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一家文化禮堂誕生地
臨安上田村:回看東風第一枝---中國...

2021-01-09 中國文明網

村裡人的文化生活有多豐富?浙江第一家文化禮堂誕生地臨安上田村告訴你

  「我們村建文化禮堂啦!」這些年,說起農村文化禮堂,浙江人總是充滿自豪。這一浙江創新的鄉村文化地標,已經成為燎原的星火,照亮浙江鄉野大地。

  走進浙江鄉村,要找文化禮堂,用不著導航,靠眼睛和耳朵就行。太陽下山時,你走到村裡,那燈光最亮堂的地方,那歡聲笑語最集中的地方,一定是村裡的文化禮堂。

  2012年底,杭州市臨安區板橋鎮上田村建起我省首家文化禮堂。2013年3月,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現場會在上田村召開,決定全面推進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經過6年多的建設,現如今,全省農村文化禮堂的數量已超過1.1萬餘家。

  上田村為什麼成為我省農村文化禮堂的發源地,上田村的文化禮堂建設又有什麼特別之處?近日,我們走進上田,一起探訪感受文化禮堂的勃勃生機。

上田村的「十八般武藝」在文化廣場亮相,吸引村民前來觀看。拍友 孫建軍 攝

  樹起金招牌

  「全省第一家文化禮堂,怎麼就落戶這裡了?」

  從臨安區政府出發,驅車前往上田村,大約20分鐘後,車子駛進一個山腳。一路上坡,便到了上田村界內。

  上田村黨支部書記潘曙龍一早就等在文化禮堂旁。「快進來看看,這就是我們的文化禮堂!」

  上田村文化禮堂,不是一幢單獨的房子,而是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群。沒有潘曙龍做嚮導,還真摸不清門道。「我小時候村裡基本上都是徽派建築,後來慢慢消失了。」潘曙龍說,恢復徽派建築就是找尋老底子的味道,讓年長的村民能夠回味從前,也讓年輕人了解和傳承上田文化。

  文化禮堂最中間的位置是村文化廣場,旁邊依次坐落著鄉治館、榮譽室等。東邊的一片建築則囊括了劇場、文武館、文昌閣等,來回走一趟,少說也要七八分鐘。「室內部分有2700多平方米,室外廣場有上千平方米。」說起文化禮堂,潘曙龍如數家珍。「下雨了,村民想要有更大的室內活動場所;放假了,小孩子要有地方可去……我們就邊想邊建,慢慢把各種功能都整合進來。」

  看著功能強大的文化禮堂,我們不禁好奇:論經濟,上田村算不上特別強;論規模,上田也不是特別大。全省第一家文化禮堂這個「金字招牌」,怎麼就落在了上田呢?說到這些,潘曙龍也直呼沒想到,並向我們揭開了一段「家醜」——

  清康熙年間,吳越王錢鏐後裔遷徙至上田村,這裡便成為錢氏宗脈保存較為完整的村莊之一。然而,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上田村,當年卻沒什麼好名聲,是板橋鎮裡出了名的「髒亂差」,人稱「有女不嫁上田郎,舊房泥路滿天灰。」

  2005年,在外面做運輸生意的潘曙龍回村任職。他認為要改變村裡的現狀,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從根本上扭轉村民的觀念。於是,他決定從文化入手,重新撿起傳統文化這塊招牌。

  於是,他和村裡的文化人一起翻開家譜,梳理上田村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淵源,搜集村裡的文化遺存。好不容易有了不少成果,才發現村裡根本沒有地方來陳列、展示這些「寶貝」。「總不能菜都要出鍋了,才發現連個盤子都沒有吧!」潘曙龍這才回過神來,牽頭建設了村文化廣場和特色農業展陳館。「喏,這個就是當年的特色農業展陳館,後來成了文化禮堂最早的多功能室。」潘曙龍指著不遠處的一間屋子說。

  當時只道是平常。潘曙龍怎麼也不會想到,不經意間播下的種子,最後竟能長成一片繁茂森林。

  2012年,為了滿足群眾越來越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臨安提出建設「文化禮堂」。已經建成不少文化設施的上田村,理所當然成了首批試點村。當年12月,經過改建,上田村文化禮堂露出真容,寬敞的文化廣場加上一間不到3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動室,引得村民紛至沓來。

