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前的今天(1914 年8月23日),當時命運多舛的青島,被日本人從德國人手中搶走。
德國人是怎樣霸佔青島、日本人又是怎樣搶走青島的呢?
今天,壹點號《節日研究》就帶大家聊聊這段歷史。
巨野教案後德國人霸佔青島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藉口侵佔青島,青島淪為殖民地。
鴉片戰爭以後,英,法,美,德,日等這些帝國主義國家相繼侵入中國,他們用洋槍火炮打敗了腐朽的清政府,迫使籤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迅速淪為半殖民地的國家。特別是在1896年前後,外國列強在我國神聖國土上任意劃分勢力範圍,對中國加緊進行軍事,政治侵略和經濟掠奪。,清政府逆來順受,屈膝求和。在仇視外強的條件下,陰差陽錯地與中國傳教士發生誤會,至此釀成巨野慘案。
(巨野教案遺址)
1897年11月1日夜,陰雲密布。十多個手拿匕首,短刀的人,闖進磨盤張莊教堂,殺死了德國神甫能方濟和韓理迦略。能、韓二人原本分別在陽穀和鄆城一帶傳教,因去兗州天主教總堂參加"諸聖瞻禮",路此天晚而宿。張莊教堂神甫薛田資聽到動靜後發現情況不妙,倉惶逃往濟寧,電告德國駐華大使並轉德國政府。這就是「巨野教案」。
1897年11月13日,即教案發生後的第12天,德政府派軍艦多艘,強行佔領膠州灣,迫使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中德《膠澳租界條約》。懲辦了山東巡撫李秉衡、兗沂曹濟道錫良、曹州鎮臺萬德力、巨野知縣許廷瑞等近十名地方官;賠銀20萬兩,並在巨野、濟寧、曹州等地建造教堂及傳教士防護住所。從此山東膠州青島一帶成了德國的勢力範圍。
日本發難,從德國手中青島搶走
民國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是年8月23日,日本借英日同盟之名,向德國宣戰,出兵佔領膠濟路及青島,同時日本內閣決定,在歐戰未結束前青島及山東戰區一律實行軍事管制,各級官吏由日本委派,山東省路礦均由日本監督,海關也派日人管理。
(1914年8月23日,日軍攻打青島)
日本佔領青島之後,中國就日本撤出山東問題與日本展開外交談判,但日本非但沒有撤出之意,反而希望利用戰爭的有利機會向中國提出更多權益要求。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違背外交慣例,越過外交部直接向袁世凱遞交「二十一條」密約,分為五號,旨在將中國變為日本的附庸國。
民國八年(1919年),中國以收回青島主權為導火索,爆發了「五四運動」,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分水嶺。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國北洋政府收回青島,闢為商埠。民國十八年(1929年)7月,國民政府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
延伸閱讀
日本五次出兵青島,次次荒唐霸道
梳理一下青島的近代史發現,日本曾五次出兵侵佔青島。
第一次,1914年8月23日,日德戰爭
1914年8月23日,日本為佔領青島,對德國宣戰,實力不濟的北洋政府無奈宣布局外中立。至1914年11月,駐青島德軍向日本投降,青島成為日本的殖民地,膠濟鐵路也被日本控制。此後,為圖長期佔領青島,日本開始向青島移民,至1920年,青島日本僑民達到2萬多人,這成為日本以後挑起事端的重要棋子。
1922年12月10日,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本被迫將青島和膠濟鐵路還給中國,但北洋政府同意向日本支付5000萬銀元,並以膠濟鐵路收入作保,還同意保護日本僑民和日本在青島的財產,這都埋下了隱患。
第二次,1927年5月28日
為打到北洋軍閥、統一中國,國民革命軍於1926年開始北伐。1927年春,國民革命軍已控制南方地區。為阻止中國統一,日本以保護青島日本僑民和膠濟鐵路利益為藉口,於1927年5月28日派關東軍第十師,在青島大港二號碼頭登陸,青島日本僑民欣喜若狂,有五千多人到碼頭歡迎日軍,並要求日軍永久佔領青島。此後,日軍駐紮在大窯溝、小鮑島等日本人居住區以及日本學校、工廠內,青島出現了北洋政府與日本共治的局面。
(1927年日本士兵在青島)
北洋青島當局向日本表達了強烈抗議,而為了抗議日本出兵青島,山東地區掀起了抵制日貨運動,由於北伐軍暫無北上行動,日軍於1927年9月4日撤離青島。
第三次,1928年4月19日
1928年,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為阻止中國統一,日本再次以保護僑民為藉口,派遣第三師團於1928年4月19日在青島大港登陸,再次受到青島日本僑民的熱烈歡迎。此後,日軍沿膠濟鐵路攻佔了濟南,從5月3日到9日,日軍在濟南大肆屠殺中國軍民,史稱五三慘案。日本在濟南的暴行,激起了青島民眾的憤怒,雖有日軍駐紮在青島,大批民眾還是在5月10日走上街頭,高呼反日口號,並搗毀了日本總領事館。
(1928年4月,日軍在青島大港登陸)
到了6月,青島日本僑民派代表到東京請願,要求日軍不要撤離青島。就這樣,日本以此為藉口,推託不撤軍。直到1929年5月,日軍才從濟南和青島撤軍。此後,南京國民政府接收青島,並設立了青島特別市。
第四次,1937年8月14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華。考慮到在青島有大量日本僑民和財產,日本制定了奪取青島,就地保護僑民的戰略。從7月開始,日本軍艦就雲集青島海面,到了8月份,日本戰略又改為全力進攻上海,在青島進行撤僑,於是,8月14日,一隊日本海軍陸戰隊突然在青島登陸,在行進到德縣路時,兩名騎自行車的人開槍打死了一名日本士兵,這就是德縣路事件。日本以中國挑釁為藉口,日艦大炮瞄準了青島,而青島軍警入駐四方、滄口的日本紗廠,做出炸毀日本工廠姿態。最終雙方妥協,日本同意從青島撤兵,國民政府青島當局同意日本僑民撤離青島。12月底,國民政府炸毀了日本在青島所有的工廠後,放棄了青島。
(被炸毀的日本工廠)
第五次,1938年1月10日
由於國民政府的撤退,青島已是一座空城,只有外籍警察在維持秩序。1938年1月10日,日軍從沙子口登陸,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青島。日本僑民也跟隨日本軍隊回到了青島,到1943年,青島日本僑民高達4萬多人。
(1938年日本僑民在日軍保護下重返青島)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在青島的日軍、日本僑民陸續被遣送回國,青島也終於徹底擺脫了日本這個糾纏自己三十多年的夢魘。
微信號:zhs13001700999(智者愛水)敬請關注,歡迎交流
(壹點號《節日研究》出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翟恆水,參考資料:詞條青島、二十條密約、一戰資料等。圖片來自網絡)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