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法國兩款主力坦克:外形醜陋怪異,性能差強人意!

2020-12-05 指縫間的歷史

文/滅霸他爸

1917年5月5日,在拉福克斯磨坊之戰中,參戰的16輛法國坦克雖然取得一定戰果,但其中的15輛掉入德軍挖掘的反坦克壕中,損失率高達94%,可謂十分慘重,這種機動能力和通過障礙能力很差的坦克,就是法國自住研發的「聖沙蒙」式坦克。

「聖沙蒙」式坦克

自從坦克這種鋼鐵巨獸在索姆河戰役亮相後,法國立即意識到它在戰爭中巨大潛力,迅速研發自己的坦克,並組建了坦克部隊,命名為「突擊炮兵」,由埃斯頓上校指揮,他由此成為法國歷史上第一位坦克部隊指揮官。

法國的坦克部隊以群為作戰單位,每群下轄4個坦克連,每個坦克連有4輛坦克,當時,法軍裝備的坦克為法國施納德工廠研發的「施納德」式突擊坦克。

這種坦克呈船型,外形和後來的坦克大相逕庭,全重14.6噸,裝備一門75毫米火炮和兩挺機槍,乘員共6人。

「施納德」式突擊坦克

1917年3月,法軍將坦克群改編為坦克營,每營下轄3個坦克連,一個修理補給班,每連有4輛坦克。

4月16日的謝曼德達姆之戰中,法軍第一次使用坦克部隊,集結了8個坦克營,共128輛坦克,戰鬥打響後,法軍共損失坦克67輛,其中大部分被德軍直接摧毀,剩餘的陷入淤泥,失去作戰能力。

由於坦克損失太大,且沒有達到預期的戰役效果,法軍高層對式突擊坦克性能很不滿意,削減了這種坦克的訂單,轉而加購由聖沙蒙工廠研發的「聖沙蒙」式坦克。

「施納德」式突擊坦克

「聖沙蒙」式坦克車長8.67米,車寬2.66米,車高2.36米,戰鬥全重22噸,乘員8人,武器為一門75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彈藥基數為106發,子彈基數7500發。

這種坦克外形更加怪異,仿佛一隻運動的箱子,前部裝甲傾角極大,車體前部和後部超出履帶的車體部分太大,導致跨越障礙的能力較差。

如果坦克跨越壕溝時,車頭扎入土壤中,坦克就會失去行動能力,拉福克斯磨坊之戰中,15輛掉入壕溝的「聖沙蒙」坦克就是這樣被反坦克壕困住的。

「聖沙蒙」式坦克

這次戰鬥後,德軍對法國坦克的評價很高,認為他們「取得了決定性進展」,但法國人則發現了「聖沙蒙」坦克在實戰中暴露出的一系列問題,如跨越障礙能力弱;側面防禦力差,一旦被敵人炮彈擊中就會起火;內部結構設計不合理,中彈後,乘員很難逃生等等。

法國人雖然對「聖沙蒙」坦克也不滿意,但新式坦克(雷諾FT-17型)目前還在研發中,暫時沒有替代品,不得不繼續使用已經裝備到部隊「聖沙蒙」式和「施納德」式坦克。

幾個月後,馬爾邁松之戰爆發,法國出動了36輛「施納德」式和28輛「聖沙蒙」,企圖攻佔德軍據守的馬爾邁松要塞。

戰鬥中,兩種坦克成功突破德軍外圍陣地,13輛「聖沙蒙」式坦克陷入泥坑無法動彈後,利用火炮和機槍,壓制和摧毀德國機槍陣地,表現十分出色,為戰鬥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聖沙蒙」式坦克

參戰的64輛法國坦克,只有6輛被德軍摧毀,損失遠遠低於前幾次戰鬥,這次戰鬥,讓法國高層又看到了這兩種坦克優點,儘管沒有追加採購量,但至少沒有讓1917年9月裝備部隊的雷諾坦克完全取代它們。

