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雞文化】在生活當中,總是有人會把一些家禽內臟的概念給弄混淆,在雞這一方面,更是讓人「不忍直視」。比如雞腎和雞胗,就常常讓人頭大。
據說某北方人到南方工作後,到超市愣是找不到雞胗,卻在貼著「雞腎」標籤的包裝內發現了雞胗,使他對自身幾十年的認知產生了深深的懷疑:難道我認識的雞胗實際上是雞腎?
事實上,這只是叫法的不同罷了。由於語言演變的原因,南方人通常將雞胗叫做雞腎,於是導致某些時候人們將雞胗和雞腎混淆,可實際上雞胗和雞腎完全是兩個東西。雞胗是指雞的砂囊,砂囊又稱為肌胃,簡單的說就是雞的胃,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物質,形扁圓,外有筋膜,內有胗皮,兩側為胗肉;而雞腎是雞的一種器官,屬於泌尿系統的一部分,負責過濾雞血液中的雜質,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形狀如板慄,色澤如豬肝色。雞腎雖然鮮美但幾乎沒有營養。

不知道你是否能分清楚雞胗和雞腎了呢?那麼問題又來了,「雞腰子」又是什麼?
一般來說,腰子指的就是腎,可是雞腰子,卻和雞腎沒啥關係。雖然人們一般將雞腎俗稱為「雞腰子」,但是雞腰子實為雞睪丸。其形狀如卵,略小於鴿蛋,色乳白,質細嫩,外有筋膜包裹,主要作用為分泌激素,與生殖器相關功能有關。
因此,在購買雞胗、雞腎、雞腰子的時候,可需要好好區分,以免想買雞胗卻買到雞腎,想買雞腎卻買到了雞腰子…除此之外,雞翅尖、雞尖翅都簡稱雞尖,你知道這又要如何區分嗎?欲了解更多國雞相關知識,敬請關注「國雞文化推廣聯盟」。
國雞是我國三黃雞、優質雞、黃羽肉雞的統稱,包括中國特有的本土肉雞品種和中國特色的肉雞配套系,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為了弘揚中華文化,保存中國獨有的育種智慧財產權以及國雞文化,國雞文化推廣聯盟成立了!聯盟致力於通過整合行業企業、專家高校、渠道企業、餐飲企業、媒體等資源,推廣國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