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人類?麻雀居然也會使用藥品,愛讓麻雀父母為孩子操碎了心

2021-01-09 地球explore

在人類成就的璀璨星河中,醫學無疑是十分明亮的一顆星星。甚至,我們可以說醫學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最初,人類只是尋找一些能讓自己緩解疼痛的植物,接著,人類開始自己創造藥品……如今,人類能在一年的時間內生產出多種先進的疫苗來預防一種全新的病毒。作為人類,我們確實應該為我們在醫學方面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不過,這可不是人類的專利。實際上,動物也會利用自然界中的一些東西治療自己。

一篇全新的中外合作論文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中國的赤麻雀會使用巢中的苦艾作為預防藥物,以減少寄生蟲,保護它們的寶寶健康生長。

動物會利用一些藥用植物幫助自己的結論可能並不是新的——早有人發現過這樣的現象。比如,肯亞的懷孕中的大象會吃一些特殊的植物來幫助自己引產,還有其他許多哺乳動物也會運用植物的作用來治療自己——有時候是預防疾病,更多時候則是讓自己在病痛前不那麼難受。

不過,生活在我們日常的角角落落中的小麻雀,居然也有這樣的行為,居然也知道一些植物比其他植物更有用,甚至知道什麼植物可以預防寄生蟲的出現,這依然十分令人震驚。

海南師範大學的生態學家楊燦超表示,在中國,山麻雀將苦艾放進自己巢中的時間恰逢端午節人們將苦艾掛在門前以求祝福的時候。

科學家們在實驗中為山麻雀提供了擺放了不同植物的巢,實驗後科學家們發現,赤麻雀會主動尋找並使用那些放了草藥的巢,並且還會給自己的巢找更多的草藥。

科學家表示,放有草藥的巢穴寄生蟲會更少,而寄生蟲更少的麻雀父母自然能生出更健康,也更重的寶寶。

雖然科學家們現在還無法判斷出麻雀是否真的知道草藥對它們有好處,抑或是只是喜歡草藥的味道,但至少,我們已經知道了山麻雀會將草藥放進巢中的事實。赤麻雀確實會用草藥來保護它們的後代免受疾病的傷害。

不僅僅是人類,在廣袤的大自然中,動物也像人類父母一樣深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為孩子捕食,教孩子捕獵的能力,甚至為孩子的健康尋找草藥。雖然長大後所有動物都會離開父母,但它們永遠不會忘記父母對自己的幫助。

你有多久沒有和自己的父母聊過天了呢?給他們打個電話吧!

