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下一本書」就在「這本書」裡

2021-01-08 中國教育新聞網

今年上半年宅在家裡,前前後後讀了不少書,也看到了不少名師開列的書單。但從我個人的閱讀經驗來看,總覺得有些書單的書目與書目之間是「隔」的,或者說是「斷裂」的。於是你不得不去思考這些書,他們果真讀過嗎?儘管讀書是個人的事,但如果真的去讀,你就會發現你的「下一本書」就在「這本書」裡。一本挨著一本,讀心理學,是一串,讀思維又是一串,邏輯又是一串,雜食,不等於亂食。既可以下裡巴人,也可以陽春白雪,但這當中是有個脈絡的,彼此相通的。

譬如我這回讀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20周年紀念版)》,就發現書中許多觀點並不陌生,都是在別人觀點上的闡發。我以為這本書吸引中國內地讀者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找到一個與眾不同的主旨與框架;二是有些教師讀書面太窄,很少閱讀教育哲學與心理學書籍。作者理論的前提是: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好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我認同與自我完善。一個重要的觀點是,我們如何為人,也就如何教學。核心是做教師的自我認同與審視十分重要,有了認同才能執著,有了自我審視,才會兼容並蓄,既不執於一端,又不一分為二。說白了這更多來源於「心靈哲學」和心理學。要具體了解「心靈哲學」,則可以翻翻約翰·R.塞爾的《心靈導論》和約翰·麥克道威爾的《心靈與世界》、安東尼·吉登斯的《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中的自我與社會》等。「自我認同」是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來的一個心理學概念。而要了解心理學最好要翻翻榮格和弗洛伊德等人的書。

教育學本就是一門綜合性的學問,還是要儘可能多讀一點兒,讀得少、讀得窄難免被人忽悠,更可怕的是你還可能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譬如前幾年各種教學模式層出不窮的時候,我就讀喬伊斯的《教學模式》,結果發現專家們推出的林林總總的教學模式跟喬伊斯所闡述的教學模式完全不是一回事,後來我在主持區「鄉村中學語文骨幹教師工作站」的研修工作時就跟老師們一起從《教學模式》讀到《教學設計原理》《系統化教學設計》《學習的條件》,幫助老師們從理論源頭明白了「什麼是教學模式」「什麼是教學設計」「為什麼模式不是固化的」「從教學設計到教學實施的關鍵因素在哪裡」等。我個人則因此進一步增強了與教學設計有關的論著的閱讀興趣。當我讀到《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所倡導的「逆向設計」時忽然發現,我們天天喊「有效教學」「高效教學」,可是何為「效」並不是太清楚,如何測量更是一頭懵懂。因為我們的教學設計很少關注甚至根本就沒有關注「評價」的設計。於是這些年我又翻了不少關於認知心理學與課堂觀察和測量、評價的譯著,如《人是如何學習的》《腦科學與課堂》《教學中的心理學》《合理有據的教師評價》《高效教學:框架、策略與實踐》《促進教學的課堂評價》等。進而對教學設計有了更為全面的認知,並由此對第一代教育評價理論到第四代教育評價理論書籍(如《教育和心理的測量與評價原理》)做了一番相對集中的閱讀,慢慢地彌補了自己在教育測量理論與技術方面的認知和技術上的缺失。

回到《教學勇氣》,許多同仁覺得不好讀,我以為部分原因可能還是讀得少。我以為作者的核心是教學的勇氣首先是「分離」的勇氣,有了與群體分離的勇氣才可能有屬於個體的教學,然後就是「不再分離」的勇氣,亦即要有勇氣走進「學習共同體」。談及勇氣,我們還可以翻翻費爾南多·薩瓦特爾的《教育的價值》,作者在《致老師的一封信》中說:「我所說的『教育的價值』中的『價值』,有兩層含義:教育是有益的、很重要的和有效的,但卻是一種勇者之為,是人類邁出的勇敢的一步。」

