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如果你也信佛,遇到這3種人,千萬不要傷害,會有報應

2021-01-12 科學大表哥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於公元前565年左右,誕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也就是今天的尼泊爾。公曆紀元前後,佛教開始從印度傳入中國,在之後漫長的時間長河中,佛教逐漸在我國傳播和發展,形成了獨特的中國佛教。不過本質上來看,以某一方面為評判標準的畫,兩者的區別並不是很大,同樣都重視人的心靈和道德的進步與覺悟。佛教中常常將鳳凰涅槃重生,而修行佛法的最終目的也是如此,找到生命的奧妙,發現宇宙的真諦,超越生與死,超越一切的苦難,將俗塵的一切都斬斷,才能夠得到解脫,涅槃而重生。

很多人會將佛看作是封建迷信,或是神秘莫測的宗教,其實用簡單的眼光去看待,佛教不過也只是一種信仰罷了。每一個生活在婆娑世間的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信仰,沒有信仰的人就像是行屍走肉一般,迷迷糊糊地走一遭,又一知半解的離去,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收貨什麼。佛也不強求人們去信仰它,它只是慈悲地看向人間,不評判任何,也不做任何的解釋,只有當你走進佛法,才會知道佛的慈悲。因果報應是佛學中常常提到的,因緣起,因緣滅,得到和失去都是因為因果報應。善事結善果,惡事結惡果,如果你也信佛,遇到這3種人時,千萬不要去傷害他們,會有報應的!

第一種是窮兇極惡之人。在時間的長河中,人一生的幾十年,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但對於人來說,這幾十年也算是漫長的旅程了。幾十年的人生,難免會遇到一些大兇大惡之人,千奇百怪之人亦有,不會每一個遇到的人都是好人。但在遇到窮兇極惡之人時,我們不能以牙還牙,因為這樣的人自會有他的報應,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反之,從某一角度看,我們遇到惡人,也只是我們的因果變化,別人如何對我們,是他們的修行,我們如何對別人,是我們的修行。若想要遠離窮兇極惡之人,就應該行善積德,若是我們也惡對待,我們不就變成了另一個窮兇極惡之人了嗎?傷害了他們,我們也會迎來屬於我們自己的報應。

第二種是善良敦厚的人。善良敦厚又老實本分的人,本身就在結他們自己的善果,且老實並不是我們傷害他們的藉口,凡事斤斤計較,不僅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我們自己。佛的另一面就是魔,推到了魔,我們就能成佛;推到了佛,我們要面對的就是魔了。傷害善良敦厚的人,就是推到了他們心中的佛,使他們成魔,而我們自己也在傷害的同時,也推到了自己心中的佛。這就相當於自我折磨,斷了別人的善根,也造就了自己的惡。

第三種人是出家修行的僧人。修行的僧人是佛學的繼承者,也是佛教的授業解道之人,甚至可以說,他們代表了佛法。修行之人,心中已然是無欲無求,放下塵世間的七情六慾,眼界也上升到了凡人不能匹及的境地。傷害出家修行的僧人,就是傷害佛法,縱使信仰不同,也不能夠隨意的傷害這些虔誠的信徒,抱有尊重,才是最正確的做法,否則就是自己造就惡業,報應總有一天會上門的。

宇宙萬物都有一個極其複雜的變換過程,佛學中的因果,是對這一變換過程的簡單闡釋,它還能夠用來闡釋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所謂的行善積德,是佛告訴我們要多做好事,這樣才會得到善果,而作惡的人最終也會自食惡果。面對以上這三種人,不要去傷害他們,或者說,不要去傷害世間的任何一個人,做好自己,多做善事,就已經是一個有福之人了。今生見道,解脫輪迴,緣起緣滅,希望大家能夠敬畏因果。

