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一脈,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2020-12-04 北京大學

今年

北大中文系建系110年

憶往昔崢嶸歲月

繼承先賢風骨

綿延家國情懷

秉承「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的精神血脈

伴中國的歷史煙雲而生

在歲月流變中守正創新

千秋一脈,四海文心

走過一百一十載的北大中文

如今正青春

見證歷史風雲,揚時代之新聲

1910年3月31日

京師大學堂設「中國文門」

「世運之明晦,人才之盛衰,

其表在政,其裡在學。」

賡續傳統,激蕩新潮

這是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前身

也是中文學科現代高等教育的發端

京師大學堂門匾

中文系畢業生

1919年

北大「廢門改系」

國文門正式改稱「中國文學系」

中西交融,激蕩時風

黃侃、劉師培、陳獨秀、胡適

錢玄同、吳梅、劉復、魯迅、

沈兼士、周作人、唐蘭等

大師薈萃,翹楚雲集

這裡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

中國文化、中國文學

於此「浴火重生」

1925年

國文系將課程調整為

三類課程中擇一而專門研修

既兼收並蓄,又術業專攻

體現了專業分野的現代學術觀念

沙灘紅樓

西南聯大時期

中文系在烽火歲月中

秉筆弘道,弦歌不輟

將新文學引入大學課堂

堪稱創舉

百十年間,時光流轉,地址遷移

北大中文的底蘊與擔當未變

以文筆承載智識

以道義修身兼濟

守護一方精神沃土

萬象更盛,輝光日新

新中國成立

北大中文系亦開啟新紀元

1952年,國家推行院系調整

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等高校的

中文系、新聞系併入北大中文系

1954年

中山大學語言學系

師生「舉家北上」

1959年

古典文獻專業創立

奠定了中文系

文學、語言、文獻

三足鼎立的格局

符合現代學科建制要求的

「中國語言文學系」就此誕生

「生前一代雕龍手,

身後三千倚馬才」

魏建功、楊晦

遊國恩、王力等一代學人

精研學術,為國儲才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

北大中文萬象更盛,輝光日新

1955年中文系漢語文學專業、語言學專業學生畢業合影

守正創新,繼往開來

1978年

北大中文系成立

國內高校首個當代文學教研室

1985年

樂黛雲主持成立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

在國內首設比較文學研究生學位點

王力、王瑤、林庚、

吳組緗、朱德煕、周祖謨等

著名學者重歸杏壇

在學科重建的過程中

十個教研室齊頭並進

師生們砥礪奮進,成績斐然

中文系始終保持學科發展的前瞻性

逐步接軌國際學術界

2001年

教育部批准中文系

成立新本科專業應用語言學

為新時代中文系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文系現址

21世紀

中文系迎來了守正創新的時代命題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

被評為全國首批重點一級學科

在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中

多次雄踞前列

5個本科專業

8個博士授予點

11個教研室

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3個學科平臺

11個虛體研究機構

中文系擁有全國最完整的

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制

部分二級學科位居世界一流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北大中文

這裡有豐實的精神滋養

和來自靈魂深處的追求

110年中

北大中文系共培養

全日制本科生9073人

碩士研究生2774人

博士研究生1473人

前輩宗匠

學問深湛、聞名遐邇

引領風氣,滋蘭樹蕙

中青年學者氣象漸成,前途可期

立體人才培養體系

小班教學、原典精讀

開展三十餘載的專業實習

以文育人,篤行求知

深入現實的根柢

點燃理想的星火

萬千大觀,斯文在茲

中文百十載,風雅萬千秋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守正道,常為新

將懷家國之夢,擔時代之責

文心同築,文脈相承

而今更踏新徵程

來源: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文字:隋雪純、陳欣瑤、魏珞寧

圖片: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校史館、檔案館、黎瀟逸

