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標識包含哪些內容?單位、小區垃圾桶如何配置?重慶發布垃圾...

2021-01-13 華夏經緯網

  可回收物:是指可以變廢為寶、回收利用的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複合包裝等。

  主要包括適宜回收利用的各類廢舊紡織物、廢舊易拉罐、廢舊報紙、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等。

  廚餘垃圾:是指易腐爛的、含有機質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廚餘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廚餘垃圾等。

  主要包括居民家庭日常生活過程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殼、剩飯剩菜等家庭廚餘垃圾,相關企業和公共機構在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等餐廚垃圾,以及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產品、畜禽內臟等其他廚餘垃圾。

  主要包括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螢光燈管、廢油漆和溶劑及其包裝物、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主要包括一次性餐具、廢棄食品袋(盒)、菸頭、廢棄紙巾、灰土、廢棄紙尿褲、陶瓷等。

  重慶日報記者4月29日從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垃圾分類辦」)近日發布了《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設施設置指南》(簡稱《指南》),對全市垃圾分類收運設施設置進行規範。

  《指南》分為標誌和設施圖示、設施配置導則、運輸設備圖示三個部分。標誌和設施圖示部分主要明確了生活垃圾四分類(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標識,並列出每類垃圾的實物圖例和收集容器(垃圾桶)圖例。垃圾運輸設備圖示主要對垃圾運輸車輛的車容、顏色、標識等進行了規範。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導則是《指南》的重點,它根據住宅小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餐飲場所及專業市場、農村地區等不同區域環境產生生活垃圾種類、產量的不同,對生活垃圾收集設施的配置種類和配置標準提出了差異化要求。

  比如,在住宅小區,家庭屋內和樓棟收集點,配置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兩種收集設施;小區公共場所收集點,配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種收集設施;小區集中收集點,則配置四分類齊全的收集設施。「之所以這樣配置,主要是引導居民在家中做好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類收集,有害垃圾投放到指定投放點,鼓勵出售或單獨投放可回收物,也鼓勵有條件的小區開展樓層撤桶,實行定時定點投放。」市城市管理局人士介紹。

  比如,機關企事業單位可根據內部的功能分區、垃圾產量和收運頻次設置不同種類的垃圾收集設施。在辦公室室內,設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種收集設施;在會議室、茶水間、衛生間只配置其他垃圾收集設施即可;樓層收集點配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種收集設施;在食堂或就餐區則設置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兩種收集設施;集中收集點設置四分類齊全的收集設施。

  《指南》還要求,公共場所主要考慮設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類收集設施;經營性餐飲場所可增配廚餘垃圾收集設施;在農村地區,村民應在家裡配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設施,但是村(支)兩委及行政村內相關單位則應參照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執行,具備處置條件的農村地區,可將有害垃圾進行分類收集。(記者 廖雪梅)

  資料來源:重慶市垃圾分類辦

 


