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號從西太平洋帶回了啥

2021-01-08 光明網新聞中心

  【科普小博士】

  作者:王敏

  日前,我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圓滿完成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航次任務,順利靠港廈門。本航次5月18日從青島起航,是「科學」號第5次海山綜合探測航次。本航次中,來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大學、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等單位的80多位科考隊員對馬裡亞納海溝南側、卡羅琳洋脊上南北走向的系列海山開展海底多學科綜合探測,採集了大量珍貴的生物、地質樣品及原位實測數據和影像資料。

  ①「科學」號停靠廈門港。②捕蠅海葵和長莖海綿共生。③孔肋海綿上的蝦。④多體長莖海綿。⑤白色海帽狀海綿。⑥海底珊瑚。圖片均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提供

  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徐奎棟研究員介紹,本航次共完成了30個站位的水文、化學、生物等調查,包括每6小時一次共計5次的連續站作業及對海山頂部一個站位開展的連續24小時觀測。科考隊員利用船載的「發現」號深海纜控潛器(ROV)下潛19次,對海山進行了精細調查,共獲取深海巨型生物標本超過255種生物、巖石85塊,這是「科學」號執行的5個海山航次中獲取生物樣品數量最多、多樣性最高的一個航次,幾乎是過去兩個「科學」號海山航次才能獲得的物種總數。

  航次中發現了稀有的海蛞蝓以及未知的珊瑚、馬蹄螺、深海扇貝、多毛類、海鞘等罕見深海生物,在寡營養海域的海山發現多片五彩斑斕的珊瑚林,看到了多種深海生物的共存共生現象,並觀察到了深海蝦孵卵及深海海星攝食柳珊瑚的現象。

  航次還採集到了許多之前未曾見過或者見過但沒有採集到的生物樣品,包括多種珊瑚、多毛類、軟體動物,以及一些活動能力強、非常難以採集的蝦蟹和魚等生物。這些豐富的樣品和初步新發現,將為海山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研究與保護提供第一手重要資料。

  《光明日報》( 2019年08月01日 16版)

[ 責編:徐皓 ]