到一戰結束,這兩種坦克始終活躍在戰場上,據統計:「施納德」式共參加大小戰鬥600多次,「聖沙蒙」式共參加了416次。

戰後,這兩種坦克全部退出現役,雷諾型坦克成為法軍的主力,一直用到二戰爆發。

參考資料:《坦克與戰爭》、《坦克百年》、《一戰法國和美國坦克》

相關焦點

  • 一戰塹壕戰中很少被提及的一款近戰武器,外觀簡單醜陋卻很實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交戰雙方都使出全力向對方進攻,德軍在戰爭初期實力略勝一籌,但是德軍攻勢在法國巴黎地區被英法聯軍所遏制,並向德軍發起反攻,德軍不得不後撤併建立防線進行防守。一戰時期德軍塹壕交戰雙方向戰場投入了大量先進武器,包括新式機槍、坦克、大炮、衝鋒鎗等,這些都是能夠對士兵造成大規模殺傷的威力強大的武器,所以為了有效減少己方士兵的傷亡,交戰雙方不約而同的都在深挖塹壕,雙方戰線由此陷入僵持狀態
  • 開火就噴地的武器,法國一戰艾蒂安M1907重機槍,能發射穿甲彈
    一戰初期,法軍的主力重機槍並非是哈奇開斯機槍,而是聖.艾蒂安M1907重機槍。這是一款具有法國風格的裝備,能夠發射穿甲彈,對一戰時期的改裝裝甲車具有很大破壞力。但是這款機槍在戰場上沒能經受住考驗,被哈奇開斯機槍取代了,這其中的原因耐人尋味。
  • 面對它鴨梨山大,該國主力出陣!中國這款武器將因此一戰成名
    與之對陣的則為泰國空軍的主力---JAS-39C/D「鷹獅」,這一瑞典製造的輕型戰鬥機。此前在中泰鷹擊2015軍演時,中國空軍殲11A型戰機就與鷹獅戰機空中對陣。  殲10A戰機是由中國成飛設計生產製造的一款中型空優戰機,之所以被稱為中型戰機,是因為它是一款10噸級的單發單垂尾戰機,殲10戰機可說是我國三代機的爭氣機。
  • 德國在二戰早期的坦克都比較「方」,原因只是因為鋼鐵質量好嗎?
    在四號和三號等坦克身上,這一特點再明顯不過了,而它們也正是德國二戰初期軍工的體現,那方方正正的外形下,到底隱藏著德國工程師哪些用意呢?古德裡安的設想,開啟了德國裝甲部隊的重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受到了多方面的約束,威力強大的坦克自然被算在了其中,因此德國一戰時的坦克研發技術基本上歸了零。但沒過多久人們就清楚了,和平只是短暫的,另一場戰爭即將到來。
  • 造價1550美元的德軍「草根」坦克,主炮都沒有!但二戰功勞卻不小
    它嚴格來說是德國二戰坦克發展的開端,至於一戰時期的A7V「18兄弟鐵棺材」,無論是技術還是理論都沒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反倒是德國通過一號坦克積累了很多坦克設計經驗,又通過訓練和國外實戰檢驗了相關理論。初次看到一號坦克給人的感覺,它其實更像是一輛裝甲車,作為一款輕型坦克,二戰中的實戰確實很難與其他坦克相抗衡,就連T-26都打不過,不過一號坦克家族作為二戰德式坦克的奠基者,其型號可也不少,各型號之間性能差異也非常的大。一號坦克主要有兩種非常相似的變體:A型(1934年開始生產)和B型(1935年開始生產),其具有不同的懸架和發動機。
  • 搖頭晃腦的龍騎兵——法國AMX-13輕型坦克
    作為曾經擁有強大陸上軍事力量的高盧雄雞,自然不可能滿足於繼續使用美援的坦克來武裝自己的部隊,國產化坦克項目自然而然地迅速被排上了日程。 戰後初期的法國坦克,大部分還是戰前法國未能繼續完成的項目。比如被稱為法國裝甲兵戰後榮耀的ARL-44重型坦克,其懸掛系統竟然還是一戰後期的水準,這種坦克自然上不了戰場,最終只能夠淪為閱兵專用坦克。
  • 二戰時的TOG重型坦克,一戰老設計師們頗具新意的「年代秀」
