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凡有疾」?甲骨學界圍繞這句「成語」爭論了80年!

2020-12-05 學術異類識讀甲骨文字
卜辭中的「禍犯有病」

所謂「肩凡有疾」或者「肩凡」,即卜辭中常見的疾病佔辭「禍犯有病」或者「禍犯」某病。它被中國甲骨學界稱之為一句甲骨文「成語」,因其在商王武丁時期的「賓組」和「師組」卜辭中出現的頻率非常之高,大約出現了六十餘次,所以,有關這句「成語」的解讀和爭論一直持續了八十餘年,總共有十多位頂級的古文字學家對此提出了超過十六種的釋讀意見。

甲骨文「禍」字之一。
甲骨文「禍」字之二。
甲骨文「禍"字之三。
甲骨文「禍」字之四。

既然是對一句古老的「成語」進行釋讀,當然要搞清楚「成語」中每一個字的含義。第一個字「肩」,是引起眾多歧釋的罪魁禍首,因為這個字本來就是一個「禍」字,或者被約定俗成地借用為「禍」字。甲骨文的禍字,象牛肩胛骨之形,寫法有一、二十種,但意思都是一樣的。大約人們認出了這個字所象形的就是牛肩胛骨,所以便分別釋讀為「肩」字、「克」字或者「骨」字。

甲骨文「範」字。

第二個字「凡」字,或者說後來演化為金文的「凡」字,其實就是「範」字的本字。所謂範,指的是古人鑄造青銅器物時所用的沙型翻模架而已。於省吾先先說,此字應讀如「侵犯」之「犯」,真正的有見地。但不僅應讀如「犯」,其實在「肩凡有疾」中,「凡」(即範字)字本來就借用為「犯病」的「犯」字。

甲骨文「有」字(蹂字)

第三個字「有」字,實乃鳥獸蹄印之形,古文寫作「蹂」字,獸足也。借用為「有無」的「有」字。古人根據獸跡以斷判狩獵收穫的「有」和「無」,此乃「有」字之本源也。

甲骨文「病」字。
甲骨文「疾」字。

第四個字「疾」,實乃「病」字,以「片」字為聲符,故不能讀作「疾」。甲骨文本身另有一個正宗的「疾」字,乃一人中箭之形,故疾者,急也。又何必非要將一個「病」字釋讀為「疾」?

綜上所述,所謂「肩凡有疾」這句所謂的「成語」,其實就是「禍犯有病」四個字的佔辭而已。所以至今,「犯病」二字仍然是我們常用的口話,其根本在此也。本人識讀卜辭,最在意其中的同音字假借,同音字假借是卜辭中極為普遍的現象,是不可以依照字的原義去生釋硬解的。

蔡研究員在中科院史語所演講。

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蔡哲茂先生,專門為「肩凡有疾」寫了一篇帶有總結性質的論文叫做《殷卜辭『肩凡有疾』解》。根據他的統計,放下最易懂的「有疾」二字不說,僅對「肩凡」二字存在的歧釋就有:

1、 郭沫若先生釋「肩凡」為「繇凡」,意思是「遊盤」,即「遊樂」?

2、 唐蘭先生釋「肩凡」為「攸同」,即「維同」?

3、 嚴一萍先生釋「肩凡」為「禍風」?

4、 饒宗頤先生釋「肩凡」為「禍重」?

5、 李孝定先生認為「肩凡」就是「骨痛」?

6、 丁驌先生認為「肩凡」就是「風溼痛」?

7、 柯昌濟先生認為「肩凡」就是「篤重」?

8、 劉桓先生認為「肩凡」就是「恫疾」是因疼痛而致疾?

9、 沈寶春先生釋「肩凡」為「骨骫」?

10、 姚孝遂釋「肩凡」為「骨凡」,指某種動作或行為,但並非「骨痛」?

11、 張玉金先生也釋為「骨凡」,即「毀壞安康而有了病」?

12、 裘錫圭先生釋「肩凡有疾」為「肩同有疾」,意義是「能分擔王疾」?

13、 宋鎮豪先生說「骨凡有疾」意指各式各樣的骨性疾病?

14、 林小安先生釋「肩凡有疾」為「果犯有疾」?乃卜問果真犯有疾嗎?