  牆內開花牆外香。2013年3月,小小的上田村,迎來了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現場會。那一年,上田成了文化禮堂建設的模板,接待了全省幾乎每一個縣(市、區)的考察團,文化禮堂也邊運營邊擴大,慢慢把各種功能都整合了進來。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點到面,由盆景到風景。2013年起,「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連年被寫入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實事,省裡還相繼出臺了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指導意見、計劃、標準等文件,成立了省市縣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整合利用農村各類建設項目資金。100家、1000家、1萬家……截至目前,全省農村文化禮堂數量已經超過1.1萬家,遍布鄉野大地,點點星星之火,呈現燎原之勢。捎著家常味、帶著泥土氣的文化禮堂,已成為鄉村的精神文化地標。

  聚成一股勁

  「一身好本領,當然要派上好用場。」

  「走,去書法創作室看看!村書法協會的幾位老師專程過來,正在給村民送春聯呢!」潘曙龍帶著我們穿過清風議事廊,前往書法創作室。議事廊頂懸掛著一張張牌匾,上面刻畫著上田家訓,在潛移默化中給全村注入了好家風。

  還沒邁進書法創作室,先聞到濃濃墨香。屋子裡站滿了人,地上晾著一幅幅剛寫好的大紅春聯。只見七八位頭髮花白的老大爺圍在一張大木桌子前揮毫潑墨。「胡老師,給我寫一幅!」「錢老師,我橫批還沒有!」村民喜氣洋洋的「訂單」接踵而至。

  74歲的胡成英,一直喜歡書法。退休後,他回到村裡,遇到了比自己年長10歲的錢萬盛。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常聚在一起寫字。文化禮堂建成後,大家有了固定的習字場所,隊伍也越來越大。為此,村裡成立書法協會,吸引了140多名會員。2013年,上田村被命名為「浙江書法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文化村。

  如今,這個30多平方米的書法創作室,成了大家雷打不動的聚會場所。每逢周二、周四中飯後,大家便聚集在此,交流最新作品。小到10來歲孩童,大到90多歲的老翁,都是座上客。每到暑假,這裡還會聚滿外來拜師學藝的孩子。

  抬頭望去,書法創作室的牆上,一幅幅風格各異的作品寫的都是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如今的上田村,家家有家訓,戶戶好家風。

  聽到我們的談話,原本候在一旁請春聯的村民李奇生坐不住了。「姑娘,你還沒看過我們村的『十八般武藝』吧?我小時候跟著村裡的老師傅學過六穀耙,後來荒廢了,全靠潘書記把大家重新聚了起來。現在,我們村武術隊的名氣可是響噹噹呢!」

  原來,上田村有三分之一的村民是錢氏後裔,傳承了錢王的「十八般武藝」,以姓氏為界,分為三大流派,誰也不服誰,還經常「蘆山論劍」。蘆山,是上田村的一處後山,「論劍」論著論著,就容易產生摩擦。

  「村民們有一身好本領,當然要派上好用場。」潘曙龍覺得,武術不僅是上田村的招牌,更可成為把村民團結起來的紐帶。「習武之人嘛,豪氣幹雲,有什麼矛盾是解不開的!」潘曙龍一點點談、一點點磨,終於讓各派之間多年的嫌隙一一冰釋。對如何把武術文化發揚光大,大家也達成了共識,紛紛拿出各自的傳家寶。「十八般武藝」重聚了,還入選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十八般武藝」是什麼?見我們正納悶,李奇生帶我們走進隔壁的文武館。這裡,記錄著村莊「文以載道」「武以修身」的歷史。

  李奇生打開手機,向我們展示了一套精彩的照片。2018年,村裡的「十八般武藝」武術隊在磐安古茶場舉行的「非遺薪傳浙江傳統體育展演展評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照片裡,穿著黃色練功服的村民們,個個神採奕奕。

