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位謹記,見到這種大蝸牛千萬不要去碰,否則有生命危險!

2021-01-10 小鵬說社會百態

隨著雨季的到來,南方多地區接連幾日都是下雨天,不少網友在自家小區樓下,街頭草叢邊發現了很多大蝸牛,大到和成人拳頭那麼大!

不少網友都在討論怎麼個吃法,有的人想抓著來玩,有的人就把家裡的物品拿出來和它比大小,甚至有人已經帶回家養著了還說要是找不到他,那他一定是在放「牛」,你確定是沒開玩笑的?各位網友們你知道嗎?這種蝸牛是不正經的,而且可以說是「毒物」都不為過啊!

不信嗎?那小編來給你講解講解,這種蝸牛身材巨大,是一種叫做非洲大蝸牛的品種,是外來入侵物種,身上是帶著病原體細菌,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致命病。

危害極大,千萬不能碰!不能養!不能吃的!

此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也是中國國家進出口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該物種生長在野外,是多種人畜寄生蟲和病原細菌的中間宿主。和福壽螺一樣,都帶有圓線蟲,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疾病。

吃了這種感染的非洲大蝸牛,或是接觸了它們的排洩物,圓線蟲是可能直接進入體內,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者是腦脊液中引發致命的腦膜炎。在室外看到這種蝸牛千萬別去碰,特別是小孩子,不要好奇就把這種蝸牛帶回家當寵物養著,抵抗力低,就有可能會被感染生病。

專家提醒,如果在小區內發現較多的大蝸牛,可以告訴物業進行滅殺處理,或者在家裡發現少量蝸牛可以用食鹽,撒鹽後蝸牛的軟體部分會融化成水直至死亡。

各位網友們,現在知道這種蝸牛的危害了吧?特別是家裡有小孩的一定要謹記啊!

