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已有121萬人登記做義工 平均每6人就有1人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香港已有121萬人登記做義工 平均每6人就有1人

  香港已有121萬人登記做義工,即每平均6人中就有一人。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9日介紹,截至2014年6月,全香港已有2570個不同性質的團體、共超過121萬人登記成為義工,他們去年為香港社會提供了超過2250萬小時的無償服務,為有需要的社群帶來希望和溫暖。

  張建宗當日出席香港聖約翰救傷會周年獎狀頒授典禮時表示,特區政府心繫廣大市民的福祉,但要確立關愛文化,不光靠政府的努力,還需要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的參與。

  他同時表示,特區政府在積極發展經濟的同時,在房屋、環境、安老、扶貧這四大政策範疇上努力,希望全面改善市民的生活。

  他說,2014-2015財政年度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為569億港元,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18.5%,僅次於教育,與去年修訂預算的519億港元比較,增加近一成。政府用於教育、社會福利,以及醫療這三大民生範疇的經常開支,佔整體經常開支接近六成。「這些數字在在說明我們關顧民生的投入、決心和誠意。」(記者謝希語)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香港義工登記人數達128萬 每6人就有1個是義工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2月3日出席2017國際義工日嘉許禮時指出,香港的登記義工人數持續上升,截至今年10月,人數達128萬人,即香港約730萬人口裡,每6個就有1個是義工,這個數字令人十分鼓舞。
  • 專訪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總幹事鍾媛梵:每6人就有1個義工 「行義...
    I LIVE.」的廣告語在香港街頭隨處可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已在香港社會福利署登記的「義工運動」參與機構達3247個,登記的義工人數超過130萬名。他們在去年為社會提供超過2618萬小時的義工服務。也就是說,每6個香港人中,就有1個是登記在冊的義工。如果說香港的社會服務體系如同一顆參天大樹,那這些義工就好比樹木底部極其發達的根莖,為香港的穩定繁榮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養分。
  • 做義工成香港人生活組成部分
    做義工成香港人生活組成部分     本報訊記者廉丹報導:在香港,做義工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 每6人就有1名義工 「行義」已融入港人生活
    他們,在去年為社會提供超過2618萬小時的義工服務。也就是說,每6個香港人中,就有1個是登記在冊的義工。如果說香港的社會服務體系如同一棵參天大樹,那這些義工就好比樹木底部極其發達的根莖,為香港的穩定繁榮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養分。為何香港的志願服務得以走在全亞洲前列?近百年構建的香港志願服務體系有著怎樣的成長故事?
  • 香港人做義工:公益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物價高昂的香港,小小的十元顯得用處有限。然而,這些毫不起眼的十元錢,或許是很多香港人首次在街頭「買旗」、參與慈善的金額。我手交予你手,我心映照你心,一筆一筆積水成淵,凝聚成香港這座城市的慈善精神。 在香港,全家大小換上義工制服,在繁華鬧市賣旗籌款,或走街串巷慰問老弱,是再尋常不過的活動。這座700萬人口的城市裡,活躍著超過127萬的註冊義工,每年提供超過2400萬小時的公益服務。
  • 香港義工20年:用最大的善意守望互助
    12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出席社會福利署主辦的香港義工嘉許典禮時表示,社會福利署推行義工運動20年來,一直鼓勵市民參與義務工作,全香港登記的義工人數突破130萬,參與義工運動的機構超過3200家。香港推廣義工運動已有20年。
  • 做義工在香港是一項融入生活的全民運動
    香港義工隊伍龐大,根據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在香港提供或參與義工服務的慈善機構共有2927間,登記義工多達127萬餘人,約佔全香港人口的1/5,全年共進行逾2400萬小時的義務工作。在香港社會,每5個人裡就有一個是義工,做義工儼然成為一項融入生活的全民運動。
  • 義工高松傑:清潔香港的人
    新華社香港8月23日電題:義工高松傑:清潔香港的人新華社記者郜婕 朱玉義工高松傑人稱「高Sir」,在香港頗有名氣。用他自己的話說,「上街個個都認識我,尤其是對方的人」。所謂「對方的人」,通常通過社交軟體各「起底群」認識高松傑。「修例風波」以來,僅在即時通信軟體「電報」裡就活躍著二十來個這樣的群,每個群平均有六七萬成員。
