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外科醫生自創40項「秘密武器」,還能給自己做手術

2020-12-05 健康界

對外科醫生而言,手中的器械便是真正的性命所系。「柳葉刀」「倚天劍」「圓月彎刀」……刀剪鉗鑷勾,有了利器,才能讓醫生的十八般武藝盡情施展,無往不勝。

還據說,外科醫生手術刀的種類型號,怕是比女生口紅的常用色號還要多……

但你有見過,還能給自己打造裝備的醫生嗎?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手術室護士小陳(化名)收集了一大筐已經用鈍了的手術剪刀,正準備拿去按照規定程序銷毀,路上遇到了剛下手術的睡眠呼吸障礙專科張湘民教授。砂輪機一擺,教授化身「匠人」。按照張湘民教授的技巧,稍加打磨,鈍刃重露鋒芒。

打磨手術剪刀都是小事。記者了解到,張湘民酷愛發明,多年來潛心研發各種醫療器械,是「發明達人」。他曾經自創40項「秘密武器」,甚至還給自己做手術。

「變廢為寶」 在廚房裡發明創造

「我來教你們磨剪刀,磨一次還能用好久呢。」看到小陳拿著的手術剪刀,張湘民說。

砂輪機一擺,教授化身「匠人」。按照張湘民教授的技巧,稍加打磨,鈍刃重露鋒芒。許多下了手術的醫生護士都圍過來學習,有人還舉起了攝像機記錄,沒想到平時都以為只能報廢的手術器械,稍經處理又煥發了生機,大家紛紛拍手稱讚。

不止在手術室「信手拈來」,張湘民教授還在自己的「發明室」裡研製改進了許多真正厲害的密器。他家的廚房可不簡單,除了是大展廚藝的地方,還陳列了各式各樣的工具,儼然一個琳琅滿目的「兵器庫」。不用做手術的日子裡,張湘民教授就醉心於給各種手術器械進行改進升級。

張湘民教授回憶,當年自己讀完初中就漂洋過海上山下鄉,參加建設兵團,當過醫院護士衛生兵,做過醫療器械修理工。種種經歷雖苦,但也積累下了格外寶貴的人生經驗。改革開放後,他通過自身努力拼搏,參加高考成為首屆大學生,繼承父業終於當上了醫師。轉眼35年光陰飛逝,在從事耳鼻咽喉專科的路上,張湘民教授不僅秉持仁心,救死扶傷,更活用自己曾經磨鍊得爐火純青的醫療器械修理技術,傾注於外科創新技術研究改良和推廣,創立多項新技術及專利器械設備。

自創40項「秘密武器」,還能給自己做手術

張湘民教授曾獲中國及國際PCT專利多達40項,這其中,有一項「秘密武器」尤為特別。用這項自己研發的3D顯微攝像系統,張湘民教授還給自己做了一次手術。

由於張湘民本人也是一例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患者,隨著年齡增大,症狀逐漸加重。試用目前業界常用的口腔矯治器和CPAP治療手段後,張湘民對普通患者無法耐受、難以堅持的情況更加感同身受,這更堅定了他要儘快探討更加微創有效的OSAHS治療方法的決心。

目前,臨床上開展最多的手術是懸雍垂顎咽成形術(UPPP),主要通過切除軟顎部分游離緣及懸雍垂、去除口咽部多餘黏膜等以擴大軟顎後區的空間,但手術風險較大,且遠期手術成功率僅為40%左右。

經過長期臨床和實驗觀察研究,張湘民教授在上述改良舌根牽拉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設計出了一種治療OSAHS的舌背彈性牽拉手術方法。而為驗證新創立手術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項微創手術的設計者和相關醫療器械發明人——張湘民教授和周星博士(兩位均患有輕中度OSAHS)自告奮勇,計劃先在自己的舌頭上進行手術,充當臨床試驗志願者。

在科室醫生和手術室麻醉醫生協助下,張湘民教授通過自己發明的3D顯微攝像系統和高畫質電視,在距舌中線兩側用射頻消融針作貫穿舌黏膜下的隧道,自行進行低溫等離子舌痛隧道成型術。有了特別研製的器械和嶄新手術方式的雙重保證,手術耗時僅40分鐘,結果非常成功。

經過10周的親身體驗觀察,張湘民教授證實該術式創傷小、術後反應輕,試行睡眠舌背彈性牽拉檢測對比中亦有良好表現。相信在將來經過更深入的調試研究,這項新技術定能造福更多患者。

小知識:醫用剪刀和普通剪刀有什麼區別?