來源:新華網     來源:重慶日報

相關焦點

  • 小區、單位如何配置垃圾桶?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設施設置指南來了
    據了解,該《指南》以《生活垃圾分類標誌》《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為依據,進行編制,分為標誌和設施圖示、設施配置導則、運輸設備圖示三個部分。標誌和設施圖示部分主要是對生活垃圾四分類(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標識進行了明確,並列出每類垃圾的實物圖例和收集容器(垃圾桶)圖例。垃圾運輸設備圖示,主要是對垃圾運輸車輛的車容、顏色、標識等進行了規範。
  • 垃圾桶:垃圾分類標識向新國標統一
    原標題:新修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年5月1日起實施 垃圾分類新規十大熱點詳解  垃圾分類標識向新國標統一  修訂後的《條例》明確規定,未來對於垃圾桶的設置,要區分單位辦公或者生產經營場所、住宅小區和自然村、其他公共場所三類區域。
  • 文明黑榜 | 海口海甸島3個小區被要求整改:垃圾桶破損標識不清...
    記者 鍾圓圓 攝  「要配備好4類垃圾桶,在小區張貼好宣傳標識,督導員要佩戴紅袖章,發揮一定的作用。」執法隊員現場下達《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要求小區立即整改,執法隊員謝維功提醒小區物業整改方向。  濠江壹號:垃圾桶破損 居民混投垃圾  濠江一號小區有300多戶住戶,共有3個垃圾投放點。
  • 北京市推進垃圾分類 舊垃圾桶全部粘貼覆蓋新標識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獲悉,目前全市正在使用的垃圾桶將在舊標識上粘貼覆蓋新標識圖案後繼續使用,新配置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標識要一律按照新國標印製。市城市管理委固廢處處長康凱介紹,為推進《條例》順利實施,做好前期準備,北京市梳理出60餘項重點任務,涵蓋4個方面,宣傳動員工作就是其中之一。「宣傳動員的核心是提高公眾對垃圾分類的認識,知道怎麼分類、如何分類。」
  • @重慶市民 下月1日起,見到這四種顏色垃圾桶請分類投放垃圾
    垃圾不分類個人罰款200元根據辦法規定,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對單位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以200元以下罰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和收集管理責任人違反辦法規定,未履行責任人義務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垃圾桶破損 標識不清 缺少督導員
    招鑫公館:  四色垃圾桶擺放混亂  進入招鑫公館小區,執法隊員發現,垃圾投入口沒有垃圾分類指引圖。垃圾投放點內,四色垃圾桶擺放混亂,周邊髒亂,且沒有設置明顯的垃圾分類宣傳標識。垃圾桶沒有遮蓋,現場沒有垃圾投放督導員值班。居民混投垃圾現象普遍。  「要配備好4類垃圾桶,在小區張貼好宣傳標識,督導員要佩戴紅袖章,發揮一定的作用。」
  • 分類垃圾桶的顏色標識有哪些?如何正確分類?
    垃圾桶是根據不同垃圾來分類的,而這些分類垃圾桶又有對應的顏色。對於所有人來說,必須要充分了解分類垃圾桶顏色標識,具體如下:分類垃圾桶的顏色標識1、紅色紅色代表有害物質,有時也用橙色標示。2、綠色在多種塑料垃圾桶組合的情況下,綠色代表廚餘垃圾。廚餘垃圾可以作為植物養分的肥料使用,土壤掩埋後可被大自然微生物和植物分解吸收,起到廢物再利用的作用。3、藍色藍色代表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包括塑料、紙類、金屬等有利用價值的物質,這些物質將被納入廢品回收系統,作資源再生處置使用。
  • 本市兵分六路督導檢查垃圾分類 發現桶站設置不規範、標識損壞...
    在現場共檢查的12個社區,3家社會單位中,檢查人員發現社區和社會單位在垃圾分類工作中主要存在桶站設置不規範、垃圾桶標識損壞、廚餘垃圾分類質量差等9大類問題,並現場督促相關區、街道、物業單位積極整改落實。
  • 杭州分類垃圾桶標識圖樣確定 扔垃圾先找準顏色(圖)
    浙江在線杭州2月21日訊(通訊員 邱霞 高媛媛 記者 包勇)記者今天從杭州市城管辦了解到,杭州垃圾分類辦法以及垃圾桶、垃圾袋的標識圖樣都已全部確定,今後,試點小區內的居民在扔垃圾前,可得先找準顏色了。、廚房垃圾、其他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類。
  • 在一個學校裡,宣傳畫和分類垃圾桶結合在一起,哪種垃圾應該扔到...
    廣州自4月1日起推廣垃圾分類,經過清明假期到今天已有整整一周,垃圾分類試點「周考」成績如何?試點之初種種未來得及準備和推行的分類措施,經過一周,是否已完全進入狀態?記者連日來走訪了多個先行實施垃圾分類的街道以及推廣區域,發現並非所有的先行推廣小區都做好了準備,不少小區垃圾桶配套不到位,很多街坊或環衛工人對具體怎麼分類操作仍然是「蒙查查」。
