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在我國泛濫,為什麼沒人吃?它有營養價值嗎?

2020-12-03 科學獵奇

清道夫:我長成這樣,沒想到還是有人打我的主意。

清道夫能不能吃?答案是肯定的。人連劇毒的河豚、渾身尿騷味的鯊魚都能當成美味,還是頂級食材,更不用說只是外表醜陋了一些的清道夫了。那麼,清道夫有沒有營養價值呢?這個問題比較的有意思哈,我們先從清道夫的構造和習性上來了解一下,清道夫的可食性和營養價值。

清道夫

清道夫原本是南美洲一種不起眼的魚,它廣泛地分布於南美洲各地的淡水中,尤其以南美洲中北部水域中居多,因其嘴巴呈吸盤狀,又被稱為吸盤魚。

清道夫經常會吸附在水草上,幼年時期,它主要以水草、青苔等植物性食物為食。這種食性與我們常見的草魚相似。不同的是,草魚僅僅吃水草就能長到幾斤甚至十幾斤,而清道夫則不同,即使再能吃的清道夫,它的體長最多也只能長到30公分左右。

從外觀上看,清道夫全身都被黑色的盾鱗覆蓋,頭部呈扁平狀,背鰭豎立,胸鰭有棘刺非常的堅硬,可以讓它在陸地上爬行。也就說說,清道夫就像「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怎麼看都不像是能吃的。

清道夫對於我國來說,屬於「外來物種」,它之所以會被引進,就是因為它的習性。清道夫通常會吸附在水族箱的內壁上,以水族箱內壁上的青苔為食,因此,一個小的水族箱只需要養一條清道夫,它就能把水族箱打掃得乾乾淨淨。

清道夫泛濫

從上面清道夫的習性看,它大都以植物性食物為食的,但是,嚴格意義上說,清道夫並不是純正的食草動物,而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並且還是「機會主義者」。所謂的「機會主義者」是指它會像斑鬣狗一樣,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進食的機會。在清道夫的「食譜」中其他魚類的魚卵是它們的最愛。

起初,人們對清道夫並不了解,這導致了許多養魚的小夥伴在放生其他魚類時,將清道夫一併的放入了我國的淡水流域中。清道夫被放生之後,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在放生的水域中,它不斷地吃掉其他魚類的魚卵,做到的真正的「一家獨大」。

再加上,清道夫引入我國,本身就是「處理垃圾」的,所以,人們自然對清道夫沒有食慾,而且清道夫的長相確實讓人很難與食物聯繫到一起。

因此,清道夫成為了我國南方唯一一種「泛濫」的野生動物。

清道夫的「末路」

螃蟹之所以成為路人皆知的美味,就是因為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清道夫雖然在我國主要是用來「處理垃圾」的,但是它吃的無論是水草還是魚卵都是非常健康的食物,而且清道夫本身沒有什麼毒性。所以,吃是肯定沒有問題的。

於是,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包括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的人開始了對「美味」的探索。據吃過清道夫的人的表述,清道夫的做法有很多,最難搞定的就是它的盾鱗,在處理清道夫的盾鱗時,需要用開水多燙幾次,然後才能將盾鱗刮下來,之後,開膛破肚,準備燒菜必備「四件套」:蔥、姜、蒜、料酒,可以紅燒,可以炭烤,可以油炸,可以清燉,而且味道據說還不錯。

一旦有人吃過,而且對清道夫的口感稱讚有佳,那麼,清道夫的「末路」就要來了。這一點倒是可以參考在泥裡生活,曾經無人問津且泛濫的小龍蝦。

至於說,清道夫的營養價值,從食性上看,與普通的草魚、白鰱魚等差不多。

總結

我國有著博大精深的烹飪文化,而清道夫雖然現在沒有被「吃貨們」廣泛的認可,但是,請相信吃貨的力量,畢竟清道夫除了是「外來物種」、長相醜陋了一些外,與其他的魚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你說呢?