    但TOG坦克著實拉低了整個英國坦克的高度和顏值,還好它在競爭中敗於了邱吉爾坦克,並沒有量產。難以根除的塹壕戰思想,才造就了英國坦克單從外形上來看,TOG系列坦克實在會讓人誤以為它是一戰時期的產物,但它確實是為了二戰所準備的。受固有思想的影響,英國的坦克研發人員還是戰爭的重心放在了工事上,也就是塹壕戰。
  • 一戰法國APX重機槍,一個永遠在哈奇開斯屁股後面追的面子工程
    哈奇開斯系列機槍是曾經法國輕武器的標誌,在武器裝備歷史上也曾輝煌過幾十年。讓法軍很不高興的是,如此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其創始人其實是美國人,作為歐洲乃至世界的工業大國,一戰前的法國居然設計不出優秀的輕、重機槍,這怎麼能忍?
  • 響尾蛇霸佔市場,法國以色列研發國產空空飛彈,模仿後性能更優秀
    1966年深感「法國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空對空飛彈」的馬特拉公司,決定研發一款類似於美制「響尾蛇」的紅外線制導短程空對空飛彈。直到1969年,馬特拉公司才獲得了國家政策性預算補助,法國空軍要求飛彈的性能必須優於「響尾蛇」飛彈,比如要能在0至1300公裡每小時的飛行速度中、1.8萬米左右高空、或處於6G機動狀態下發射,而且直升機也能掛載。
  • 外形非常獨特!彩虹家族兩款新機亮相珠海,未來空戰模式重大革新
    據悉,這次為了出席這次航展,彩虹家族有兩款新機閃亮登場。看到這兩款新型無人機之後,不由得產生遐想,看來這未來空戰模式即將迎來重大變革。11月6日珠海航展剛剛開始,就有一大堆人流湧入,其中有真軍迷也有純屬看熱鬧的。不過意外的是,大家都在彩虹家族的兩款新機面前久久駐足,實在是看不夠啊!這兩款新機分別是彩虹7以及彩虹10,全部都是1:1實物展示。
  • 謝爾曼坦克被戲稱為「打火機」,但它為何還受軍方青睞?
    自誕生之日起,坦克就一直在地面作戰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坦克發源於一戰時期,最早是由英國人發明的,它是一款集越野能力、防護能力和火力攻擊能力於一體的陸地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是一種十分強大的地面武器,主要用於與坦克、裝甲車作戰,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地面工事,打擊敵方的陸上力量等。
  • 全球十大最強主戰坦克
    99A坦克主要用於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野戰和堅固防禦工事,殲滅敵有生力量。99A坦克仍採用125毫米主炮,但性能有極大提升,其三期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可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7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三期彈改可達950至990毫米之間;其正面車體實際裝甲物理厚度(LOS)超過1000毫米,可以承受全球現役任何一款主戰坦克的主炮首發射擊;其最大公路速度達到75公裡/小時。
  • M1911淪為拉機柄,一戰罕見的12.7mm溫切斯特反坦克步槍
    但這些都是二戰時的武器,回到一戰呢?大概率只能想到德國那把放大版的毛瑟13.2mm T-Gewehr。之前我寫過一款英國在一戰末期研發,但沒上過戰場的戈薩爾12.7mm反坦克步槍,今天則再和大家聊一把美國作品,同樣是一戰末期研發,同樣沒上過戰場的12.7mm溫切斯特反坦克步槍。一戰時期,隨著坦克和飛機的威脅,各國都開始認識到傳統的中口徑步槍彈在對付這兩的時候非常乏力。
  • 中俄坦克「恩仇錄」:96坦克曾打爆T-72AV