還是要儘可能多讀幾本書,更要讀一些似乎與教育無關的有「硬核」的書,對暢銷書則要多一點兒審視的意識。

《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17日第9版 

相關焦點

  • 一本書與一個人
    當尼採與叔本華的代表作《意志與觀念世界》相遇時,這位狂傲不羈的存在主義先驅者這樣寫道:「一個不知名的幽靈,悄然地對我說,趕快把這本書帶回去!我一回到家,隨即把我的寶貝翻開。我屈服在他那強力、崇高的天才魔力之下了。」他花了十四天的工夫,幾乎是廢寢忘食地沉浸在那本書中。他又說:「我像一般熱愛叔本華的讀者一樣,剛讀最初一頁,便恨不得一口氣把全書讀完。
  • 你有多久沒認真讀完一本書了?
    Hi,this is米娜姑娘,想成為你的寶藏公眾號~這是米娜姑娘更新的第97 篇原創文章全文字數 1896 你有多久沒認真讀完一本書了? Hi,親愛的,你好呀。我們今天先來思考幾個問題如何?你有多久沒認真讀完一本書了?你還記得你上次讀完一本書是在什麼時候嗎?
  • 沈復在這本書裡全告訴你了
    沈復在這本書裡全告訴你了!大家好,今天我們討論的是關於清代的歷史。現在提起清朝啊,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停留在電視劇的清宮劇當中。像是屹立不倒的《甄嬛傳》,前段時間大火的《延禧攻略》,又或者是現在正在熱播的《如懿傳》。關於清朝的歷史是被我們提起最多次的,因為這個朝代離我們最近,於是我們就在這一步步的影視劇當中了解了大豬蹄子和後宮個個人之間發生的故事。
  • 推薦一本書《認得幾個字》
    在這本好書出版10周年之際,理想國和小象漢字聯合出品了珍藏版的《認得幾個字》親子禮盒,內含最新版的《認得幾個字》圖書一本、60張識字卡片和配套的解字手冊,以及10張識字貼紙和環保束口袋。一套備受推崇的親子作品絕不止「一個還不錯的識字工具」這麼簡單,不妨一起來看看這套書的妙處。
  • 暑假裡,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認認真真地讀了《愛哭鬼小隼》這本書
    暑假裡,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認認真真地讀了《愛哭鬼小隼》這本書,書中的十二個小故事太有趣了,我一口氣把這本書讀了三遍,才意猶未盡地放下。初讀時,我覺得童年的小隼婆婆媽媽的,不像個男子漢。讀一年級了,因為一丁點兒小事和小周打了一架,被山口老師罰站,他不好意思地哭了;他撒了謊後被家人指出時,難為情地悄悄抹起了眼淚;聖誕節時,兩位哥哥惡作劇把味噌當聖誕老人送他的禮物時,他放聲大哭……漸漸長大的小隼已經不經常哭了,同學小周要離開了,小隼為了掩飾自己,死死咬住下唇,瞪著照相機,拍下了一張奇怪的照片,當媽媽說穿了小隼的心事,他的眼淚卻再也止不住了……小隼的確是個愛哭鬼,悲傷時會哭,感動時會哭,
  • 這本書告訴你,怎樣讓讀過的書不白讀
    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有你想要的答案。《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由美國教育家、學者、《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莫提默.J.艾德勒和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查爾斯.範多倫合著。這本書曾高踞全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自問世以來,讓無數讀書人找到了有效讀書的途徑。作者將讀書分為四個層次,通過讀書層次的不斷深入,我們就能讓一本書的知識內化於心。
  • 流浪狗偷走書店的一本書,而那本書的名字叫《被遺棄的日子》……
    說起來,命運這件事真的很奇妙...有時候一個小小的契機,就能改變人的一生。當然,狗狗也例外。上周,工作人員在照例查看監控錄像時發現,這隻狗狗竟然趁書店裡人少的時候溜了進去,而且出來的時候嘴裡還叼著一本書!小傢伙,你付錢了沒?
  • 親悅讀|小學語文課本裡有多少種生物?都在這本書裡了!
    你留意過沒有,小學課文裡出現過多少動植物?都有哪些種類?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沒注意過吧。有一位老師和她的團隊,專門進行了梳理,發現小學6年12本語文課本中,涉及的動植物共有250種之多!當然,他們不是沒事兒數著玩的,他們把這些生物以及它們背後的知識,以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還出了一本書,叫做《小學語文裡的生物世界》。今天,索菲爸爸就跟大家聊聊這本書。
  • 這本Python 入門暢銷書《「笨辦法」學 Python 3》,不僅僅是一本書!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本書《「笨辦法」學Python 3》,這不僅僅是一本書,隨書附贈5個多小時充滿激情的視頻,這是一套完整的Python語言視頻課程!純正的美式發音,中文字幕,邊看邊練兩不誤。不信的話我們可以先掃下方二維碼觀看第一節視頻。點擊封面試讀掃碼試聽第一節「"笨辦法"學Python 3講的是什麼?」