醫用剪根據其結構特點,有尖、鈍,直、彎,長、短各型之分。據其用途,則分為組織剪(Tissue Scissors)、線剪(Stitch Scissors)。

組織剪多為彎剪,銳利而精細用來解剖、剪斷或分離剪開組織。通常淺部手術操作用直剪,深部手術操作用彎剪。

線剪多為直剪,又分為剪線剪及拆線剪(Ligature Scissors),前者用來剪斷縫線、敷料、引流管等,後者用於拆除縫線。拆線剪是一頁鈍凹,一頁直尖的直剪,用於拆除縫線。

線剪與組織剪的區別在於組織剪的刃銳薄,線剪的刃較鈍厚。所以,決不能圖方便、貪快,以組織剪代替線剪,以致損壞刀刃,造成浪費。

什麼是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症,英文名簡稱:OSAHS。它主要是睡眠時因維持咽部氣道開放的肌肉鬆弛,氣道塌陷狹窄阻塞,出現打鼾和呼吸暫停,發生間歇低氧血症及睡眠結構紊亂,而近期的研究則發現人體內最靈活的那塊肌肉「舌頭」由於睡眠時鬆弛「失重下墜」在阻塞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OSAHS緩慢發展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意外,甚至睡眠猝死。統計資料顯示,OSAHS在成年人的患病率約4%,中老年肥胖者的患病率高達50%。OSAHS患者疲乏嗜睡、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特別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和安全隱患。世界多國衛生組織已經將其列為危害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大疾病。