相關焦點

  • 清道夫可以吃嗎?有沒有營養價值?
    清道夫屬於外來物種,由於沒有天敵,在我國的一些水域中造成了泛濫。現在一些網友為了拍抖音做了不少嘗試,有捕清道夫扔在岸上的,也有試吃的。清道夫作為一種動物,也是肉長的,肉由蛋白質和脂肪等構成,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就那常見的20種,脂肪也都大同小異,清道夫也沒有毒死人的毒液,是可以吃的,也有人吃過,肉類食物對人類來說營養素最全,清道夫也是有一定營養價值的,由於它味道不好加上肉少,吃的人不多。清道夫雖然會吃一些腐屍、水中垃圾等髒東西,但其本身仍舊屬於魚類,所以該有的蛋白質、脂肪一樣不少,照樣營養價值不錯。
  • 清道夫在我國泛濫,為何不用「吃」來解決這個問題?
    「吃」是解決物種泛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這一點可以參考適應和繁殖能力都很強的小龍蝦,在我國竟然淪落到需要養殖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實例。而清道夫作為少有的能在我國泛濫的物種,為什麼躲過了「吃貨」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卸下清潔工的重任,清道夫即將登頂網紅吃播界,它有營養價值嗎?
    清道夫,濃道夫,傻傻分不清楚,就差專家給句痛快話,它到底有沒有營養價值。有人又說了,營養跟不上,味道可以湊,這長相黑了吧唧的,在水裡啥也看不見的東西,真的好吃嗎?問這話的人,瞧不起誰呢?但凡清道夫被專家證實,有那麼一丟丟的營養價值,就可以吃到人工養殖的那種,清道夫終於也可以卸下重任,進入網紅吃播界發展。我的觀點就是與眾不同「能吃就吃,不能吃就入藥,有毒就泡酒,總能給個理由糊弄它,來了中國,哪兒能夠慣著它」。
  • 「清道夫」在我國為何能泛濫?論生物入侵的危害
    但是除了青苔、垃圾、藻類之外,清道夫還喜歡吸食魚卵、魚苗等,一條清道夫一天之內能夠吸食5000粒魚卵,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不管是死魚、藻類,只要是能夠吃的,它統統來者不拒,所以有清道夫的河道,基本上其他魚類就要遭殃了。
  • 「清道夫」魚有沒有營養價值?
    清道夫,舊時指城市的清潔工,這裡指的是一種學名叫甲鯰的魚。原產於南美洲的河流中,又名吸盤魚、吸口鯰,常活動於水體的底層,具有適應性強、易飼養、雜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點。清道夫最初是作為觀賞魚引進,但市場上的反響並不好,於是商家們人為地賦予了它吃觀賞魚排洩物的屬性,成功地給它冠上了一個"清道夫"的稱號。它屬於雜食偏葷類的魚,確實也會啃食石頭缸壁上的藻類,但是絕對不會吃其它魚類的排洩物。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鯰魚,以底棲動物和浮遊生物為餌,有時也吃些細碎水草。
  • 中國吃貨「怒」了,清道夫到底有沒有營養價值?老外的回答亮了
    中國吃貨「怒」了,清道夫到底有沒有營養價值?老外的回答亮了!每個國家都有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就算我們中國吃貨特別能吃,但是這種問題在中國也是有的,比如中國的入侵物種清道夫,在中國泛濫成災,但是卻沒有人願意吃,就連中國吃貨看到了以後都退避三舍,因為清道夫實在是太硬了,而且吃起來腥味也很重,因為這個入侵物種,讓我們中國吃貨的名聲掃地,這下中國吃貨都怒了,紛紛問到清道夫到底有沒有營養價值,後來老外的回答亮了。
  • 南方多地泛濫的清道夫,會不會攻佔北方的江河湖泊?
