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粉蟲養殖加工作為我市一項新的出口創匯項目日漸受到業內關注,今年3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國際市場嚴格進口檢驗,全國出口貿易下滑的大背景下,我市企業生產的飼用幹黃粉蟲產品首次實現出口歐洲。今年截至6月19日,我市共出口飼用幹黃粉蟲7批、重量70.5噸、貨值24.1萬美元,黃粉蟲正逐漸成長為大同出口產品中新技術、新產品的「明星」。
走進大同海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養殖車間,最吸引記者眼球的,是層層堆放著的一個個養殖盤,盤中整整齊齊地鋪著一層麥麩,工人們正給盤中的麥麩噴水,麥麩中藏著黃粉蟲的卵,溫度、溼度合適的話,幾天後它們將破卵而出,以麥麩為食慢慢長大……加工車間中,養成的黃粉蟲要經過兩次封閉式的微波處理,進行乾燥和殺菌,最後處理好的幹蟲裝入包裝袋內,打包裝箱,等待出口。
這是黃粉蟲規模化養殖及精深加工項目中幹黃粉蟲的生產流程。作為新產品、新業態,大同黃粉蟲養殖基地於2017年10月建設,總投資865萬元,目前已建成山西省最大的黃粉蟲養殖基地,年產乾燥黃粉蟲600餘噸,並建有國內唯一的黃粉蟲深加工生產線,主要產品包括乾燥黃粉蟲、黃粉蟲蛋白粉、黃粉蟲精煉油等。
黃粉蟲又叫「麵包蟲」,原產北美洲,上世紀50 年代引進中國飼養。黃粉蟲幹品含脂肪30%,含蛋白質高達50%以上,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常量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其飼用價值、食用價值、保健價值很高,海外高端消費市場廣闊。海發生物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生產的黃粉蟲採取「統一育種、統一供料、統一管理、統一加工」的養殖加工模式,保證了養殖加工過程中各環節的品質控制,產品達到食品級標準。目前該公司擁有兩個養殖基地,另有8個養殖基地在建,預計今年年底前可完工,建成後養殖盤規模可達1000萬盤,年產量可達1200噸。
面對幹黃粉蟲這一新的出口產品,大同海關一方面強化對該公司的日常監管,指導企業按照進口國要求組織生產,同時強化產品風險監測,在出口前對微生物、重金屬等重點項目實施風險監測,確保產品質量符合進口國要求;另一方面提高通關效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快速實施現場查驗,辦理相關手續,幫助企業產品快速通關。今年3月4日,該公司飼用幹黃粉蟲產品首次出口荷蘭,為山西黃粉蟲產品打開了又一個高端市場。
食用黃粉蟲產品價值更高,品質和安全標準要求也更為嚴格。為了幫扶該公司食用黃粉蟲產品走出國門,大同海關積極指導企業完成HACCP認證,有效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以滿足進口國標準要求;幫助企業快速辦理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獲得食品企業出口資質;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及時掌握新產品出口的相關要求,確定產品的HS編碼,同時做好產品首次出口前的抽樣檢驗及監管工作,確保出口食品質量安全。2019年11月14日,該公司生產的重500千克、價值2350美元的食用幹黃粉蟲首次走出國門,順利出口韓國。
(文章來源:大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