相關焦點

  • 在野外見到這種「生物」,一定不要用手碰,它比蛇還要危險
    在野外見到這種「生物」,一定不要用手碰,它比蛇還要危險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動物,不同的動物有著不一樣的外形特點,有些動物雖然外形看起來非常的小,但是它的攻擊性以及毒性卻是不容小覷,在野外碰到這種生物的時候,一定不要用手碰,因為它比蛇還要危險,下面就帶大家看一看吧。
  • 見到這種毛毛蟲千萬不要碰它,不然可能會流血致死
    通常一般毛毛蟲是不會危害到人類的生命的,不過若是你在野外看到這種的毛毛蟲,千萬別去碰它!這種看起來身上種滿小樹的毛毛蟲是巨型天蠶蛾的幼蟲,光是碰到它,你就可以流血致死,所以有「毛毛蟲界的殺手之稱」。
  • 溫馨提示:車上這3個按鈕,不要亂碰,否則會有車毀人亡的危險
    溫馨提示:車上這3個按鈕,不要亂碰,否則會有車毀人亡的危險社會的發展非常迅速,越來越多的消費品應運而生,國內非常普及的汽車就是最明顯的案例,各類實用性功能一應俱全,私家車漸漸地成為了最好的代步工具溫馨提示各位,車上這4個按鈕不要亂碰,否則會有車毀人亡的危險,從自身做起,將安全工作做到方方面面,給行車提供一份保障第一個按鈕,ESP OFF按鈕每一輛車子基本都會配備ESP OFF按鈕,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車子穩定,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是自動啟動的,可以自覺感應
  • 看到這種蝸牛,千萬別碰!會出大事情……
    這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身上攜帶病原體細菌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食用危害極大千萬不能碰!不能養!不能吃! 有專家表示吃了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非洲大蝸牛或者接觸它們的排洩物廣東住血線蟲就可能進入人體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
  •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nbsp&nbsp&nbsp&nbsp近期,深圳進入了「龍舟水」季節,雨特別多。大雨過後,不少細心的人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出現了很多氣定神閒的大蝸牛!
  • 「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
    不少市民在公園和小區裡發現了這種巨型蝸牛的蹤跡。這引起了不少小朋友的興趣,有些市民還提著水桶,把蝸牛抓回去當寵物養或做下酒菜。    然而,專家發話了,這種「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它屬於入侵物種,自身攜帶多種寄生蟲,家長特別需要看好自家「熊孩子」。
  • 深圳雨後有大蝸牛出沒,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
    深圳雨後有大蝸牛出沒,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近期深圳降雨頻繁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雨後的綠化帶、灌木叢下經常會有大蝸牛出沒有部分膽子大的網友不僅抓來玩還興致勃勃研究起大蝸牛的吃法......
  • 江門人遇到這種動物千萬別碰,路邊草叢很常見!
    江門人遇到這種動物千萬別碰,路邊草叢很常見!千萬不要!吃了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非洲大蝸牛,或者接觸它們的排洩物,廣東住血線蟲就可能進入人體,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有人說,完全煮熟後能滅掉寄生蟲,但仍有一定風險。最好也別摸!!!有人說非洲大蝸牛可以養做寵物這千萬不行!
  • 深圳雨後有大蝸牛出沒 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
    近期深圳降雨頻繁,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雨後的綠化帶、灌木叢下經常會有大蝸牛出沒,還有部分膽子大的網友,不僅抓來玩,還興致勃勃研究起大蝸牛的吃法。對此,專家提醒,這種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易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菌,市民千萬不要觸碰或者食用。
  • 野外看見這種「生物」,不要用手碰,它比蛇還要危險!
    野外看見這種「生物」,不要用手碰,它比蛇還要危險!有不少的小夥伴喜歡去野外探險,去野外能夠尋求刺激,給我們以身心的愉悅。不過,膽小的朋友就對探險表示反感,因為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對於喜愛野外探險的朋友來講,懂得一些必要的求生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 外來侵略物種大蝸牛,不能碰!不能養!不能吃!
    外來侵略物種大蝸牛,不能碰!不能養!不能吃!,包括鬥門區,絕大部分的小區草叢,都是這種「大蝸牛」集中出沒的場所。有家長反映,學校老師之前安排孩子去抓蝸牛,結果抓完這些大蝸牛後,孩子就發燒,班裡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因病請假。 大蝸牛和發燒有沒有關係,尚不得知。
  • 最近常出現的這種動物千萬別碰!
    我們來看看對比圖比一根手指還長膽小的朋友們早已被嚇得敬而遠之但是,總有那麼幾個膽子大的抓這種蝸牛來玩快放開!注意 注意 注意這種蝸牛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體內藏有大量寄生蟲食用危害極大千萬不能碰!不能養!不能吃!
  • 小區爬來好多巴掌大蝸牛,嚇壞居民!專業人士:不摸不碰更不要吃
    這幾天,盛天悅景臺的居民下樓散步時發現,小區花圃周圍,時不時會看到一種蝸牛,體型有巴掌那麼大。這麼大的蝸牛,是哪來的?從居民拍攝的視頻可以看到,這種蝸牛的顏色、形態跟普通蝸牛相似,不過它的體型更大,拿一臺寬屏手機放在它旁邊,大小不相上下,而且它背殼的尾部比較尖。
  • 生命的代價!在野外這幾種動物,碰都不能碰!帶有鼠疫太危險
    而在野外大自然中,人類有了很多跟野生動物接觸的機會。許多人閒暇之餘,也喜歡去到郊外擁抱大自然。可是,喜歡到野外旅遊,並不代表安全。在野外這幾種動物,碰都不能碰,否則就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各種攜帶鼠疫的動物,比如野生的老鼠、旱獺、野兔(沒錯,野兔也有可能攜帶)、野貓(看到流浪貓不要親密接觸!)、野狐、野狼等。
  • 蝸牛不能亂吃,如果你吃這種蝸牛,那將是致命的
    有一個我不想用,雖然他很便宜,但是引起大麻煩的是可能會。這種蝸牛的名字是福壽螺,外殼漂亮,價格便宜。從他的名字我們可以看出,這隻蝸牛原本代表著吉祥的美好含義,但他所帶來的傷害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恐怖如斯!蝸牛本身被引入中國用於觀賞目的,來自中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不知道愛心人士是否把這隻蝸牛放進淡水湖,福壽螺和中國的水是乾淨的,沒有天敵。
  • 世界上最毒的4種「海鮮」,觸碰就有生命危險,千萬不要誤食
    世界上奇怪和我們不曾了解的東西太多,所以便有了「探險者」。因為想要增長自己的見識,所以有「旅行者」。但是旅遊講究的是開心、安全,千萬不要去觸碰一些比較危險的東西,使得旅途鬧出不愉快,所以喜歡海洋的你,應該了解這4種海洋中最危險的生物。
  • 別碰!東莞常見的這種動物含大量寄生蟲!看見要避而遠之……
    然鵝,總有那麼幾個膽子大的 不僅抓這種蝸牛來玩 甚至還開始研究起吃法 體內有大量寄生蟲,不要碰! 注意!注意!注意!
  • 別碰!這個大蝸牛壞得很,弄死它
    據報導,因南方連續暴雨天氣,廣東、福建等多地出現「巨型蝸牛」,這些蝸牛不僅個頭巨大,而且數量十分驚人,有小區幾個小時內就撿了幾百隻大蝸牛。  有人高興了,這不就是來送肉的嗎?但其實別說吃了,連碰都不能碰!
  • 為什麼說非洲大蝸牛不能碰?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有一種蝸牛,它不但有巴掌大小,而且已經成功地成為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入侵物種」,它就是非洲大蝸牛。那麼,非洲大蝸牛到底是種怎樣的生物呢?網上流傳的非洲大蝸牛不能摸是不是真的呢?我們今天就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觸碰,更不要食用
    在我國主要出現在東南沿海,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等省份都有見到。雨後的夜晚,經常可以在路上見到大量的這種蝸牛。不過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觸碰,更不要食用。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非洲的大蝸牛。成年非洲大蝸牛的體長通常在7~8cm,大的可達20cm,現存最大的記錄標本39.3cm。我這麼說可能不夠直觀,人的臉長大概20cm,現在你知道它有多大了吧。闊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