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所以很多人都患上了肝硬化,肝硬化可以說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慢性肝病,可以由一種或者是多種原因引起肝臟損害,並且這種損害還是不可逆性的。
肝臟呈現進行性或者是瀰漫性,纖維性病變。對於肝硬化的臨床診斷,除了可以根據臨床症狀之外,還要做一系列的客觀檢查才能夠作為治療的依據,那麼哪些指標是判斷肝硬化程度的呢?
第一就是要看肝臟的形態
通過b超或者是ct來檢查肝臟的形態,如果影像學檢查出肝臟有縮小的情況,或者是肝臟表面明顯歐凸不平,呈現出很明顯的鋸齒狀或者是波浪狀,還有就是肝的邊緣變得非常鈍,肝實質回聲不均勻增強,呈結節狀那麼就可以判斷為肝硬化嚴重,一般這樣的肝硬化患者還會伴隨著肝靜脈變細,以及扭曲,粗細不均勻,腹腔內還可以看見很多的液性暗區。
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那麼就一定要及時就醫,還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儘量不要讓病情惡化下去。
第二要看有沒有併發症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只僅僅有輕度的乏力或者是食慾減退,還有腹脹的情況,但是卻沒有明顯的肝功能失代償表現,就提示著肝硬化程度不是特別嚴重。如果患者沒有出現其他的併發症,比如說肝性腦病,還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也提示著其實肝硬化的程度不是特別嚴重。
但是,如果患者已經出現了併發症,比如說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還有肝性腦病,腹水等嚴重併發症,並且在日常生活中還有明顯的肝功能失代償,那麼就提示著患者的肝硬化程度已經特別嚴重了。
第三,肝功能情況也是判斷患者肝硬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如果說患者的肝功能正常,並且沒有明顯的黃疸,白蛋白也是處在一個正常值內,凝血酶原活動度基本正常,血常規僅有輕度異常,提示肝硬化處在靜止期,病情相對穩定,肝硬化程度也不是特別嚴重。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之為靜止期肝硬化,病情相對較輕。這時候就需要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積極接受醫生的治療,還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這樣才可以控制住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