  • 長平:阿福身後的香港義工文化
    長平 資深媒體人士香港義工黃福榮(阿福)於5月7日上午在香港出殯,內地媒體對他做了告別式的報導。從這些報導中,讀者知道,生前多次在內地默默行善的阿福,在青海玉樹震後隻身參與救災,不幸遇難,之後成為萬人景仰的英雄。
  • 深圳每4個中學生就有1個義工
    今天「國際志願者日」,青少年做義工漸成風尚    來自深圳中學的18歲女孩陳穎詩,初一時就開始服務深圳市兒童醫院的腦癱兒童。如今,她已經成為深圳中學義工聯社長,不僅累計服務時間達1005小時,還成為深圳第三屆「百優義工」。    今天,是第28屆「國際志願者日」。
  • 美國義工 香港義工/小 冰
    不做義工的學生很難考上大學,更難進名校,醫學院的招生條件之一,是考生在醫院做過幾千個小時的義工,以此證明考生對病人的愛心和耐心,以及對醫學事業的熱愛。  在洛杉磯漢廷頓莊園諮詢臺,華人義工施先生說:「這裡是民間機構,一千多名職員,大多數是義工,當中不乏年輕人,有的做了一二十年了。」
  • 內地誌願者與香港義工制度的比較分析
    香港的社會福利服務機構非常發達,幾乎深入到每個有需求的群體。在機構中,專職社會工作者大都畢業於正規的大學社會工作系,並經過香港社會工作資格認證成為註冊社會工作者。除社會工作者之外,機構裡還有龐大的義工群體,義工的準入門檻比較低,有愛心的人士都可以去自己感興趣的機構中服務,義工的服務時間可通過機構證明記錄在案。
  • 香港江蘇義工團:為更加美好的香港而努力
    新華社香港1月21日電(記者丁梓懿)21日下午,1000多名義工濟濟一堂,共同分享參與義務工作的心得。他們在香港從事不同的工作,來自不同的崗位,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在香港義務為市民服務的江蘇籍義工。  這些義工均來自香港江蘇義工團,21日是他們的千人義工大聯歡活動。
  • 香港「義工運動」20年 130萬義工:青年是中堅
    截至2018年9月底,在香港社會福利署登記的義工運動參與機構達3247家,登記義工人數超過130萬,在2017年,這些義工為社會共提供超過2618萬小時的義工服務。  目前,香港社會福利署正在著力推廣第三層次義務工作,倡導將義工服務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及態度,再進一步將態度轉化成行動,讓義工與服務受眾透過義工服務都能得到生活新體驗。
  • 義工精神已植根香港社會 香港義工人數逾46萬
    新華網香港12月4日電(記者蘇曉)國際義工日前夕,香港特區4日舉行「2004年義工嘉許典禮」,表彰義工對社會的貢獻。共有200人獲得長期服務獎,其中有的獲獎者從事義工服務長達50年;另外,香港童軍總會、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和國泰航空等機構獲得最高服務時數獎。
  • 香港義工:扶貧紓困、社會共融 用生命影響生命
    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署長葉文娟向記者介紹說,截至2016年底,在香港提供或參與義工服務的慈善機構共有2927間,登記義工多達127萬餘人,約佔全港人口的1/5,全年共進行逾2400萬小時的義務工作。根據社會福利署的統計數字,14至35歲的學生及青年登記義工人數已超過65萬人,佔全港總義工人數的一半以上,是推動義工服務的最大動力。
  • 孫春蘭會見香港義工聯盟訪京團
    中新社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邢利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2日在北京會見了香港義工聯盟訪京團。孫春蘭充分肯定香港義工聯盟在關係「一國兩制」和愛國愛港重大問題上立場堅定,圍繞中心,突出服務社會主題,站在道德制高點,贏得社會廣泛讚譽。孫春蘭說,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
  • ...希望死後能給人帶去希望」浙江已有8.5萬人報名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做剖宮產手術前的3分鐘裡,我對老公說,如果我出了意外,一定要主動跟醫生說想籤器官捐獻書。」「十八歲生日的時候,背著父母獻了第一次血。(後面知道了也很支持我的決定)十九歲生日的時候,和父母說了我的想法,他們同意了,就籤了器官捐獻志願書。想想自己父母真的很開明。在6年前就有這種意識真的很棒。」
  • 情滿香江丨招商局香港義工服務意向調研
    香港,被譽為亞洲的「首善之地」每年平均有超過60%的民眾參與慈善捐款在這座有著750萬人口的城市裡活躍著超過127萬名註冊義工
  • 香港警察抗疫義工專隊:不怕,是因為有顆熱忱的心
    羅伊玲的奇遇則是在隔離中心遇到的一位正在隔離的義大利人,喝自己帶的酒到大醉,然後再向義工要酒。什麼樣的人都有。甚至還有人要求義工為正在隔離的自己天天送肥牛吃……日前,香港特區政府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出臺果斷嚴厲的措施,對從境外國家和地區抵港的人士進行強制檢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