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四品》
《龍門四品》,字體方勁雄奇,帶有濃厚的隸書筆意,古樸醇雅,堪稱造像題記的代表作。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說:「古今之中,唯南碑與魏為可宗。可宗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並說:「魏碑無不佳者,雖窮鄉兒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異態,構字亦緊密非常。」從此,龍門石刻造像就被廣大書家所重視了。
《始平公造像記》
《始平公造像記》本是附屬於佛龕的題記,全稱為《比丘慧成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題記》,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月,刻於洛陽龍門古陽洞北壁,為孟達文,朱義章書。
《孫秋生造像記》
《孫秋生造像記》全稱《孫秋生、劉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記》,為孟廣達文,蕭顯慶書,在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南壁。
《楊大眼造像記》
《楊大眼造像記》刻在洛陽龍門古陽洞,有額無年月,大約刻於北魏景明正始之際(公元500-508年),可能出自民間無名書家之手。在四品中,此造像記拓本為最早。
《魏靈藏造像記》
《魏靈藏造像記》有額,兩旁題名各一行,無年月,大約與《楊大眼造像記》鐫刻時間差不多,約為太和末年至正始末年之間。此造像記較其他造像記完整,風格亦與《楊大眼造像記》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