15、 蔡哲茂先生自己則釋「肩凡有疾」的意義是「克興有疾」,也就是說疾病狀況有起色,即病情好轉,所以也可以省略作「肩凡」,即「克起」之意?

16、 尼德衛認為「肩」字與「克」字意義相當,「凡」字要讀作「興」,是恢復健康的意思。

於是,有位叫做魏文成的先生聽聞上述十六種說法後,不禁大怒:罷了罷了,難道商代王族統統犯有骨頭痛、風溼病?就沒有其他的疾病?真是豈有此理!肯定搞錯了!

不幸的是,先生們真的是搞錯了。對戰爭和疾病的佔卜,是殷墟卜辭卜問的兩大重要內容。古人決不止犯有風溼病、骨頭痛這一類疾病,其他任何疾病對於巫師們來說,都認為是鬼神作祟的,所謂「肩凡有疾」就是「禍犯有病」的意思,又何必把這麼個簡單的事情搞的那麼複雜呢?

相關焦點

  • 成語辨析的10大方法
    方法四 注意用語得體 防範「謙敬錯位」成語是約定俗成的,某些成語的使用須有一定的場合,有的還需要區別尊卑、長幼、主客、男女等。這就要求我們在使用時注意場合,做到自謙敬人,得體合度。如果分辨不清,就會導致謙敬錯位。
  • 科學家通過研究終結了圍繞「來世」的爭論死後塵歸塵土歸土
    舉報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一位宇宙學兼物理學教授Sean Carroll認為,他已經通過大量的物理學定律研究終結了圍繞
  • 2019屆高考語文人教版一輪複習針對訓練辨析近義成語
    2019屆高考語文人教版一輪複習針對訓練  辨析近義成語  選擇題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國家沒有制定統一的價值評估標準,致使坊間對夜明珠的認定具有極大的主觀性,這也使得許多人造寶石充斥市場,___________
  • 2013年413公務員考試行測:成語選擇六角度
    成語,簡練的形式中蘊含豐富的內容,它以生動的形象喚起人們的聯想,以精闢的語義啟迪人們的心智。縱觀近年來公務員考試行測中言語理解與表達的試題,成語辨析逐漸成為選詞填空和語句表達的一個重要考點。在近幾年的公務員考試中,對成語這一重要考點的考查常由以下四個方面來設置錯誤選項或迷惑項。
  • 2020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彙編:詞語、成語的運用
    答案:1.(1)孕 弈 抨 (2)B (3)A 2 成語的運用(2020年甘肅省天水市中考題)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2分)( )A.這篇文章觀點不明,語言平淡,描寫也不細膩,讀起來味同嚼蠟。
  • 高考成語辨析題如何作答效率高?這四個方面是最佳抓手
    成語辨析題是高考語言文字運用題中的必考題之一,這道題賦分3分,屬於中等難度的考題。在考查形式上,前幾年比較直白,一般是以四選一或六選一的單選題的形式出現,近幾年來在設題方式上略有改變,這種改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語境限制更強,二是採取選擇填空的形式來考。
  • 成語「一問三不知」具體指什麼?有何典故?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別人問問題,自己並不知道,有可能會被別人嘲笑:一問三不知。其實這句成語流傳的時間比較長,成語背後還有一個典故。現如今很多人只知道用成語,卻不知道成語的真實含義,尤其是這句話一問三不知到底是指的是哪三個方面,人們並不知道。
  • 關於醫藥衛生的成語總結
    翻看成語詞典,可以發現關於醫藥衛生的成語還挺多的,下面總結了一些比較常用的成語:1、良藥苦口[釋義] 能治病的好藥大都味道很苦。[語出]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人而已己疾也。」《三國志·吳志·孫奮傳》:「夫良藥苦,惜疾者能甘之。」
  • 成語奇奇怪怪,網友大呼:漢字可可愛愛
    據傳,破馬張飛源自張飛和馬超的一場爭論,二人曾有一段經典對話: 張飛:「人馬並馳,疾而速……」(人和馬一同飛馳,那速度很快) 馬超:「若人無能,良駒何用?」(假如我自己本人無用,那麼好馬又有什麼用呢?) 張飛誤以為馬超在諷刺自己,於是反問:「人無用,何人有用?」(我沒有,誰有用?)
  •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成語,別看這個成語只有四個字,但是這個成語蘊含的知識卻是非常多的,它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古今釋義截然不同,古代這個人見人愛,但是演變到現在,這個成語竟然成為了一個罵人的成語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成語呢?
  • 超有意境的成語,用來起名會有多好聽?