原標題:這個外科醫生搞發明,造裝備,還能給自己做手術

相關焦點

  • 傳染病醫院外科醫生的三臺手術
    不僅沒有逃兵,還帶出了愛滋病外科主任、「白求恩式好醫生」鄧建寧、年輕的外科主任馬傑等人,還有一個優秀的外科團隊。 對外科醫生來說,完全照書做手術是不行的,遇上好的老師、同行,眼見為實,手把手教,才能練就手術臺上一息之間定乾坤的膽氣和技術。 馬傑至今還清楚記得,剛到醫院工作時李志強帶他做的第一臺手術。
  • 手術機器人為外科醫生「導航」 成為醫生的工具
    (上海術凱機器人有限公司供圖)  試想一下這樣一幅畫面:智慧「大腦」經過數據分析準確描繪好「作戰地圖」;「偵察員」定位儀早已對人體內的「地形結構」瞭然於心;「機械臂」再將手術器械精準推送至指定點位,外科醫生最後操刀完成這場複雜的外科手術。  在日前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創新大賽中,這款手術機器人擊敗近170名對手,一舉拿下「智慧機器人創新挑戰賽」冠軍。
  • 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是不是誰都得聽他的,特別的威風
    高考陸續出分了,大家都開始填報志願了,有些朋友問我,學醫好不好,特別是當外科醫生怎麼樣?在很多朋友的眼中,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非常帥氣、十分的迷人,在手術臺上可以指揮一切,說什麼就是什麼,大家都要聽手術醫生的。作為過來人,我當然認為外科醫生是很不錯的,因為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那可是經常享受不一般的待遇,讓我來給大家說一說。
  • 專業外科醫生給狗做手術是殺雞用牛刀?你怎麼看?
    最近,某醫療相關公眾號轉載了這樣一篇文章:做狗,就要做外科醫生的狗。文章開頭是這樣寫的: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一位外科博士、未來的醫學大家,發現自家花了100塊,在花鳥市場買來的中華田園犬得了臍疝,想要找一名普外科醫生,為狗狗進行手術。最後,遇到了外科教研室高老師,表示明天有一節動物外科實操課,如果想做手術,可以把狗帶過來順便做掉。
  • 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
    外科手術模擬2013,黑色幽默手術模擬遊戲。手術模擬2013中,你可以當外科醫生,親自操刀。獨特物理引擎的運用,讓玩家體會醫生的緊張感。下面來看下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攻略。 巴士單機遊戲 外科手術 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遊戲中,玩家控制一隻虛擬手,五根手指控制五個按鍵,右手控制滑鼠模擬手腕移動及角度。
  • 玩電腦遊戲可助外科醫生提高精密手術技術
    美國一家醫學雜誌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說,玩電腦遊戲可以幫助外科醫生提高做精密手術時的技術。美國《外科學文獻》2月版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說,根據一次外科手術技術測驗結果,外科醫生的腹腔鏡手術技能與他們玩電腦遊戲的技巧之間存在密切聯繫。經常玩電腦遊戲的外科醫生在測試中得分普遍高於那些從沒接觸過遊戲的醫生。
  • 手術工具「不順手」 外科醫生嘗試打破歐美發明壟斷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市微創外科臨床醫學中心及美國佛羅裡達州立醫院主辦的「東西相遇」微創外科研討會上,宣告新成立的創新型外科醫師俱樂部就打算這麼幹。  在這個創新型外科醫師俱樂部,外科醫生,組織工程、材料科學領域專家,高校工程師,器械企業,風投代表聚集在一起。
  • 做外科醫生的得力助手!我院手術室首次開展動物實驗手術專科培訓
    做外科醫生的得力助手!在大力推行快速康復外科的時代背景下,腔鏡手術已成為當今外科手術的主流術式。我院婦產科開展腔鏡手術較早,且發展迅速,近年來單孔腹腔鏡手術佔總手術量的90%以上。為了幫助手術室青年護士更好的了解婦科腔鏡手術的原理及意義,提升手術室青年護士的護理和配合水平,近日,手術室青年護士在科護士長陳哲穎的帶領下,開展了首次「動物實驗手術專科培訓」活動。
  • 外科手術模擬2013 PC破解版下載 外科醫生也瘋狂
    名稱:外科手術模擬2013 PC破解版下載 外科醫生也瘋狂  遊戲製作:Bossa Studios   遊戲發行:Bossa Studios
  • 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為什麼要戴帽子,很多朋友猜錯了
    相信對醫生了解或是做過手術的朋友都知道,外科醫生在做手術的時候,他們都是需要戴帽子的,那麼醫生為什麼要戴帽子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它究竟有哪些用處吧!很多人或許認為醫生做手術時需要無菌環境,那麼他們的帽子也一定是無菌的,但事實上醫生頭上的帽子並不是無菌的,而它的主要作用也和廚師帽子的作用有些類似,它們都是為了防止頭髮或頭皮屑掉落,因為這很可能會為患者的傷口帶來感染,所以戴帽子就能很好的預防這類事件或許不少人認為手術是需要無菌環境的,所以整個手術室都是無菌的,但其實除了手術臺之上是無菌的之外,其他地方還是存在細菌的,並且在手術臺上只要沒有被手術衣遮住的地方