  • 除《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張嘉佳的這本書更精彩
    你還在因為自己的平凡而迷茫嗎?那就看看這本書叭。這本書講述了雲邊鎮少年劉十三的成長故事。主人公自幼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相依為命,努力讀書為了離開小鎮,追尋遠方與夢想。然而事與願違,在城市裡碰壁受挫的劉十三又回到了小鎮,並與少時玩伴程霜重逢。
  • 《如何閱讀一本書》:暢銷77年的閱讀「聖經」
    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你是否會問自己這幾個問題:這本書談了什麼?怎麼談的?它說得對不對?和我有什麼關係?這四個問題,是在風靡美國77年的讀書指南《如何閱讀一本書》裡,作者艾德勒提出來的,我把它稱為主動四問。隨著知識焦慮的不斷發酵,讀書這件事情,已經成了我們的「必需品」。
  • 寫給媽媽的愛,這5本書,你不得不看
    書單25作者的簡介沒有看到,就直接說這本書的內容吧。這本書特別適合寶媽寶爸看的,被譽為親子修煉書。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就如同牽著蝸牛去散步,慢下來,靜下來,才能看懂讀懂孩子內心的美妙。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初為人父,初為人母自己重新成長的過程。只有爸媽懂的愛,孩子才能學會愛。
  • 推薦這5本書或許可引導你自救!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長期患有抑鬱症,他說過一句讓小編非常扎心的話: 「我有隻名叫抑鬱的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其實在小編看來,大多數人心裡都有一條「黑狗」。 而今天推薦的這5本書,就是教大家如何跟這隻「大黑狗」和平共處。特別提示:如果你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一定要去醫院看!要求助專業的醫生!
  • 520,如果送給前任一本書,你會送什麼?我們問了網友……
    那天,在人來人往的淮海中路,當時抱著閨蜜就再也忍不住地哭,只覺得原來在上海這座偌大的城市,自己只是孤身一人,一無所依。想送三島由紀夫的《春雪》,雖然對方從不看三島的作品,但記得小說裡的一句話,男主人公清顯離世的時候,平生常做夢的他,做了最後一個夢,醒來後喃喃自語:「還會見面的。一定還會再見面的,在瀑布下……」只為那一句「再見面」,我總願意多等一等,儘管我們已經有154天再沒相見了。
  • 未成年人請在監護人陪同下閱讀的一本書,講述了少年生與死的勇氣
    這本書開篇就有一句觸目驚心的溫馨提示:16歲以下青少年請在監護人陪同下閱讀。似乎是一本「少兒不宜」的書。它說的是關於生與死的大命題,書名很直白:《我選擇活下去》。書的作者是斯泰西·克拉默,一位21歲的俄羅斯著名作家。
  • 知書 一本書,讓你熱淚盈眶
    一想到學校裡可怕的緬寧先生和他的教鞭,小託忍不住哭了起來。 在《柑橘和檸檬啊》中,小託的回憶從這裡開始,但這並不是他最早的記憶,他最初、最深切的記憶是爸爸的死,噓……這是他的秘密。 如果你猜想《柑橘和檸檬啊》是一個關於愛、人性、尊重的溫情滿滿的故事,那你只猜對了一半,其實它有著更為深刻和宏大的主題。
  • 關於顏色的秘密,這本書裡都有
    儘管我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世界裡,但關於顏色的秘密,我們所知甚少。這本書開本比較大,比A4紙還大,這種設計很方便在書裡安插各種互動小遊戲,整本書有顏、有趣又有料,很適合給小孩子進行科普。我把這本書拿回家的時候,嘟嘟立馬就被吸引過來,央求我給她讀。有顏:畫面色彩豐富,素材審美品位高這是一本講顏色的書,「有顏值」在情理之中。
  • 《酸梅》這本書後勁兒真大!
    《酸梅》黃三小說文案元寶的書評這本書是關於校園暴力,網絡暴力以及救贖的故事。女主是一個年少成名的小明星,被迫捲入一場緋聞裡。被不知道的名字的陌生人,隔著網線謾罵,語氣惡毒,用詞兇殘。女主的故鄉是一個邊陲小縣城,荒涼,蕭索,野蠻生長,可以參考電影《無人區》裡的配置。女主遇到了男主,起源於一張50塊的鈔票。女主端著城裡人的架子,想用錢擺平男主,結果被男主示威一般地,關到狗籠子裡,女主被嚇得不輕。男主是小縣城裡人人都怕的惡魔,父親是個賭徒,逼得男主母親自殺。男主在沒有人接管的那幾年,只學會了用拳頭說話。
  • 7本書,掃除你所有的煩惱
    精讀君今天推薦的這7本書,就要讓你的煩惱統統滾蛋。1《新世界》豆瓣評分:8.9 4180人評作者簡介:埃克哈特託利生於德國,從倫敦大學畢業後,他在劍橋大學擔任研究員和導師。在他的教學當中,他用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了古代心靈導師的簡單而深刻的信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與煩惱並進入內心的平和世界。
  • 為大家推薦一本書《看懂財經新聞的第一本書》
    來源:陳思進作者| 禾本來源 | 知乎為大家推薦一本書《看懂財經新聞的第一本書》,本書作者是資深華爾街人士陳思進,深諳金融圈賺錢之道。他在此書中教人們如何看懂財經新聞,如何區分投資與投機,分析財經新聞背後利益關係,揭露一些華爾街內幕。