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棒」賣的鮮食玉米遠銷京滬,眾鄉親收入翻番了
「普通玉米論斤賣,但鮮食玉米得論棒賣。」11月26日,賓縣金玉玉米專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孫合龍忙著把玉米裝上南下的貨車。咱哈爾濱產的鮮食玉米成了南方市民餐桌上的「香餑餑」。「最近,每天都有將近800箱玉米賣到北京、上海、重慶等城市」,孫合龍越忙越興奮。
-
萬全鮮食玉米備受國際市場青睞
萬全鮮食玉米備受國際市場青睞 張家口日報訊 (通訊員 邢鵬飛 李海峰李繼海)萬全縣素有「中國鮮食玉米之鄉」的美譽,年加工鮮食玉米1.8億穗,70%的產品以其出色的品質進入國際市場,擺上外國人的餐桌。
-
鮮食玉米論棒賣 收入翻一番
工人們正在分揀鮮食玉米。「普通玉米論斤賣,鮮食玉米論棒賣,利潤更高。」11月26日,賓縣金玉玉米專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孫合龍忙著把玉米裝上南下的貨車。「咱哈爾濱產的鮮食玉米成了南方市民餐桌上的『香餑餑』。
-
嗅到了煮玉米的清香,在鮮食玉米產業大會上
在這個豐收在望的美好時節,9月18日,我旗首屆鮮食玉米產業大會在風水梁鎮召開。 東達集團風水梁園區的鮮食玉米加工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流水線上,去皮、清洗、蒸煮、速凍、削尖、包裝等工序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眼下,正值鮮食玉米收穫期。
-
鮮食玉米,寵寵寵!這是京津冀經濟圈受歡迎的健康食品
鍾愛糯玉米,尤其是白糯,這是京津冀地區鮮食玉米消費的特點之一。 「早有『南甜北糯』一說,如今以糯為主的消費習慣依舊沒有改變。」劉瑞生表示,京津冀地區鮮食消費仍以糯玉米、甜糯玉米為主。市場趨勢來看,甜糯玉米和高端水果玉米逐漸受到追捧,比如白甜玉米,黑甜糯玉米。
-
鮮食市場搶先機——記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玉米中心團隊
2019年11月11日,長三角鮮食玉米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揭開面紗,這是個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牽頭,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共同發起並聯合了長三角區域19家與鮮食玉米科研、產業相關的科研院所、企業和大學等單位組建的新平臺,目的是加快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持續強化鮮食玉米行業產業共性、關鍵及重大前沿技術的研究,加快先進生產技術應用和科研成果轉化,提高鮮食玉米行業的創新能力。
-
綏化市向全國最大北方鮮食玉米生產基地挺進
原野公司依託「新北香」糯玉米種植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方式,大力發展鮮食玉米,現已形成萬畝黏玉米種植、萬噸黏玉米加工、萬噸青貯飼料加工、千頭有機牛養殖、萬噸有機肥加工、商貿物流於一體的閉合循環產業鏈。今年,綏化市鮮食玉米種植45萬畝,佔全省總量的三分之一,正在向全國最大北方鮮食玉米生產基地闊步邁進。 近年來,綏化市大力推動鮮食玉米產業發展,全力打造高緯度鮮食玉米主產區。
-
黑龍江雙鴨山市寶清縣:鮮食玉米鋪就金色扶貧路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記者高偉 通訊員馬淑芬 )近日,在黑龍江雙鴨山市寶清縣朝陽鄉的東晟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鮮食玉米生產車間裡,150多名工人在流水線上緊張地工作,一個個金燦燦的玉米棒經過生產線的「洗禮」,出落得珠圓玉潤,光彩照人。
-
張家口市萬全區發展鮮食玉米見聞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7萬畝青紗帳產出3億穗「金棒棒」 6億元總收入鼓起2萬戶「錢包包」 ——張家口市萬全區發展鮮食玉米見聞 「社慶,中午不歇會兒,又去地裡呀?」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昨晚到今上午,風大雨也急,我得去看看玉米!」
-
曹中軍:鮮食玉米長成「金鍊子」
「你看這穗黏玉米長得多好,色澤光亮,整穗兒沒有一粒瞎的……」在生產車間,公司董事長曹中軍拿著一穗黏玉米向記者說。 「公司加工的黏玉米都是邊採摘邊加工,這樣能保證玉米的口感和鮮味,品質有保證,才能不愁賣。」曹中軍介紹。 因為用心,所以產品質量過硬。公司生產的「新北香」牌速凍黏玉米被評為黑龍江省名牌產品、首屆「東北特產」。
-
青岡縣鮮食玉米:寒地黑土生長 新鮮的優異特質
「青岡縣的糯玉米生長在肥沃的寒地黑土之上,它有著更糯、更甜、更新鮮的優異特質。現在正是我們青岡縣做大鮮食玉米品牌的關鍵時期,您要是下單,還有優惠哦。」正在某購物平臺直播銷售的青岡縣鮮食玉米商家,如數家珍般介紹著本地生產加工的鮮食玉米產品。