  演好一臺戲

  「感覺站在臺上,自己也是會發光的。」

  跟著村裡人邊走邊看,不知不覺間,已聊到華燈初上。外出的人回村了,上田村文化廣場,也迎來了最熱鬧的時候。

  「務實、守信、崇學、向善」,幾個大字鑲嵌在廣場正中。遠處的茶山上,「茶香竹海,文武上田」的標語映入眼帘,仿佛是上田的一張文化名片。

  廣場上,自動出現了幾塊「小方陣」。穿著黑黃色練功服的,是以李奇生為代表的武術團;被阿姨們團團圍住的,是熱情洋溢的村排舞隊;遠處,還有鍛鍊身體的老人、滑冰尋樂的小孩……

  夜空中最閃亮的「明星」,當屬村排舞隊領隊李萍。她的腳邊放著便攜音響,裡面傳出歡快而響亮的網絡歌曲。只見她輕鬆地踏著節拍,迅速地變幻著手腳的動作,滿場的阿姨都跟著她舞動著雙手雙腳。

  「感覺站在臺上,自己也是會發光的!」休息時,李萍跟我們聊了起來。她是村裡的文藝骨幹,還帶出了一支30多人的舞蹈隊伍。「今晚跳不跳?」「走!廣場見!」她點開了村排舞隊的微信群,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會出現。

  「你看這廣場上的場景,是不是和我們村歌裡唱的一模一樣?」說著說著,李萍不禁唱了起來,「古有桃花源,今有上田村。十裡竹海似畫廊,龍井茶香繞山崗。這廂練武術,那邊習書畫……」動聽的村歌《美麗的上田我的家》,唱出今日上田美好景象。

  改變,是顯而易見的。李奇生告訴我,這個村越來越漂亮了。「特別是這一年來,村莊真是大變樣了。」

  2018年,上田村投入500多萬元資金,通過村莊整治等項目,修整村容村貌,擴建文化禮堂。但潘曙龍的新年願景,才剛剛開始。

  「呂總,你周末來討論討論我們上田的一臺戲吧。」潘曙龍撥通電話。電話那頭,是臨安區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呂崗。上田村把鄉村旅遊打包給旅投公司經營,潘曙龍的一項任務,就是和旅投公司一起,把代表臨安年俗風情的一場演出敲定下來。「你看我們村文武樣樣行,這臺大戲,就由我們村民來演吧!」

  「別的地方是村村有『村晚』,我們村要天天有演出。」在由上世紀60年代的禮堂改建成的「上田客廳」吃著農家飯,我們一起暢談著鄉村的未來。

  「上田客廳」負責人王紅娟上菜時,總是笑眯眯的。詢問緣由,她攤出了家底:上田客廳從2018年11月底開始營業,一個多月時間裡,已經接待了近3000名遊客。「今年,我信心蠻足的!」王紅娟說。

  吃過晚飯,已近21時。小山村的氣溫降到了5攝氏度。但文化廣場上的燈光還沒有熄滅,村文化禮堂依舊人氣滿滿。我們跟潘曙龍、李奇生、李萍他們道了別,踏上歸途。

  通過文化禮堂建設來梳理村落文化、凝聚村民人心、振興鄉村經濟——上田村的故事,正在我省萬餘家農村文化禮堂上演。回想最近兩年時間裡,我曾走過的近百家農村文化禮堂,可謂「村村有特色、家家有歡樂」,每一個都充滿著歡聲笑語,每一個都激蕩著歷史風韻,每一個都能讓人寫下回味無窮的新農村故事。(記者 陸 遙 區委報導組 張偉星)

