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午後小睡一會兒,吹著冷風,聽著知了的叫聲慢慢入睡,這是我們小時候夏天的每日節目,知了成了小孩子的獨寵,在知了聲中慢慢入睡,那才是我們的夏天,但是有人喜歡知了的叫聲,覺得像是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也有人煩躁知了的叫聲。但是大家都知道知了聲是夏天到了的典型象徵,不過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現在的蟬聲是越來越少了,蟬究竟去哪兒了?現在,就由小編為大家告知真相。
相信很多都知道知了的幼蟲是在泥土裡長大的,幼蟲要在長達七年的時間後才能轉變成蟲。然而,現在人們在對土地使用的過程中會進行施肥,而化學肥料會對幼蟲的成長產生巨大的影響。其次,知了是吸收樹枝或樹幹的汁液而生存的,隨著森林的砍伐,知了缺乏生存的食物,自然無法生存,所以知了聲也就越來越少了。
而且,現在人們生活在繁華的都市當中,遠離了自然,如何聽得到知了的叫聲呢?最後,知了本身具有抗菌降壓,保肺益腎,清血化瘀的作用,這一功效就使其供不應求,人們無節制的捕殺,生存知了的數量劇減,這也讓我們聽到的知了聲越來越少。每一種存活的生物都有它自身的價值,生態的平衡也由每一種生物來穩定。
好了各位,你們認為要如何才能保護好知了,才能讓蟬聲再次縈繞在我們的身邊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