視頻來源: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相關焦點

  • 110歲北大中文系迎新掌門:古代文學專家杜曉勤履新系主任
    已經「110歲」的北京大學中文系迎來了新掌門。「北京大學中文系」微信公眾號 圖據北京大學中文系官網介紹,新任系主任杜曉勤出生於1967年8月,江蘇如皋人。杜曉勤199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杜曉勤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
  • 專訪北大中文系副教授程蘇東:可以張揚,也不可以張揚
    在很多同學們看來,這位三十出頭的北大中文系副教授既有帥氣又有才氣,從學長學姐口中流傳下來的故事更是為他蒙上了一抹傳奇色彩,不時還會有「迷弟迷妹」在朋友圈隔空表白。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程韶榮先生,1982年畢業於蘇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和相關的教學研究;母親是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因為熱愛母語,也通過了「大學語文」的考試,終身都在她的崗位上傳授著母語。上中學的時候,程蘇東就對文學有興趣,只是那個時候的興趣比較廣泛,並不局限於古代文學。不過父親對古代文學的喜愛感染了程蘇東,使得他從小對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就有一些特殊的感情。
  • 我與北大中文系
    北大中文系的歷史可追溯至1910年京師大學堂分科設立「中國文學門」,迄今整110年。在北大中文系110周年系慶之際,我們刊發6位北大中文學人的口述文章,聽他們回顧其與北大、與北大中文系的結緣經過,講述人生與治學中的點滴感悟,闡釋對如何繼承與發展北大中文傳統、如何繁榮國家語言文學專業的獨到見解。
  • 文心華策國際影視交流中心迎來創投界新銳!
    最近 文心空間下轄園區 藍圖創投成立於2016年,由國內資深投資團隊聯合藍色光標、拉卡拉、恆興集團、北大教育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
  • 雪松「迷霧」後續:「長青」系唯一合作方文心保理關聯股東涉非法...
    文心保理關聯股東涉嫌非法集資根據證券時報此前報導,雪松信託最重磅的「長青」產品系列,只有唯一的合作方——文心保理。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文心保理成立於2018年6月29日,成立至今僅2年,註冊資本5000萬元,實收資本3000萬元。
  • 港大尊重劉丁寧休學申請 正與北大商討助其進修
    導語:「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香港大學中文系的遼寧高考文科第一劉丁寧選擇回到家鄉高中復讀,稱北大的國學更適合自己。隨後有微博稱劉丁寧離港系被校方辭退,不適應港大學習環境,引發廣大網民關注。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向香港大學求證,該校發言人稱該學生處休學狀態,港大現已與北大積極商討,希望助其如願進修。
  • 在這裡,講述北大——新聞網學生記者團招新
    這裡是北大專業的新聞宣傳實踐育人平臺這裡是北大精神生生不息的網絡空間這裡是世界了解北大的窗口這裡是有趣靈魂的聚集點——北京大學新聞網這裡有齊全的採訪設備和數不清的報導機會,你可以親臨校內各種大事現場,走綠色通道看劇星、聽十佳、賞風雷;在參與校內重大事件報導的同時,還有機會作為優秀記者代表出席和報導校外的重大活動
  • 《文選》與《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鎮江舉行
    《文選》與《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鎮江舉行 2019年03月31日 09:2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吳楠 吳奕 公維軍 字號 內容摘要:3月29-30日,「昭明文苑 增華學林
  • 汪壽明教授:憶華東師大中文系的名師們
    撰文:汪壽明(華東師大對外漢語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1958年秋,我負笈進入華東師大中文系,倏忽至今已過去一個甲子了。自1962年畢業留在中文系任教,後雖從中文系調至對外漢語系,但我在師大的絕大部分時間還是在中文系。
  • 國學大師楊明照:「學好《文心雕龍》,不如把豬養肥」
    作為著名的文獻學家、國學大師,楊明照先生在《文心雕龍》的研究上面絕對是國內首屈一指的,他的研究成果也成為國內《文心雕龍》研究領域劃時代的成果。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大師,卻被迫寫下一篇違心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他將研究《文心雕龍》與養豬做出比較,並最後得出一個學好《文心雕龍》,不如把豬養肥的結論,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 《文心雕龍》是什麼意思,原來其中包含典故