    很多人對於「外來物種」這個詞還比較陌生,甚至有的網友會把它和外星人聯想到一起。其實外來物種所指的並不是外星生物,而是原產於別國的,對當地生態造成嚴重影響的動植物的總稱,例如美國的亞洲鯉和澳洲的野兔。中國吃貨們比較喜歡的美味,牛蛙、小龍蝦、非洲鯽魚等等便是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物種,早在2014年,尼羅羅非魚(非洲鯽魚)就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但尼羅羅非魚因其頗具經濟價值,中國很多水產養殖戶都人工飼養此物種,所以沒什麼名氣。牛蛙和小龍蝦就沒那麼幸運了,因為他們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硬是被中國人吃到了快滅絕的地步。
  • 清道夫在許多水域中泛濫成災,為什麼沒有人吃?
    在自然界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一些物種的滅絕與人類有極大關係,而一些物種的泛濫同樣也與人類有直接的關係。比如我國的華南虎野外滅絕就是在人類的獵殺和對其棲息地的破壞下導致的,而像澳大利亞的穴兔泛濫,同樣也是人將原本在歐洲生活的穴兔放到了一隻兔子都沒有的澳大利亞導致的。
  • 破壞水產養殖,清道夫魚泛濫,為什麼沒有人抓來做菜吃?
    怎麼說呢,小型的清道夫確實可以可以起到一定清潔水箱的作用,但是它不挑食各種東西都吃,體現長得也快。體型變大了的清道夫,藻類、殘渣已經滿足不了需求,只要能吃的它都會吃。但凡魚缸裡那條魚出現了傷口,清道夫會一直追著吸食,小時候吃素,大了可是吃肉的。另外雖然清道夫雜食,但它吃得多拉的也多呀,反而更容易造成水缸汙染。
  • 清道夫入侵我國水域,終於遇到了剋星,原來真正的「王者」是它!
    人類每一個想法,每一個決定,每一個動作,都會對生物鏈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比如這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清道夫無敵」論。們自從清道夫入侵了我國的自然水域,便出現了「清道夫災難」,它捕殺當地小型魚類,「摧毀」漁民的養殖池塘,以「所向披靡」的霸氣,走到了自身生物鏈的「頂端」,廣泛的挑戰著人們的耐心。
  • 清道夫破壞河堤似乎已經泛濫成災,為何沒人敢吃?
    清道夫清道夫原來是生活在南美洲的,魚的身體看起來是個半圓通的形狀,在魚缸裡也就是個中等身材魚的樣子。因為清道夫有很強的清潔能力,能夠吸食浴缸內魚的排洩物等,很多人在浴缸裡都會養它。從清道夫的飲食習慣來看,它們的適應能力很強,什麼都吃,水質再髒也能存活下來,所以清道夫非常好養。
  • 清道夫的頭號天敵出現了,吃清道夫就像吃零食,使得其不能泛濫
    才華橫溢的草莓君專注於為大家帶來有料的動物信息,本期原創主題分享:清道夫的頭號天敵出現了,吃清道夫就像吃零食,使得其不能泛濫。它們的生命力頑強,繁殖能力也不容小覷,不僅在中國,在其他地方也是讓人頭疼的物種。清道夫的天敵並不多,一般動物根本就不願意吃。就比如鸕鷀,也就是人們口中的魚鷹,雖然它們是各種魚類的天敵,不論什麼魚被它抓住之後,一口氣吞入胃中。
  • 臭水溝泛濫沒人吃,農民稱它為「大便魚」,出口國外卻成了高檔貨
    導讀:臭水溝泛濫沒人吃,農民稱它為「大便魚」,出口國外卻成了高檔貨魚是我國一大肉類食物,在我國佔據的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國農村養殖業重要的一個經濟支柱。筆者從小在農村裡長大,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父親劃著小木筏一起去江裡捕魚,不僅可以玩水,還能捕撈到許多好吃的魚,因此自小筆者就對我們這邊農村江裡的魚比較熟悉,有一種魚在筆者家鄉這邊就很不受待見,許多老一輩的農民朋友都稱它為「大便魚」,在我們這邊的農村裡都沒人吃它。
