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有對優越感和成功的追求,而追求優越和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現象的正反兩面孩子本身就是弱小的,再加上種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很容易產生自卑、脆弱和不安全的感覺,這些感覺反過來又對兒童的精神心理產生了刺激作用,於是兒童就會下定決心擺脫這種狀態,以獲得一種平等甚至優越的感覺。兒童努力向上的願望越強烈,他的目標就會定得越高,但是這些目標常常超越了他的能力範圍。由於兒童在幼兒時期常常能夠獲得來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幫助,這便使兒童產生了全能的錯覺,並設想自己將來也會成為一個無所不能的人。 一個6歲的兒童因為不會吹口哨而極其痛苦,可是有一天當他走出房間時,突然會吹了,他感到非常驚訝,並相信這是上天的傑作。可見脆弱感和想像自己是個大人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這在那些天生有生理缺陷的兒童身上表現地更為明顯。追求優越感與一些明顯的性格特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比如嫉妒。
如果兒童渴望得到認可的願望過於強烈,那麼他往往就會產生嫉妒心理,這類兒童可能具有希望他們的競爭對手遭遇不幸的陰暗心理。他不僅懷有這種陰暗心理,還可能會做出傷害別人的舉動,刻意地給別人製造麻煩,甚至表現出明顯的犯罪特徵。他們為了證明、抬高自己的價值,會做出刻意詆毀中傷、羞辱對方的卑劣行徑,尤其是在眾人圍觀的公共場合。他自以為沒有人是能夠超越他的,因此無論是抬高自己的價值還是貶低別人的價值都無所謂。但是對於類似這種極力追求優越感的孩子來說,考試就成了一項不小的挑戰,因為通過考試,他們的無價值的地方就會輕而易舉地暴露出來。學校和家長都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但考試對不同學生來講意義是不同的。如果兒童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屢遭挫折,並因此氣餒,進而喪失了信心和勇氣,那麼他們在面臨新的情境時就會表現畏縮,而不是勇往直前。關於這一點的跡象,我們可以從孩子喜歡的遊戲、故事和歷史人物中有所察覺。小孩子都喜歡模仿孫悟空、奧特曼、超人,就是基於渴求力量的心理。許多成年人也會崇拜拿破崙。

兒童在追求優越感時會趨向於不同方向,由此大概可以將兒童分為下面幾類:一種類型的兒童會通過努力獲得成就自己的優越感;他們會用行動來爭取父母和教師的好感,也會將自己打理得整齊清潔,這中兒童屬于于心理健康的類型,但可惜這樣的兒童只佔少數。另一類孩子則是以超越別人為目標。這種追求的功利性過於強烈,但家長和老師卻經常忽略這一點,並總是習慣性地助長孩子的雄心,並鼓勵他們多加努力。但是,雄心太大會給兒童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長此以往,兒童為了在學校名列前茅而可能會花過多的時間在書本上,從而忽視了其他活動,這會導致其身心無法得到全面、健康地發展。還有一類孩子由於太過爭強好勝而發展出了愛嫉妒的性格特點,這在一個具有獨立的、和諧的人身上是不會出現的。這些兒童看到別的孩子獲得成功就會惱怒不已,當其他兒童處於優越位置時,他們的身體往往會出現頭疼、胃疼之類的症狀。當其他兒童受到表揚的時候,他們就會退至一旁悶悶不樂。他們背負了過多別人和自己給予的難以承受的期待,對這份期待感到激動和緊張,總是想著要超越別人。 生活中出現的困難是不可避免的,在遇到困難時保持心理的健康與平衡遠比馬上解決問題要重要得多。承受著不良心理負擔的兒童對困難的感受與心態輕鬆的兒童相比完全不同。兒童的爭強好勝會摧毀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缺乏足夠的勇氣去戰勝將要面臨的困難。可見,對孩子過於熱切的期望是一件異常危險的事情。我們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質,要讓他們學到面對困難毫不畏縮,把遭遇的挫折當作一個新的問題去解決的態度。 但不幸的是,在當今社會的浮躁背景下,學校和家長更關注膚淺易見的成就,而非全面徹底地教育和培養。但輕易獲得的成功總是短暫易逝的。當孩子成績不好時,如果強迫他去學習,孩子就會被搞得不知所措,效果也不會理想。但是如果能以溫柔、關心和理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他們往往會表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能力與才智。
教師和家長千萬不要輕視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優勢,而是要把這種優勢當作教育的突破口,鼓勵孩子爭取在其他方面也能取得成績。成績差的孩子,追求優越感的動力並不比其他人小,只是他們把精力全都放在了一些他們認為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成功的事上了,比如逃課、跟老師作對、拉幫結派。
但這些孩子並不是一無是處,家長尤其要意識到這一點,不要輕易放棄對孩子的教育。對他們失望時一定不要喪失理智,口無遮攔地說一些事後會後悔的話,比如說他們沒出息,或者罵他們笨蛋。當可憐的孩子到了學校後,發現家人的話被一一證實,而這些孩子自身缺乏糾正這種錯誤看法的判斷分析能力,因此,他們還沒有努力過就已經放棄了成功的希望。
家長除了一如繼往地給予他們關愛,還應積極地發現他們的特長,由此為突破口,幫助孩子找回自信。
另外,作為家長,我們也應該時刻謹記「過猶不及」這條古訓
家長刻意的教育是對孩子的一種特別關注,雖然比放任不管好,但這也經常將孩子推到被關注的中心位置。這樣一來,孩子會將自己當作一種被展示的試驗品,並將責任歸結在操縱者身上。當有困難和需要擔當責任時,他們就會理所當然地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