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沒有誰是你的「老師」,只有先生、乾爹和師父三種稱呼!

2020-12-04 相聲迷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相聲界流行起這麼一個稱呼「老師」。或許是出於對演員的尊重,我們經常可以在某些電視節目上看到主持人介紹嘉賓時「這位是著名相聲演員某老師......」而大多數觀眾也對這樣的稱謂習以為常。然而,相聲界從古至今卻從沒有給藝人們賦予過「老師」的稱呼和職責。

作為觀眾,為了表達尊重,也會習慣性的稱某位相聲藝人為老師。雖是約定俗成的稱呼,但未必合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但作為相聲藝人的職責所在是滿足觀眾笑的需求;上升一個層次的話,是寓教於樂,充分發揮相聲的諷刺作用,讓觀眾在笑過之後有所啟示;再上升一個層次是讓觀眾在聽曲藝的過程中得到藝術的享受。而藝人不會且不能給觀眾傳道授業,相聲門裡的從業者也很少以老師稱呼彼此。

但也並非是絕對的,相聲大師馬季一輩子桃李滿枝,門下弟子大多在出師後成為相聲界的中流砥柱。由於馬季收徒的時代背景所限,當時曲藝界倡導破除封建舊規,打破師承門戶界限。因此,由馬季開始,所收弟子都以師生相稱。直到現在雖然相聲界拜師儀式盛況空前,但馬季的弟子們在提到恩師時還是習慣性的說,"我的老師馬季........."

在相聲界對於藝人最普遍的稱呼還是師父或先生。一般來說,師父只能是本門弟子對恩師的敬稱,而且是正式擺知或口盟的徒弟。除了授業恩師外,相聲門裡還有認「乾爹」的慣例,拋開建立在利益關係基礎之上的乾爹與義子關係,最純粹的還是為了能精進技藝而選擇以認乾爹的方式向行內前輩學藝深造,不管是師父還是乾爹的稱呼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先生」的適用範圍顯然更廣泛。相聲界同行中晚輩稱呼長輩,可以稱之為先生;相聲愛好者為了表達對某位相聲藝人的敬仰也可以稱之為先生;甚至徒弟在向別人提到自己師父時也會說:「我們先生是某某某」。

現在很多觀眾都知道相聲門裡只有「師父」,沒有「師傅」。倘若說「達者為師」,那麼尊相聲藝人為「老師」的確是說得通的,但從說教、傳藝的角度來看 ,演員確實做不了觀眾的老師。

