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市城市管理局發布消息稱,近日,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垃圾分類辦」)發布了《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設施設置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全市垃圾分類收運設施的設置進行規範。
據了解,該《指南》以《生活垃圾分類標誌》《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為依據,進行編制,分為標誌和設施圖示、設施配置導則、運輸設備圖示三個部分。標誌和設施圖示部分主要是對生活垃圾四分類(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標識進行了明確,並列出每類垃圾的實物圖例和收集容器(垃圾桶)圖例。垃圾運輸設備圖示,主要是對垃圾運輸車輛的車容、顏色、標識等進行了規範。
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導則是《指南》的重點,它根據住宅小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餐飲場所及專業市場、農村地區等不同區域環境產生生活垃圾種類、產量的不同,對生活垃圾收集設施的配置種類和配置標準提出了差異化要求,以避免分類垃圾桶設置過多,不利於清運和管理。
如何根據區域環境、種類、產量不同,而實行差異化配置?
《指南》是這樣要求的。比如,在住宅小區,家庭屋內和樓棟收集點,配置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兩種收集設施;小區公共場所收集點,配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種收集設施;小區集中收集點,則配置四分類齊全的收集設施。據介紹,之所以這樣配置,主要是引導居民在家中做好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類收集,有害垃圾投放到指定投放點,鼓勵出售或單獨投放可回收物,也鼓勵有條件的小區開展樓層撤桶,實行定時定點投放。
除了家庭,上班一族所在的單位又如何配置垃圾收集設施呢?《指南》是這樣引導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可根據內部的功能分區、垃圾產量和收運頻次設置不同種類的垃圾收集設施。如在辦公室室內,設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種收集設施;在會議室、茶水間、衛生間只配置其他垃圾收集設施即可;樓層收集點配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種收集設施;在食堂或就餐區則設置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兩種收集設施;集中收集點設置四分類齊全的收集設施。
此外,公共場所主要考慮設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類收集設施;經營性餐飲場所可以增配廚餘垃圾收集設施;農村地區,村民應在家裡配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設施,但是村(支)兩委及行政村內相關單位則應參照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執行,具備處置條件的農村地區,可將有害垃圾進行分類收集。
新聞多一點<<<
《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引導市民這樣正確分類
據了解,同時發布的還有《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效果評價標準》。
《垃圾分類投放指南》進一步普及了生活垃圾四分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知識,明確了每一類垃圾的定義,列舉了每一類垃圾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具體物件,引導市民如何準確投放生活垃圾分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效果評價標準》明確了垃圾分類標準(即垃圾四分類)、分類範圍、分類要求和垃圾分類評價指標、評價方法和評價等級。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正確投放垃圾,《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引導市民按以下方法去做:
可回收物:指可以變廢為寶、回收利用的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等。紙箱、易拉罐等應清空內容物、清洗乾淨後壓扁投放;玻璃、金屬等尖銳利器物品應包裝牢固後投放,以免扎傷人員。
有害垃圾:指列入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家庭源危險廢物,如生活中常見的螢光燈管、廢油漆、廢藥品、廢電池(鎘鎳電池、鉛蓄電池等)、廢殺蟲劑、廢消毒劑、廢溫度劑等,這些垃圾需要單獨投放。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乾電池不含重金屬,可以作為其他垃圾處理。
廚餘垃圾:指易腐爛的、含有機質的生活垃圾,如剩菜剩飯、菜幫菜葉等就屬於這一類。我們在投放前應儘量瀝乾水分,再投放到對應的垃圾收集設施內。
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垃圾,主要包括:一次性餐具、廢棄食品袋(盒)、菸頭、廢棄紙巾、灰土、廢棄紙尿褲、陶瓷等。在投放前應儘量瀝乾水分,裝袋密封投放;沙發、床墊等大件垃圾不應與其他垃圾混放,應統一堆放在指定地點或預約專業回收單位上門回收。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 《垃圾分類投放指南》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