相關焦點

  • 嘉興農村文化禮堂空間創意設計大賽TOP榜發布
    活動現場,參賽的16家設計單位先後上臺,以郜墩村文化禮堂為樣板,向評委、嘉賓展示了精心設計的方案。嘉興象谷聆瀾創意設計有限公司作為桐鄉市委宣傳部推介的3家參賽企業之一,圍繞「敦親睦鄰 幸福郜墩」主題,發掘村落歷史文化,並整合郜墩村自然資源和人文底蘊,在空間創意上突出自然質補、恬靜祥和的理念,同時,提煉出「歸、融、尋、望」四條人文主線,串聯起禮堂的場館布局,得到了現場評委、嘉賓的好評。
  • 古韻.東風第一序 選集
    編輯:洋蔥詩人:東風第一序圖片:網絡菩薩蠻(回文)春.(思君)壓低高髻花簪插。插簪花髻高低壓。樓上獨凝愁。愁凝獨上樓。別離時目瞥。瞥目時離別。趨淚滿垂珠。珠垂滿淚趨。東風第一枝(紅萼)石嶠寒川,朔風凜冽,浮生雲霰冰鋪。霜重低壓枝頭,斂盡暗垂珠露。橫斜疏影,俏嬌面、紅英傾吐。恣意時、媚態驚回,萬點萼紅無數。臨境寬、欲問幽處。前緩止、印苔頻顧。永無更漏裁枝,擲款新晴分付。
  • 廟後周村文化禮堂榮膺市四星級文化禮堂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通訊員 劉潔芳)近日,廟後周村文化禮堂榮膺寧波市四星級文化禮堂稱號。    廟後周村位於西塢街道東南側,甬臺溫鐵路、楓溪河貫穿村莊,甬新河依村北而過,全村區域面積5平方公裡,共有村民1024戶,人口2768人,黨員67人。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近40萬元。
  • 放飛一愛好 娛樂眾鄉親 ——樂清首屆「十大最美文化禮堂文藝社團...
    培訓之外,白石太極拳分會還經常組織成員去參加各種太極賽事,如浙江省國際傳統武術比賽、浙江省武術錦標賽、浙江省太極推手比賽等,並獲得了團隊第一、眾多個人金銀牌。會員潘銀餘是浙江省級裁判員,隨協會參加過各項比賽,曾榮獲浙江省第三屆太極推手賽65公斤金牌,同時也是太極拳套路金牌得主。「現在我每天都會去輔導站練太極,碰到想練太極拳的朋友,我也很高興教他們。」潘銀餘說。
  • 臨安:看看人家的黑板報!
    別看她的黑板報版面不大,在村裡人氣卻不小,每天總有二三十位村民「溜達」過來看。羅躍南一得空,也總是守在黑板報前,給來往的村民進行宣講。羅躍南怎麼會跟黑板報結緣,變成村裡的黑板報宣講員的?這還得從謝家村改建文化禮堂,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說起。謝家村上年紀的村民一般都有看村裡宣傳窗、公告欄的習慣,羅躍南就徵得村兩委的同意,在改建文化禮堂時保留下了老禮堂門前的兩塊黑板。
  • 普陀桃花文化禮堂裡搭起直播間 探索網絡經濟助農新模式
    2020-11-15 22:01 |浙江新聞客戶端
  • 第一部粵語長片誕生地在恩寧路 二期改造可以粵語電影為主題發展...
    ■第一部粵語長片《胭脂》。  這裡是第一部粵語長片《胭脂》的誕生地,是粵港第一個電影人才培訓基地,催生了廣州的電影製片業——就在廣州「最美騎樓街」恩寧路的老街裡,百年前一個清代探花的府第「探花第」。
  • 打卡「浙江文化印記」①丨浙江工商大學學子:近越劇之鄉 習傳承之道
    這個暑假,浙江新聞客戶端向關心浙江歷史文化的朋友們發出了邀約,歡迎大家一起打卡浙江文化印記。打卡「浙江文化印記」,浙報錢塘江邀你上頭條! 今天,我們收到了來自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院「近」浙溫「習」實踐團紹興分隊的投稿——越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發源於紹興嵊州。
  • 中國第一家重卡合資企業,曾經輝煌的東風日產柴,如今已成歷史
    顯然,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品牌,它也是國內第一家重卡合資企業——東風日產柴。現在它的名字叫東風能迪,我們熟知的東風日產柴/UD卡車在國內已經涼了。5年東沃時代2007年日本日產柴發生了一件大事,沃爾沃集團收購了日產柴約96%的股份,成為日產柴最大的股東,東風日產柴也就有了東風、沃爾沃、日產柴三家的背影。2013年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沃爾沃集團簡歷戰略聯盟,東風日產柴併入東風沃爾沃新的合資公司,更名為「東沃(杭州)卡車有限公司」。
  • 浙江第一家星巴克門店回歸 都有哪些不一樣?
    據了解,星巴克在中國的第一家門店在北京,於1999年開業。星巴克相關負責人說,門店在上海的成熟擴張,得益於上海的經濟發展、人口密度和海派文化。星巴克中國在各地開店的速度很快,但杭州的城市文化與星巴克的咖啡文化融合得相當不錯。杭州也有相似的文化氣質,而且相比上海的節奏,杭州人更享受星巴克為他們營造的咖啡空間。