相關焦點

  • 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報應很大!
    「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真正信仰佛法,就應該明白,要想改善命運、避免災禍,不是讓你整天神神叨叨,而是戒惡修善、不種惡因,自然不會感召惡果。許多人燒香拜佛,只知一味苛求佛菩薩賜福,卻不知福從「善」中來,「求」是無用的。拜佛彎腰,是懺悔、是改過、是清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報應很大!
  • 如果你信佛,這4種人,千萬不可傷害,因果報應很大!
    《四十二章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意思是說心懷惡念,意欲加害於人者,最終受傷的可能是自己。就像吐往空中的口水,它不會沾汙天空,反而會下墮到自己的臉上。所謂害人終害己,因果之理昭昭,故而先賢告誡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餘殃。
  • 佛教:這3種自帶「佛性」的人,最好別得罪,不然因果有報應
    導語佛家總說一花一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眾生。而我們在世間行走,就很難免會傷害或者得罪一些人。如果我們不小心得罪了一些人,會使我們的一生過得困苦潦倒。種下不好的因就會得惡果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擦亮眼睛。不要得罪3種自帶"靈光"的人。不然因果報應有可能我們受不了。
  • 佛教:這五種人,千萬別去傷害,果報太嚴重!
    老話常說:「害人終害己,報應最公平。」在佛教看來,傷害別人其實就是在傷害自己,尤其是傷害這五種人,果報太嚴重。世間有五種人,佛說,千萬不要去傷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傷害這五種人,會有報應。第一種人:和你最親近的人。
  • 如果你信佛,悟透這2句話背後的深意,對你有莫大的好處
    這句話告訴我們這世間萬物都在無窮無盡的因果之中,有因就有果,善有善果惡有惡果。佛教的本質講的也是因果,信佛的人就一定要信因果。很多人知道因果,但卻不知道因果報應是如何產生。覺得自己做了許多善事卻還在受苦,而有些人沒做什麼善事卻天天享福,因此而對佛教的因果之道產生疑惑。其實佛說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3種願望不能許,犯忌有損功德
    她祈求佛祖保佑她不要再遇到渣男,而且她還希望佛祖可以懲罰她的前男友,讓他得不到幸福,整天被煩惱困擾。聽完這兩個人的「願望」,我有點感觸。學習佛學這麼久,我深知他們的願望都是會「落空」的。按照佛家「慈悲為懷」的宗旨,他們兩個的願望一個是企圖跟佛做交易,一個是希望佛幫她做損人利己之事。這兩個願望會得到佛的庇佑嗎?我把這個現象和疑問都跟寺內的一位老僧敘述了一遍。
  • 這三種人,千萬不要去傷害,因果報應會很大
    人生一世,誰都難免會傷害到一些人,如果是無心的傷害,那是一種錯誤,要認真懺悔,如果是故意而為之,那就是邪惡的行為了,如此造下的孽,因緣一到便結惡果。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貪慾心,嫉妒心,怨恨心,故意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這可就是真正的過錯了,就是在給自己造孽。 《太上感應篇》上講: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 佛說:為何那麼多人信佛、究竟是求什麼?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如今信佛的人越來越多,現代的生活是那麼的快節奏,漸漸的很多的人都喜歡上了佛學,迷上了佛學,很多的人覺得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很多的事情,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會讓我們的生活覺得很困頓,在這樣困頓的生活中,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於是很多的人就喜歡上了佛學。
  • 如果你信佛,有三種人,不要去傷害,因果報應太大!
    心中有正見的人,會懂得保持平和,很少與人產生爭執,因為他懂得因果的可怖。「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只會畏懼因由產生的結果,而菩薩則擔憂引發結果的因由。當果已經定下,其實就無需太過畏懼,兵來將擋就行,但是因由初顯則不然,我們無法預料會有怎樣的果出現,所以我們要對因果懷有敬畏。
  • 傷害了這五種人,報應來得最快最猛!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無論神通再大,也改變不了這種關係。生活中有這麼幾種人,是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傷害的,否則會給自身帶來報應與惡果。所以,遇到陰德厚重的人,我們不要去傷害,而是要多去親近,多去學習,多種福田,多多積累陰德善業。對你有恩之人俗話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生命中,有恩於我們之人,絕不可傷。