  • 清道夫能吃嗎,我們可以用吃來解決清道夫嗎?
    然而,有的入侵物種,因為口感太差,連吃都沒辦法解決,那就是清道夫。 清道夫是一種吸口鯰,嘴巴就像一臺吸塵器,可以吸食藻類和底部食物,雖然喜歡吃殘餌和其他雜質,但只要有好的食物在它眼前,它是絕對不會吃殘餌的。 因此,在野外,除了吃藻類和腐質食物,它非常喜歡吃其他魚類的卵,且食量驚人,一天可以吃3000-5000個魚卵。
  • 在我國沒有天敵泛濫成災,漁民拿它沒辦法,吃貨都不敢吃的魚
    外來物種對當地環境的影響非常大,比如說我國的牛蛙、大閘蟹、亞洲鯉魚等,這些到了國外全都泛濫成災,對當地的環境有著非常大的破壞力度,儘管政府也組織了消滅工作,但還是沒能將其剷除。不過這三種東西在我國卻是別致的美味,就算是養殖也不夠吃的。
  • 清道夫魚嚴重泛濫,為啥中國吃貨不敢吃?看完你們就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世界上有非常非常多的國家,頻繁地遭受到外來生物入侵,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生態平衡出現了問題,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情況。如果說入侵的物種當地人愛吃那還好,要是入侵的物種不喜歡吃,那麼則是非常的頭疼。
  • 清道夫魚能吃嗎?為什麼要殺清道夫魚,主要有這幾大原因!
    清道夫魚天敵是誰,清道夫能吃嗎?其實在眾多魚類中,清道夫除了樣子比較醜陋外,也是可以食用的,只不過肉質腥味較重,加上刺多肉少,所以就算是吃貨對它也是不感興趣。清道夫作為外來入侵動物,目前還沒有發現克制它的動物,也就是說它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天敵,加上什麼都吃所以繁殖速度極快,一旦在某處河域出現,便會迅速擴散成災,將其它動物的活動區域完全霸佔,導致其它物種走向滅亡的道路,不過甘道夫雖然什麼都吃,只不過是建立在食物缺少的情況下,如果有鮮美的食物,它們是比較挑剔的,這也是為什麼它能在各種河流中生存的原因。
  • 同樣是物種入侵 為什麼「清道夫」沒有泛濫成災?
    清道夫魚一開始是作為觀賞魚被引入我國的水生寵物市場的,但是很快就發現其的觀賞價值不高,總是在白天休息夜晚活動,並且還發現其有清理水體內汙物的作用,所以就獲得了清道夫的稱號。,還沒有天敵,還被不少人放生到水域中,清道夫也逐漸開始泛濫了,給各大水域都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有很多人也嘗試著像解決小龍蝦泛濫一樣尋找製作清道夫的吃法,網絡上也迅速發酵,不少網友都支招各種食用方法。
  • 「清道夫」魚,為什麼這麼遭人厭惡?
    清道夫在最初,是作為觀賞魚引進的,但是由於其外表和它同家族的異形兄弟姐妹對比來說,實在是有些上不了臺面,在市場上的反響並不好。而行業商家們,轉頭就給了它一個「清道夫」的名號,人為賦予了它吃觀賞魚排洩物的屬性,在日常售賣其他觀賞魚時進行搭售,「清道夫」之名也由此傳開。所以,「清道夫」在某一段時期,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完美的營銷案例。
  • 清道夫的天敵終於出現了!成噸的清道夫被它吃光,太過癮了!
    我國的美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的,在我國有各種各樣的菜系,比如粵菜、湘菜、川菜等各有各的特色,不管是什麼菜系,每種菜都色香味俱全,我國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吃,比如肉夾饃、炸串、燒烤等等也是十分美味的,這些美食都讓中國人慾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