    開賽第一天,中俄坦克就發生了在賽道上相撞的事件,導致中國一輛坦克履帶受損不得不退出比賽進行修理。這並不難理解,畢竟,中俄兩軍可曾經互為對手幾十年,雖然今天「渡盡劫波兄弟在」,但軍人之間,心裡難免還是有點互相不服氣的「疙瘩」的。比賽現在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中國隊的射擊成績在所有參賽隊中佔有很大優勢,但在這場主要比試坦克速度的比賽中,卻不足以挽回96A坦克機動性上的不足。
  • 軍史上流傳最廣的謠言,波蘭騎兵打坦克到底是怎麼回事?
    作者:音樂傳真 提起二戰全面爆發的起點,德國入侵波蘭之役,許多軍迷都知道其中有一個著名的段子——波蘭騎兵打坦克。該謠言流傳廣泛,充斥各種軍事影視、書刊、網絡,說是在當時的戰鬥中,波蘭騎兵遇到德軍坦克不知其性能,手持中世紀的長矛,向坦克發起決死衝鋒。
  • 阿拉斯戰役,英國的這款坦克,把隆美爾都給打懵了!
    二戰初期,自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軍閃擊荷蘭、比利時開始,在短短數天內,納粹德軍就快速攻入法國境內,將法軍的防線撕扯得支離破碎。然而,就在這短短的11天之後,在法國西北部城鎮阿拉斯英軍展開的反擊,卻讓一路高歌猛進的德軍,首先嘗到了痛苦。
  • 戰後美軍第一款坦克M48巴頓:性能平平但橫掃中東越南
    它是俄國最大的坦克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坦克博物館。該館擁有290輛坦克實車展品,分別歸屬11個國家,從3噸的輕型坦克到180噸超重型坦克什麼都有。這裡還有從57毫米到600毫米的40門自行火炮,30輛裝甲汽車,10輛偵察及通訊用車和大量後勤運輸車輛。總之,俄羅斯歷史上所有的老坦克,你都能在這裡找到。
  • 全球怪異的特工槍械,被偽裝成日常用品,第1是男生的最愛
    導語:全球怪異的特工槍械,被偽裝成日常用品,第1是男生的最愛有戰爭的地方就會有傷亡,熱武器時代的到來讓戰爭的傷亡越來越大,而其中槍類武器可以說是使用面最廣的熱武器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款具有代表性的特工奇特武器,它們被偽裝成日常用品,從外形上很難分辨出來,你認識嗎?1、雪茄手槍:該槍械可以說是特工系列武器中非常經典的了,具有極高的迷惑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007特工出場的時候總是拿著一支雪茄呢?久不久放在鼻子聞聞,好像是點燃之前的品味一般。
  • 虎式重型坦克所向披靡?其風光的背後,也給德軍帶來了許多麻煩
    當時研發重型坦克的原因無外乎是德國在撕毀了《凡爾賽和約》正式擴軍備戰後,胃口變得越來越大,已經不滿足於其計劃中擔任裝甲部隊主力的三號中型坦克和四號中型坦克了,轉而謀求一種噸位更大,防禦更強,並且擁有更為強大火力的重型坦克。 當時德國陸軍會有這個想法也是非常現實的原因,那就是作為德國假想敵的英法兩國,都擁有非常強大的重型坦克。
  • 校場:臺匪軍將要研製的獵豹輪式坦克性能如何?
    當時臺偽當局就仿照日本16式機動戰車搞出了一款雲豹底盤的突擊炮。但當時那款雲豹突擊炮並未能正式量產,考慮到匪陸軍的裝備發展一直以美軍為榜樣,這次臺偽當局研製的獵豹輪式坦克或將參考美軍M1128斯特瑞克突擊炮的構型,採用更先進的無人炮塔——當然以臺偽當局的科研能力來看,沒有美國的幫助搞無人炮塔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也不排除這個獵豹輪式坦克最終和之前的樣車大差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