相關焦點

  • 在古代,除了師父、先生、夫子,對老師的稱呼還有哪些?
    教師節到了,我們都非常懷念自己的老師,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心中最尊重的人。但是,「老師」一詞是21世紀才流行開來的,那麼在古代,對於老師的稱呼還有哪些呢?在五代十國以後的歷史上,朝廷都有建立書院,每個書院都有山長這個職位,這時的山長已經變了性質,稱為官方教授學生的老師。四、師傅師傅這個稱呼在古代並不是誰都可以叫的,師傅是指皇家子弟的老師,比如太傅、少傅等都是官職。但是到了現在,師傅更是一種尊稱,比如司機師傅。
  • 相聲演員劉穎:1982年到1992年,我和于謙說了十年相聲
    至於說金鬥老師是哪年有的名,這和我跟他學能耐關係不大,很多老前輩、老藝術家們沒有《武松打虎》這樣的代表作,但他的能力都是很強的,在相聲舞臺上不能以誰腕兒大、誰名氣大論英雄。問:在你們心目中有和普通觀眾不一樣的衡量標準。劉穎:對。我是一個專業的相聲人員,所謂專業並不是說我在一個專業的文藝院團,專業是你拿它當職業,還有一種說法是專業就必須有責任感,相聲對於我來說是偉大的。
  • 為何叫老師?古代對於「老師」的這些稱呼,你知曉幾種?
    我們現在所說的「老師」,主要指對學校裡教育者的稱謂,教育者所進行的工作就是「傳道、受業、解惑」,稱呼其為老師,以表示尊重。其實老師一詞最初是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後來人們不分年齡,把所有傳授知識的人都稱為老師。
  • 孟鶴堂周九良祝福乾爹于謙,50大壽生日快樂,表達尊重之情
    1月24日,孟鶴堂在微博上祝福他乾爹于謙生日快樂和新年快樂,表達他對恩師的尊重之情。其實今年跟往年不同,這是于謙的50大壽,孔子說"五十而知天時日就是今天了命"的,所以,也就是說于謙已經有整整50歲了。
  • 郭德綱乾爹廉春明,不說相聲卻讓牛群馮鞏對他感恩戴德,今成傳奇
    望著周圍期待的目光,廉春明連連推辭道:「我又不是說相聲的,不妥,不妥」,「您謙虛了不是,誰不知道您是馬季的高徒啊」。  那晚散場後在張文順等人的堅持下,廉春明坐上了前往飯局的車,一路上,望著身旁緊張的郭德綱他笑著道:「沒想到,這小小的德雲社竟然還臥虎藏龍啊」,聞聽此言,郭德綱連忙謙虛道:「您高看了不是,您是大家,有不對的地方您隨時支應」。
  • 「師傅」=「師父」?可以用「師傅」稱呼出家人嗎?
    「師父」就不同於一般的「師傅」,雖然它出現的晚。「師父」的稱呼最早是在唐代開始的,既有泛指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也有特指帝王的老師。 唐朝以後「師父」開始用來指具有特殊技能的人。 在元朝時期,「師父」 往往用作對出家人的尊稱了。
  • 「師傅和師父」到底有什麼不同,千萬不能亂叫,看完真長學問!
    每一個行業背後都有一個老師,技術越多,老師也越多,後來學徒們把這些人稱為師傅。比如打鐵的鐵匠師傅、做木工和木匠的師傅、擺攤修鞋的鞋匠師傅、走街串巷賣冰糖的冰糖師傅,都被稱為師傅了,後來師傅從狹義的暗指教書的先生,擴展到泛指有手藝的人了。直到今天,我們繼續將「師傅」一詞擴大化,不論見到誰,都稱對面為師傅,如果在師傅面前加一個姓,顯得就更加的尊重對方了。
  • 稱呼美女已經過時,這三種稱呼拉近你跟女生的距離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男生看到女生都喜歡喊美女,搭訕的方式也是說:「美女你好。」而且美女這個詞。是比較流行的一個詞語,大家稱呼女生多數都會以稱呼為美女,畢竟沒有誰是不開心對方誇自己的。但是卻可以在這麼多稱呼中脫穎而出,讓人眼前一亮。男生如果撩妹的話,就可以使用一下這個稱呼搭訕,聽到你用這個稱呼稱呼自己的美女,肯定會覺得你是個非常幽默風趣的人,那麼他們也會同意與你搭訕,這樣一來二往下說不定你就有了一個女友。但是這樣做就是你必須足夠帥氣和足夠幽默,這樣的話人家也會願意與你搭訕和你溝通。
  • 「師父」和「師傅」有什麼區別?錯用稱呼鬧笑話,很多人都不懂
    子楚說:我小時候被拋棄流落在外,沒有老師教我學習詩書,不會誦讀。師傅最初的本義,是指老師。但是到了秦漢之後,逐漸演變為專指帝王的老師。《漢書·疏廣傳》中有記載:「父子並為師傅,朝廷以為榮。」翻譯過來,父親和兒子都做了帝王的老師,朝廷以此嘉獎。
  • 師父和師傅到底有何區別?現代人隨意使用,古代此稱呼沒人敢亂用