相關焦點

  • 鬼滅之刃:鬼殺隊的信鴉風格迥異,善逸的麻雀為救善逸操碎了心
    導言:鬼殺隊中負責傳遞信息的信使是烏鴉還有麻雀,除了主人公的性格細膩生動,就連他們的信鴉也是風格迥異,炭治郎的信鴉酷愛吐槽和八卦,善逸的麻雀為救善逸煞費苦心,伊之助的信鴉害怕被吃,義勇的信鴉是路痴,宇髄天元的信鴉過於華麗。相逢即是緣分,喜歡柒月文章的小夥伴們幫柒月點個關注再走唄!感謝!
  • 《同居人是貓》:主人居然會忙到忘記吃飯,真是讓貓操碎了心
    《同居人是貓》:主人居然會忙到忘記吃飯,真是讓貓操碎了心也許死宅都會有點社交恐懼症,男主角朏素晴是個寫小說的宅男,也有這種病,而且寫小說還有的時候找不到靈感,有一天去祭拜父母,擺好了祭品之後出現了一隻流浪貓,叼走了祭品三文魚,男主:……。
  • 小麻雀的幸福指數
    麻雀的窩和我們手掌一般大,用很細的乾草編織起來圍成一圈。有時窩裡是三四個鳥蛋,還沒孵化,有時是幾隻小麻雀,嘴角嫩黃,羽毛很短,一雙黑亮的小眼睛怯生生地打量著我們,小嘴時不時發出柔弱的叫聲。老麻雀夫婦看見自己的家被破壞了,自己的孩子被我們當成玩具,非常生氣卻又無可奈何,只是不停地在我們頭頂飛來飛去,發出悽厲的喳喳叫聲。
  • 為什麼麻雀到處都有,卻不能被人類飼養?
    「小小麻雀,吱吱喳喳。扒頭瞧眼,誰也不怕。趕了又來,和人吵架。氣死老頭,累死老婆!」小時曾經唱過,看清時曾和它們打架,小麻雀何其多也!漫天飛舞,曾被列為「四害''之一!麻雀:是文鳥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
  • 人類捕捉的麻雀,為何養不活?科學家表示與它的性情有關!
    人類捕捉的麻雀,為何養不活?科學家表示與它的性情有關!大約在幾十年前,當時我們國家的整體生產力較低,人們要解決的首要任務便是溫飽問題。糧食的豐收對於人類而言十分重要,在這保護糧食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生物,它就是麻雀。
  • 在香港,有30萬隻麻雀需要善待
    ,都市人會親暱的稱它們為 「麻雀仔」,以拉近距離。普查發現它們跟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彭俊超說,香港這個城市一百年前就已都市化,麻雀早已作出適應,更把握機會融入城市生活,利用部分建設如冷氣機盤、電箱、簷篷這些風不大又溫暖的地方來做繁殖窩,避開天敵如家貓;它們亦會在公屋排水口棲息,好像住公屋一樣,「麻雀其實好似香港人,好勁,適應能力好強」,總結麻雀數量不因都市化而減少。
  • 為什麼麻雀到處都有,卻不能被人類飼養?
    「小小麻雀,吱吱喳喳。扒頭瞧眼,誰也不怕。趕了又來,和人吵架。氣死老頭,累死老婆!」小時曾經唱過,看青時曾和它們打架,小麻雀何其多也!漫天飛舞,曾被列為「四害"之一!  麻雀:是文鳥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
  • 麻雀在這裡做了窩
    好幾次做飯,總能聽到走廊上有咕嚕咕嚕的聲響,一開始不經意,以為是風吹窗簾的聲音,有一回無意中發現,室外的排氣管有動靜,我以為有老鼠,站在走廊上還用小竹竿敲了兩下,這一敲不要緊、嗖的一下,飛出兩隻麻雀來,我探出窗口去張望,那兩隻麻雀不示弱,圍著窗口來回的嘰嘰喳喳,飛的相當勇猛。我斷定麻雀在氣道口坐了窩了,肯定還在生兒育女,否則,不會有那麼的勇猛,可憐天下父母心那……。
  • 一隻麻雀死亡的感觸
    一隻小小的麻雀在寒冷的冬日裡孤寂地死去,一個小生命就這樣結束了。看著它,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在我年少時,有一件事,使我對麻雀深惡痛絕。1988年,我家種了穀子,穀子將成熟時,為驅趕麻雀,我在谷地裡扎了一個戴草帽並繫著紅布條的草人,可是不久,麻雀們居然在草人身上「縱橫馳騁」。於是,我在草人身上裝上了一個鈴鐺。可是,麻雀們還是吃得飽飽的。
  • 您了解麻雀嗎?看看我使用奧林巴斯相機拍攝的麻雀育雛記吧
    麻雀多活動在有人類居住的地方,性極活潑,膽大易近人,但警惕卻非常高,好奇心較強。多營巢於人類的房屋處,如屋簷、牆洞或野外的樹洞中,是一種典型的與人共居的鳥類,正是這種天然的生活習性,從而也成為更易受到人們傷害的犧牲品。
  • 麻雀的壽命有多長?為什麼很少見死去的麻雀?