-
甜玉米標準化生產技術助推鮮食玉米產業實現高值化發展
9月30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邀請有關專家對承擔的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甜玉米標準化生產及高值化產品研發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在濱州市無棣縣的示範田進行了實地考察與驗收。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高瑞傑、濱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壽岐、山東師範大學教授馬長樂、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劉鵬、山東省農科院玉米所副所長劉霞等出席活動並講話。現場驗收結果顯示,示範區甜玉米平均鮮穗產量1345.4公斤/畝,按市場價2.5元/公斤計算,合畝產值3363元,遠高於普通玉米的種植效益。
-
2000餘萬元資金撬動鮮食玉米產業
產品加工廠,一箱箱鮮食玉米,源源不斷地發往全國各地。截至目前,綏濱縣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訂單種植貧困戶1080戶,收購加工鮮食玉米200萬穗,玉米粽子2萬個。預計戶均增收700元以上。近年來,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新業態,綏濱縣利用鮮食玉米「短平快」優勢,建設了鮮食玉米加工龍頭企業,補齊
-
鮮食玉米如何種植,怎麼樣採摘才能更好呢
鮮食玉米有多種類型。按玉米乳熟期含糖量,分為普甜玉米(含糖6%~8%)、加甜玉米(含糖8%~16%)、超甜玉米(含糖10%~25%)。按玉米籽粒胚乳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所佔份額,分為一般玉米(支鏈澱粉含量佔72%)和糯性玉米(悉數為支鏈澱粉)。其培養和採收技能如下。
-
阿里巴巴開啟海倫鮮食玉米網售之門
海倫農家小菜園的富硒鮮食玉米是主推產品,貧困戶足不出戶就可以將產品通過阿里巴巴平臺銷往全國各地。海倫市是國家級貧困縣,享有「黑土硒都」盛名,有耕地465萬畝,其中鮮食玉米種植面積10萬畝,主要以速凍產品為主,通過農貿市場、經銷商銷往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和日韓等國家。
-
助力貧困戶增收 馬底驛鄉東溪村鮮食水果玉米火爆市場
沅陵新聞網訊(記者 張環 楊婷婷 舒涵)7月16日,記者在縣城各大超市看到,來自馬底驛鄉東溪村的鮮食水果玉米正在熱銷,引來不少市民爭相購賣。據了解,馬底驛鄉東溪村是沅陵廣播電視臺駐村幫扶聯繫村之一,該村聯合黨支部為穩脫貧、防返貧,想辦法,找出路,結合本地實際,積極對接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今年5月引進種植該公司選育的鮮食水果玉米。目前,東溪村現有18戶進行試種,面積達20畝,有超甜206、黑寶、雪糯3個品種。預計每畝純收入2千元以上,年收入不低於6千元。
-
賣了20年電腦後改賣鮮食玉米,臺企IT高管轉行拼多多做起了「新農人」
工人們在加工車間、打包車間,忙著將一袋袋鮮食玉米處理好運出倉,送往全國各地。「我們今年在拼多多已經賣掉7000萬元鮮食玉米,2021年預計銷售至少過億。」穗康電商總經理吳阿東說,他要把穗康玉米,賣給拼多多7億多用戶中每一個願意嘗試的人。這個此前在消費端幾乎沒有知名度的中國玉米品牌,通過在新電商平臺短短一年多的迅猛發展重煥新生。
-
成都鮮食玉米安全市民放心食用
「成都送檢的鮮食玉米均符合國家檢驗標準,未檢出轉基因成分以及農藥殘留物
-
萬全鮮食玉米暢銷海內外0%出口日、美等國
萬全鮮食玉米暢銷海內外0%出口日、美等國 河北新聞網訊(王雪威、李繼海)萬全縣生產的鮮食玉米,以其皮薄鮮嫩、黏甜爽口、耐貯存等特點,不僅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區,還走俏國際市場。 近年來,萬全縣把鮮食玉米產業作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關鍵來抓,與中國農科院、上海農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先後投資上千萬元,專門從事鮮食玉米品種的研究、生產、推廣與銷售,並組建了全國玉米制種研究的首家股份制公司華穗特用玉米開發公司,培育出「普甜、加甜、超甜」3個水果型系列和「中糯、彩糯2個蔬菜型系列共20多個新品種。
-
勇當「探路者」、勇攀「制高點」——威遠縣鮮食玉米產業高質量...
威遠縣鮮食玉米種植面積穩定,主要分布在威遠縣的向義鎮、新店鎮、界牌鎮、嚴陵鎮等淺丘區。第一季鮮食玉米最早一月中旬播種育苗,二月中旬可移栽,四月下旬就可上市,每年可種植三季。上市後主要通過線上線下平臺銷往全國各地。種植鮮食玉米畝產值高於傳統種植近萬元以上,可使農民增收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