    如今很多漢語人們已經不會詳細去細分,但是在過去的時候,人們可是分的非常清楚的,絕對不能混淆使用,比如說師傅和師父,這個稱呼大家都不會去注意,兩個隨意使用,實際上在古時候,這個稱呼不能亂用。師傅這個詞的出現要比師父早很多,師傅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而師父在唐朝時期才真正出現,值得一提的是,在師父這個詞剛出來的時候,兩者意思的確是相同的。
  •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勝傑去世 一生只為相聲事業
    他是我三哥,他去世以後,我沒有對手了,沒有對手,是很失落的,對自己的進步和發展會有影響,周圍只剩一片讚揚聲,沒有意義。」他說侯耀文「天真」,五十歲了,還是會在你門口藏著,忽然跳出來嚇你,逗你。看到你手裡拿著個東西,就會一把搶過去,說「歸我了」,「就這麼「『不講理』……」。
  • 人們常說的「師父」和「師傅」,究竟有什麼區別?千萬別用錯了
    比如我們經常聽說「師傅」和「師父」這2個詞,一般人也會隨口一說,也沒有注意到兩者的區別。既然從事教學工作,那就和今天的老師一樣,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古人都很尊重自己的長輩或者是教給他們知識的人,並且稱其為「師」。 而「傅」一般指的是少傅、太傅,合在一起就是「師傅」了。而「師傅」一詞也不是誰都可以稱呼的,通常只有皇宮貴族的子弟才可以稱教書先生為「師傅」,而民間的老百姓只能喊老師。
  • 小知識:古代社會對老師的各種稱呼都有什麼?
    「老師」是當代人們對教師的尊稱。從小學到大學我們都有老師。即使我們參加了工作,稱前輩也為「老師」。總之,「老師」逐漸地演變為一種尊稱,是一個應用範圍很廣的詞語。可是「老師」最初可不是一個平民的稱呼,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稱為老師。你知道這些嗎?
  • 能把外國人搞暈的中國式「稱呼」,誰又能稱得起「先生」呢?
    教書先生這樣精確的區分在其他語言中幾乎是沒有的,中國人對稱呼的重視讓我們的語言裡出現了很多非常講究的詞語,比如「第一個用「先生」稱呼老師的,始見於《曲禮》「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鄭玄註:「先生,老人教學者。」《管子·弟子職》:「先生既息,各就其友「。《孟子》註:」學士年長者,故謂之先生」。後來,「先生」就成了人們對教師的尊稱。
  • 我們常說的「師傅」和「師父」,區別到底在哪?可千萬別用錯地方
    比如我們經常聽說「師傅」和「師父」這2個詞,一般人也會隨口一說,也沒有注意到兩者的區別。尤其是現代社會科技高速發展,很多咬文嚼字的時候已經不多見了,這更讓很多人對這2個詞的差別摸不著頭腦。其實梁宏達就曾在節目中解釋說,「師傅」和「師父」不能亂用,也不能亂叫,不要小看一個字,這裡面的學問其實很大。
  • 德雲社很皮的九辮日常欺負全社和很寵著辮兒哥的郭德綱老師啊
    第九次的綱絲節開始了,這次最讓人興奮的還是陣容的問題,因為這次綱絲節的陣容實在是太強大了,綱絲節必須要有的郭老師和于謙大爺,當然還有大家跟喜歡的小嶽嶽和孫越老師,還有小白大黃,燒餅小四,堂主和小先生,總隊長和總教習,還少不了我們的九辮兒,辮兒哥張雲雷和九郎了。
  • 「師傅」和「師父」的意思和用法真的是一樣的嗎?其實不然
    中華民族的漢語言文字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具有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獨特性,無論是在音形意,還是在聲調等方面,都是有很深的學問和講究的。因此,許多文字詞語看起來似乎是一樣的,可是卻有很大的不同之處。那麼,只有一字之差的「師傅」和「師父」,意思和用法真的是一樣的嗎?其實不然,區別還挺大的。
  • 師父和師傅到底有什麼區別?
    眾所周知,我們影視劇中,會經常聽到這樣一種稱呼,那就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稱呼為「師傅」或者是「師父」,那麼這兩種稱呼在基本含義、詞源、尊重程度和關係親密度有什麼不一樣呢?而師傅則是老師的一種朦朧的通稱,比如太師、太傅或少師、少傅的合稱等等。2、老師這個名稱最常見於學校與傳統武術界的稱呼;而師傅則常常是對僧道的尊稱,或者古代衙門中吏役的尊稱, 也有對專門技藝的工匠的尊稱(木匠師傅、鐵匠師傅、畫匠師傅等等)。3、師父和徒弟之間有著極其嚴格的師承系統關係,但也總有意外發生的時候。二師傅大多數民間對某行當的權威或有技術的人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