  • 「佛學·拾伍」-慧遠法師的「量變引起質變」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軍閥桓玄主動找到慧遠法師,請教了一個問題:「 人的身體是動態「六大」的聚合,不滅的輪迴主體只是將身體當做屋舍,屋舍損壞以後輪迴的主體又將重新找到新的歸宿,既然是這樣,為什麼佛教還認為殺生會下地獄,受重罰呢?」這個問題,如果您對「王庶文講壇」佛學內容有持續關注的話,想來對於您而言已經是很熟悉了,如果您是慧遠法師會怎麼回答呢?
  • 關於愛情,女人如果有這3種表現,千萬不要錯過了
    愛情是神聖的,我寫此文的目的只是想讓你儘早地收穫幸福,不要等到錯過了再遺憾,而不是讓你傷害愛你的人,渣男請繞行。#情感#古人云,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愛情是需要看火候的,如果火候到了,也就水到渠成了。但是影視劇好多原本相愛的男女卻被別人捷足先登了。
  • 老僧人:這3種動物天生跟人「相通」,最好不傷害,否則自己受罪
    導語天下萬物,都有靈氣。我們平日裡看動物似乎聽不懂人的話、沒有人所擁有的獨特的思想能力,但它們也有著它們所特有的&34;,我們也是不能&34;它們的。佛教也常說,阿彌陀佛,慈悲為懷。每個人都應該牢記慈悲二字,不僅不能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也不能做出傷害其他生物的事情,否則自己將會受到報應。
  • 老僧人:這3種動物天生跟人「親近」,最好不傷害,否則自己受罪
    導語天下萬物,都有靈氣。我們平日裡看動物似乎聽不懂人的話、沒有人所擁有的獨特的思想能力,但它們也有著它們所特有的&34;,我們也是不能&34;它們的。佛教也常說,阿彌陀佛,慈悲為懷。每個人都應該牢記慈悲二字,不僅不能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也不能做出傷害其他生物的事情,否則自己將會受到報應。
  • 如果想把狗狗養好,就不要給它吃這5種食物,會傷害它的身體
    如果你想把狗狗養好的話,就一定不要給它吃這5種食物,因為這5種食物會傷害到狗狗身體的。第一種食物:含鹽分特別多的食物很多人為了方便,就給狗狗吃自己吃的東西,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大家千萬不要為了省事給狗狗吃我們人類吃的東西。因為我們人類吃的東西大部分都含有大量的鹽,而狗狗是不能吃含鹽分特別多的食物。
  • 當遇到這4種田園犬,千萬不要嫌棄,說不定是你撿到寶了!
    當遇到這4種田園犬,千萬不要嫌棄,說不定是你撿到寶了!現在很多人對于田園犬的印象都是比較髒,而且長相比較醜,在大多數的人裡的眼裡,這種狗狗都是非常的廉價,而且非常討人厭,其實田園犬它們的價值也是非常大,因為它們身上的優點比一些寵物狗還要更多。甚至有一些田園犬的價格可能比一般的寵物狗還要值錢的多,當你遇到這4種田園犬的時候,千萬不要嫌棄,說不定是你撿到寶了。
  • 「舉頭三尺有神明」:若信因果,請不要傷害這3種人,因果不饒人
    其實說因果不空,是說它有兩個現象,一個現象是轉變,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是轉變的;第二個現象是因果相續。所以說不空是說這兩樁事情,轉變跟相續不空。如果它要是沒有轉變,所有一切法就是常法,永遠存在。我們看看任何一法,都不能夠永遠存在,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剎那剎那都在變化。
  • 偷偷喜歡你的男生,相處的時候會給你這3種感覺,遇到千萬別錯過
    偷偷喜歡著你的男生,相處的時候會給你這3種感覺,遇到千萬別錯過 ,他就會特別關注這個女生的一舉一動,會特別刻意的製造一些小巧合來讓女生對自己多一些注意,因此如果女生覺得你和一個男生會經常這麼相遇的話,很有可能是他特意安排的。
  • 千萬別傷害這三種人,因果報應非常大!
    人生路漫漫,形形色色的人在我們的生命中路過。也許,無意間我們會傷害到很多人,但是這三種人,千萬不要傷害,輕則,種因食果;重則,惡報現世。1有恩與你的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報恩品》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宋朝有位孫員外,一生積德行善,是當地有名的大善人。
  • 不管是否信佛: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
    不管你是否信佛,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只要你能護住口業,不亂說話,就能事事逢兇化吉。口業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阻力,口業也是一個人墮入惡道的主要業力,如果你信佛,就一定要去清淨口業,不要亂說這四種話。第一、妄語。妄語的意思是虛妄不實的話、謊言;說假話。 出自《後漢書·王霸傳》。與中醫、佛學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