    樹麻雀主要棲息在人類居住地附近;家麻雀同樣是棲息在人類居住地的附近;而山麻雀則主要棲息在山區以及平原之上,在我國常見於我們青藏高原以及西南地區。最後是形態。雖然三種麻雀的外觀都差不多,但是仔細的比對個體大小還是有差異的。
  • 小麻雀,我放飛的愛 原創 陳家輝
    晚上它很安靜一聲都不響,只是天剛一亮,大概五點多鐘的時候它就醒了,啾啾的叫個不停。附近剛好有一片樹林,我想應該帶它出去看看大自然,於是每天五點多鐘它就飛到我床上,咬我的腳趾頭,跑到耳邊叫我起床,好像是說讓我帶它出去。早上的樹林空氣很好,我常挖蚯蚓給它吃,還要鍛鍊它飛翔的能力,總有一天它要回到大自然去。小麻雀漸漸的開始自己梳理羽毛了,網上查了一下這是退毛期,這也預示著它要長大了。
  • 人類為何連小小的麻雀都馴化不了?生物學家給出答案
    人類在兩三百萬年前誕生於地球之上,在之後漫長的生存歲月之中,人類逐漸的建立起了地球霸主的地位。其他的生物就算是個頭比人類大,力量比人類大,那也打不過人類。因為人類能夠利用聰明的大腦來製造一些工具,並且人類能夠合作,能夠互相幫助。
  • 一隻小麻雀的疑惑
    「呵呵,麻雀妹妹,好久不見!聽說你最近戀愛了,祝福你!」「嗯嗯,謝謝大雁姐姐,說起來怪難為情的」。「哈哈,祝福你,我得走了!」作別了大雁姐姐,心裡感覺甜絲絲的。戀愛,哈,好神奇的感覺,不說了,我得去找吃的了。我是一隻沒有任何特色的麻雀,但我有柔軟的心,溫暖的懷抱,熱愛生活的情懷。我慈悲,善良,我也從不驕傲。
  • 麻雀,為何被人稱為「會飛的老鼠」?
    麻雀的體型非常的小,而且樣子非常的可愛,總是在地面上一跳一跳的行動,像一隻小白兔一樣。春夏季節,昆蟲的數量大增並且活動的非常頻繁,此時麻雀的主要食物就是各種昆蟲。既然麻雀這麼可愛又會吃昆蟲,為何人們又把麻雀稱之為「會飛的老鼠」呢?原來麻雀是雜食性的鳥類。
  • 農村麻雀越來越多了,偷吃農民的莊稼,捕捉麻雀違法嗎?
    原創/三農孫大地今天又有幾隻麻雀溜進家裡來覓食。我就躺在床上看著他們蹦蹦跳跳的,一點都不怕我。我突然覺得麻雀這麼可愛,怎麼可能是害鳥呢?小時候貪玩,也掏過麻雀窩,用彈弓打死過麻雀,也活捉過麻雀,試圖養起來,但是養幾天就會絕食而亡。村裡的老人都說,麻雀是養不活的。
  • 麻雀的壽命有多長?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死去的麻雀?
    樹麻雀是歐亞大陸上獨有的麻雀種類;家麻雀廣泛地分布於亞洲、歐洲、美洲以及非洲大陸上;而山麻雀則是亞洲獨有的麻雀種類。其次是棲息環境。樹麻雀主要棲息在人類居住地附近;家麻雀同樣是棲息在人類居住地的附近;而山麻雀則主要棲息在山區以及平原之上,在我國常見於我們青藏高原以及西南地區。
  • 你知道「麻雀」為什麼會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你知道「麻雀」為什麼會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麻雀。我們叫它「家鳥」,年長的,就叫它「家賊」吧。不知過了多久,一紙文書為麻雀「平反」,使麻雀如重獲新生,人類開始與麻雀和諧共處,麻雀從此安然無恙,麻雀名正言順地受到國家保護,儘管麻雀有偷食禍害莊稼的惡習,但人類念及自己捕捉蚊蠅等害蟲有功,讓這些永遠離不開人類的小精靈一一麻雀變得涼爽。以往人們對生態的認識很淺,曾經一度對麻雀進行過毀滅性的捕殺。
  • 現在麻雀模樣幾年一變,與小時候看見的不一樣?都是進口麻雀的鍋
    麻雀隨處可見,每天早上嘰嘰喳喳叫人起床的小鳥就是麻雀,它們聲音洪亮,在很多人心中想起鳥叫聲的話,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麻雀的聲音,可見它們與人類的關係之密切。彩頭麻雀對於很多八零後來說,童年的時光總是與麻雀分不開,小夥伴們大多都在樹上、在牆縫裡掏過麻雀窩,有時候掏出來的是小鳥
  • 麻雀的日常
    到了六十年代,人們經過認真的反思,覺得把麻雀作為「四害」實在是太不公平了,開始為其平反。原因是,麻雀不僅僅吃掉一部分糧食,更主要的是,麻雀的主要職能是保護莊稼捉害蟲。按照三七開的原則,麻雀的功大於過。從此,麻雀不再被列為「四害」了,成了莊稼地裡的「守護神」,漸漸地受到了人們的保護和尊重。 麻雀遍布在世界各地,城市和鄉村的每個角落都有。在我國北方,大家都習慣地叫它小家雀兒,意思是與人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