土味」「奇葩」廣告詞吸引流量,套取客戶信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帶來了嚴重的金融風險隱患。
  • 網際網路存款新規來了!聽聽監管部門怎麼說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 題:網際網路存款新規來了!聽聽監管部門怎麼說新華社記者 李延霞為加強對商業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個人存款業務的監督管理,防範金融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會、人民銀行15日對外發布《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 遇到理賠糾紛怎麼辦?三個方法解決理賠糾紛!
    一、引起保險理賠糾紛的主要原因 在銀保監公布的2018年年度保險公司服務評價結果中,人身保險公司的理賠獲賠率為98.17%,也就是說,超98%的消費者可獲賠,且大中小公司並無顯著區別。
  • 銀保監會出手 7家銀行等機構被重罰近2億!發生了什麼?
    銀保監會對國開行、工行等7家金融機構行政處罰金額合計近2億元官網通報顯示,中國銀保監會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對國家開發銀行、國銀租賃(港股01606)、工商銀行(港股01398)、郵儲銀行、長城公司、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處罰金額合計1.995億元。這幾家金融機構犯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