相關焦點

  • 「科學」號在西太平洋採集到稀有深水海兔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27日正式開始對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南側系列海山展開調查,船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採集到稀有的深水海兔。當天,「發現」號對一座海山進行了調查取樣。在970米深度,潛水器實時回傳的高清視頻中出現兩隻頭部粉紅色、身體發白的蝸牛狀軟體動物。
  • 【新華網】「科學」號在西太平洋採集到稀有深水海兔
    【新華網】「科學」號在西太平洋採集到稀有深水海兔 2019-05-29 新華網 張旭東 【字體:大 中 小】 新華社發  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27日正式開始對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南側系列海山展開調查,船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採集到稀有的深水海兔。  當天,「發現」號對一座海山進行了調查取樣。在970米深度,潛水器實時回傳的高清視頻中出現兩隻頭部粉紅色、身體發白的蝸牛狀軟體動物。隨船科學家判斷它們是深海非常罕見的海蛞蝓(俗稱海兔)。
  • 「科學」號圓滿完成西太平洋海山綜合科考
    「科學」號停靠廈門港(央廣網發 中科院海洋所供圖)央廣網青島6月23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王敏)6月22日,我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圓滿完成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航次任務,順利靠港廈門。
  • 獲取深海巨型生物標本860號!「科學」號圓滿完成西太平洋海山綜合...
    新銳大眾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王敏6月22日,我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圓滿完成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航次任務,順利靠港廈門。據介紹,本航次是「科學」號第5次海山綜合探測航次。
  • 西太平洋海山科考:獲深海巨型生物樣品超250種
    西太平洋海山科考:獲深海巨型生物樣品超250種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6月18日 14:00 A-A+ 」號日前圓滿完成西太平洋海山科學考察,共獲取深海巨型生物樣品250多種。
  • 西太平洋寡營養海底首次發現珊瑚林和海綿場
    新華社「科學」號8月25日電(記者張旭東)正在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開展科學考察的中國科學家24日和25日在其東側海嶺上發現了大量生物,包括成片的珊瑚林和海綿場。這是科學家首次在西太平洋的寡營養深海底發現珊瑚林和海綿場。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
    投入使用 6 年來,「科學」號聚焦西太平洋深遠海,統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太平洋船時項目等海上作業需求,在航 1 500 多天,累計航行 21 萬多海裡,有力支撐了我國涉海海洋機構深海裝備體系、技術體系、人才隊伍體系建設和深遠海科學研究。
  • 科考帆船「塔拉」號:太平洋上流動的實驗室
    科考帆船「塔拉」號:太平洋上流動的實驗室  本報記者 華 凌  日前,法國塔拉(Tara)科考基金會秘書長羅曼·特魯布萊在法國駐華大使館,展示了科考帆船「塔拉」號在太平洋拍攝的色彩斑斕、生動美妙的珊瑚群影像,當如詩畫面旋爾變成珊瑚群因全球氣候變暖而大片白化死亡,沉寂如灰燼時,令人震撼。
  • 科普:「科學」號上的深海「稀客」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新華社「科學」號8月22日電(記者張旭東)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在西太平洋對此前人類從未探索過的卡羅琳海山進行科學考察。「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本航次已下潛6次,取得了豐富生物樣品,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罕見的深海生物。
  • 「科學」號完成雅浦-馬裡亞納海山科考任務
    「科學」號完成雅浦-馬裡亞納海山科考任務 2016-05-18 海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17日13:30分,隨著一聲渾厚響亮的汽笛聲,「科學」號緩緩駛入位於青島西海岸國家級新區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學考察船基地,這也是科考船專用碼頭建成以來「科學」號首次靠泊。海洋研究所所長助理李超倫,實驗室和科學考察船運管中心相關人員到碼頭迎接。  本航次歷時41天,航程8000餘海裡,獲取了一系列重要發現和研究進展。
  • 「科學」號在馬裡亞納海溝科考取得階段性成果
    新華社青島12月18日電(記者張旭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在馬裡亞納海溝開展科學考察,已獲得火山巖樣品和全水深海水樣品等。據介紹,「科學」號於11月23日從青島起航,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共享航次,主要是對西太平洋多圈層相互作用及板塊俯衝起始機制進行科學考察。「進入12月以來,作業海域海況明顯好轉,科考有了明顯進展。」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國良說。據了解,科考隊員利用電視抓斗在4438米的深海採集到200多公斤火山巖樣品,其中最大的一塊接近100公斤。
  • 「海洋六號」今晨凱旋,快圍觀從深海帶回了啥?
    「海洋六號」 據介紹,「海洋六號」船自2019年5月30日從廣州啟航,在西太平洋與我國富鈷結殼合同區實施了多波束地形測量、淺地層剖面測量、海洋重力測量、「海馬」號ROV調查、深海淺鑽取樣、深海攝像、富鈷結殼原位聲學測厚、溫鹽深測量、地質拖網和重力活塞沉積物柱狀取樣等多種手段調查工作。
  • ...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亞,軍事戰略,新軍事,登陸艦,眼鏡蛇,美-國內...
    分析認為,隨著美軍積極部署重返亞太,美軍在西太平洋大舉增兵,並接連舉行聯合軍演,目的是威懾中國。  軍演中另有多國受邀參與策劃,包括澳洲、法國、加拿大及英國等10國,而俄羅斯、中國、紐西蘭、荷蘭等9國則以觀察國身份參加。據泰軍消息透露,正積極擺脫國際孤立狀態的緬甸,亦曾謀求參與,惟遭美國國會拒絕,只能以觀察國身份派出數名軍官觀摩演習。
  • 日漁船被海嘯衝走10年後奇蹟再現 穿過太平洋飄到美國西海岸
    日漁船被海嘯衝走10年後奇蹟再現 穿過太平洋飄到美國西海岸  Emma Chou • 2020-12-17 16:13:58 來源:前瞻網 E2277G0
  • 西太平洋四風暴組成正方形,雙「雙颱風」局面或出現
    雖然從8月23日上午開始,此前的「雙強臺」景觀結束,颱風蘇力和颱風西馬侖都出現了明顯減弱,但截止今天下午,西北太平洋的情況卻變得再度熱鬧起來,從衛星雲圖上看,在偌大的西太平洋上,竟有四個颱風或颱風胚胎活動。從雲圖上看,四個風暴似乎坐上了一個麻將桌。
  • 科學"號遇見罕見生物
    6月22日,我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圓滿完成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航次任務,順利靠港廈門。科考隊員利用船載的「發現」號深海纜控潛器(ROV)下潛19次,發現了稀有的海蛞蝓,未知的珊瑚、馬蹄螺、深海扇貝、多毛類、海鞘等罕見深海生物。
  • 「科學」號科考船從4438米海底「搬」上200公斤火山巖樣品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12月17日,記者從中科院海洋所獲悉,目前,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共享航次「NORC2020-581」的「科學」號科考船正在馬裡亞納海溝附近開展巖石、沉積物和CTD採水作業。科考過程中,科研人員通過電視抓斗作業,在4438米的海底深處,採集到了200公斤以上的火山巖樣品。
  • 位於西太平洋上的我國島嶼-蘭嶼島
    蘭嶼蘭嶼島位於我國臺灣省東南部。東臨廣闊無垠的太平洋。同時蘭嶼島也是我國突破第一島鏈自由進出西太平洋重要的門戶。下面我們通過衛星地圖來看一下蘭嶼島距離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距離有多遠,讓大家感受一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距離我國臺灣省66.4公裡。2.距離我國大陸575公裡。3.距離菲律賓本土377公裡。4.距離菲律賓北部島嶼八示戈僅僅只有143km。
  • 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這種兇猛的魚類為何讓海釣人夢寐以求?
    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這種兇猛的魚類為何讓海釣人夢寐以求?在遙遠的西太平洋海域下面,生存著這一魚種長得很有特點的魚種GT,它外面兇猛,體型碩大,是水下一方霸主,但就是這樣的一種可怕魚種卻讓海釣人夢寐以求,有多少國內外的海釣發燒友前往西太平洋探釣這種巨物,不畏艱險,翻山越嶺,跨越國境,只為挑戰大型GT的巨大拉力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有圈內好友,就曾在西太平洋遭遇過巨型GT,現在說起此事他仍然是歷歷在目,那是和幾個好友一起去一個西太平洋上的海島國家探釣遊玩
  • 西方一強國曾讓中國人備受屈辱,未來還想把航母開到西太平洋耀威
    9月8日,英國皇家海軍正式為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威爾斯親王號航母舉行命名洗禮儀式,從現場曝光的照片來看,威爾斯親王號的艦體工程已經基本完成,這艘大型航空母艦將正式下水,並可能緊接一號艦的進度,逐漸完成各項測試工作,直至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