  • 日本網紅小哥和外科醫生給秋刀魚做了場「去刺手術」,看著突然就流口水了...
    、對身體構造相當了解的外科醫生在吃秋刀魚的時候,會不會吃得既漂亮又乾淨呢?自從有了這個想法後,ARuFa也是毫不遲疑地便在網上向好幾位外科醫生發了請求郵件,希望能找到一位能將秋刀魚骨肉分離,好配合他成功吃到一次完整魚肉的醫生...
  • |手術|外科|外科手術|...
    但相比於對照組沒有應用聚乙二醇的小鼠來講,它是幸運的,至少還能夠活動自如。如果聚乙二醇能夠證實在人類神經中同樣有效,這將是一個近乎奇蹟的治療方法:儘管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人類已經在相關研究上花費了數百外美元,但依舊無法修復受損脊髓。而來自中國哈爾濱的外科醫生任曉平因為相關研究已經聞名遐邇。當然,修復脊髓僅僅是一個更為超前、更為大膽的項目的一部分。
  • 賤玩遊戲《外科醫生》 根本停不下來的殺人手術
    肋骨盡碎、肺葉橫飛,伴隨著四濺而出的血漿,動作嫻熟的醫生似乎正用一場"完美"的外科手術證明著醫學的嚴謹,在用電鋸和鐵錘掏空患者Bob的心、肝、脾、肺、腎、大小腸之後,他從臟器冷凍箱中抓起一顆腎臟丟進Bob已經沒有一根完整動脈的胸腔……並用似乎是激勵廣大醫學院新生的口吻說道:"看,換腎手術就是這麼簡單
  • 不止可以玩遊戲Kinect協助外科醫生進行手術
    Microsoft Search最近也在試著將Kinect的感應器作為外科手術的協助機器。根據 NewScientist reports的報導,在這個月8號時,一位在倫敦Guy's and St. Thomas' hospital服務的外科醫生,利用改過的Kinect設備來瀏覽病人影像及即時X光,藉此來進行病患的動脈瘤手術。
  • 《外科醫生》評測:手術室醫生都是牛人
    醫生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很神聖不容侵犯的職業----救死扶傷,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其中外科醫生就更是一門技術活了,畢竟是一份靠刀吃飯的職業。沒有兩把刷子、容易手抖的小夥伴們,請儘快遠離,千萬別瞎鬧。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出人命的,人命關天你懂的。
  • 外科醫生的「飛刀」尷尬:是救命稻草還是飛來一刀
    由此,關於飛刀醫生的討論再次火熱。何為飛刀醫生?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前主任委員郭樹忠曾撰文指出,醫生利用周末或者休息時間,飛往外地,或者駕車行駛數小時到其他地方做手術,這就是所謂的「飛刀」。醫生收取「飛刀費」肯定是不合法的,但不少網友對醫生表示支持。
  • 外科醫生的私生活是不是很亂?
    就像前段時間,我們做了一臺外院腹腔惡性腫瘤多次術後再次復發呈巨大腫塊的病人,手術從下午5點一直延續到深夜兩點,不說手術過程中那些提心弔膽的驚嚇,遭遇風險和困難時內心的煎熬,單忍飢挨餓那麼長時間的站立對體力精力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是這些,病人和家屬都不知道,也不關心,他們關注地只是,手術順不順利,效果好不好?
  • 醫生之書|外科醫生|楊震|醫療過失|葛文德_網易財經
    楊震:醫生還是要嘗試寬恕上海中山醫院外科醫生楊震,筆名「扁鵝」,他給媒體寫專欄文章時用這個名字。近日,扁鵝的專欄文章被集結成《外科醫生的微治癒》一書出版。很多年以後,葛文德醫生回想起那一幕,依然記得自己當時有多緊張。那把手術刀剛經過消毒,還是溫熱的。外科醫生對他說了一句:「一刀切到脂肪層。」「我把刀鋒放到病人的腹部,皮膚很厚並且富有彈性,我的第一刀力氣不夠,切得不夠深,不得不再補了一刀。」葛文德回憶,正是這短短幾分鐘,讓自己確信想成為一名外科醫生,「這種感覺太奇妙了,使人上癮」。阿圖?
  • 開顱手術中,少女患者突然醒來「手舞足蹈」,醫生笑了……
    開顱手術中,少女患者突然醒來「手舞足蹈」……醫生卻滿意地笑了,幾小時後,這臺發生在離杭州萬裡之外的新疆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的「魔幻」般手術——「術中喚醒麻醉輔助下腦功能區腫瘤顯微切除術」順利完成。其中,浙江援疆醫生,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王衛餘、手術麻醉科副主任醫師何列功不可沒。
  • 220斤胖子2個月減重40斤 秘訣是手術縮胃
    這個做法不是科幻,是目前臨床上,內科醫生為肥胖病人設計的減重招術。而外科醫生似乎更「絕」,乾脆為患者切掉部分胃,或者改變消化通路等,從而幫助他們實現減重。昨天,記者在胃腸外科、肝膽胰脾外科碰到來複診的楊先生時,他興奮地說:「真是太神奇了,手術後才2個月的時間,我已經減了40斤,整個人都感覺輕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