  • 東風集團過會:今年IPO過關第351家 中金公司過12單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4日訊 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5次審議會議於2020年12月11日召開,審議結果顯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集團」)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 北京寵物展——寵物文化品牌的誕生地
    舉報   說到北京寵物展,國內寵物展品牌正在不斷蓬勃發展中,其中由長城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中國寵物文化節品牌寵物展已經連續舉辦
  • 猜猜浙江有多少家星巴克?浙江「星巴克指數」了解一下
    某國際著名城市研究機構曾說過:看一座城市的前途與競爭力,是星巴克越多的地方越有活力。
  • 浙江文化印記⑩丨東南闕裡 南孔聖地
    在這片神奇的沃土上,文物遺蹟數不勝數,文化精品琳琅滿目,文化樣式異彩紛呈。去年以來,浙江省委宣傳部與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聯合開展了「浙江文化印記」徵集評選活動。通過廣泛徵集、專家評審和社會投票,前不久,包括良渚古城遺址、杭州西湖、錢塘潮、西泠印社、越劇等在內的首批20項「浙江文化印記」出爐。 這些「文化印記」是浙江文化積澱的翹楚,是浙江的文化瑰寶。
  • 你知道《東風第一枝》(桃花)嗎?
    《東風第一枝·桃花》是清代詩人納蘭性德的一首詞。上片寫深深庭院經薄情的東風夜雨卻依然如淚,但多情的桃花卻綻開了。下接以崔護之典,又用梁間棲燕,清曉啼鶯比附襯託,使桃花的美韻風神畢見。下片推開去寫,由庭院寫到山郭,想像桃花在夕陽裡的美麗風採,並又與楊柳為伴,遂更加迷離動人。
  • 第一章 文化藝術
    不少企業經常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有些企業還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文化節或藝術節,檢閱本企業的文化藝術活動成果。  第一章  文化藝術  攀枝花建市以後,歌舞和戲劇等專業和業餘表演團體相繼成立,文化藝術與經濟建設麗步發展。
  • 【送達公告】臨安法院法律文書送達公告(十一月第三期)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送達方式的有關規定,臨安法院對下落不明的案件當事人,用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將依法採取網絡公告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並通過我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及官方微博@天目法苑公布,詳情請登錄我院官方網站(http://fy.lanews.com.cn/)查詢,請當事人見到公告後及時與法院相關部門聯繫
  • 第一節 音樂
    民歌《揀郎歌》(淳安)、《李三寶》(臨安)、《裡郎歌》(臨安)進行加工後,參加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  1965年2月,浙江省農村俱樂部代表會議暨觀摩演出活動展覽會在杭州舉行。杭州代表隊演出昌化民歌《看新娘》、畲族民歌《黨的恩情記心上》。
  • 從東風35周年看東風與汽車產業的國際化
    「東風壓倒西風」,這是毛澤東說過的一句話,如今把它用在新東風與全球汽車接軌上意義也就不一樣了。歷史為中國汽車產業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東風的模式可以為四種。第一個層次是國有獨資——東風汽車公司。  第二個層次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國有獨資的東風汽車公司,第二部分是與國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按一定比例組成東風汽車工業投資有限公司。
  • 杭州最佳觀星地:臨安牽牛崗
    掃二維碼看觀星地圖  浙江在線6月2日訊 近日,杭城乃至江浙滬的許多天文愛好者群和戶外驢友群都被一份《杭州市周邊觀星地大全2019版》震撼了。  於是,在杭州市天文學會的組織下,浙江天文探路小分隊,一個沒有番號,沒有正式組織,僅憑滿腔熱情的群成立了。二十多位來自江浙滬的愛好者,開始自發探看浙江地區的觀星地。  探路牽頭人之一的「圓木」,是阿里巴巴天文派的創始人,也是杭州市天文學會的創始人之一。「圓木」將天文愛好作為「996」之餘的休閒放鬆之舉,最早提出整理探路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