    還有一小部分典籍的名稱理解起來就有些費解了,比如《文心雕龍》。很多人都搞不懂,文心和雕龍有什麼關心?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詞組合成書名,到底應該如何翻譯這個書名呢?其實《文心雕龍》這個書名中包含了典故,理解了典故也就理解了書名的意思。先說一下「文心」二字,劉勰說過,「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這句話很好理解,文心就是寫文章時付出的心血勞力。
  • 12年過去了,曾當建築工、保安,站著上北大的湖北男孩,如今怎樣
    12年前,湖北男孩甘相偉,高中輟學,曾當過建築工,後進入北大當保安,站著考上了北京大學中文系。2012年,他的求學勵志事跡先後被多家媒體報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感動了許多人。當年,他被評為中國教育2011年度十大影響人物,並且還寫了一本新書《站著上北大》。如今,他成為了武漢傳媒學院的一名青年輔導員,讀書已經改變了他的命運。
  • 北大「頑童」:這個時代,何妨多些「很傻很天真」?
    原來,我們同時考進了中文系的不同專業,校長和學生成了同窗。他不想別人知道他的歷史,所以嚴禁我喊主任。我畢恭畢敬答應了領導的囑咐。這件事是77級大學生的一景。也為我在北大的角色和處境定了調子。如今我年過花甲,依然打球,上場仍是主力。1979年冬天,我們一群人從北大騎車一百多裡,只為到燕山的大片野冰上跳舞。跳夠了,再騎車返回學校。多累啊!40年後再返校,問現在的學生,發現不再有這樣的行徑。傻和天真,已經成為遺產了?當時我說不清是驕傲還是遺憾。
  • 《古劍奇譚3》千秋戲卡牌怎麼玩 千秋戲卡牌玩法攻略
    導 讀 古劍奇譚3的千秋戲卡牌是需要兩個人進行對決,而且需要結成對子即可得分,這個小遊戲難度不是很高,不過玩法還是很有趣的
  • 北大教授罵孔子是「喪家狗」,引發網友圍攻,專家:他說的沒有錯
    孔子的影響是深遠的,然而一位北大教授罵孔子是「喪家狗」。 「喪家狗」就是指死了主人,無家可歸的狗,用在人身上是帶有很嚴重的貶義,作為一位北大教授,受過高等教育的學者,為什麼會用這麼尖端的字眼來批判孔子呢?
  • 千秋辭下載地址 千秋辭在哪裡下載可以玩到
    千秋辭在哪裡可以下 載到,千秋辭的下 載地址是什麼,千秋辭怎麼才可以玩到,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帶來千秋辭的相關信息跟內容吧。 千秋辭是一款以二次元國風畫面打造的虛幻平行世界東方歷史人物大亂鬥手遊。
  • 《文心》|86年前,一堂國文課
    86年前的一部語文課本和我們說,不變的,是「文心」。1934年,民國教育家夏丏尊、葉聖陶先生,用故事的體裁,編寫出了一本他們認為是應時也理想的初中國文課本,陳望道、朱自清先生作了序。課本的名字,就叫《文心》。這兩個字多少會讓我們想起千百年前的文學家劉勰所寫的那部《文心雕龍》,那也是講全體國文知識的書。
  • 文心蘭的種植小技巧
    今兒小編就來說說文心蘭的培育方法,文心蘭,又被人稱為吉祥蘭、金蝶蘭、瘤瓣蘭等…文心蘭根部喜歡的環境很籠統,乾燥溼潤兼具,又不適合經常過溼或過幹,也就是說~介於表面乾燥時澆水最好。文心蘭適合生長的溫度大約在15~24℃,家庭栽培,適合栽種在有陽光照射又不會被直射的陽臺旁,冬天寒流來的時候一定要搬進室內,不然會凍死!通常家庭栽培的文心蘭,每年都會由偽莖基部產生新芽(所謂的偽莖,不是真正的莖,但是看起來覺得是莖,這不重要~念園藝的人才需要了解,反正就是老的植株體偽莖旁邊長一個新的)。
  • 昭明文苑 增華學林 | 《文選》與《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在...
    3月29日鎮江訊(陳銘 吳奕 公維軍) 六朝文學雙璧《文選》《文心雕龍》均出自鎮江。3月29日,由江蘇大學主辦的《文選》與《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吸引了國內外百餘名高校學者齊聚鎮江開展研討。這也是《文選》學會與《文心雕龍》學會的首次「碰撞」。   江蘇大學校長顏曉紅、鎮江市副市長許文、長江學者、中國《文心雕龍》學會會長左東嶺、原國家圖書館館長、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原會長詹福瑞出席開幕並致辭。
  • 「四海之內皆兄弟」四海是指哪四海?古人:那不是海!
    《論語·顏淵》:「君子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論語記載,司馬牛和子夏論道,憂愁的說:別人都有兄弟,只有我孤獨一人,愁啊!子夏說:君子以恭敬之心為本源而無過失,待人恭謙而有禮,那麼四海之內,都可以是你的兄弟,君子還怕沒有兄弟嗎?那麼四海是指哪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