    那麼就來看看成語中有哪些超有意境的成語,又能起出多美的名字呢?意境唯美的成語起名【瀾珊】燈火闌珊這是一個非常美,且具有畫面感的成語,燈火稀疏,人煙稀少,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詩出自《青玉案·元夕》。以闌珊,為音,起名瀾珊,做為女孩名字,非常的好聽。
  • 成語故事天天講——病入膏肓
    為什麼要讀成語 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積澱,成語的背後涉及很多歷史典故,把成語的含義跟背後的典故結合起來,讓孩子在掌握詞語的同時,還能了解成語背後的文化以及成語典故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 韓國旅遊宣傳片出現「古語」,中國網友:連成語都「偷」
    :56:43 來源: 民生觀察廳 舉報 韓國旅遊宣傳片出現「古語」,中國網友:連成語都
  • 美國舌尖上的爭論:從河馬肉到轉基因
    從河馬肉到後來的轉基因,圍繞這些解決方案,質疑與爭論也從未間斷。     上世紀頭10年,美國面臨嚴重的肉食短缺,一個非常另類的解決方案被擺在國會的議事日程上。這個方案的擁護者包括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和《紐約時報》。他們的理由是這個辦法既可以解決肉食短缺,又可以改造環境,堪稱一舉兩得。
  • 成語口語化:文武百官「聲色犬馬」的近義詞是什麼?
    文恬武嬉這句成語見於唐·韓愈《昌黎先生集·平淮西碑》:「相臣將臣,文恬武嬉。」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帝王中在位時間較長的一個,從公元712年到公元756年,先後統治了45年。(《毛澤東選集》四卷合訂本第236頁)從容不迫這句成語是由《莊子·秋水》中「鯈(yóu尤)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一語引伸來的。戰國時,有一位哲學家叫莊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
  • 是古裝大劇,還是「成語大會」?
    不要傻眼,這只是TVB古裝劇《宮心計2:深宮計》中大量出現的成語中的兩個。《宮心計2》剛一開播,就被網友私下更名為「成語大會古裝劇版」,劇中演員一出場都出口成章,成語、俗語、諺語、歇後語還有排比句,甚至講究單押雙押……一集的臺詞中甚至能出現200多個。
  • 大吵大鬧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指爭論各方並無嚴重分歧而進行毫無秩序的爭吵騷動。出自:曾樸《孽海花》第五回:「正吃得香甜時,忽聽得門口大吵大鬧起來,倉樵臉上忽紅忽白。」近義詞有:吵吵鬧鬧,反義詞有:和平共處,大吵大鬧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指爭吵。大吵大鬧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大吵大鬧(dà chǎo dà nào)成語釋義:激烈地爭吵。
  • 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一戰,8萬人追著80萬人打,還打出了3個成語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成語都跟戰爭有關。說起孫臏,大家會想到「圍魏救趙」;說起趙括,會想到「紙上談兵」;說起項羽,會想到「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今天要說的這場傳奇戰爭,也被載入華夏軍事史,直接打出了3個成語。
  • 讓人心痛的悲傷愛情語錄80句
    愛情是時間的累積慢慢積累的,但是當有裂縫的時候它就像是沙子一樣,將會慢慢流逝清空。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讓人心痛的悲傷愛情語錄80句,一起來看看吧!讓人心痛的悲傷愛情語錄世界上未有未完成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
  • 成語雪泥鴻爪是形容?成語雪泥鴻爪是什麼意思?[多圖]
    成語雪泥鴻爪是形容?這是螞蟻莊園今天12.10日更新的題目,那麼各位同學們都知道正確答案嗎?還沒答題的夥伴可以先等等,小編已經為各位整理好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成語雪泥鴻爪的相關內容吧,包括成語雪泥鴻爪是形容什麼?成語雪泥鴻爪是什麼意思?成語雪泥鴻爪的解釋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