  • 柯賽分享:高端標識廠家生產分類垃圾桶有哪些優勢?
    該來的總是會來,隨著城市垃圾產生量急劇升高,怎麼處理這些巨量的垃圾成為了環保部門一個頭疼的問題,我們知道過去幾十年基本是在城市的邊緣地帶找個山溝,開一條路,直接將轉運來的垃圾倒進去,後來慢慢發展到焚燒處理模式。但是這兩種處理模式都有一個共同的弊端,那就是不管什麼垃圾,都是用同樣的方式處理,也就是一刀切。
  • 探訪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居民看不懂小區分類垃圾筒標誌
    東郊美樹苑小區從2015年開始就是垃圾分類示範小區,荔枝新聞記者在小區裡面看到有一排垃圾桶,雖然垃圾桶的顏色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垃圾桶都寫著"其他垃圾"的字樣,而在垃圾桶裡面,既有有廚餘垃圾,也有塑料,並沒有進行分類。
  • 本周日起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先行先試」的單位告訴你哪些...
    小區、公司、學校,這些生活垃圾產生較多的場所,最多會遇到哪些生活垃圾?又有哪些容易被搞混的?記者採訪幾家今年上半年就開始先行先試的單位。截至目前,街道45個小區中,有7個小區已經「撤桶並點」,完成了小區生活垃圾集中投放房(亭)的建設,還有18個小區正在建設中。堯化街道綜合行政檢查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江克宇介紹,從「先行先試」的情況看,小區居民家庭產生最多的是廚餘垃圾,其次是其他垃圾。居民每天到小區垃圾分類房中,投放最多的也就是這兩類。江克宇告訴記者,根據前期垃圾分類引導員反饋的情況,居民容易混淆的主要有這幾類。
  • 提升小區垃圾清運效率 「內循環」垃圾桶運輸車投入使用
    本報訊(見習記者 劉達 通訊員 董嵐)垃圾分類實施以來,不少人口眾多的小區都面臨垃圾桶不夠用、垃圾清運速度過慢等問題。前天,在姑蘇區雙塔街道城灣社區的冠南苑小區,一輛只在小區內運行的電動垃圾桶運輸車正式上線。該運輸車通過及時更換小區內滿溢的垃圾桶,解決了垃圾清運的難題。
  • 扔對垃圾從垃圾桶設計開始 一定要醒目和方便
    但是,現存的垃圾桶「髒亂差」、開口設計不合理、分類標準和標識不明確、擺放位置欠妥當等問題,讓許多人在投入垃圾時無從下手,更為後續的垃圾回收和處置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事實上,不同場所的垃圾桶承擔的功能不同,它們的設計、設置和管理情況很大程度上影響並且引導著人們的行為。如何推進垃圾分類投入、回收,引導人們扔對垃圾?這次,我們聊聊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桶。
  • 垃圾桶分類標識太小?可以按顏色分類投放垃圾
    隨著垃圾分類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市區各大社區內也都有了自己的分類垃圾桶,不同類別的垃圾投入不同的垃圾桶中,看起來清爽又乾淨,而且便於回收利用,極大的減少了環境汙染。居民反映:垃圾桶桶身分類標識太小,分類「不清」「小區的4個垃圾桶上分別標著『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但是字跡太小,我戴著眼鏡想看清很吃力,必須湊近才能看清。」
  • 柯賽分享:標識廠家在推動的智能垃圾桶有哪些功能要點?
    雖然從普羅大眾的角度來看,這些政策來的有點措手不及,但是對有戰略眼光的相關產業鏈企業來說,其實是早有布局的,比如深圳的柯賽標識,在標識行業積累了20餘年的工程經驗,早在2017年就開始研發高端智能垃圾桶,並且將導向標識系統巧妙地融合了進去。
  • 上海小區智能垃圾桶實現乾濕垃圾分類
    6月19日,上海又一個小區啟動智能垃圾分類箱試點,該智能垃圾桶分為溼垃圾,幹垃圾,幹垃圾桶為兩分類,溼垃圾桶為四分類,且乾濕垃圾桶上分別明確標註投遞垃圾的類型,居民根據垃圾桶上的分類小圖標,可準確的投遞垃圾。
  • 首批上海標準家用分類垃圾袋、垃圾桶開售,市民可自願購買
    首批符合上海標準的家用分類垃圾袋、垃圾桶。蔣迪雯 攝「這些垃圾袋、垃圾桶都是自願購買的。」上述負責人表示,如果居民覺得用普通垃圾袋、垃圾桶也能做好垃圾分類,就不需要購買。上海標準家用分類垃圾袋、垃圾桶只是為了幫助居民垃圾分類,促進分類習慣的養成。同日,上海垃圾分類第三方聯盟宣布成立,垃圾分類社會動員和治理力量將得到進一步加強。
  • 上海:單位垃圾強制分類 八成企業已落實到位
    原標題:上海:單位垃圾強制分類,八成企業已落實到位  今年3月,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聯席會議決定:今年年底前,上海將在公共機構及企事業等單位全面推廣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目前,距離"最後期限"只剩下一周時間,我們的推進情況如何?又有哪些單位的好經驗值得推廣呢?來看記者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